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诊断与鉴别
中暑的诊断与鉴别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诊断依据】
1、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全身乏力,头昏肢倦,胸闷恶心,口渴多汗等症。如离开高温环境,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为先兆中暑。
2、面色潮红,胸闷烦躁,皮肤干燥,呼吸急促,大量汗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为轻度中暑。
3、上述症状持续不解,继现汗闭高热,头痛呕吐,神昏肢厥,或肢体痉挛抽搐等症,为重症中暑。
4、多有夏季暴晒或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长途行走、田间作业史。年老、产妇、慢性体弱病员可在通风不良及过度疲劳、过量饮酒等情况下发生。
5、须与暑瘟、疫疟、中风、食物中毒等鉴别。
【中暑与暑温鉴别】
暑温与中暑均易发于夏暑炎炎之季。中暑是卒中暑热或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烦躁神昏为主要表现。中暑与暑温之暑入心营证候颇为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中暑乃突发神昏肢厥,经妥善处理,神志较易苏醒;暑温之暑入心营,多为暑热病邪由气分深入所致,其神昏不如中暑徒然,恢复亦较困难。
食物中毒诊断鉴别
食物中毒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霍乱及副堆乱: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2、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3、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中风诊断鉴别
疾病诊断: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具体标准:
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急性脑缺血性中风发作24-48小时后,头部CT可显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提示局部脑缺血病变。
2、出血性中风: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CT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临床上根据患者意识清醒与否、是否昏迷、偏瘫程度等将出血性中风分为三级。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
症状后就很肯定地认为自己得了结肠炎,其实这不是很准确的,结肠炎患者应去医院诊断鉴别,那么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专家的具体介绍。
肠炎的早期症状,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专家指出,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其临床表现有很多。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有以下几点:
1、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3、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4、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中暑诊断鉴别
诊断
中暑的诊断可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应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与热射病特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疟疾。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或宫外孕,低血糖等鉴别。热痉挛伴腹痛应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可将中暑分为以下三级:
1、先兆中暑是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 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热射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紫绀,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后期呈陈-施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尿蛋白和管型出现,血尿素氮,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增高,血pH降低,血钠,钾降低,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
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虽有所不一,但在临床上可有二种或三种同时并存,不能截然区别。
晚近证明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在临床未出现中暑症状前,一组反映机体受应激的血清急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response proteins)--α-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兰蛋白和α-抗胰蛋白已有升高,提示机体已受热影响。
鉴别诊断
1、老年性肺炎常与中暑并存其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甚至缺乏呼吸等症状,如咳嗽,咯痰等,更缺乏典型的肺炎体征。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有些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发热,体温多在39℃以下,个别可无发热面仅表现为多汗,周围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分类以中性增多为明显,易合并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休克,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早期呼吸音减弱,可出现少许湿性啰音,多在一侧局部肺底部多见,发生在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的,两肺可出现多种干,湿性啰音。上述肺部体征可提供肺炎的线索,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脑出血常与中暑并存本病起病急骤,表现有头痛,呕吐,进行性言语不清和昏迷,鼾声大作,小便失禁,可有抽搐,丘脑出血累及丘脑下部,桥脑出血者表现为高热,昏迷,头颅CT可明确诊断。
3、血糖升高老年人糖耐量减低,5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5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40%左右,且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尿糖常为阴性。中暑会使病情加重,使隐性糖尿病者发病,重症中暑的应激状态亦可使血糖升高,但一般不超过15~20mmol/L。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本病的诱发因素中以感染占首位,发热即成为主要症状之一,感染以肺部感染为多见,中暑亦是诱发因素之一。常以昏迷,失水,休克而就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多数见于老年人,半数无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能明确诊断。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很多患者有了结肠炎的症状后就很肯定地认为自己得了结肠炎,其实这不是很准确的,结肠炎患者应去医院诊断鉴别,那么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专家的具体介绍。
肠炎的早期症状,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专家指出,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其临床表现有很多。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有以下几点:
1、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3、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4、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女性催乳素高诊断鉴别
一)症状常是本症的线索,并需详细了解病人的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与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男性性功能改变,亦需注意患者所患的疾病是否与PRL水平增高有关。要注意除外生理性、药理性因素,对于相关疾病的病因也需初步鉴别。
二)血清PRL测定及PRL动态试验非泌乳素瘤所致的高PRL血症,PRL很少>200ng/ml,>200ng/ml者PRL瘤可能性很大,PRL瘤越大,则PRL水平越高,甚至可>2000ng/ml者。轻度PRL增高(<60ng/ml)可能为应激或脉冲分泌峰值,为避免应激,可连续3天采血或同一天连续3次采血,每次相隔1小时,如此3次血清测定值可除外脉冲峰值,有利于高PRL分泌的判断。兴奋PRL分泌的药物,如TRH、甲氧氯普胺、氯丙嗪、西咪替丁,或抑制PRL分泌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可选择性地用以观察PRL的动态变化,PRL瘤对上述兴奋剂与抑制剂无明显变化或反应减弱,用以鉴别特发性高PRL血症与RPL瘤,但在PRL水平较高时,其鉴别价值较小。
三)其它内分泌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促性腺激素与E2和睾酮测定、GH与ACTH测定、DHEA测定等,在不同情况应选择进行,以助病因与病情判断。
四)影象学检查参见垂体瘤与PRL瘤。
女性催乳素高诊断鉴别,以上内容就为很多的患者,提供了诊断鉴别的方法,所以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当自己得了这种疾病后,一定要对以上的内容全面的了解,了解他的诊断鉴别,然后通过诊断鉴别后找出病因,尽快的通过有效治疗改善。
铅中毒鉴别诊断
1、铅测定
血铅测定值一般达1.44~2.4μmol/L(30~50μg/dl)即有诊断意义。但因铅离开血液较快。故此项检查仅在急性中毒时诊断价值较大。一般儿童血铅超过2.88μmol/L(60μg/dl)。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若血铅水平持续高于1.92μmol/L(40μg/dl)。则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最近有人曾作4~12岁儿童血铅测定。证明血铅超过1.18μmol/L(24.5μg/dl)。即有可能发生精神发育异常。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规定铅中毒的定义是全血铅含量≥1.2μmol/L(≥25μg/dl)。认为在这个血铅含量时。即可出现无症状的儿童铅中毒。对红细胞。周围神经。肾。免疫系统。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均产生恶劣的影响。尿铅测定可作诊断参考。其正常上限值为0.39μmol/L(0.08mg/L)。但因有某些因素影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关于爽身粉的铅检查。可加少许醋酸。再滴1%碘化钾溶液。如出现金黄色。即为含有铅质。
2、卟啉测定
尿粪卟啉定量法较为可靠。其正常上限值为<0.15mg/L。Benson和Chisolm氏设计的尿粪卟啉定性测定试验比较简便。可检出血铅量超过4.83μmol/L(100μg/dl)的病儿。红细胞原卟啉明显增加(正常值<0.72μmol/L红细胞(40μg/dl红细胞)或<0.144μmol/每克血红蛋白(3μg/每克血红蛋白)。
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氧酶(δ-ALAD)和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的检测:目前认为前者活力降低是机体受铅影响的敏感指标之一。上海第一医学院测定不接触铅的健康人49名血δ-ALAD活力。其正常低限为126.4单位。由于此酶对铅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只可作为研究大气中铅污染情况的指标。不适合于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指标。我国现定尿δ-ALA的正常值上限为6mg/L。排出增加与铅中毒程度明显相关。其对铅中毒的诊断价值与尿粪卟啉大致相似。
3、脑脊液检查
压力可高达58.8~78.4kPa。蛋白量高。但白细胞一般不增加。偶达0.03×109/L(30/mm3)左右。多数为淋巴细胞。糖量正常。
4、周围血象
中度以上铅中毒患儿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点彩红细胞增加。网织红细胞及多染性红细胞亦常增多。但其特异性均较差。检查荧光红细胞为铅中毒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常用标准如下:1%以下为正常。超过2%~10%为轻度增加。超过10%为过高。但非铅中毒的特异诊断方法。
5、驱铅试验
对有铅接触史而无明显症状的病儿。尿铅测定正常。可作驱铅试验。一般用依地酸二钠钙(Na2CaEDTA)500mg/m2单次肌注。收集其后8小时的尿检测铅含量。若对于所注入的每mg依地酸二钠钙之尿铅排出量大于4.83μmol(1μg)。则提示患者血铅浓度超过2.64μmol/L(55μg/dl)。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
症状后就很肯定地认为自己得了结肠炎,其实这不是很准确的,结肠炎患者应去医院诊断鉴别,那么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专家的具体介绍。
肠炎的早期症状,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专家指出,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其临床表现有很多。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有以下几点:
1、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3、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4、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砷中毒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慢性轻度中毒
a)皮肤角化过度,尤在掌跖部位出现疣状过度角化;
b)躯干部及四肢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
c)轻度肝脏损伤;
d)轻度周围神经病。
慢性重度中毒
在慢性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肝硬化;
b)周围神经病伴肢体运动障碍或肢体瘫痪;
c)皮肤癌。
骨穿术的适应证是什么
适应证: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1. 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