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
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
气虚证
证候:经血过期不净,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方药:举元煎。
常用药:阿胶养血止血;炒艾叶暖宫止血;乌贼骨固冲止血。
血瘀证
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祛瘀;失笑散祛瘀止血止痛。
子宫肌瘤中医调理方法
(1)气滞血瘀型:症状是月经超前或闭经,经期延长,淋漓不断,或大出血,或痛经,或白带增多,经前乳房或小腹胀痛,胸肋不舒,抑郁不乐,舌有瘀点。
(2)阴虚肝旺型:症状是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色红有血块,头晕心悸,烦躁失眠,腰酸尿黄。
(3)气血两虚型:经量多经期延长,色淡质清、大便溏薄。
(4)肝郁气滞性:经期不准,淋漓不尽,胸肋忌小腹疼痛,头晕头胀,精神郁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食少不化。
(5)湿热下注型:带下量多,粘腻腥秽,少腹坠胀作痛,发热,腰骶酸胀。 传统医学治以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扶其正,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去其邪,使体固标兴病自愈。
处方:王不留行100克,夏枯草、生牡蛎、紫苏子各30克。 随症加减:白带增多加山药30克,海螵蛸、白术18克,赤芍、鹿角霜各10克,茜草9克。月经淋漓不断加黄茋30克,海螵蛸、白术各18克,熟地15克,当归、白芍各10克,茜草9克。下腹刺痛加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茯苓、桂枝各9克,水蛭6克。痛无定处加荔枝核、赤芍、白术、当归各10克,柴胡7克,莪术6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两次,1个月为1疗程。
在中医上,用来治疗子宫肌瘤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和利用这些药物,而子宫肌瘤疾病做治疗是否可以选择中医治疗都是有要求和讲究的,如果治疗子宫肌瘤想要用中医治疗的话最好是在疾病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必须要保证肌瘤小于四厘米,但是如果大于四厘米的话就必须要手术治疗。
月经超过7天的原因及危害
1、
气滞血瘀:如果女性平时心情郁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气滞血瘀。或者女性在行经期,生产后感受到寒邪,寒邪阻碍气血运行而形成瘀血。因瘀血阻滞胞脉,新血不能归经,以致经血延期不绝。
2、
阴虚内热:如果女性属阴虚体质,或者因久病耗伤阴液、生产过多,房事过度,使体内阴血亏耗。阴虚内热而血海不宁,经血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经期延长。中医的治疗注重整体的察言观色,从女性的气色也可观察出是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这不是因为中医师会看面相,而是中医师认为脏腑、气血发生变化时,都会在人的脸部表现出来。
因为月经超过7天是很多妇科疾病导致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上,必须要知道月经超过7天是怎么回事,积极的面对月经不调的现象,及时的进行改正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只是我们要注意才是。
中药方剂治疗经期延长
[方一]: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克。两者洗净,同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本方适用于血瘀所致经期延长。[方二]:鲜月季花瓣100克,面粉400克,鸡蛋3个,牛奶200克,白糖100克,精盐1撮,沙拉油50克,发酵粉适量。将鸡蛋清、黄分开,蛋黄中加入糖、牛奶,搅匀后拌人面粉、油、盐、发酵粉轻搅成面浆,蛋白用筷子搅打至起泡后兑入面浆。花瓣加糖渍半小时,和人面浆。汤勺舀面浆于五成热的油中炸酥。做早晚餐或点心食。本方适用于血瘀之经期延长。[方三]:生地、黄精(制)、粳米各30克。生地、黄精水煎后去渣取汁后,人粳米同煮为粥。本方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 经期延长。[方四]:麦冬、百合各15克,白茅根12克。水煎,代茶饮。本方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 经期延长。
月经经常不调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经常会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孕药在临床上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能够防止意外怀孕的情况发生。同时还有调经,治疗痤疮的作用,因此也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尤其是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月经不调多用避孕药进行治疗。
雌激素、孕激素对因雌孕激素低下导致的月经不调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不过此类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致使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起雌激素过高的情况发生,所以服药的时候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讲究对症用药,因此在施治之前先要搞清楚患者的临床症状经行不畅,经血色红或紫,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薄黄。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此类月经不调治疗选用止带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中成药;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
因为此类月经不调治疗选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中成药;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此类月经不调治疗选用女金丹、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
月经超过7天的原因及危害
1、 气滞血瘀:如果女性平时心情郁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气滞血瘀。或者女性在行经期,生产后感受到寒邪,寒邪阻碍气血运行而形成瘀血。因瘀血阻滞胞脉,新血不能归经,以致经血延期不绝。
2、 阴虚内热:如果女性属阴虚体质,或者因久病耗伤阴液、生产过多,房事过度,使体内阴血亏耗。阴虚内热而血海不宁,经血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经期延长。中医的治疗注重整体的察言观色,从女性的气色也可观察出是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这不是因为中医师会看面相,而是中医师认为脏腑、气血发生变化时,都会在人的脸部表现出来。
月经一直不干净一直有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月经总是不干净正常吗
不正常。
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每次行经3-7天,如果超过7天总是有经血,或褐色分泌物,则视为经期延长,是不正常的表现。如果经期延长并伴有经血量多,持续半月以上者,可能会崩漏,应当尽早就医治疗。
来月经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来月经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1、气虚
气虚容易导致经期延长,出现月经一直不干净的情况。气虚的人常常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质稀色淡、易疲劳、面色苍白等症状。中医在治疗气虚导致的经期延长时,一般采用的药方组成为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和升麻,能健脾、止血、补气。
2、血热
血热分为虚热和湿热两种。虚热的人常见的症状是经期延长、经血量少、经血鲜红且浓稠、脸色易潮红。一般采用的药方组成为地骨皮、白芍、生地、麦冬、玄参、旱莲草和女贞子。湿热的人常见的症状是经期延长、经血量少、颜色晦暗、质地黏腻、白带增多。一般采用的药方组成为白芍、椿根皮、龟甲、黄芩、黄柏和香附。
3、血瘀
血瘀的人常见的症状是经期延长、量可多可少、颜色较深、有血块、易腹痛。一般采用的药方为桃红四物汤,能活血化瘀、补血养血。也可使用含笑散,能活血、化瘀、止血、止痛。
来月经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这是很多女性朋友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其实,导致来月经一直不干净的原因比较多,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来月经一直不干净分别与气虚、血热、血瘀有关,所以在治疗时需要分型论治,这样才能做到对症治疗。
月经不调如何用中药调理
脾肾气虚型: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肝肾阴虚型: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方药: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
方解:本方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
对一些中医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才辅以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的关键是找出导致月经失调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日常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月经恢复正常后,要注意节制生冷瓜果、冰凉饮料,以免复发。
治疗经期延长的偏方
[方一]
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克。两者洗净,同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
本方适用于血瘀所致经期延长。
[方二]
鲜月季花瓣100克,面粉400克,鸡蛋3个,牛奶200克,白糖100克,精盐1撮,沙拉油50克,发酵粉适量。将鸡蛋清、黄分开,蛋黄中加入糖、牛奶,搅匀后拌人面粉、油、盐、发酵粉轻搅成面浆,蛋白用筷子搅打至起泡后兑入面浆;花瓣加糖渍半小时,和人面浆;汤勺舀面浆于五成热的油中炸酥。做早晚餐或点心食。
本方适用于血瘀之经期延长。
[方三]
生地、黄精(制)、粳米各30克。生地、黄精水煎后去渣取汁后,人粳米同煮为粥。
本方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经期延长。
[方四]
麦冬、百合各15克,白茅根12克。水煎,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经期延长。
如何选用中成药治疗月经不调
中医讲究标本兼治,更有调理身体的功效,因此许多人都喜欢中医治疗疾病。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