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抗菌抑菌效果好吗
洗手液抗菌抑菌效果好吗
无论是免洗洗手液还是消毒湿巾,因为是免洗,使用后其中的成分都会残留在手上,如果用这样的手直接拿东西送进嘴里,那些不可食用的成分也会不可避免地被吃进肚中,若其中含有化学添加剂,长此以往,定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免洗洗手液与消毒湿巾对手部的伤害更重,其中的酒精具有固定蛋白的作用(这也是它能消毒的原理所在),会加速皮肤老化,喜爱这种“洗”手法的年轻人,很容易发觉自己的手部皮肤变得干燥、粗糙,久而久之,会出现“手比脸老”的状况。因此,这种免洗“洗”手法,在不便洗手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来应急,但日常还是提倡人们用流动的清水及肥皂、洗手液来清洁双手。洗手时间很重要,一般而言,要持续揉搓20-30秒,才能有效杀灭手上的细菌和病毒。
洗手液有杀菌作用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普通洗手液没有杀菌作用,专业的消毒洗手液具有杀菌作用。
①普通洗手液:清洁去污的作用。
②消毒洗手液: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
③重油污洗手液:工业类油污(例如机油、汽油、黄油、柴油等)和顽固污渍的清洗。
小贴士:不同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有分别,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准字号”,消毒洗手液则多为“消字号”。
免洗洗手液用水冲洗还有效果吗
抑菌效果会下降。
使用完免洗洗手液之后是不需要洗手的,因为其中的有效成分在手上能继续起到一个抑菌作用。如果这时候用清水冲手的话就会将手上的有效成分冲去,从而会影响免洗洗手液的抑菌效果。所以用免洗洗手液洗完手之后不建议再用清水冲洗。
肥皂和洗手液哪个好
洗手液好还是肥皂好
去除污垢,杀菌消毒是洗手的主要目的,而洗手液只能满足其杀菌的作用,因为大多数洗手液中都含有酒精,酒精不能有效地去除附着在皮肤细小缝隙中的一些污物,如灰尘、泥土、血渍等,所以,一旦手上沾染此类污物,仅用洗手液是不够的。可见,使用洗手液的前提是先把这些污物去除掉。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肥皂来洗手,而不要单纯使用洗手液。
当然,并非所有的洗手液都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洗手液中的酒精含量少于60%,杀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用这种洗手液洗手其实是没有作用的。在购买洗手液时,注意检查其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有效成分含量,有些洗手液会以乙醇、对氨基苯甲酸及异丙醇等的含量代替酒精来标示,需要确认的是,无论标以哪种形式,其含量都应该在 60%至95%之间,如果含量低于60%,就不能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不过,酒精含量也并非越高越好,如果酒精含量高于95%或者是纯酒精,杀菌效果反而会受到抑制。
洗手液只能作为肥皂的后备军,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先用肥皂洗手去除污垢,再使用洗手液杀菌润肤。在用洗手液时,也并非多多益善,每次使用时按出一滴就足够了,在手上反复搓洗后,再用流动水冲洗15秒以上,这样就能把洗手液彻底清洗干净。虽然不少洗手液都含有护肤成分,但在干燥的冬天,如果频繁洗手,仍然会导致手部皮肤干燥,因此洗手后要涂上专用的保湿护手霜。
洗手液、肥皂谁更好?
那么洗手液和肥皂相比,哪种产品更好?有专家说,洗手液要比肥皂、香皂的效果好,洗手液一般无磷、铝、碱、烷基苯磺酸钠等成分,采用温和去污的原理,而且是去污抗菌的专门产品,容易被皮肤接受。
从实验结果来看,洗手液的除菌效果的确略好于香皂,再加上洗手液是按压式出口,相比香皂的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抗菌洗手液 一定洗得更干净
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品牌的洗手液,这些洗手液的包装上都标明其有“抑菌”功能。记者查看后发现,这些洗手液在包装上标明的主要成分一般都有:三氯生、邻苯基苯酚、对氯间二甲基苯酚,还有天然芦荟精华、保湿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物。有一款芦荟精华抑菌洗手液,其主要成分为:邻苯基苯酚2%;另一款洗手液的包装上标明:三氯生含量为0.18‰-0.3‰。另外,记者还从“舒肤佳”客户服务热线了解到,“舒肤佳”洗手液中,对氯间二甲基苯酚的含量为2%。
那么,这些抑菌成分到底是何方神圣?据相关专家介绍,常见的抑菌物质有抗生素和非药物消毒剂。抗生素常用在药品中,而洗手液中的抑菌物质为非药物消毒剂。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医疗消毒及卫生保健产品的活性成分,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邻苯基苯酚和对氯间二甲基苯酚都具有广谱的杀菌除霉能力,而且低毒、无味,是较好的防腐剂。总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不过,这些都标榜“抗菌”的洗手液杀菌效果是否如商家宣传那样“神奇”?对此,《环球日报》日前报道,法国有研究声称,消费者在日常洗手时,普通肥皂和抗菌洗手液的杀菌效果没有明显差别,微生物只有浸泡在抗菌成分里9小时后,才会被杀死,如果少于6小时,功效就会大减。
据报道,为了测试三氯生杀菌效力,研究团队将20种危险细菌放入培养皿,加热至摄氏22或40度约20秒,以模拟世界卫生组织的洗手标准。研究员将细菌涂在16名测试者手上,他们都停用抗菌洗手液至少一星期。之后他们用抗菌或普通肥皂,配合40度温水洗手30秒,结果显示抗菌洗手液和普通肥皂杀菌功效没有太大分别。
1瓶洗手液里60%是酒精去污杀菌比香皂差
使用洗手液洗手,大家当然是希望它可以有效杀菌,让自己的手更干净,但是并非所有的洗手液都可以帮助有效杀菌的,所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就要谨慎一些,要注意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
是否所有的洗手液都能有效杀菌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曾指出,洗手液的酒精含量应超过60%,否则杀菌消毒效果不理想。人们不禁担心:用这样的洗手液洗手会不会损伤皮肤?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指出,这一酒精浓度的洗手液一般不会伤害皮肤,顶多对皮肤有一点刺激,只要在洗手后涂抹护手霜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洗手液的去污效果不如香皂
从清洁的角度讲,洗手液的去污效果不如香皂。因为大多数洗手液中都含有酒精,酒精不能有效去除附着在皮肤细小缝隙中的一些污物,如灰尘、泥土、血渍等,所以,一旦手上沾染此类污物,仅用洗手液是不够的,必须先用香皂把污物去除。
看过以上专家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使用洗手液洗手其实并不是真的那么好,它的去污效果甚至还不如香皂,而且在使用洗手液洗手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用流水充分的冲洗。
洗手液购买渠道要正规
我国目前洗手液共分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洗手液,另一类属消毒产品。前者起到清洁去污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两类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有分别,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准字号,消毒洗手液则多为消字号。专家指出,消字号的消毒洗手液,只要是正规的产品,上市之前都是经过专门的检测的,对人体没有危害,而且还能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洗手液质量良莠不齐,劣质的洗手液会伤害皮肤,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洗手液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看标志是否齐全,如无厂名、厂址等,要谨慎购买。
洗手液弱酸好还是弱碱好 洗手液的使用方法
洗手液共分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洗手液,另一类属消毒产品。
前者起到清洁去污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两类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有分别,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准字号”,消毒洗手液则多为“消字号”。洗手液一般无磷、铝、碱、烷基苯磺酸钠等成分,采用温和去污的原理,容易被皮肤接受。
先用清水充分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洗手液于掌心双手充分揉搓至少30秒钟以上,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缝,并让泡沫能覆盖到整个手的各个部分。
揉搓完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最后,注意要用清洁的干毛巾或纸巾擦干,最好不要烘干,因为表面水的快速挥发会导致皮肤部分失水,造成皮肤发干,变得粗糙。
洗手液含有害物质会致癌
“洗手液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三氯生,会伤害甲状腺,甚至致癌!”近日,一则消息让人们对洗手液的安全性产生质疑,洗手液会致癌吗?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洗手液中的三氯生并无致癌一说,也没有证据显示对人体甲状腺会造成伤害。
三氯生常见于家用洗涤剂和药品
有网帖称,研究显示有些洗手液含对人体有害的抗菌化学物质,如三氯生,会对人体甲状腺造成伤害,甚至致癌。
对此,朝阳医院皮肤科医生曹梅表示,三氯生是可以添加进家用洗涤剂和药品中,皮肤科有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药膏,其主要成分就是三氯生,没证据显示它会伤害人体甲状腺,更无致癌一说。
其实,对于洗手液致癌的报道几年前就曾出现过,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的一篇报道称,抗菌香皂中含有一种名为“三氯生”的化学物质,过多使用抗菌香皂会增加青少年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并损害成年人的免疫系统。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涛表示,此前对三氯生的使用确实有一些争议,但三氯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使用时间已经超过几十年。在我国规定化妆品中限用物质三氯生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3%,这也是一个安全的范围。
洗手液抗菌成分并非都用三氯生
在超市专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抑菌洗手液,如滴露、蓝月亮、舒肤佳等,其主要抗菌成分为对氯间二甲基苯酚或邻苯基苯酚,但并未发现使用三氯生作为主要抗菌成分的洗手液。对此,蓝月亮服务热线客服人员称,目前每家公司抑菌洗手液选择的抑菌成分都不一样,但都是依照一定的行业标准。
张华涛称,目前市场上的洗手液分为“消”字号和“妆”字号两种,带“妆”字号洗手液有去污、清洁的功效,而带有“消”字号的洗手液,在功能上就相应地多了消毒、抑菌的功效,其中一定会含有抗菌成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抑菌洗手液。对于普通家庭日常护理来说,“妆”字号的洗手液就足够使用了,“消”字号的多被银行、酒店、医院、快递公司这样的场所使用。
■ 提醒
洗手无需“一定洗多长时间”
有专家表示,洗手液应尽量少用,揉搓双手的时间最好在30秒以上,再用流水冲洗至少15秒,有条件可以冲足1分钟。
曹梅称,常规洗手来说,用6步洗手法就可以了,主要是对指甲、指缝等容易藏细菌的地方要充分洗涤,同时适当使用洗涤用品,并不需要一定要洗够多长时间。但如果接触可能污染的场所,如医院、公共汽车等,那么到家洗手尽量要坚持一分钟以上,洗净各个角落。
此外,除了抑菌洗手液和常用的清洁洗手液,市场上还有一种标注为免水洗的洗手液,也标注了“消”字号,其主要成分是酒精等消毒剂及护肤成分,属于消毒产品,其使用特点是不需用水洗手,直接取适量的洗手液揉搓就可达到杀菌作用,适合外出旅行、野外等场所使用。
张华涛称,这种洗手液主要靠酒精杀毒,适用于手不是很脏,且没水洗手的情况,一般来说揉搓1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效果。
洗手液是不是真能杀菌抑菌
市场调查:在售洗手液时均未标注pH值
各大品牌洗手液的提法、标注还是不尽相同。有的写着“中性pH值平衡配方”,有的则写着“健康抑菌”,宣称“添加天然的植物精华液”,具有“滋润保湿、防皱、改善皮肤代谢等功效”,然而却没有一家注明pH值。
“妆”字号“消”字号有差别
虽然同为洗手液,但细心的消费者还是能看出差别的。比如,某品牌洗手液,有些上面标为“抑菌洗手液”,有些却没有;有的外包装上也只写着“泡沫洗手液”,并没有“抑菌”等字样。
有没有“抑菌”字样,有何实质区别?广州一家洗涤行业杨姓的研发人员介绍,按洗手液分类看,一类是普通洗手液,一类属消毒产品。前者起到清洁去污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不同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是有分别的,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卫妆准字”,消毒洗手液则多为“卫消证字”。
“有抗菌作用的洗手液属于消毒产品,经省市卫生厅局核发生产卫生许可证后才能生产。”该人员表示,且该产品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检验,提供消毒效果和安全性评估报告。而“卫妆准字”是卫生部化妆品检测部门针对国产化妆品颁发的批准文号,持有“卫妆准字”批号的产品属于化妆品。
从pH值看,几种常用洗涤剂还是存在差别的。洗手液要求pH 值适中,而洗洁精中pH值属于弱碱,沐浴露、洗发水一般都是弱酸性。洗手液一般无磷、铝、碱、烷基苯磺酸钠等成分,采用温和去污的原理,容易被皮肤接受。
抑菌成分可能“有毒”
查看各类洗手液的成分可以发现,带有“抑菌”字样的洗手液中,分别含有“苯基苯酚”、“三氯羟基二苯醚”、“对氯间二甲苯酚”等成分。这些成分,是否就是洗手液中发挥杀菌、抑菌作用的部分呢?
这位研发人员表示,这些成分其实都是“苯酚”的衍生物,苯酚有杀菌的作用。“洗涤类产品一般都会偏碱性,但洗手液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严重的可能导致脱皮、起皱等不良反应,中性、弱酸或弱碱性的洗手液对皮肤刺激性最小。苯酚类的成分是酸性的,加到洗涤类产品中,不仅能起到杀菌、抑菌作用,还有中和作用,让洗手液不伤手。但是,如果苯酚使用超标,就会出现毒性,尤其是对人体的肝功能有害,而且容易刺激呼吸道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