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运动
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运动
1、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运动
在饭后也不能立即去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与胃肠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胳,从而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饭后即刻参加剧烈运动还可以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饭后进行不太剧烈的活动,例如散步及比较和缓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对健康也是有利的。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从事剧烈运动
2、剧烈运动和时间的安排
至少在饭后1.5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运动健身时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是很讲究的,饭前、饭后不宜从事剧烈的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息。运动时,我们人体为了保证肌肉骨骼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氧分供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使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胃肠部的消化和吸收。运动愈剧烈、持续时间愈长,消化器官的活动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恢复,因此运动后即刻人不想进食是正常的生理活动。
3、剧烈运动后需要做什么
剧烈运动后建议用热毛巾敷着自己比较疼痛的肌肉,如果是跑步这种用脚的运动,建议晚上可以泡泡脚,这样让人晚上睡的香,又放松。整理活动不能忽视。不少人运动完,时间一到,收拾收拾行头就回家了。其实这么做是错误的,运动结束后一定要进行10~15分钟的整理运动。整理运动包括慢跑、静力拉伸运动等,主要是为了让心肺能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因为在运动中,心肺工作量大,血液将大量氧气运输到心肺,如果运动结束,突然停止,心肺功能会突然下降,这不仅让输送到心肺的氧气含量减少,更重要的是无法将更多的代谢废物从体内排出。
冠心病人能从事剧烈运动吗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如运动量过小,只能起“安慰”作用,而达不到增加心功能的目的;如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心绞痛发作,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因此,运动时应根据自我感觉及运动后每分钟心率来掌握运动量。
自我感觉:运动中自我感觉轻松,有一种愉快的疲劳感,精神状态好,精力旺盛,吃饭有食欲,睡眠良好,表明运动量合适。若在运动后出现疲劳感持续不消失、失眠、食欲减退、头晕、胸闷、持续心率加快,则表明运动量过大,需适当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去看医生,必要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运动后的心率变化:①健康人,一般成年人最大运动量后心率应小于每分钟200次。45—59岁年龄的人最大运动量后,每分钟心率应小于180次。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后,每分钟心率应小于120次。②冠心病患者,一般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每分钟110次。安静时心率每分钟60次左右,运动后每分钟80—90次即可。如运动前数一下脉搏,运动后5—10分钟内脉搏次数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则说明运动适度。
运动时机:一般认为以在下午或傍晚进行为好。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加上准备与放松5—10分钟,1周锻炼3次效果较好,少于2次则无效。一般在4—6周后出现疗效。
衰老的表现 变化八:一动就喘
稍微做点家务、出门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心肺功能老化的表现。周迎春教授说,心肺功能一般从50岁左右开始衰退,肥胖、高脂血症等人群是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表现时更要警惕。
缓解方法:周迎春建议,运动能强健心脏,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不宜从事剧烈运动,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舒缓的有氧运动比较适合他们;运动最佳效果以心率在“170-年龄”之内、锻炼后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年轻人则要坚持锻炼、控制体重,能延缓心肺功能过早衰老。久坐是心脏的大敌,大家最好养成随时站立的习惯,坐的时间太久要起身扩扩胸、伸伸懒腰。
维生素c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什么人需要补充维生素C
1、有吸烟习惯的人。
2、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
3、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的人。
4、工作环境中有很多污染的人。
5、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
6、容易疲倦的人。
降血压最好的方法 劳逸结合
工作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并尽量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声、电磁辐射、光污染等)的影响。一般来讲,高血压患者不适宜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但轻体力劳动和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可以的,而且,长期卧床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刚吃完饭转呼啦圈好吗
刚吃完饭是不可以转呼啦圈的,这样会直接影响肠胃的消化,很容易出现胃痛的现象。
运动健身时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是很讲究的,饭前、饭后不宜从事剧烈的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息。
猝死的日常保健方法
1、戒烟:临床资料证实,吸烟与猝死关系密切。猝死的危险性与吸烟量成正比,因此,戒烟可望降低猝死率。
2、限酒:长期饮酒可使体内代谢速率增快,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氧缺血。血、氧供不应求下,心脏会出现急性缺血,引发心脏骤停和脑血流中断,从而发生猝死。
酒精里的乙醇最主要的作用为抑制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功能。高级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后,可导致皮层下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饮酒容易引起这些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
3、合理运动:运动健身时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是很讲究的,饭前、饭后不宜从事剧烈的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息。一般认为,运动后至少休息30~40分钟进食较为科学。
在饭后也不能立即去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与胃肠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胳,从而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饭后即刻参加剧烈运动还可以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至少在饭后1.5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
4、膳食合理:首先,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如牛脑、蛋黄、鳗鱼、猪肝、牛油、猪脚、肥鸡肉等,这类食物有高血脂及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应忌食。其次,要限制热量和糖类,但维持均衡的蛋白质摄入量。最后,避免饮食过饱,加强富含纤维素的食品的摄入,因为纤维协助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移动,有助将血管内多余的胆固醇除掉。
运动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急性发作、轻重程度不等的哮喘为主要表现,大多能自己缓解。事实上,在18世纪欧洲已有学者注意到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现在已证实,此种运动诱发的哮喘主要发生于有哮喘病史或有哮喘家族史者。
而在某些儿童或青少年,运动可能是引发哮喘的唯一因素。大约60%-80%的哮喘病人在剧烈运动几分钟后即可引起哮喘发作,但发作的轻重有很大差异。正常人从事剧烈运动后虽亦可出现气短、喘气等,但经短暂休息后即可完全恢复。事实上,正常在运动中,气道的阻力并无大的改变,甚至略有降低,以保证吸入更多的氧气。
什么时间不适合从事剧烈运动
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运动、健身是大有讲究的,运动和吃饭两者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整,吃饭前、吃饭后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运动……
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运动、健身是大有讲究的,运动和吃饭两者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整,吃饭前、吃饭后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
运动时,我们人体为了保证肌肉骨骼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氧分供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使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胃肠部的消化和吸收。
运动愈剧烈、持续时间愈长,消化器官的活动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恢复,因此运动后即刻人不想进食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认为,运动后至少休息30~40分钟进食较为科学。同样,在饭后也不能立即去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与胃肠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胳,从而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饭后即刻参加剧烈运动还可以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因此,至少在饭后1.5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饭后进行不太剧烈的活动,例如散步及比较和缓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黄桃一天吃几个合适
两个。
每天吃二个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容易疲倦的人,在污染环境工作的人、嗜好抽烟的人、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的人、长期服药的人都很适合常吃黄桃。
有利于健康的运动
运动除了常规的跑步、打球等,还包括做家务、步行、骑自行车上班等,只要活动起来,就会有益健康。让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
一般人群,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肥胖人群每天至少要运动一小时,以利于减肥和健康。
青少年从事剧烈运动需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每个小时休息10到15分钟,儿童和中老年人不适合过于剧烈的运动。
刚睡醒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因为人体机能还没有恢复正常,建议睡醒后1到2小时再做剧烈运动,或者下午运动,或者晚上九点之前运动。有睡眠障碍者,睡前6小时不要运动。
吃饭和大消耗量的运动最好间隔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免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引起胃肠疾病。
男性特别是成年男性不适合经常从事自行车运动,因为自行车座椅前端面积较小,会压迫前列腺,可能引发前列腺疾病。
运动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剧烈运动喝盐水
若从事剧烈运动后,出现疲倦、没胃口情形,也不一定要喝运动饮料,可以在600c.c.开水中,加入约半茶匙盐,同样可达到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效果,若想提升口感和抗氧化,还可挤1/4颗柠檬汁,而且柠檬汁能够帮助消化,分解体内毒素,有助排毒。
黄桃一天可以吃几个
两个。
每天吃二只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容易疲倦的人,在污染环境工作的人、嗜好抽烟的人、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的人、长期服药的人都很适合常吃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