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感冒可以刮痧
哺乳期感冒可以刮痧
可以刮痧了,属于物理治疗法,对宝宝喂奶有没有什么影响,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注意刮完砂后要等一会,不要立即给宝宝喂奶了
罐或者刮痧都是中医保健方法,不会影响乳汁分泌,哺乳期应避免服用药物,可以刮痧的,没有副作用,
感冒初期刮痧和艾灸哪个好
通常建议刮痧。
一般在感冒初期刮痧比较好,能够快速排除毒素、扶正祛邪,令感冒加快恢复。而在感冒后期,人体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感冒,身体比较虚弱了,刮痧容易耗气,且效果微弱,建议进行艾灸,能够升阳举陷、回阳固脱,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感冒的康复。
另外,也可以同时进行,先艾灸再刮痧。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调动气血运行,增强个人体质,再使用刮痧排毒驱邪更合适。
感冒能刮痧吗
中医认为感冒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条件下,复感风、寒、暑、湿、燥、火或疫毒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刮痧对于治疗感冒有一定的功效。
刮痧可以宣泄肺卫,从而帮助机体抵御外邪。对于体质好,尤其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患者疗效较为明显。因风寒刚刚入里,易于“刮”出。刮痧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刮痧后还应注意防风防寒,避免二次病程加重。在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而重感冒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刮痧只可作为辅助疗法,千万不要延误病程。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感冒是可以用刮痧来治疗的,不过刮痧之后也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外邪再次入侵,加重感冒的症状。
三伏天如何排毒 刮痧
刮痧一般只针对于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风清热、祛风散寒的作用,后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刮痧部位不要受凉。
感冒刮痧还是艾灸
1.感冒初期:刮痧
一般在感冒初期刮痧比较好,能够快速排除毒素、扶正祛邪,令感冒加快恢复。
2.感冒后期:艾灸
在感冒后期,人体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感冒,身体比较虚弱了,刮痧容易耗气,且效果微弱,建议进行艾灸,能够升阳举陷、回阳固脱,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感冒的康复。
3.感冒虚弱者:先艾灸后刮痧
对于感冒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可以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调动气血运行,增强个人体质,再使用刮痧排毒驱邪更合适。
刮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症出痧多,实症、热症出痧多,而虚症、寒症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刮痧时间不宜太长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刮痧不适合所有的感冒
张阿姨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大爷,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感冒刮痧刮哪里 风寒感冒刮痧刮哪里
风池、大椎、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为少商、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中府: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端下缘的三角窝处为云门,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1肋间隙)即本穴。
(4)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5)少商:在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取穴。
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最后刮拭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红花油)。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施术部位,分别在:风池穴、大椎穴、中府穴、前胸、足三里穴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放痧:对少商穴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垂直且快速点刺穴位,然后挤压穴位进行放血,以挤出3~5滴血为度。大椎穴也要严格消毒,应用上述方法用中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以挤出7~10滴血为度。
祛风散寒。
注意:术前应选择保暖、避风的地方,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温水一杯,并休息片刻。
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头身疼痛、痰白清稀、舌苔薄白。
重感冒能刮痧吗
重感冒能刮痧吗
有网友提问,“重感冒能刮痧吗?”专家认为,重感冒是可以刮痧的。刮痧治疗感冒,简便易行,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夏日感冒初期的首选治疗。
刮痧是我国传统技法之一,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历史。刮痧具有活血化瘀、调血行气、祛风止痛、舒筋通络、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可排出体内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是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感冒多选用后背部膀胱经刮痧,因为感冒是风邪兼夹暑湿之邪作祟的结果,风为阳邪,易犯阳位,背部为阳,风邪侵入时首当其冲,治疗也当从其侵犯的部位着手,而背部正好为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区域,太阳主一身之表,善治一切在表之疾。后背部刮痧治疗感冒,效果良好。
这9种人群不能刮痧
一、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
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刮痧。
三、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
四、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
五、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
六、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
七、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
八、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不宜刮痧。
九、精神病患者。
阅读完本文,相信大家对于重感冒是否能刮痧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我们也要清楚哪些人是不能刮痧的,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女性来月经能刮痧吗 感冒能刮痧吗
可以。
感冒是可以刮痧的,并且刮痧还具有较好的解表祛湿散寒作用,感冒时适当的配合刮痧还能帮助身体恢复。只不过在刮痧之前要先分辨自己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不同的感冒要对应不同的部位和刮痧手法,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调理效果。
刮痧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误区二: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误区三: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误区四:刮痧不会不适
刮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简单的“推拿”,只有效果好不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症。其实,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医学上称这种不适为“晕刮”,“晕刮”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感冒刮痧有用吗 感冒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时,要求压力如同搓澡一般,刮到皮肤发红,毛孔张开即可,时间不少于30分钟,第2次刮痧的时间在2-3天后,应在上次刮痧的红斑退去后才可刮第2次。
2.刮痧后,患者可以喝一杯生姜糖水,用温水泡手脚,以促进四肢及全身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帮助新陈代谢。
冬季感冒不可随意刮痧
冬季感冒不可随意刮痧,冬天,天气寒冷,容易引发感冒流鼻涕等症状,有人会选择刮痧来进行疾病防治。其实冬季感冒不可随意刮痧,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身体其他不适。
冬季感冒不可随意刮痧
冬季感冒是因为外感风寒,风邪侵入肌体,侵犯呼吸道使肺失宣发,而引起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刮痧作为一种非药物特色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数千年。它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有一些患者刮痧不当,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身体其他不适。
单纯发热为主的感冒、重症中暑都不可随意刮痧,刮痧也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刮痧需要市民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巧,不是谁都可以自行操作的。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源援基强调说,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一是明确诊断,二是辨证施治,三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四是补虚泄实。
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
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冬季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刮痧时,应避免风直吹刮拭部位。
2、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刮痧后尽量不要喝酒或吃辛辣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4、刮痧部位未退痧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5、出痧后可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半小时。
6、刮痧后不宜发怒,应保持情绪平静。
7、如刮痧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刮痧可以缓解感冒鼻塞流鼻涕
感冒是非常难受的,咳嗽、流鼻涕、浑身没劲,工作学习都没有精神,现在很多人养生也都会选择刮痧,因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是刮痧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更好。下面小编就教你如何……
感冒是非常难受的,咳嗽、流鼻涕、浑身没劲,工作学习都没有精神,现在很多人养生也都会选择刮痧,因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是刮痧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更好。下面小编就教你如何刮痧治感冒。
刮痧可以缓解感冒症状
“中医认为感冒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条件下,复感风、寒、暑、湿、燥、火或疫毒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刮痧对于治疗感冒有一定的功效。”
刮痧可以宣泄肺卫,从而帮助机体抵御外邪。对于体质好,尤其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患者疗效较为明显。因风寒刚刚入里,易于“刮”出。
感冒是因为寒邪或者热邪进入体内了,而刮痧可以帮助人体祛湿驱寒,还可以去、疏通经络呢、
刮痧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刮痧后还应注意防风防寒,避免二次病程加重。在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而重感冒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刮痧只可作为辅助疗法,千万不要延误病程。
刮痧更适合风寒感冒
刮痧主要起到通经络、散风寒的功效,对风寒感冒疗效更佳,而对于风热感冒,可能会适得其反。特别是体虚者,如果刮痧,容易使气外脱,引起多汗、心慌、气短、无力、出血等症状。
了解刮痧的误区
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
时间长短无碍
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 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睡觉受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小姐,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
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越疼越有效果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感冒刮痧刮哪里
取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刮痧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少商,大椎可放痧。
功效:寒邪外束,用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之风池可疏风散寒;督脉之大椎穴可退热;刮拭中府及前胸肺俞及肩胛部属俞募配穴,可宣肺祛邪散寒,刮拭足三里可扶助正气,少商,大椎放痧可解热止痛。
取穴:曲池,尺泽,合谷,外关,风池,大椎。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刮拭方法:泻法,大椎重刮或放痧。
功效:风热犯表,肺受灼,清肃失司,故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清肺止咳利咽,曲池,大椎,外关解表泻热,大椎重刮以泻热邪。
取穴:孔最,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沟,膻中。
刮拭顺序:先刮胸部的膻中,再刮腹部中脘,然后上肢内侧孔最,刮拭上肢外侧支沟和合谷,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功效:暑湿伤表,肺卫不和故取孔最,合谷宣肺解表,暑湿内蕴,升降失权故取中脘,足三里和中健胃,化湿降浊;膻中可理气化痰,解胸闷;支沟可调三焦气机,祛暑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