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蛙泳手部动作 外划手臂
正确的蛙泳手部动作 外划手臂
手肘伸直,掌心由向下慢慢转为向外,手掌倾斜大约45度,边转手掌边将全臂向外斜下方推开,这时是没有向前的推进作用的,不需要太用力,以免浪费体力。
手臂外划要放松,不需用力。
蛙泳能锻炼哪些肌肉
锻炼腿部
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
进行蛙泳时大腿要充分地展开及收缩,这样的动作更多地用到大腿股四头肌,因此可以加强腿部的力量,有利于大腿内侧赘肉的消除。
锻炼手臂
肱二、肱三头肌和肱桡肌
蛙泳划水时,上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肱桡肌要用力较多,可以让手臂的线条匀称,消灭蝴蝶袖,很好的塑造手臂线条。
锻炼腰腹部
腹肌、竖脊肌和髂腰肌
蛙泳游动时上肢和下肢都在运动,中间衔接的腰腹部,为了保持稳定,会收缩来保持稳定,承上启下。可以消除腰腹部的赘肉。
锻炼肩背部
背阔肌、三角肌
蛙泳手臂划水的动作,需要背部的背阔肌和三角肌参与,特别是回缩靠近身体的动作,能很好的锻炼到背部肌肉。
锻炼胸部
胸大肌
上肢划水时等于是在做扩胸运动,水给予的阻力能够增加锻炼强度,有效刺激到胸大肌,增加胸部肌肉维度,塑造更好的胸型。
蛙泳减肥效果好吗 蛙泳时需要注意什么
1.手脚同时动作。手脚同时进行动作,会影响蛙泳游泳时的速度,并且比较消耗体力。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划手,在手完成划水,手掌并拢之后,再开始腿部的划水动作。如果在手滑水时就开始腿部动作,会加大手划水动作时的阻力,影响手臂划水的效率和速度,并且消耗更多体力,手臂容易疲劳。同理,在腿部划水动作时,要保持手臂伸直,否则会增加腿部划水时的阻力,影响腿部划水的效率和速度,腿部更容易疲劳。
2.收腿方向错误。在做腿部动作时,先收小腿,做折叠小腿的动作,这时小腿的动作要保持在大腿向后方的投影面之内。这样可以减小行进时水的阻力。
3.蹬腿时脚部没有打开。很多人在蛙泳蹬腿时,没有打开脚部,在蹬腿时产生的动力有限,影响游泳的速度。蹬腿时要把脚部向外打开,增加划水的面积,会产生更大的前进力,提高游泳的速度。
蛙泳怎样游又快又轻松 自由换气 结合划手
换气可以采取两次甚至三次动作一换气的方式,同时每次吐气不要吐太满,留1/4在体内,防止遇到特殊情况。
同时手部可以采取长划臂和正常蛙泳划手结合的技术。比如你三次一换气,可以采取换气的那次正常划手,而水下那两次采用长划臂的动作。长划臂的动作要领有点像是蝶泳,只是回手不从空气中过而是紧贴身体向前送,划臂依然采用高肘的动作要领,在划到身体正下方时候,有个稍微向内向后抱水的过程,再向后推水。
蝶泳和蛙泳有什么区别
蛙泳是蹬腿,蝶泳是摆腿,而且腰部很关键,蛙泳手化圆以后不打开,而蝶泳手打开要迅速有力。
蛙泳(又称蛙式、俯泳、胸泳)是模仿青蛙游泳的一种游泳姿势。与自由泳与仰泳不同,这种姿势可以让游泳者保持头部向前前进,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不明物体。蛙泳方便游泳者有充裕的时间调整速度,观察距离,依自己的节奏游。蛙泳必需手与脚与呼吸配合,划水前进。手是先五指并拢前伸,再来手往胸部的地方划转一圈,手恢复前伸动作。在手划到靠近胸前之时,抬头出水面以嘴吸口气,再潜入水中。手部动作前伸后约一到三秒,再做脚部划水动作。脚部的动作是两腿略分,向前屈膝,脚跟与脚掌平行,后蹬,收腿,让身体向前划行,如此配合连续动作。
蝶泳又名蝶式,或称海豚泳,是由蛙泳演变而来的。游蝶泳时俯卧在水面,两臂划水到大腿后提出水面然后从空中前移,手臂在头前入水完成一次划水循环,外形像蝴蝶,因而得名。为使游进更匀速,有人模仿海豚的波浪击水动作,大大提高了游进速度,因此又被称为“海豚泳”。蝶泳的速度和仰泳差不多,慢于捷泳,快于蛙泳。蝶泳需要很好的技巧和强健的肌肉,相比其他三种泳姿,对初学者来说最困难。蝶泳对于肱二头肌有一定的帮助,长期练习蝶泳的选手,骨架会稍宽。
蛙泳常见的错误 手脚配合节奏不对
蛙泳和其他泳姿比起来,蹬腿和手部划水的配合节奏有很大不同。
像自由泳,手部划水2次、4次或者6次蹬1次腿都可以,并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蛙泳必须要求是1次划水对应1次蹬腿。
很多人在游泳时受到动作协调能力的限制,或者是不知道正确的节奏要求,在别人看起来游泳的动作总是“游一下,沉一下”,很不连贯,就是没有掌握好手脚配合的节奏。
游泳的常见泳姿
自由泳
澳大利亚人韦利士于1850年使用了一种双手在水面前移的泳姿,这可算是自由泳的雏型。及后英国泳手约翰特拉真于1873年采用了一种用胸泳腿再配合双手交替前爬的泳式,后来澳大利亚人李察卡尔又根据特拉真及亚历韦咸的泳式,创造了一种‘浅打水’的踢腿方法。自此之后,腿的踢法就只有少许的变化。自由泳的完整配合有多种形式。一般常见的是每划水2次,打水6次,呼吸1次。
蛙泳
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蛙泳时,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障碍物。18世纪中期,在欧洲,蛙泳被称为“青蛙泳”。由于蛙泳的速度比较慢,在20世纪初期的自由泳比赛中(不规定姿势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势快,使得蛙泳技术受到排挤。随后国际泳联规定了泳姿,蛙泳技术才得以发展。
仰泳
早期的仰泳只是仰浮在水面上,然后再用胸泳的踢腿推进。1900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有泳员使用手部在水面上过头前移的泳式,踩踏式的踢腿方式,则要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才开始出现。
蝶泳
蝶泳的划手方法是由德国泳手Erich Rademacher首次在1926年的胸泳比赛中使用,当时,他仍使用胸泳的踢腿方式。195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国际业余游泳联会(FINA)决定将此泳式与胸泳分开,因而增加了蝶泳,而且泳员更可以采用海豚式的踢腿方法。
蛙泳先划手还是先蹬腿
蛙泳无疑是先划手,之后再蹬腿。腿部动作一定是在手部动作之后的。
蛙泳时如果手腿动作先后顺序出错,或者停顿,那么会使身体失去前进动力,不仅游不动,身体也更容易下沉。蛙泳的手腿动作一定要非常熟练,要做大量的练习,建立起自然的反应,让自己在水中能够下意识的做出手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