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胸闷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胸闷

草豆蔻可以用来治疗气滞导致的胸闷症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和厚朴以及枳壳等一起配合共同使用。


白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白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本草图经》:"主胃冷。"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杨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能行气化湿,常用于痰湿阻肺,脾胃气滞,湿阻中焦等证。

能温中止呕,常用于胃寒呕吐、胃脘冷痛等证。

能辟秽解毒,常用于寒疟,解酒毒。

白豆蔻的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本品100%壳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4-松油醇对Bacillcus thurin giensis体外有抑菌作用。

平喘作用。本品所含的α-萜品醇,平喘作用较强,对豚鼠气管平滑肌0.05ml/kg剂量时,作用强于艾叶油。4-松油醇亦有显着的平喘作用。

具芳香健胃、驱风作用。豆蔻油很不稳定,即使储藏很好,也常易丧失其特有之香味,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种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驱除肠内积气,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白豆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于1%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其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的作用。

白豆蔻的配伍应用

配砂仁,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以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

配陈皮,则理气健脾之功加强。可治脾胃虚弱,湿浊郁滞的胸腹满闷,泛呕纳呆,吐泻等。《沈氏尊生书》白豆蔻汤,即以白豆蔻配陈皮,“治呕吐哕”。

配杏仁、薏苡仁,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脾气健旺,三焦通畅。如《温病条辨》三仁汤,即以白蔻仁配杏仁,薏苡仁,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之证。

配厚朴,相须而行,有理气除胀,开胃化湿之功效。可治脾胃气滞,寒湿胀满。

配藿香,温中行气,化湿之力更著,可用于气滞湿停或寒湿内停的呕吐,胃脘满闷,饮食不佳。

配丁香,温中祛寒,行气降逆。《乾坤生意》即用白蔻仁配丁香,治“产后呃逆”。

配木香,芳香行气,调理脾胃,兼长各异疏理气滞甚为有效。

配山柰,取其所长、行气止痛,温中散寒,理脾和胃,消胀除湿,皆有速效。

配黄连,清热除湿,理气止呕,健脾开胃,用治湿热阻于中焦的脘腹胀闷、纳差、胃痛、恶心呕吐,服之诸证皆消。

古代传统中药中“豆蔻”种类

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人们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少女,古代有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在古老的中药里也有“豆蔻”,现分别介绍如下。

白豆蔻:又名圆豆蔻、白蔻仁,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化湿温中、行气止呕之功,尤以“温化”见长。常用于治疗湿阻脾胃、湿阻气滞或脾胃虚寒之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反胃呕吐、舌苔浊腻等症。

草豆蔻: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和白豆蔻有同样性味与归经,具健脾燥湿、温中行气之功,尤以“温燥”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阻滞脾胃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脘满闷、呕逆、腹泻腹痛等症。

红豆蔻:首载于《开宝本草》。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表呈红棕色。其性味辛热,有温中散寒,醒脾解酒之功,尤以“温里”见长。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以及饮酒过多所致的呕吐等症。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为肉豆蔻科常绿高大乔木肉豆蔻的成熟种仁,首载于《药性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尤以“温涩”见长。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或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五更泻、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药理研究表明,豆蔻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消除胃肠积气,芳香健胃,并能止呕,为临床常用的帮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药。

《本草纲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泻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嶂,饮啖酸成,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故使用时应注意。

糖尿病人能吃豆蔻吗

豆蔻其植株很是清淡美丽,白色的花瓣包裹着种子,在顶端有着一抹胭红。豆蔻的功效很多,但是也不是说谁吃都可以的,还是需要了解其禁忌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豆蔻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用法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备注】 (1)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宜食。

忌: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糖尿病患者是不可以吃豆蔻的,这个患者们及家属一定记住,有药物中有加豆蔻的,一定要谨慎食用。糖尿病是难缠的疾病,预防才是最好的抵御方法,平时要注意饮食要均衡,不过太过重口味,多注意锻炼身体,生活作息要规律.

豆蔻的营养价值

别名:圆豆蔻、白豆蔻、紫蔻、十开蔻、原豆蔻、扣米

禁忌人群:阴虚内热、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

基本介绍:豆蔻,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等几种。它们都可作为菜肴、肉制品及酱腌菜的调味料食用。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冠“豆蔻”之名的调味料有3种。豆蔻与草豆蔻都属土产,分别是两种姜科植物的种子,惟有肉豆蔻是舶来品,原产东南亚,是常绿乔木的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草豆蔻,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

功效与作用:1.开胃消食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2.除异味草豆蔻还可与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药材配合使用作为食品调味剂,可去除鱼、肉等食品的异味。3.治疗坐疮此外,草豆蔻茎杆韧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编织材料,编织的坐垫冬暖夏凉,具有预防和治疗坐疮的功能。

选购: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背为1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背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微苦。

存储:干燥、阴凉处。

白豆蔻茶怎么做

我们都知道豆蔻是一种中药,在生活中用的比较多的都是将它当调料来食用的,比如白豆蔻茶,它是怎么做的呢?它能改善消化不良吗?通过下文的介绍,你就明白了。

白豆蔻茶

用料

主料

白豆蔻1个。

调料

桂皮1/3根,午后红茶(低热量)1匙。

白豆蔻1/2个,玫瑰茄粉1匙。

步骤

1.冲泡前要掰开豆荚,让里面的种子露出来,肉桂要事先敲碎。

2.然后将所有的材料一起进行冲泡即可,注意单个白豆蔻放进去,水是没有味道的,所以最好的情况是采取所有材料一起混合进行冲泡。

本品功效

1、化湿行气:适用于湿阻中焦,苔腻纳呆;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胸闷苔腻。

2、温中止呕:主治寒湿呕恶。

3、这款白豆蔻茶能够对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腹胀进行改善,起到治疗腹胀的作用。

注意事项

胃热呕吐者不宜服用。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治寒性霍乱:肉豆蔻6克,将肉豆蔻研为细末,以温水送服,每日2次。

豆蔻可以用来治疗郁热胃痛。首先将三十克的草豆蔻和三十克的栀子以及适量的姜汁准备好。然后将草豆蔻和栀子一起进行研磨成细末,然后用姜汁将它们糊成丸状,每天服用两次,一次服用五克,用米汤送服即可。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款简单的白豆蔻茶的做法,比较简单,两步就能轻松搞定,但是它的功效却是非常广泛的。

肉豆蔻与豆蔻的区别大吗

肉豆蔻与豆蔻的区别有:

肉豆蔻为肉豆蔻属常绿乔木植物。小乔木;幼枝细长。该种为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其种仁入药,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此外,还可作调味品、工业用油原料等。肉豆蔲是一种重要的香料、药用植物。

肉豆蔻含挥发油2~9%,包括d-莰烯及α-蒎烯等。其脂肪中,肉豆蔻酸含量达70~80%,并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具有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

豆蔻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入药,有香味。可用于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豆蔻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阻中焦,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豆蔻是一个制作佳肴和治疗疾病很好之选,豆蔻在制作美味佳肴上,也是有着很多不错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它红烧豆蔻是很多人最爱,但是对选择它的时候,也是需要对它进行一些了解,使得能够对人体不会伤害产生,而且也利于人体疾病治疗,那豆蔻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

对豆蔻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方面,它对改善脾胃问题上,有着很大帮助,所以对脾胃不好的人,都是可以多选择它,而且在制作上,也是可以根据自己喜爱进行。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草豆蔻还可与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药材配合使用作为食品调味剂,可去除鱼、肉等食品的异味。此外,草豆蔻茎杆韧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编织材料,编织的坐垫冬暖夏凉,具有预防和治疗坐疮的功能。

肉豆蔻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首载于《药性论》。为肉豆蔻科常绿高大乔木肉豆蔻的成熟种子。其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尤以“温涩”见长。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或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五更泻、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草豆蔻

草豆蔻,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子。和白豆蔻有同样性味与归经,具健脾燥湿、温中行气之功,尤以“温燥”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阻滞脾胃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脘满闷、呕逆、腹泻腹痛等症。

白豆蔻

白豆蔻,又名紫豆蔻、白蔻仁,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化湿温中、行气止呕之功,尤以“温化”见长。常用于治疗湿阻脾胃、气机失调或脾胃虚寒所致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反胃呕吐、舌苔浊腻等症。

红豆蔻

红豆蔻,首载于《开宝本草》。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表呈红棕色。其性味辛温,有温中散寒、醒脾燥湿、解酒消食之功,尤以“温里”见长。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泄泻以及饮酒过多所致的呕吐等症。

通过以上介绍,对豆蔻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那对它的选择,也是可以放心进行,豆蔻的种类也是比较多,以上也是有着详细说明,对选择豆蔻的时候,也是要正确进行,对不能搭配一起吃的食物,也是要注意,否则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损害。

解酒的食疗

甘蔗汁

配方:新鲜甘蔗40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止呕。用于醉酒后干呕、口干等。

橘皮醒酒散

配方: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

功效与主治: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橘皮汤

配方: 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石膏汤

配方: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

功效与主治: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五豆汤

配方: 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

功效与主治: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

解酒散

配方: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适用于饮酒过度。

人参汤

配方:人参60克,白芍30克,瓜蒌30克,枳实30克,生地30克,茯神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酸枣仁30克。

功效与主治:益气安神,清热除烦,解酒。用于饮酒过多,大热烦躁,言语错谬及房劳。

豆蔻良姜汤

配方:高良姜12克,草豆蔻15克,茯苓30克,人参30克,青皮12克。

功效与主治:理气除胀,降逆止呕,解酒。用于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百杯丸

配方:沉香15克,红豆15克,葛根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丁香18克,砂仁45克,白豆蔻60克,干姜30克。

功效与主治:理气,和胃,解酒。用于钦酒过多,胸膈滞闷,呕吐酸水,胃腹疼痛。

百杯散

配方:甘遂30克,葛花30克,橘皮30克。

功效与主治:理肠胃,解酒毒。适用于饮酒过多,停酒,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及一切酒病。

甘草葛花汤

配方:甘草30克,干葛花30克,葛根30克,砂仁30克,贯众3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毒。适用于饮酒过度,胸膈痞闷者。

千盅酒丸

配方:枳椇子60克,白附子20克,砂仁20克,炮姜20克。

功效与主治:解酒毒。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止呕

草豆蔻有温中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寒湿内盛,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同用,如草豆蔻散。《临床常用中药手册》:草豆蔻辛温散寒,……又温中止呕,适于寒湿中阻所致病证。


相关推荐

白豆蔻能治疗妊娠呕吐吗

想要知道白豆蔻对于妊娠呕吐是不是有治疗功效,我们必须先深入了解一下白豆蔻的功效作用以及白豆蔻的营养价值,一起看看下文关于白豆蔻的介绍。白豆蔻的功效作用辛,温。归肺、脾、胃经。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1、白豆蔻可以用来治疗胃气冷(一到吃饭就想要呕吐):我们只需要取三颗白豆蔻子,然后将它捣烂,过筛之后进行研磨成细末,然后取好酒适量来调和,然

腹通谷的准确位置图 腹通谷功效作用

类属: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会穴。功效:健脾和胃,理气宽胸。作用:腹通谷属肾经,位于上腹部,内应脾胃,故可调理脾胃之气,加强脾胃之运化功能,针刺腹通谷有调理中焦脾胃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之胃脘疼痛,呕吐纳差,腹胀泄泻;又因该穴为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其经气达胸,故可理气宽胸,治疗胸闷胀痛。

豆蔻的介绍

豆蔻《中国药典》收载的草药,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入药,有香味。可用于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

白豆蔻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药用部位】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成份】果实含挥发油,其中有d-龙脑、d-樟脑、葎草烯及其环氧化物、1,8-桉叶素、α-及δ-拍帕烯、α-及β-蒎烯、石竹烯、月桂烯、桃金娘醛、葛缕酮、松油烯-4-醇、香桧烯等。【功能主治】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①《开宝本草》:"主

豆蔻养生配方推荐

1)肉豆蔻又名肉果,花实无核,主产马来西亚、印尼。日本赠给它一个迹象名字——脾家瑞气。善理脾开胃,偏重温脾止漏,治疗五更泄。(2)草豆蔻是种子团,最早入药,一般功效近于其他3种,又名“漏蔻”。李时珍云《南方异物志》作漏蔻,南人字无正音也,草白近似。但草偏破气开郁,温中燥湿。(3)红豆蔻,《本草逢原》载:“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①呕欲吐口臭,鲜花嚼碎含咽;②豆蔻花3克,生姜6克,粳米为粥,治疗

肠胃不好吃中药有用吗 ?吃什么中药

肠胃不好吃中药有用。当肠胃不好的时候,找出明显的病因后对症下药,使用中药调理治疗,比西药治疗要更加游刃有余。元胡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临床常用中药,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肺经,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砂仁砂仁又名小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砂仁性温,味辛,具有温暖脾胃,下气止痛,宽胸膈,输气滞,除呕逆,增食欲,止冷泻,开胃,化滞,消食

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1、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常配佩兰、苏叶、厚朴等,效果更好。2、佩兰本品辛香宣化,性平偏凉,入脾胃肺经,善醒脾而除中洲陈腐秽浊之气,与藿香相似,亦为化

豆蔻的文献论述

1、朱震亨: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2、《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3、《本草经疏》: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

肉豆蔻的食用方法

肉豆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肉豆蔻用药禁忌:1、《雷公炮炙论》:凡使,勿令犯铜肉豆蔻。2、《本草经疏》: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肉豆蔻。肉豆蔻陈皮炖鲫鱼功效:此菜具有行气化瘀止痛的作用。用于痛经、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乳房作胀、胸闷不舒、心烦易怒等症。材料:鲫鱼400克、肉豆蔻6克、陈皮6克、延胡索6克

教你三道解酒方

六豆解酒汤材料: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10、白豆蔻3克(后下),甘草5克。制法:中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烧开,煎至200毫升当茶饮。功效:豆蔻刺激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甘草协同解毒。二香解酒汤材料:丁香3克、沉香1(研粉,冲服)、红豆10、紫豆蔻3(后下)、砂仁3(后下)、陈皮5、生姜2片。制法:中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烧开,文火煎至200毫升,当茶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