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感冒刮痧的方法示意图 感冒刮痧的好处

感冒刮痧的方法示意图 感冒刮痧的好处

感冒为病邪入侵人体肌表所致,采用穴位刮痧疗法,具有解表祛邪,开窍醒脑,宣肺散寒,清热泄毒之功,又可疏通气血,通畅五脏六腑之经气,此外还能疏导和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和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达到调整身体功能,解除病痛的目的,治疗感冒具有疗效迅速,简便易学的特点。

感冒刮痧刮哪里 感冒刮痧注意事项

1.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不可出痧。

2.感冒患者经刮痧治疗后,可喝适量红糖水或姜汤,以利祛邪。

3.感冒应以预防为主,经常刮合谷穴,内关穴,迎香穴以及足三里穴,可预防感冒的发生。

4.许多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流脑等前期症状与感冒有相似之处,治疗时应鉴别清楚。

感冒刮痧有用吗

感冒刮痧有用。

刮痧法治疗感冒,是采用光滑的玉质或骨质刮具,针对感冒患者的症状,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进行压刮,以达到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发汗解表,起到治疗感冒的作用,对初起感冒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经常压刮这些穴位还能增加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咳嗽气喘等症状的复发。

感冒刮痧的方法示意图

取太阳,迎香,风池,天柱,大椎,风门,肺俞,华佗夹脊,神道等穴位。患者俯卧,或反坐于椅子上,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后,将红花油涂于施术部位皮肤上,施术者紧握刮痧板,与皮肤成45°,从上至下,由内而外顺势用力均匀而柔和的刮压,每次刮痧时间为15分钟左右,凡有病原之处可见皮肤上有红色和紫红色,紫黑色斑块或青黑斑块,称之为痧,二三日便可自行消退。

刮痧的误区你知道几个

刮痧误区你知道几个

专家介绍,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据介绍,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老中医说,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据介绍,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40岁的林阿姨,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她难受得不行便到医院针灸科就诊。主管医生基诊断表示,林阿姨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

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老人、小孩往往是夏季感冒中暑高危人群,然而,刮痧对于他们真的是行之有效的家庭实用救治方法吗?专家表示,恰好相反,这些人群最好不要自行刮痧。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专家强调说,“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明确诊断;辨证施治;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补虚泄实。”

中医举例,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

但是,同时指出,“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另外,冬天寒冷难免发生冻疮,俗称“发痧”,有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刮痧疗效较好,但要把病人立即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扣,还要采取降温措施等。重症特别是危重症,要根据病情施以救治,这时不宜刮痧。年老体弱的老人,年幼体虚的小儿刮痧要慎重。

刮痧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专家告诉记者,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病人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专家介绍。

原来,刮痧过程中可能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

专家表示,为预防刮痧出现意外,医生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刺激度,即病人所能够承受的强度和力度。另外,医生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把握好刮痧的禁忌症: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患有心脏病,水肿的病人;血友病、出血性、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则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

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感冒刮痧刮哪里图解 感冒刮痧基本操作方法

1.刮头面部,双侧迎香,由头前部上星穴向后,经百会,风府,大椎等穴,刮至身柱穴处,着重双侧风池,以患者感觉疼痛或能承受疼痛为度。

2.刮双侧上肢部,由胸前中府穴沿上肢前外侧向下,经尺泽穴,孔最穴,刮至少商处,沿肘外侧手三里穴处沿前臂外侧向下,经阳溪穴,合谷穴,刮至商阳穴处,以皮肤发红,充血,感觉疼痛或能承受疼痛为度。

3.刮双侧下肢部,刮双侧足三里穴,以皮肤发红,充血,感觉疼痛或能承受疼痛为度。

4.刮肩背部,先由风池穴沿颈部刮至肩背部,经过肩井穴至巨骨穴处,再由颈部天柱穴处沿颈部及脊柱两侧向下经大杼穴,风门穴刮至肺俞穴,以皮肤发红为度,出现紫红色瘀斑为度。

感冒刮痧刮哪里 风寒感冒刮痧刮哪里

风池、大椎、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为少商、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中府: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端下缘的三角窝处为云门,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1肋间隙)即本穴。

(4)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5)少商:在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取穴。

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最后刮拭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红花油)。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施术部位,分别在:风池穴、大椎穴、中府穴、前胸、足三里穴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放痧:对少商穴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垂直且快速点刺穴位,然后挤压穴位进行放血,以挤出3~5滴血为度。大椎穴也要严格消毒,应用上述方法用中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以挤出7~10滴血为度。

祛风散寒。

注意:术前应选择保暖、避风的地方,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温水一杯,并休息片刻。

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头身疼痛、痰白清稀、舌苔薄白。

感冒能刮痧吗

中医认为感冒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条件下,复感风、寒、暑、湿、燥、火或疫毒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刮痧对于治疗感冒有一定的功效。

刮痧可以宣泄肺卫,从而帮助机体抵御外邪。对于体质好,尤其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患者疗效较为明显。因风寒刚刚入里,易于“刮”出。刮痧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刮痧后还应注意防风防寒,避免二次病程加重。在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而重感冒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刮痧只可作为辅助疗法,千万不要延误病程。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感冒是可以用刮痧来治疗的,不过刮痧之后也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外邪再次入侵,加重感冒的症状。

刮痧必须要注意的3个细节

刮痧必须要注意的3个细节

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症出痧多,实症、热症出痧多,而虚症、寒症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刮痧时间不宜太长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刮痧不适合所有的感冒

张阿姨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大爷,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颈部怎么刮痧好

首先是找准几个穴位。风寒感冒早期应该刺激风府以及风池穴。风府穴在哪里?风府在我们脑袋后缘有块突起的隆骨下方,发际上方一寸的位置(如图)风池穴在哪里?风池有两个,一左一右都在风府两边与之平行的胸锁乳突肌外缘位置。找准后可以准备刮痧了。

拿刮板要有姿势。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刮板一端,用中指顶住刮板留出另一端三分之一处用来刮痧。见图

涂上刮痧油。开始刮痧要注意拿住刮板只用那三分之一的部分刮,而且应该向下倾斜四十五度角刮,控制力度,快速平稳刮。刮痧范围要包括整个颈部直到腰椎第一节的大椎穴。两边是从风池分别往下刮。等到刮出三道痧就可以了。每天坚持一次,一般三天之内感冒症状即可消除。

相关推荐

肺功能好不好刮刮后背就知道

肺系统功能正常,则机体抗病能力强、不易感冒、精力充沛、皮肤滋润、二便排泄正常;肺功能减弱,则会出现气短懒言、周身乏力、自汗怕风、面色淡白、皮肤干燥、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等症,容易出现感冒、大小便不畅等疾病。 刮拭背部和相关区域,观察出痧的情况和刮拭时疼痛的情况,可自测肺脏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 具体刮拭部位主要是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左右旁开两横指处)和肺脏的脊椎对应区(如图阴影区域),其次还有前颈部、咽喉、气管及前胸部位。 刮拭时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点,观察肺脏脊椎对应区是否有明显的紫红色痧斑。如果

怎样提高刮痧的疗效

1、要用专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刮拭,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刮痧乳的润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肤的中药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2、正确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补泻手法。体质强弱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区别。 3、选取刮拭部位要正确,哪疼刮哪是民间刮痧的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刮痧的效果才会显著。 4、充分利用刮痧的诊断作用和防病作用,坚持保健刮痧,未病先防,提前治疗,增

刮完痧后就感冒了请问是刮痧的原因吗

你好, 刮痧不会直接导致感冒,但是刮痧后毛孔属于自然开放状态,很容易因为自己不注意感受风寒或者风热而感冒!所以一般刮痧后的部位都需要多加呵护的,避风不下水保暖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刮痧可治疗多种疾病

刮痧使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怎样才能提高刮痧的疗效呢? 1、要用专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刮拭,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刮痧乳的润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肤的中药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2、正确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补泻手法。体质强弱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区别。 3、选取刮拭部位要正确,哪疼刮哪是民间刮痧的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刮痧

感冒刮痧

感冒刮痧吗 有网友提问,“重感冒刮痧吗?”专家认为,重感冒是可以刮痧的。刮痧治疗感冒,简便易行,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夏日感冒初期的首选治疗。 刮痧是我国传统技法之一,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历史。刮痧具有活血化瘀、调血行气、祛风止痛、舒筋通络、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可排出体内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是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感冒多选用后背部膀胱经刮痧,因为感冒是风邪兼夹暑湿之邪作祟的结果,风为阳邪,易犯阳位,背部为阳,风邪侵入时首当其冲,治

感冒拔火罐有用吗

刮痧、拔罐对于治疗感冒有一定的功效。刮痧可以宣泄肺卫,从而帮助机体抵御外邪。对于体质好,尤其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患者疗效较为明显。因风寒刚刚入里,易于“刮”出。感冒属寒邪或热邪侵入人体,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刮痧、拔罐后还应注意防风防寒,避免二次病程加重。在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拔火罐后2小时内不宜洗澡,并且不可以用冷水刺激拔火罐部位,洗澡要用温水。而重感冒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刮痧、拔罐可作为辅助疗法,千万不要延误病程

刮痧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误区二: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

感冒刮痧刮哪里

风寒感冒 取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刮痧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少商,大椎可放痧。 功效:寒邪外束,用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之风池可疏风散寒;督脉之大椎穴可退热;刮拭中府及前胸肺俞及肩胛部属俞募配穴,可宣肺祛邪散寒,刮拭足三里可扶助正气,少商,大椎放痧可解热止痛。 风热感冒 取穴:曲池,尺泽,合谷,外关,风池,大椎。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

感冒喉咙痛刮痧

定穴:天柱、大椎、肾俞、天突、曲池、合谷、孔最、少商(发热时)、太溪、内庭。 取穴方法: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凹陷中。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

刮痧预防感冒

刮痧可以通过良性刺激,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驱风散寒、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对预防及治疗感冒,特别是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的症状改善明显。在显示生活中,当你出现项背强直,浑身酸困、头昏或者乏力时,在还没有出现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等一系列感冒症状时,是可以通过刮痧达到自愈的目的的,这样久可以未病先防,不至于最后还要吃药甚至输液治疗。即经济实惠有简单易行,不懂医的人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 1备好工具:刮痧板,没有的话桃木梳、水牛角梳、一元硬币(这个刺激性大)也可以。 雪花膏、甘油、精油、凡士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