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铅的研究

铅的研究

早在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铅了。它分布广,容易提取,容易加工,既有很高的延展性,又很柔软,而且熔点低。在《圣经·出埃及记》中就已经提到了铅。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会从矿石中熔炼铅。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6%,主要矿石是方铅矿。

在英国博物馆里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铅制塑像。在伊拉克乌尔城和其他一些城市发掘古迹所获得的材料中,不仅找到属于公元前4000年间的各种金属物件,而且有古代波斯人所用的契型文字的黏土板文件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在公元前2350年已经从矿石中提炼出大量铁、铜、银和铅。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巴比伦皇帝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已经有了大规模铅的生产。在中国殷代墓葬中也发现有铅制的酒器卣、爵、觚和戈等。

中国在商殷至汉代青铜器中铅的含量有增大的趋势。青铜中铅的增加对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铸件纹饰毕露。

不过,古代人对铅和锡的分别并不是十分明确。罗马人称铅为黑铅,称锡为白铅,以致后来它的元素符号定为Pb。

中外古炼金家和炼丹家们对铅和铅的一些化合物进行了实验,例如在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说:“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用今天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就是:

Pb3O4 + 2C ——→ 3Pb + 2CO2↑

还原法制Pb

反应为:PbO+C == Pb+CO↑

PbO+CO == Pb+CO2

实验现象: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黄色粉末变成银白色液体。

直到16世纪以前,在用石墨制造铅笔以前,在欧洲,从希腊,罗马时代起,人们就是手握夹在木棍里的铅条在纸上写字,这正是今天“铅笔”这一名称的来源。到中世纪,在富产铅的美国,一些房屋,特别是教堂,屋顶是用铅板建造的,因为铅具有化学惰性,耐腐蚀。最初制造硫酸使用的铅室法也是利用铅的这一特性。

古罗马使用铅非常多。有人甚至认为罗马入侵不列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康沃尔地区拥有当时所知的最大的铅矿。甚至在格陵兰岛上钻出来的冰心中可以测量得出从前5世纪到3世纪地球大气层中的铅的含量增高。这个增高今天被认为是罗马人造成的。炼金术士以为铅是最古老的金属并将它与土星联系到一起。在人类历史上铅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金属。

从1980年代中开始,铅的应用开始骤然下降。主要原因是铅的生理作用和它对环境的污染。今天汽油、染料、焊锡和水管一般都不含铅了。

杜仲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杜仲胶、杜仲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鞣质、黄酮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杜仲皮煎剂可显著减少小鼠活动次数。杜仲煎剂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能使实验动物反应迟钝,嗜睡等。杜仲皮能抑制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能对抗氧化可的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平衡的功能,且能增强荷瘤小鼠肝糖原含量增加的作用,并能使血糖增高。生杜仲、炒杜仲和砂烫杜仲的水煎剂对家兔和狗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生杜仲降压作用较弱,炒杜仲和砂烫杜仲的作用几乎完全相同,其降压的绝对值相当于生杜仲的两倍。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对离体子宫的作用,显著抑制大白鼠离体子宫自主收缩的抑制作用增强。

3.临床研究:用补肾安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陕西中医,1995,16(2):70)。用杜仲叶和皮片剂治疗高血压,对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樱桃的研究历史

欧洲樱桃的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伊朗北部可卡撒斯山脉的南部,直到欧洲西部山区。公元2到3世纪,樱桃被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各地栽培,到16世纪末已开始进行广泛的经济栽培,欧洲樱桃为比较高大的乔木,欧洲樱桃苗木为小乔木。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首先人工栽植樱桃苗木,当时罗马帝国把樱桃作为果树栽培,并先后从被其占领国带回樱桃资源。公元40-60年罗马帝国占领英国期间,英国开始种植樱桃。到14世纪樱桃苗木种植扩大到北欧各国。17世纪,欧洲移民把欧洲樱桃苗木带到了北美洲。随着欧洲和北美洲国家在世界的扩张,也把樱桃带到世界大部分温带国家。

虽然种植欧洲甜樱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00年前仍仅限于庭园栽培。当今欧洲樱桃种植业已遍布世界大部分温带国家,主要栽培区集中于北纬和南纬30度到45度区内,集中产区是欧洲和北美。欧洲由于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冬季不太寒冷,使樱桃苗木种植区向北推至北纬59。附近的挪威南部,而在低纬度南纬15左右的秘鲁山区,由于高海拔的影响,使其也可种植樱桃苗木。

中国樱桃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是由当时的传教士和侨民等带进来的。据《满洲之果树》1915年记载,1871年美国传教士J.L.Nevius带进了首批10个品种的甜樱桃苗木、酸樱桃和杂种樱桃苗木品种种植于山东烟台东南山。此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俄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引入了那翁等品种种植于青岛、大连、威海等地.甜樱桃苗木经济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推广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陆续从中国之外引进了近200个品种。并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新疆及云南、贵州、四川的高海拔地区广泛试种及发展。甜樱桃属落叶乔木,树体高大,可达25、30米。长势旺,干性强,枝条多直立生长,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或开张半圆形;叶片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果实心脏形、肾形或圆形,果皮光泽亮丽,较中国樱桃苗木厚、韧,紫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厚,食用率高,酸甜可口。

钡的研究历史

碱土金属的硫化物具有磷光现象,即它们受到光的照射后在黑暗中会继续发光一段时间。钡的化合物正是因这一特性而开始被人们注意。

1602年意大利波罗拉(Bologna,现称博洛尼亚)城一位制鞋工人卡西奥劳罗将一种含硫酸钡的重晶石与可燃物质一起焙烧后,发现它在黑暗中可以发光,这引起了当时学者们的兴趣。后来这种石头被称为波罗拉石,并引起了欧洲化学家分析研究的兴趣。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e)发现氧化钡是一种比重大的新土,称之为“Baryta”(重土)。

1774年,舍勒认为这种石头是一种新土(氧化物)和硫酸结合成的,1776年他加热这一新土的硝酸盐,获得纯净的土(氧化物)。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用汞作阴极,铂作阳极,电解重晶石(BaSO4)制得钡汞齐,经蒸馏去汞后,得到一种纯度不高的金属,并以希腊文barys(重)命名。元素符号定为Ba,称为钡。

啤酒肚的研究

基因所致

因日益凸出的“啤酒肚”而对啤酒忍痛割爱的人今后或许可以不再担忧,因为德国和瑞典科学家一项共同研究显示,“啤酒肚”或为基因所致。

大量饮酒虽会使人发胖,但不会导致肚腩凸起。

多年追踪

德国和瑞典研究人员对7876名男性和12749名女性进行了平均长达8年半的跟踪研究,记录下受测者一开始的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要求他们在随后8年半里自己定时测量并记下身材数据。

他们在最新一期《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报告说,综合疾病、更年期、节食和吸烟等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喝啤酒会使男性腰围增长,但对女性腰围影响不大。

研究显示,一天内,男性每喝1000毫升啤酒,腰围增长的几率比很少喝酒的人增加17%,但与此同时体重和臀围也有所增加。而少量饮酒女性的腰围增长可能性也只比戒酒女性高0.88%。对女性而言,喝啤酒直接影响的是体重。

另外,虽然啤酒会导致男性体重增加,但是不喝啤酒的男性同样会变胖。

研究人员总结说,喝啤酒虽然会使人变胖,但不会直接导致“啤酒肚”的产生。相比而言,基因更能决定人体的发胖部位。

英国《每日邮报》7月4日援引研究报告内容说:“分析表明,人们对啤酒肚的普遍认识只是凭经验。啤酒肚的产生为发胖方式所致,而不是因为喝啤酒。”

“数据显示,啤酒对腰围没有特别影响。喝啤酒似乎更容易导致的是全身发胖,”报告说。

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能成为人们开怀畅饮的理由,“想保持体重就要戒酒”。

早期研究

上述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马丁·博巴克与捷克布拉格临床与实验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2007年发表论文说,他们随机挑选了近2000名捷克人,测量他们的体重、腰臀围比例以及身体质量指数。

受测者中男性891人,女性1098人,年龄在25岁至64岁之间。这些实验对象从不喝酒或只喝啤酒。之所以挑选捷克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是世界公认的最能喝啤酒的群体。

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和“啤酒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之前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啤酒肚”的产生由基因决定。某种特定基因会使人腹部肥胖。

英国营养协会的奈杰尔·登比同样提醒啤酒爱好者,不要把研究结果当成泡酒吧的借口。英国网站援引他的话报道:“任何食物的过度摄入都会导致肥胖。”

20岁―30岁,如何消除啤酒肚?

在这个年龄段,人体机能处于鼎盛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灵敏度等各方面均达到最佳点。适宜进行各种常规锻炼,并应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

推荐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此类运动强度大,有竞争性和趣味性,运动量容易得到保证。

腹部练习:仰卧,左脚放在右膝上。双手握哑铃举至肩部,上身抬起,同时将右膝抬向胸部。双腿轮流做10次,共2组。哑铃重量以能连续完成10—12次为宜。

运动强度:使脉搏达到每分钟150—170次。

运动频率:全身运动每周2次,每次40分钟以上;腹部练习每周5次,能有效拉伸腹部肌肉。

注意事项:腹部练习时肩膀要放松,不要低下巴或仰头。

啤酒肚的危害啤酒似乎是专为狂欢酿制的助兴液。在国庆、中秋这样的节日,朋友、家人相聚畅饮,啤酒当然少不了。然而,快乐了嘴巴,身体却未必好受,医生警告说,啤酒好喝,但豪饮伤身,为了健康,还是对啤酒豪饮说不吧。

“啤酒肚”能导致何种疾病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每年大约花750亿美元用于治疗与肥胖有关的疾病,这些钱数已超过了用于治疗吸烟、酗酒所引起的疾病。如果说全身肥胖在中年以后出现的几率较高,而腹部肥胖(即俗称的“啤酒肚”)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腹部肥胖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因为很多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不重视腹部肥胖,“啤酒肚”很可能成为影响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腹部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已证明有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栓塞、乳腺癌、肝肾衰竭等。此前,有研究表明,挺着“啤酒肚”的男性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得冠心病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得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7倍;脑溢血和脑梗塞等疾病,在“啤酒肚”男性中也很常见。

为什么腹部肥胖有这么大危害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臀部肥胖的人与腹部肥胖的人,体内所含胆固醇不同。臀部肥胖、腰围不粗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这种胆固醇被认为是有益的,能防治心脏病。而肚子大、臀部小的人,此类胆固醇含量就低,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就大。

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性质不同。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液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有害的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

方瓜的科学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体内硒的含量与癌症的发生率成反比。也就是硒在人体中含量越高,癌症发生率则越低。硒主要与谷脱甘肽遇氧化物一同发挥抗氧化作用。方瓜中含硒和维生素E较高,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另外,方瓜还具有预防前列腺肥大和增强性功能的特殊作用。众所周知,锌可以与200种以上的酶相结合,是酶的激活剂。当锌缺乏时,很多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可导致生长停滞,性器官发育不良,性欲减退、味觉减弱以及伤口愈后不良等。方瓜子中含硒和锌也较多。常吃方瓜和方瓜子对人体是大有益的。

老方瓜呈橘红色,具有降血压、防糖尿病的功效。

方瓜的科学研究

年来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体内硒的含量与癌症的发生率成反比。也就是硒在人体中含量越高,癌症发生率则越低。硒主要与谷脱甘肽遇氧化物一同发挥抗氧化作用。方瓜中含硒和维生素E较高,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另外,方瓜还具有预防前列腺肥大和增强性功能的特殊作用。众所周知,锌可以与200种以上的酶相结合,是酶的激活剂。当锌缺乏时,很多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可导致生长停滞,性器官发育不良,性欲减退、味觉减弱以及伤口愈后不良等。方瓜子中含硒和锌也较多。常吃方瓜和方瓜子对人体是大有益的。

老方瓜呈橘红色,具有降血压、防糖尿病的功效。

锗的研究历史

锗、锡和铅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同属一族,后两者早被古代人们发现并利用,而锗长时期以来没有被工业规模的开采。这并不是由于锗在地壳中的含量少,而是因为它是地壳中最分散的元素之一,含锗的矿石是很少的。 [1]

门捷列夫于1871年预言其存在,十四年后德国化学家文克勒于1885年在分析硫银锗矿时发现了锗,后由硫化锗与氢共热,制出了锗。门捷列夫把它命名为类硅。1886年,德国弗莱贝格 (Freiberg) 矿业学院 (21世纪的TU Bergakademie Freiberg) 分析化学教授文克勒在分析夫赖堡附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矿石——argyrodite(辉银锗矿4Ag2S·GeS2)的时候,发现有一未知的新元素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推断,锗元素终于被发现。 [1]

从德国的拉丁名germania命名新元素为germanium(锗),以纪念发现锗的文克勒的祖国,元素符号定为Ge。锗继镓和钪后被发现,巩固了化学元素周期系。

荔枝的研究

栽培历史

荔枝产于中国南方,它在中国的栽培和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3]

出口状况

17世纪末从中国传入缅甸,100年后又传入印度,大约在1870年左右传入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1873年由中国商人传入夏威夷,1870-1880年又从印度传入佛罗里达,并于1897年传入加利福尼亚,1930-1940年才传入以色列,1954年由中国移民带入澳大利亚。现荔枝广泛种植于中南美洲、非洲的一部分及整个亚洲,当今世界荔枝主产国为:中国、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及泰国。

蓝光的研究历史

早在1966年Nell等研究发现蓝光的照射可以引起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其中,波长400-480纳米之间的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1] 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2] 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1]

近日,医学专家担忧LED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甚至是失明。这一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发评论,同时也引起了光源专家高度关注。日前,上海市质监局专门组织检测机构对部分LED照明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从不同渠道采集27个样品进行了蓝光危险性检测。与此同时,该局还首次“跨界”邀请了医学界、高校和产业界的专家一齐“会诊”,听取各方意见。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教授级高工、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照明学会理事长俞安琪就此次LED蓝光危险性检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率先将《LED照明产品蓝光危害的检测分析和富蓝化的分析及建议》一文发布于阿拉丁照明新闻网嘉宾点评《俞安琪》专栏。该文中,俞安琪提到,蓝光危害和“富蓝化”的照明影响并不是LED照明产品才有的,之前的某些金卤灯和某些荧光灯早就存在。

另外,俞安琪在文中强调,蓝光是组成白色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滤掉蓝光的说法是片面的,按人的生理时辰节律选择光照成份和质量,才是正确的。为了避免因使用高色温富蓝光的LED照明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室内LED照明产品的色温不宜超过4000K,一般显色指数应达到80以上。室内照明应避免使用色温5000K及以上的LED照明产品。目前推广低色温LED产品技术和成本上已经完全可行。

补钙的研究

由奥克兰大学的伊恩·里德领导的这项研究涉及1471名更年期后的健康女性,平均年龄74岁。研究人员给其中732人每天补一片钙,给739人每天一片无效对照剂,追踪观察了5年。

结果显示,补钙的女性患心脏病的人更多。补钙的女性中有31人患心脏病,服用无效对照剂的女性只有21人患心脏病。这是由于补钙使血液中的钙含量增加,从而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因此可能导致心脏病。

研究人员指出,大量补钙可能对血管健康产生副作用。虽然这并非最终结论,但是这个发现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为防止骨质疏松,很多女性想方设法补钙。以前的研究认为,补钙有可能防止血管疾病,因为它可以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

视力研究报告篇

视力研究报告篇一:

一、 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刚刚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的视力甚至低于了4.5,这也许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我想借助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 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下降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视力下降导致的后果。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电视、网络、书刊等。

涉及的方面:关于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近视眼的来源,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网络:第一位治疗近视眼的医生,1985年美国医生,网络:世界上有多少近视眼,占世界人数的33%杂志:世界上近视度数最高,最高3000度

四、结论

1、根据研究表明,造成近视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

⑴做作业时的姿势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

⑶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时不时要睁开眼睛。

⑷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切勿令心灵的窗户受到损害。

2、下面是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

⑴尽量不要在傍晚5点30分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做作业。

⑵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

⑶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⑷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⑸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⑹不要轻易去戴其它同学的眼镜,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倒会使自己的视力慢慢下降。

3、目前中国学生近视眼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患者人数超过六千万, 因近视致盲人数达三十万人。视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和升学、就业,并对我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妨碍。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调查,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率接近60%,居世界第一位

僵蚕现代研究

1.僵蚕药理作用:僵蚕醇水浸出液对小鼠、家兔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其提取液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僵蚕粉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其醇提取物体外可抑制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可用于直肠瘤型息肉的治疗。

2.僵蚕化学成分:僵蚕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僵蚕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白僵蚕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

3.僵蚕不良反应: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

相关推荐

内痔中医研究概况

内痔是由血管静脉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断裂而形成的肛垫移位及病理性肥大形成的软团块。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内痔。内痔是肛门直肠最常见的疾病,好发于截石位的3、7、11点处,发生在此处的内痔称为母痔,其余部位发生的内痔均称为子痔。其临床特点是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痔的发生多与风、湿、瘀及气虚有关,常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诸种因素,致燥热内生,下迫大肠,经络阻滞,血液回流受阻,邪热与血瘀结滞,郁积而成痔。 风伤肠络风

研究发现烟瘾基因

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研究发现,脑内一种神经传递物质的受体基因可能是导致烟瘾的罪魁祸首。 据日本媒体报道,该中心对吸烟者、非吸烟者和戒烟者共计332人的脑内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受体DRD2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它有A1、A2、A3三种类型;在77名吸烟者中,有39人具有A2型的DRD2基因;与没有这种基因的人相比,这些人在开始吸烟后更容易上瘾。研究人员在分析导致烟瘾的机制时认为,尼古丁在作用于神经细胞后,就把刺激传递给多巴胺受体,然后这种刺激就产生了吸烟的舒服感,而具有A2型DRD2基因的人则会产生更为强烈的舒

青霉素的研究历史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3] 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Fleming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1

水果不能连皮吃

比如说,果肉中的含量是0.53mg/kg时,果皮是0.76mg/kg,约高一半。对于镉元素和铊元素来说,果皮中浓度是果肉的约4倍,铜是3倍,锡是12倍。 不过,研究还发现,因为尾气中的是直接接触果皮而被吸收,如果套上袋,果皮中的含量就可以下降80%之多。如此看来,果皮中的危险似乎并不那么可怕。 果皮到底有什么营养 是否值得我们冒险? 对人体有益、膳食中容易缺乏的锌元素,以及对预防糖尿病有益的铬元素,果皮的浓度都是果肉的4倍。同时,果皮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远远高于果肉内部。 一项研究测定证明,苹果皮中的

浮萍草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红草素、牡荆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醋酸钾、氯化钾、碘、溴脂肪酸等物质。 2.药理作用: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钾及氯化钾。浮萍水浸膏有强心作用,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此外,尚有解热及抑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紫背浮萍鲜品60g,紫草15g,白鲜皮30g为主组成的双紫白肤汤,辨证加减用药,治疗痤疮、湿疹的等常见皮肤病21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黑龙江中医药,1998,(2):7)。以桂枝浮萍汤(桂枝、苍术、防风、薏苡仁各15

猕猴桃的研究历史

猕猴桃原产中国,本来是一种野果,直到上个世纪初,一位新西兰的女老师把它带回国,才发展成被称作奇异果的果品。从野生到栽培的发展过程,颇具传奇色彩。[1] 猕猴桃俗称阳桃、毛桃、山洋桃、毛梨桃等,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野生藤本果树。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焦坑村还保存有200多年前从深山移植到田边栽植的猕猴桃植株。 中国各地叫猕猴桃的植物有很多种,据植物学家调查,在全国分布的猕猴桃属的植物有52种以上,其中有不少种类都可以食用。现今水果市场上的猕猴桃主要是指中华猕猴桃,以及1984年由它的一个变种确定为新种的美味猕猴桃

抵抗力的相关研究

锌的重量只占人体体重的0.003%,也就是一个成人体内约有2~5克左右的锌。90%的锌都存留在肌肉与骨骼中,剩下10%的锌,在血液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锌是身体微量元素中的一种,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锌在免疫方面的功能。人体锌不足,会出现淋巴细胞数量低落、血中免疫球蛋白降低、自然杀手功能减弱、皮肤免疫测试反应降低的代谢问题,临床的结果就是肺炎、念珠球菌感染,甚至伤风感冒。 缺乏锌会破坏肠壁细胞绒毛结构造成腹泻,腹泻又会减少锌的吸收,增加细胞漏出身体原有的锌,从而造成人体双重缺乏锌。缺乏锌与腹泻形成了

砂仁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缩砂种子含挥发油1.7%~3%,主要成分为d-樟脑(d-Camphor)、d-龙脑(d-Borne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芳樟醇(Linalool),橙花椒醇(Nerolidol)及一种萜烯。阳春砂,叶的挥发油与种子的挥发油相似,含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Limonene)等成分,亦含皂甙 0.69%。 临床报道 1. 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砂仁6~10g,党参15~20g,茯苓10~15g,炒白术12~18g,炒扁豆20~30g,莲子肉8~10g,炒山药、薏苡仁各

超标的危害

超标是指血液中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过高,就提示发生了中毒。它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 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其理想的血浓度为零。然而,由于环境中的普遍存在,绝大多数人体中均存在一定量的。 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对健康引起损害。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方面的特点,对毒性特别敏感。研究证实,血水平在10ug/dL (0.483umol/L)左右时,虽尚不足以产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已

记忆力的研究进展

2014年7月7日,据德国科学家表示,如果过多地食用巧克力、冰淇淋等含有很多糖分的食物,会导致大脑记忆中枢“海马”的萎缩,由此令记忆力下降。 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的神经科专家艾格尼丝·弗洛埃尔博士以141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成人为对象,对其进行长期葡萄糖血液数值检查和记忆力测试,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了“海马”的结构。 其结果显示, 长期摄入葡萄糖的人的血液数值与正常人相比较高,记忆力测试成绩有所下降,“海马”也较小。弗洛埃尔博士说这是葡萄糖摄入过多导致“海马”萎缩而产生的直接影响。因此糖分摄取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