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祛湿补脾的食物 扁豆

祛湿补脾的食物 扁豆

扁豆味甘、性微温。可去除暑湿邪气,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对脾虚有湿、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水肿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中药扁豆对哪些癌症有用

扁豆:治疗各种癌。

中药扁豆功效分类:补气类中药

中药扁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湖南、江苏、四川、浙江等地。秋冬季豆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

扁豆功效:健脾化湿。

扁豆主治:用于脾虚泄泻,带下,暑湿吐泻。

中药扁豆功效的应用(仅供参考)

1、扁豆功能健脾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脾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2、扁豆味甘入脾胃经,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中泄泻,与人参、白术同用,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如参苓白术散。用于妇女脾虚带下、体倦乏力,可与白术、乌贼骨同用。

皮肤过敏能吃扁豆吗

很多人对皮肤过敏能吃扁豆吗并不是很清楚,皮肤过敏的时候,对一些刺激性大的食物是不可以选择的,那对扁豆这样的食物能不能吃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皮肤过敏能吃扁豆吗:可以吃,但是要适量进行。

功效:扁豆是人们经常吃的食物,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他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等症状,扁豆衣就是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只是效力逊于扁豆而已,扁豆花,就是扁豆的花,有化湿解暑之功效。主要用于夏季感受暑湿,发热,心烦,胸闷,吐泻等症状。

扁豆味甘入脾胃经,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中泄泻,与人参、白术同用,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如参苓白术散。用于妇女脾虚带下、体倦乏力,可与白术、乌贼骨同用。

扁豆功能健脾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脾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比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以上就是对皮肤过敏能吃扁豆吗详细介绍,皮肤过敏的时候,是可以吃扁豆的,不过吃的时候,要适量而且制作上,要选择简单的方法,那正常的时候,吃扁豆对改善人体疾病上,有着很好的帮助,同时扁豆对调理女性疾病效果非常不错。

夏季吃什么减肥效果好 夏季除湿吃什么好

芹菜性凉,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同时也是夏天祛湿、清肠、缓解肝火旺盛的最好食品,尤其夏季芹菜比较新鲜,可以经常做菜食用。

大蒜是祛除湿气较好的食材。夏季做菜的时候可以多放一些蒜调味,也可以直接炒蒜苗,做粥品或做汤的时候,可以直接放入蒜瓣一起熬煮。

大家都知道红豆补血,却不知道红豆还是祛湿食品吧,用红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但是要小心,大家在购买红豆的时候,一定要跟赤豆区分开,赤豆属于药类,吃多了会中毒,所以要仔细挑选。

薏米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祛湿气食材,每天煮上一碗薏米红豆粥,即可以排毒祛湿,又能利尿消肿、清热排毒。

扁豆也是属于祛湿的一种食物,扁豆具有滋阴补肾、消暑祛湿的功效。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此外,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白带过多的女性都可以通过食用白扁豆来进行食疗。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100%白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痢疾杆菌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祛暑。

扁豆功能健脾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脾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健脾。

扁豆味甘入脾胃经,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中泄泻,与人参、白术同用,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如参苓白术散。用于妇女脾虚带下、体倦乏力,可与白术、乌贼骨同用。

降血糖。

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预防便秘。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有预防便秘之功效。扁豆富含膳食纤维,因而是便秘病人的理想食品。

预防营养缺乏。

夏季祛湿常见食疗汤饮

清热祛湿汤

土茯苓切段、粉葛切块各250 克。赤小豆、扁豆各50克,陈皮半个。水8碗。将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洗净一同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 小时即可。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功效:可以去掉骨火、热毒。

红豆薏米汤

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薏米红豆粥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可以当解渴的茶喝。

扁豆茯苓饮

扁豆20克,茯苓20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煮,早晚各服1次。

功能:益气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

白扁豆:入脾胃二经,能通利三焦,化湿而不燥烈,甘温补脾而不滋腻,具有解暑化湿、补脾止泻的作用,常年脾虚有湿,食少便溏诸症尤为宜用。

黄瓜祛湿汤

老黄瓜(去瓤)、陈皮、老鸭肾(切片)、粳米煮汤。

功能:去烦热、去小便赤热。

健脾祛湿汤

淮山(干品)、土茯芩、薏米,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适宜脾胃功能差者饮用。

山药:可以用于脾胃虚弱,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脾虚食少,体倦便溏及妇女带下,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等皆可运用。

五豆汤

五豆汤实际是四豆一草。

食材为:红小豆10克,绿小豆10g,黑豆10克,白扁豆10克,生甘草3克。先把豆子浸泡10小时后,放入甘草一起煮汤。煮好后,甘草弃掉不要。

功能:补肾健脾,清热利水,适用于冷热交替环境的人。

甘草:在夏季,白天可能受暑热,夜里也可能贪凉,放甘草既能祛暑清热,又能补中益气,而且缓急止痛,还有一定的助消化作用。绿豆是清热的,黑豆是补肾的,红豆是补心利水的,白扁豆是健脾养胃的。

消脂祛湿汤

将荷叶、生山楂和生薏米各10克,桔皮5克研成细末,水泡15分钟代茶频饮,可健脾理气利湿

功效:消脂祛湿,理气促消化。

皮肤过敏能吃扁豆吗

皮肤过敏能吃扁豆吗:可以吃,但是要适量进行。

功效:扁豆是人们经常吃的食物,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他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等症状,扁豆衣就是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只是效力逊于扁豆而已,扁豆花,就是扁豆的花,有化湿解暑之功效。主要用于夏季感受暑湿,发热,心烦,胸闷,吐泻等症状。

扁豆味甘入脾胃经,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中泄泻,与人参、白术同用,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如参苓白术散。用于妇女脾虚带下、体倦乏力,可与白术、乌贼骨同用。

扁豆功能健脾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脾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比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暖胃健脾祛湿汤怎么炖

1、扁豆瘦肉汤

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2、三色豆汤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三种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调小火同煮成汤,出锅前加冰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汤每日一次,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制作的三色汤是夏季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解毒消肿的靓汤。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利尿消肿,清肝明目;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3、淮山扁豆煲鸡脚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4、佛手瓜扁豆煲排骨汤

材料:佛手瓜2个、扁豆50克、鲜粟米1~2根、排骨150克。

做法:将佛手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扁豆洗净、泡水;鲜粟米洗净、去衣及玉米须后,切成小圆柱状;排骨洗净、去血水。将扁豆、粟米同放入锅内,武火煲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煲半小时,加入佛手瓜后再煲1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祛风解热的作用,可用于头痛、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干咳或咳嗽痰黄、胸闷气胀等风热感冒症状者。但佛手瓜性凉,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宜少吃;扁豆甘、微温,可健脾、解暑、祛湿,是夏季暑湿季节使用食材,常搭配荷叶、冬瓜等用于熬粥、煮汤以清热解暑祛湿(如用扁豆衣,祛暑湿效果更佳);粟米甘凉,补中、除热、解毒。众食材适用,使得本汤解暑祛湿、健脾和中的作用。

健脾的食物 扁豆

扁豆,健脾养胃,消暑化湿,而且扁豆膳食纤维含量高,比我们常说的芹菜还要高3倍多。

平时容易便秘上火的人不妨多吃点扁豆吧,但如果是因吃多了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而导致的便秘,就不能靠摄取膳食纤维来缓解了,它可能会让便秘更严重。

祛湿热吃什么食物 白扁豆

扁豆也是属于祛湿的一种食物,扁豆具有滋阴补肾、消暑祛湿的功效。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此外,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白带过多的女性都可以通过食用白扁豆来进行食疗。

相关推荐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春天是生命萌发的季节,也是多发病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如果人们需要健祛湿的话,应该要多吃扁豆扁豆是豆中之王,性温味甘,是祛湿的良药。其实,扁豆除了以上功效外,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那么,扁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钙、维生素等。那么,扁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扁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锌,维生素B1.B2和烟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结素等成分。用于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肿;妇女虚带下;暑湿为患

扁豆的8大功效你知道几个

1、抗菌、抗病毒作用 100%白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痢疾杆菌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3、祛暑 扁豆功能健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扁豆祛湿

祛湿。 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胃经,有止泻、消暑化湿、和中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虚泄泻、湿浊带下、暑湿吐泻以及酒毒伤胃或鱼蟹中毒等不适,因此白扁豆是可以祛湿气的。 但白扁豆毕竟是一种药材,要是过多服用,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拉肚子、肚子痛等不良反应,因此白扁豆的用量,需严格控制,并且一旦有不适,需及时停止。

扁豆有什么功效 健

扁豆味甘如胃经,可以作为除湿的中药使用,又没有一般祛湿药的副作用。中医上,扁豆常常与人参、白术一起搭配,具有健化湿的作用。

养颜祛湿粥最养女人

祛湿粥一:五豆粥 五色入五脏,五豆粥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A等物质。中医认为,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湿的作用;炒扁豆善解暑湿,能健、和中化湿;绿豆解暑热,可清热解毒;黑豆祛风热,具有除热下瘀、利水下气等好处;黄豆能滋养身体,具有祛湿、除风热等好处。五豆粥具有清热解毒、健和胃等功效。 原料:赤小豆1两、炒扁豆1两、绿豆1两、黑豆1两、黄豆1两、陈皮1片、白米适量。 做法:先把所有食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蒸一次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蒸第二次,在蒸熟后起锅前,可以洒点盐或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可以配上同样具有祛湿效果的食物一起吃。 芡实味甘涩,偏平性,又被称为鸡头米,适量食用具有益肾固精、祛湿止带、止泻的作用,单独吃也是可以祛湿的。 但要想达到比较好的祛湿效果的话,也可以将芡实与一些同样具有健祛湿作用的食材一起食用,比如:薏米、白扁豆、茯苓等。可以将其一起煮成粥食用,不仅可以为身体充多种营养物质,还能起到健养胃、祛湿止泻的作用。

扁豆的8大功效

、抗菌、抗病毒作用 100%白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痢疾杆菌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3、祛暑 扁豆功能健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扁豆角的功效与作用 健化湿

扁豆角味甘入胃经,可以作为除湿的中药使用,又没有一般祛湿药的副作用,在中医上,扁豆常常与人参、白术一起搭配,具有健化湿的作用。

扁豆的配伍应用

1.配香薷:香薷芳香辛温,外能发汗祛暑以解表,内可化湿去浊而和中,二药合用,清暑化湿之力增强,且香薷辛温发汗解表,共治暑热内蕴、寒湿外束之证,表里兼治,寒、湿、暑皆清。 2.配白术:白术甘苦温,益气,燥湿利水,为健之要药,二药配伍,健和胃,苦燥芳化,共祛湿邪,用于虚湿重之泄泻、带下诸证。 3.配天花粉:天花粉甘苦酸寒,甘酸生津,止渴润燥,扁豆,扶养胃气,生津止渴,二药共治热病伤津、烦躁消渴。 4.配芡实:芡实甘涩固敛,甘益,既祛湿止泻痢,又益精肾固下元,二药相伍,用于虚泄泻及白带过

食物 食物粳米

性平,味甘,有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