养生健康

志室准确位置图片 志室刺灸操作手法

志室准确位置图片 志室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俯卧,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直刺与背面成90°。

深度:进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在附近。

功能:补肾益精,清热化湿。

主治:遗精,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膀胱炎,尿道炎等症。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胸乡穴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注意不宜深刺。

功能:理气宽胸,定痛降逆。

主治:胸胁胀痛,牵引背痛,心悸。配心俞,厥阴俞,内关治疗胸满胀痛;配膻中,间使治疗心悸。

志室的准确位置图 志室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中指指腹揉按志室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强壮腰膝,益肾固精,保养前列腺。

京骨准确位置 京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于足跗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

进针方向:从外侧刺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痛,向周围。

功能:清热散风,宁心安神。

主治:癫痫,头痛,项强,腰腿疼。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约1.5寸处,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3寸,斜刺0.5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中膂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中膂俞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俯卧位,先摸髂后上嵴内缘,其与背脊正中线之间为第1骶后孔,平该孔的椎体为第1骶椎,向下循摸2椎,为第3骶椎,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温阳理气,清热散寒,主治疝气,腰骶痛,痢疾,消渴,腰肌劳损,腰骶神经根炎。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这个穴位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居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居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臀中肌-臀小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臀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臀上神经。

取穴法:俯卧位,髂前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点。

进针方向:直刺,与外侧面成90°。

深度:针0.8-1.5寸,留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觉向深部。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强健腰腿。主治腰痛,疝气,下肢痿痹。

相关推荐

支正的作用 支正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3-5壮,或温和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邪舒筋。主治颈项强痛,肘臂疼痛,手指挛痛,热病,癫病。 配穴:配曲池治疗肘臂痛;配天髎,天柱治疗颈项强痛;配间使治疗癫病。

志室的定位

志室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通常寻找志室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心俞的位置和功效 心俞操作手法

取俯卧位,可向上(后项方向)或向下(尾骶方向)横1.0-1.5寸,其针感向上可达项部,向下可走至背腰部,治疗胸段背肌疾患;或向内(脊柱方向)斜1.0-1.5寸,可使针感走向心胸,胸胁,上肢,对其所达之处的疼痛收效显著;向外(肩胛骨方向)斜1.0-1.5寸,可使针感走向胸胁,上肢,治胸胁,肋间,上肢疾患。 注意:由于该穴部位的胸后壁随厚,但因深面有肺,故直不宜超过1寸。向周围斜时,针尖向内最为安全。针尖向外斜伤及肺的可能性比直还大,应谨慎对待,以免引起气胸,忌进针过快,过猛。

中庭的作用 中庭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缘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北侧吗直,与腹前臂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3-5壮,或温和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胸部两侧。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降逆止呕,主治胸胁胀满,饮食不化,呕吐反胃,小儿吐乳。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魂门穴针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由双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7胸椎,再向下循摸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3-5壮,或温和10-15分钟。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呕吐,泄泻。

清冷渊的位置 清冷渊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臂外侧,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20分钟;艾炷3-5壮,或温和10-15分钟。 功能:温经活络,散寒止痛。 主治:头痛,肩臂痛。配百会,上星,风府治疗头痛;配肩髎治疗肩臂痛。

箕门的作用 箕门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大腿内侧,血海上6寸,绷腿时,股内肌的尾端取穴。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3-5壮,或温和10-15分钟。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通利下焦,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水沟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水沟穴针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斜或直皆可,进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3-5壮,或温和10-15分钟。以感觉疼痛放射为宜。 功能主治:疏风开窍,通经活络,主治癫痫,昏迷,小儿惊风,口喎,腰脊强痛,中暑,晕车,晕船,急性腰扭伤等症。

腕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腕骨穴操作手法

微握拳,在第5掌骨尺侧后下方取穴。 进针方向:从尺侧向第5掌骨基底与手背侧面成45°。 深度:针0.-0.5寸,留15分钟;艾炷3-7壮,或温和10-15分钟。以酸感向第5指端放射为宜。 功能主治:疏散风邪,清利湿热,主治热病,肩臂疼痛,腕痛,手指挛急,黄疸,头项强痛。 配穴:配天宗,臑俞,小海治疗肩臂疼痛;配阳谷,阳溪治疗腕痛。

志室的定位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强痛,小便不利、阴中肿痛、阳痿、遗精、前列腺,肾炎等。 2.手指按摩志室穴穴位,不但可以去除现有的脂肪、腹部赘肉,还可以强化夫妻性生活,对治疗遗精、阳痿早泄、阴囊湿疹、腰痛都有很好的功效。 3.功效: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