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房纤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心房纤颤的注意事项
1. 服用胺碘酮
老年人心房纤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般我们都会服用胺碘酮来治疗。但是我们大家要知道其实这种药是一种双刃剑,如果老年人长期服用的话,会导致一些毒素累积在心血管内部和器官内部。有的老年人在长期服用胺碘酮之后甚至会出现甲状腺异常的情况。所以说老年人如果一段时间之内在服用这种药物的话,那么就要注意监测血压和心律,并且保证2-3个月一次复查心电图。
2. 有晕厥的副作用
老年人心房纤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有的患者可能对药物有过敏的现象,会有晕厥现象的产生。所以我们大家如果碰到这类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还有如果发生头晕的情况的话一定要采取侧卧的方式。当然如果一次晕厥的情况超过了5s的话,那么我们要考虑在病人体内放置人工起搏器。
以上就是对老年人心房纤颤的注意事项的介绍,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一个是要观察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自身的反应,另外一个就是要按照医嘱和说明书进行服用,千万不能够自行加量或者减量。当然越是年龄大的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越大,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引起患者和家属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心房纤颤不能吃什么
心房纤颤病人的突增引起了广大人们的重视。在经过许多的调查之后发现,老年人是这个疾病的高危人群。对于老年人来说,任何疾病都变得不简单,需要人们更加的注意才行。那么对于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在平常的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饮食禁忌呢?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房颤治疗药物治疗分两方面,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抗凝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一般能治愈80%~90%的房颤,外科手术也可以使房颤痊愈。
引起房颤的常见病因有:心肌炎、肺栓塞、甲亢、心肌梗塞和心胸外科手术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变、有的病人无伴发其他疾病的。平时应应用抗凝药物,以防血栓形成脱落导致栓塞。建议1、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好病因有多数房颤就会好转,2、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以达到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搏动,或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防止中风。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
通过以上的了解,人们对于这类病人的饮食应该特别的注意一下。对于老年人,作为孩子的人们更加应该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最好是能尽量的保证他们能够不生病。毕竟对于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的老人来说,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起大麻烦。
老年人心房纤颤不能吃什么
对于患有心房纤颤的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戒烟戒酒,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像是可乐,咖啡,茶等等,以及一些非处方的用药,应该要谨慎的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是治疗感冒的药物,其中可能会含有刺激物,这些物质可能会促进一些不规律的心率,在服用期间应该要询问医生,看自己是否适合。
还应该要注意不能够吃太甜的食物,太咸的食物,也应该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还应该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房颤的患者护理应该要观察心率和血压,如果突然出现了心率过快,气短血压下降等情况,就应该要立刻到医院里面去治疗。
还应该要注意在急性发作期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如果发作的程度还比较的轻,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以及体力的状况,来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应该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像是鱼类,蛋类,瘦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等。
老年人心房纤颤怎么办
1、老年人房颤怎么办之药物治疗
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成熟治疗办法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心律平等)或减慢心率药物(例如西地兰)一般都会转复成窦性心律。发作间歇可使用预防发作药物(例如心律平胺碘酮等)。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或脱落(例如阿司匹林)。
2、老年人房颤怎么办之长期调理
房颤也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不仅预防及救治层面要加强意识,术后也应注意提高个人的健康管理。从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到改善生活习惯都应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老年人房颤怎么办之电复律
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4、老年人房颤怎么办之导管射频消融术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从患者大腿根部的血管中插入导管,深入到心脏内,从右心房与左心房中的间隔穿过,通过导管在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沿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将导致房颤的异常激动限制在肺静脉内,使之不能外传,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头晕的危害是什么
头晕,发病人群很是广泛,而且有发作期和间歇期之分,给每个患者的生活都带来很大的不便,提醒患者发现症状要及时的去检查,接受正规的治疗。
头晕对人体危害极大,是许多疾病的先兆。眩晕病人可以突发瘫痪:眩晕症还导致脑出血!长期眩晕迷糊,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最终会出现脑萎缩、耳聋耳鸣等。
孩子的头晕一般会出现的浑身乏力无力,脸色苍白,嗜睡记忆力减退,严重时出现缺血性昏迷,晕倒等症状。
若患者在头晕的时候,伴发恶心、呕吐、听力减退、眼球震颤、耳朵孔流脓,则可能是患了迷路炎,由于头晕导致的。
有些患者的初期头晕,反复发作,可伴头痛、耳鸣、两眼黑朦,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也会发展为脑中风,并且是较危重的脑中风,有的会危及生命安全。
头晕导致的脑部血压循环受阻,首先出现的是头晕、行走不稳、耳鸣、两眼视物不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头晕症状以防意外发生,特别是有风心病、冠心病、心房纤颤的病人,更要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
如果发生头晕症状,一个是及时的去选择中医治疗,二是保持居室清新的空气。要孩子将眼睛闭上,安静地休息一会儿。
老年人心房纤颤的症状
(1)症状:
①有症状:房颤发作时,除基础心脏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外,由于房颤使心房的收缩功能丧失,心室收缩变得不规律,室率增快,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如合并冠心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眩晕、晕厥,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如合并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常诱发急性肺水肿,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发生咯血。
②无症状:某些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尤其在老年人多见,常在体检或做心电图时发现。
③不典型症状:见于慢速型或中速型房颤,病人无心悸感,可有乏力、疲劳、心前区不适或微痛感,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方可诊断。
(2)体征:
①原有心脏病的体征,房颤者体征因原发心脏病的不同而不同。
②房颤的三大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③栓塞征:房颤患者可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征。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心房大小和基础心脏病有关。房颤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5倍。
老年人心房纤颤的症状
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取决予心室率的快慢。心室率慢时,患者可无症状,心室率>150次/min,患者感到心悸、气短,并可发生心绞痛、充血性心衰等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房颤有较高发生体循环检塞的危险,对于孤立性房颤是否增加中风的发生率尚无一致意见。由于房颤时心房机械协调收缩能力丧失,因此左房/左心耳血流减慢,导致附壁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后可造成脑、肾及肢体动脉等处栓塞。在伴有窦房结功能异常者、经房室旁道前传而致极快心室率者,以及球状附壁血栓堵塞二尖瓣口等,易发生晕厥,持续而快速的心房率与心室率可诱发心房和心室组织的重构和电重构,甚至形成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2.体征 心脏听诊S1强弱变化不定,心律绝对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发生栓塞时有相应的体征。房室传导正常时,房颤的心室律不规则且速率较快。当房颤患者的心室律变得规则,应考虑以下可能性:①转复窦性心律;②房速;③房扑伴固定的房室传导比例;④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⑤室性心动过速;⑥如心室率慢(30~60次/min)而且规则,提示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老年房颤对心功能的影响
房颤和心衰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两者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房颤和心衰常并存,并且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深入了解房颤对老年人心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老年人房颤的认识。房颤使心功能恶化已是众所周知。房颤和心衰之间互为因果。急性房颤可使无症状的左心功能不全变为显性心衰,而心衰又可以引发房颤。慢性房颤老人较之无房颤者,其左心功能持续减退,并且运动耐力减低。Aronow等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69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254名为慢性房颤患者。将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作为异常的标准。房颤者中48%射血分数异常,而窦性心律者为19%,差异明显。另外,房颤者中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也较高。
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房室顺序收缩,左心房收缩可提供左心室充盈量的10%~20%。房颤使无基础心脏病者的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下降20%~30%,有基础心脏病者则下降更明显。关于老年人的情况未见报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心室功能逐渐减低时,这种心房对心室的泵血辅助作用的丧失就显得更为重要。有关房颤时心功能受损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包括左房功能改变和左心室功能改变。左房的机械功能有三个:贮存功能,心房舒张可容纳较多的肺静脉回流血;辅助泵作用,心房收缩把血液主动输入左心室;导管作用,在心室舒张晚期,心房就是肺静脉和心室间的导管。房颤使左心房的前两个机械功能严重受损。左心室功能受损体现在舒张期充盈受损上有三个机制,而且与左房的收缩功能受损有关。一是房颤时失去了左房的收缩助搏功能;二是快速的心室率;三是不规则心室律。都使得左心室充盈受损。在平均心率相同的情况下,不规则心室律者的心排血量低于心律规则者。
为了解心律的不规则对心功能的影响,Daoud等对房颤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进行心室起搏时的心功能状况观察,在房颤行射频消融形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以平均120次/min和80次/min的速率进行同一速率下的规则和不规则节律的右心室心尖起搏,结果表明,不规则起搏与规则起搏相比,心排血量下降12%,而且在起搏后仅2min就表现了出来,证明了心律的不规则对心功能的损害。舒张功能受损在房颤引发心衰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心室率得不到适当控制,房颤也会损害左心室收缩功能,导致严重的心衰,甚至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
风湿性心脏辨膜病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50%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年风湿性炎症的侵蚀,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加上心脏负荷过重,如严重二尖瓣狭窄病变在妊娠、分娩、剧烈体力活动及感染时,可引起心率加快,致使左心室舒张期缩短和左心房压力增高,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血浆渗到组织间隙或肺泡内,引起急性肺水肿,病人可以有严重的阵发性呼吸困难、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肺内满布罗音等,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性早搏、心房纤颤、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心房纤颤的发生率可以高达40%~50%。心房纤颤出现前往往先出现频发房性早搏、房扑或阵发性房颤,以后则发展为持续性心房纤颤。
(3)栓塞
二尖瓣狭窄病人伴有心房纤颤最容易出现梗塞现象。二尖瓣狭窄患者因为左心房和左心耳发生扩张导致血液淤滞,如果再发生心房纤颤,容易形成血栓。新鲜的血栓易于脱落而发生栓塞,可引起脑、肾、肠系膜、脾、肢体血管及冠状动脉栓塞。
(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单纯高度狭窄的病人,由于瓣膜僵硬、增厚和钙化,很少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而轻度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老年人心房纤颤吃什么好
老年人心房纤颤要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肝等)。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水果可以吃,但是要注意选择品种,多汁的水果要尽量避免,因为患者是要避免摄入过量的水,水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要严格控制每天水的摄入量,富含水分的水果也要尽量避免过量。避免吃含盐量过高的食物,因为盐会造成水肿,而此病易发生水肿,因而必须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防止心脏负担增加。
建议平时饮食清淡,不可集中食用过多蔬菜或高脂食物,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多喝水,避免辛辣和生冷,戒烟酒,适当运动锻炼,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保持良好的睡眠,不要长时间熬夜,放松精神,心态平和。
老年人房颤与房扑绝大多数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低血钾急性肺部感染或洋地黄中毒等,因此,应首先查清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一般在房颤或房扑发作前,先出现频繁房早,应予以积极治疗,以防发展为房颤或房扑。对于反复频繁发作者,可摸索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小剂量予以长期维持,防止复发。
结节性甲状腺肿如何鉴别
(1)心律不齐:常见为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二者都可呈发作性或持续性。文献报道甲亢性心脏病中心房纤颤的发生率为10%~28%,当甲亢症状控制后多可自行恢复。Yuen等报道一组165例甲亢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有101例(61%)在甲亢症状被控制后心房纤颤自行消失。所有自行恢复的时间都在用RIA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4个月以内。
(2)心脏扩大:在病程较长的重症甲亢患者中,由于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而引起心脏扩大。由于左心室扩大,导致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单纯由甲亢引起者,甲亢控制后,心脏多能恢复正常。少数病程长,心脏病变严重者可遗留永久性心脏扩大。
(3)心力衰竭:老年甲亢患者及合并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甲亢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有时甚至掩盖了甲亢的表现而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