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药治疗关节痛
怎么用药治疗关节痛
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有:
(1)控制症状药物 此类药物能较快地止痛和改善症状,但对骨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不产生影响。
①镇痛剂:由于骨关节炎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易于发生副作用,且骨关节炎中滑膜炎症尤其在初期,并非是主要因素,疼痛并非都由滑膜炎所致,所以可选用一般镇痛药。
经研究,镇痛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两者的止痛作用无显著差别,而止痛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如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一般服0.3—0.6克,每日2~3次。镇痛剂可经常服用,也可只在痛时或进行某种活动时服用。
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骨关节炎病人的炎性表现如关节肿胀、疼痛、积液及活动受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有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软骨基质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长期应用虽然关节疼痛改善,但是骨关节炎的基本病变反会加重。
研究中发现,如双氯芬酸钠(包括扶他林、戴芬、英太青、双氯灭痛、奥斯克)、奇诺力、优妥、诺德伦、西乐葆、万络等对关节软骨没有影响,比较适合应用于骨关节炎。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有报告对软骨细胞有益,但没有必要全身应用,只适用于伴发滑膜炎,出现关节腔积液时,则可在严密消毒下,予关节腔内或病变部位局部注射得保松、利美达松等。同一关节用药每年不超过4次,两次之间的间隔不宜短于两个月。
(2)改变病情药 即过去所称的软骨保护剂。这一类药物见效较慢,一般需治疗数周后才见效,但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定时间,同时又能减缓、稳定甚至逆转骨关节炎软骨降解过程。
①透明质酸: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从牛眼球玻璃体中提取成功,就命名为玻璃酸,又名透明质酸。开始用于治疗赛马的关节炎。自1974年首次使用关节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并取得较好疗效。透明质酸是关节液的主要成分,也见于软骨。
临床使用的制剂是从鸡冠提取纯化的。目前国内透明质酸产品有玻璃酸钠注射液(商品名施沛特),2毫升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共5次,疗效可持续半年左右。进口产品有欣维可,2毫升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疗效可维持1年左右。
②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从而减少对关节软骨的损害。本品起效较慢,疗效持续时间可长达18个月。欧美已用于临床。
③D—葡萄胺:最先在我国应用的为口服硫酸盐,名为氨基葡萄糖,商品名为维骨力。推荐用法为314—628毫克,每日3次,餐时随饭同时咽用,持续8周,隔半年左右可重复1个疗程。其副作用少,主要有轻度恶心、便秘和嗜睡。
另外,还有四环素族抗生素(如多西环素)、葡糖胺聚糖、S—腺苷基蛋氨酸、骨重吸收剂(包括乙膦酸盐、氯屈膦酸盐、帕米膦酸盐、阿仑膦酸盐等)、人工合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促进软骨修复的细胞因子等,目前这些制剂还在探索研究阶段,不宜推荐给病人常规应用。
中药可选用追风透骨丸、壮骨关节丸、骨刺片、骨仙片、骨宁注射液等成药,或辨证施治。 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一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病情一直较严重,或关节腔内有“骨刺”碎片落入,影响关节功能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以便摘除关节内的 “骨刺”或切除阻碍运动的大“骨刺”,必要时还可作关节成形术÷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陆博说,如果有几周或数月感到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口不佳、低热、手足麻木刺痛等症状,最好到医院专科检查一下。
类风湿性关节炎该如何用药?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称“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这类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增加,减
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消炎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病人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4g口服,4至6小时1次。
③炎痛喜康: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18g,分3~4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口服,日2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灭酸:每次02~04mg口服。日3次。
“一线”药物不主张联合使用,应用某一种药物3周仍无效者,可更换另一种药。经半年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应用“二线”药物。
(2)缓解性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二线”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的金盐制剂,静注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醋硫葡金。口服醋硫葡金6mg,每日1次。持续15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250~1800mg /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50mg/日维持。服药后1.5~2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用法:25~50mg,口服,日3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周为1疗程。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首选此类药。其应用指征是: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使用原则:a.最小剂量(如强的松每日小于10mg)。b.最短期限(因长期使用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c.尽早减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
①环孢菌素:可抑制T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用量为每日10mg/kg,静脉注射。疗程60 日,总有效率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口服每日2g,症状严重时每日可用3g,疗程为两个月。对晨僵,握力,血沉,C?反应蛋白均可明显改善。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每次100~200mg,静滴或静注,每周1~2次,疗程总量为3g。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为每日2.5~3mg/kg。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喋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50mg。每12小时口服1次,连服3次为宜。疗程不超过6个月。对一二线药物无效者作用显著。孕妇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干扰素: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生产的γ?干扰素具有抑制DNA和核糖核酸的复制,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每次1000万单位,肌注。7次为1疗程。
②特异性抗体(McAb):是通过人肿瘤细胞致敏的某个淋巴细胞单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它具有高纯度,特异性强的特点。用鼠的McAb与蓖麻毒素蛋白 A链免疫偶联的IT(免疫毒素)特异地结合T细胞亚群上,通过酶样作用方式重复灭活核糖核酸,破坏和杀伤这些细胞,IT治疗量每日为 005~033mg/kg,5~10天为1疗程。结果有效率为50%。
(6)其他药物
①巯甲丙脯酸:本品结构与青霉胺分子相似,能阻滞缓激肽的释放,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用法:12.5~25mg,口服,日3次。最大量 200mg/日。一般2~3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率67%。
②锌制剂:硫酸锌10mg/kg/日。成人每天不宜超过700mg,儿童不宜超过150mg/日。一般认为对改善免疫指标优于症状的改善。
痛风 :“大吃大喝后突然感到关节疼痛,也应当考虑是否为痛风引起。”陆博说,痛风病是一种代谢综合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大量的尿酸盐沉淀在关节及其附近软组织中。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最后合并为痛风结石,血和尿酸浓度增高,关节畸形,肾脏病变。
一般人发现自己患有痛风病,最先是发现了急性关节炎。通常是在夜间有突然发作性的疼痛,特别是在脚部的大拇指关节和跖趾的关节处感觉最明显。疼痛后持续几小时,关节部位就出现红肿、发热和僵硬。同时,全身体温上升到38—39℃,还伴有头痛和心慌等全身症状。
如何处理?
目前在国际上没有根治痛风的特效药,只能缓解痛风的症状。陆博指出,由于痛风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原则上是,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如海鲜、内脏、肉、豆类以及肉汤和肉汁;少吃含糖量高的饮料及甜食,它们会加速尿酸形成;多选择碱性的食物,有助于碱化尿液,避免尿酸盐形成结石。每天饮水应保证2000毫升至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除。
治疗关节痛的熏蒸小偏方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方子,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人,最为方便。就是把谷物的秸秆烧成灰,然后装入小袋中,以保持温热为最佳,哪儿痛往哪儿贴,每晚贴一小时,一般贴3次即可治愈。此方又简单,效果又好,对关节肿痛有明显的效果。草木灰的效用其实在于它的熏蒸疗法,这就是为什么要保持温热的原因。推荐一个手指关节叉手操。其实很简单,将手指自然张开,交叉插入手指缝中,反复做屈伸运动,每次至少连做30下,直到手指发热为止。这样做是因为连续的运动能使关节血液得到有效循环,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并带走软骨的代谢废物,如此一来,软骨的新陈代谢就好了,手指关节疼痛也自然就没了。要想收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在做叉手操的时候配合熏蒸,即倒满一大杯开水,做叉手操的同时,双手靠近杯子,让热水蒸气熏蒸手指关节。其实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家庭主妇,因为主妇们天天在家洗碗做饭,手长期与冷水接触,容易造成关节血液循环不佳,使关节炎损伤。所以家庭主妇以及那些长期和冷水打交道的人们,如果有这方面的病症,可以试试敷关节法和手指关节叉手操,都能有不错的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关节会经常出现疼痛的感觉,严重的时候,患者将无法动弹,这样一来,就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那么,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止痛西药治疗:
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关节炎患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但是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度对人体的肾脏影响太大;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
2、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关节炎病理病机的认识已经有几千年之久,治疗经验丰富,“ 镇骨驱风贴”充分吸取历代中医大家用药之经验,针对关节炎外在病邪、内在体虚同时治疗,以取得标本兼治之效果。镇骨驱风贴运用一系列具有补益功效、扶正固本的中药材通过中药归经理论可实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调养肝肾功能等效果,补益机体正气,改善体质,因而从根本上解除病机。
3、物理疗法:
可选用热疗、中药熏洗、蜡疗、超声波、离子导入等治疗,能缓解疼痛和伴发的肌肉痉挛,有助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但某些疗法极易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气候变化如关节受寒可使症状加重,因此老人到了秋冬季,要特别注意关节保暖防寒,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各种体操等。
4、封闭疗法:
俗称“打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封闭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恢复。
5、手术治疗:
多在晚期出现关节挛缩、畸形、毁损时选用,临床多根据每个患者的期望值、年龄、全身状况、经济承受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手术疗法风险较高、创伤较大,由于关节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体质偏弱,因此手术疗法应慎用。
以上就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希望患者朋友了解这些方法之后,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耽误了治疗,不然的话,病情就会加重,也给治疗增加了困难,最后,祝愿所有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左脚大拇指关节疼是怎么回事
一、这个属于受风寒造成的局部关节炎的症状出现关节痛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药物。在药店,治疗关节痛的非处方药有以下几种: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在发生关节痛时,按下述原则选用缓解关节疼痛的非处方药。
二、应该是由风湿引起的.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三、是排除是外伤的话,也不排除是痛风的情况。建议是查一下尿酸方面的情况如果是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如li氏骨宁贴采用的是穴位针对性疗法,是结合了针灸与药物的原理,具有不错的疗效. 如果是痛风早期表现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胟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它关节。若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39℃,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关节炎消退,活动完全恢复,局部皮肤由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完全消去。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症状。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有的患者终身仅发生1次,但多数患者在1年内复发,每年发作1次或发作数次。
关节炎治疗之中医方法
推拿按摩
推拿和按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疏导血管,推拿和按摩治疗手法主要是按、捻、揉、摇等。上肢以双侧手指、掌指、腕关节为重点,下肢以双侧足趾、踝关节为重点。
针灸
针灸治疗对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部位要选取相应的穴位。
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外敷治疗
外敷治疗是中医治疗关节炎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将药物敷在关节部位来治疗关节炎。外敷疗法也是是中医目前使用较为广泛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外敷药内部的中草药成分,达到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的目的。
如何正确治疗关节痛
①类风湿关节炎炎症表现突出,受累关节多,多需长期用药。应选安全性高的药,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及COX-2特异性抑制剂如塞来昔布,或应用对胃肠道刺激小的前体药如洛索洛芬钠和非酸性药物奈丁美酮等。
②但对于有心血管意外危险的患者要慎用塞来昔布等COX-2特异性抑制剂。
③而有消化道溃疡、胃出血和穿孔史,或有这些潜在危险的人群,可选COX-2特异性抑制剂,也可选用直肠给要如栓剂 ,如布洛芬栓及消炎痛栓等.
④骨性关节炎一般炎症表现轻,关节受累少,可选择作用快,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芬或外用药,并注意应用小剂量,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也可同时合用胃粘膜保护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⑤老年和儿童患者酌情减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按摩治疗
1.止痛西药治疗
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关节炎患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但是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度对人体的肾脏影响太大;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
2.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关节炎病理病机的认识已经有几千年之久,治疗经验丰富,“ 镇骨驱风贴”充分吸取历代中医大家用药之经验,针对关节炎外在病邪、内在体虚同时治疗,以取得标本兼治之效果。镇骨驱风贴运用一系列具有补益功效、扶正固本的中药材通过中药归经理论可实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调养肝肾功能等效果,补益机体正气,改善体质,因而从根本上解除病机。
3.物理疗法
可选用热疗、中药熏洗、蜡疗、超声波、离子导入等治疗,能缓解疼痛和伴发的肌肉痉挛,有助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但某些疗法极易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气候变化如关节受寒可使症状加重,因此老人到了秋冬季,要特别注意关节保暖防寒,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各种体操等。
四肢关节痛怎么办呢
首先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方面的身体检查,等到查明病因后在医生的建议下用药物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轻信现在市场上的所谓药酒之类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金钱上受到欺骗身体上也会带来伤害。
患者在疼痛的时候应该尽量的舒展四肢,做一些轻微的运动,还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对四肢进行简单的按摩,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只有平时加强自身的身体锻炼,身体的机能才会有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千万注意不要用冷水去洗衣服或者经常的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冬季是此类病症的高发季节,患者朋友一定要注意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加衣物,以防止寒冷刺激骨骼,诱发疾病。
关节痛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症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关节炎的表现之一。因此,首次出现关节痛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药物。在药店,治疗关节痛的非处方药有以下几种: 阿司匹林、布洛芬、 萘普生、吲哚美辛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着凉负重,外伤,适当运动,如:登山,爬台阶,上下坡等正是最容易加重髌骨负担,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动作,膝关节酸痛者尽可能避免.
相信随着上述我们大家的了解,广大朋友们对四肢关节痛的一些应对方式方法,心中也已经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和认知。在此我也想再提醒一下大家,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弄明白造成四肢关节痛的一些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从而也才能从根源上更好地避免这些症状的出现。
全身关节怕冷怎么办
1 关节怕风怕冷,主要考虑关节脉络不畅,风寒客于关节导致。
2 可以服用中药,防风汤为主治疗,具体的方法可以到医院请当地的中医师亲自诊察后开具,另外现在正值大伏天,针灸效果很好,建议可以到针灸科去进行关节针灸。
3 关节痛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症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关节炎的表现之一。因此,首次出现关节痛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药物。在药店,治疗关节痛的非处方药有以下几种: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4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在发生关节痛时,按下述原则选用缓解关节疼痛的非处方药。关节痛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症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关节炎的表现之一。因此,首次出现关节痛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药物。
全身发冷四肢无力补充方法
一,病情分析:
朋友;你这情况多考虑风湿或者痛风引起的
朋友你好,你这情况多考虑风湿或者痛风引起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就医检查确诊
二,病情分析: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可以由于有骨关节炎或有类风湿疾病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的.
一般的情况是需要做i一下检查的,常见的检查是拍片检查和做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等检查的,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治疗的.需要平时注意保养.
三 病情分析:
关节痛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症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关节炎的表现之一。
因此,首次出现关节痛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治疗药物。在药店,治疗关节痛的非处方药有以下几种: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在发生关节痛时,按上述原则选用缓解关节疼痛的非处方药。
四,病情分析:
膝盖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骨质增生,风湿痹证,受凉受风受湿,肌肉筋腱经络运行不畅,劳损,房事劳伤,肝肾虚弱,扭伤,关节炎,滑膜炎等等。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
后真对病因进行治疗。最好是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或选服正清风痛宁,奇效风痛灵,万通筋骨片,双氯灭痛片,天麻丸,追风透骨丸,风湿马钱片,尼美舒利等。也可烤电,砂烫,热敷等理疗治疗。
五,病情分析:
你描述的情况应该是风湿,需要及时治疗。
建议到医院去检查,你可以用艾灸隔姜灸关节处,和周边的穴位,比如手三里,承山穴,足三里等。
以上便是向大家介绍的全身酸痛无力发冷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已经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了,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吗
艾灸,是治疗关节疼痛的最好方法
艾灸袪风散寒除湿,可谓是风湿的天敌。同时借助艾灸补肾、健脾的扶正作用,可以调动机体增加元气的补益,发挥其治疗效应,在“扶正”与“袪邪”的同时,达到标本兼顾。
艾灸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疗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配穴: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疼痛点,以上穴位循环灸。
艾条一根(药店可以买到,一元多一根)
打火机一个(点火用)
铁制容器或烟灰缸。
艾灸方法:
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
灸的部位: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面叫阿是穴),反正感觉最痛的地方就对了。足三里。这是艾灸非常常用的穴位,古人若要外出长途旅游,经常灸这个穴位,所以,各位即便膝盖不痛的,用艾条灸灸这个穴位也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足三里在哪里呢?把手放在膝盖下面,当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度),就是足三里所在。
解溪。解溪也是一个穴位。解溪比较好找,在脚背和小腿的连接处,脚背靠近小腿处正中的地方。
涌泉。涌泉这个穴位在脚板底,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穴位找不准没关系,艾条灸的面积比较大的,艾灸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事故,只是烟味有点大,有无烟的艾条,但我觉得效果不如普通艾条。还有的人经络比较敏感,艾灸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热量循经络传导,这更好操作,可以沿着热量传导的经络进行熏灸。
艾灸的顺序是先上后下,不要先下后上,先下后上可能会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