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四价和九价有什么区别 接种时间不同
宫颈癌疫苗四价和九价有什么区别 接种时间不同
共三针,根据2016年英格兰卫生总署的最新建议,分别为0个月,1个月和4-6个月。如果有不可抗拒因素,第二针接种以后1个月接种第三针。四价的接种时间更为灵活,如果有特殊情况,三针最快3个月就可以完成。
共三针,分别为0个月,2个月和6个月。三针接种完成,最少需要半年时间。
为什么推荐打二价
1、性价比高
从预防宫颈癌的角度来看,2价疫苗已经可以预防超过84.5%的宫颈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宫颈癌疫苗来说,其防控率是比较高的,符合大多数人的接种需求,但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也就是说同样的预防宫颈癌,注射二价性价比更高。
2、药效稳定
二价宫颈癌疫苗在2006年就已经研发出来并进行使用,有众多接种者的数据证实其安全和有效性,我国则是在2016年07月12日证实上市的二价宫颈癌疫苗,但上市4价和九价相对晚一些,从接种的药效来说,二价的稳定性已是不容质疑的,但其他宫颈癌疫苗的稳定性还在实践中。
3、适用人群更广
目前注射的二价宫颈癌疫苗其适用人群已经从9—25岁,扩大范围至9—45岁都能接种,而四价适用人群20至45岁,九价则是16—26岁,可见打二价适用人群更广,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到预防宫颈癌的好处。
28岁还可以打九价疫苗吗 哪些人不适合打九价疫苗
1.对四价宫颈癌疫苗或2018年4月批准上市的九价HPV疫苗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用。
2.急性发热者。
3.处于妊娠期者。
4.准备备孕以及哺乳期者。
5.接种过九价或四价宫颈癌疫苗的女性。
九价疫苗是宫颈癌疫苗吗
是的。
在临床上,九价疫苗一般是指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疫苗有三种,二价、四价和九价,九价疫苗主要包括6、11、16、18、31、33、45、52、58,这九种病毒的预防,这些病毒对于宫颈癌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是16和18,国际研究数据显示,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所以注射九价疫苗能够很好的预防宫颈癌症的发生。
宫颈癌疫苗几价是什么意思
宫颈癌疫苗主要分为二价、四价、九价三种,不同类型的宫颈癌疫苗针对的HPV病毒型别不同,所以宫颈癌疫苗有三种类型。
男性为什么打hpv 宫颈癌疫苗男性打几价
男性可以注射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
在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中有两项针对男性发病率较高的预防病症,一是生殖器官湿疣;二是肛门癌,因此推荐男性如需接种宫颈癌疫苗,选择四价和九价任意一种接种即可,一般9—14岁男性推荐打2针,15岁以上打3针。
宫颈癌疫苗打了四价还能打九价吗
能打。
在九价疫苗的说明书中提到,接种第3剂四价HPV疫苗后,至少间隔12个月再开始注射九价疫苗,也就是说打过四价宫颈癌疫苗的人是可以再打九价宫颈癌疫苗的,但需注意把控注射的间隔时间。
打完九价多久可以打新冠疫苗加强针 九价疫苗需要打几针
三针。
九价宫颈癌疫苗需要接种3针,适合16-26岁的女性,九价宫颈癌疫苗既可预防宫颈癌,也可预防尖锐湿疣。三针注射的时间安排是:第一针可以自行选择时间;第二针要在一第针打完之后,3个月可以接种;第三针在第二针打完后,8个月之内接种。总而言之,三针九价宫颈癌疫苗在一年之内接种完毕。
hpv三针一定要按时吗 宫颈癌疫苗三针可以换不同的类型打吗
不可以。
有的人之前刚打二价或四价的第一针,但刚好医院有了九价疫苗,认为九价疫苗比前两种好,想着是不是可以把剩下的针数换成九价疫苗注射,但事实上,这是不可以的,不仅不能跨类型接种疫苗,就连同一类型疫苗的批次、针剂批号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需按照医生规定注射,不可改变,而且二价、四价、九价宫颈癌疫苗的制作工艺都不一样,更不能同时打。
hpv疫苗为何在日本叫停 宫颈癌疫苗打过二价可以打九价吗
可以打,但没必要再打九价疫苗。
二价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HPV16、18型,大概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仅限于女性接种;而九价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85%的阴道癌、80%的宫颈病变、90%的尖锐湿疣、95%的肛门癌等,男女都可以接种。
两者相比九价疫苗确实更好,但如果之前打过二价疫苗的,可以不用打九价疫苗了,因为临床上感染较多的就是二价疫苗能预防的HPV类型,而且宫颈癌疫苗并不便宜,虽然疫苗是蛋白制品,打了对身体没啥影响,但从经济方面考虑,有些浪费钱。
接种hpv多久可以同房 打宫颈癌疫苗的注意事项
(1)孕妇或者备孕的人
孕妇或者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是不应该接种疫苗的,可以选择在生育结束后,接种HPV疫苗。
(2)对疫苗过敏的人
对宫颈癌疫苗的任何成分(比如蛋白质)产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或者是对前剂疫苗本身,产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都是不可以再继续接种的。
(3)患有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人
得了宫颈癌或者已经有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人,都是不能够注射这种疫苗的,注射这种疫苗对于病情来讲是有不利的,患者应该的去医院配合医生治疗。
目前上市的二价疫苗主要可以预防HPV16、HPV18引起的高危型感染,能预防70%的宫颈癌。九价疫苗,能预防HPV31、33、45、52、58等型别的高危型感染,预防90%的宫颈癌。
四价九价这两种疫苗都对其他高危型HPV及非HPV相关的宫颈癌比如腺癌等,是不具有预防作用的。女性仍有可能接触其他高危型HPV及其他病毒,并可能获得持续性的感染,从而发生发展为宫颈癌。
因此,宫颈癌疫苗是不能代替常规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在接种HPV预防性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分型检测,仍然应该重视宫颈筛查。
以宫颈癌九价疫苗为例,其疫苗价格在3000—4000块钱左右;其注射的次数和乙肝疫苗很类似,只有打完三针才能获得最满意的抗体效价。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打满三针,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效果,只不过达不到最佳效果而已。
宫颈癌疫苗和一般的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是类似的,常见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注射后偶见头晕恶心等,但这些都是轻微的,一般不会超过两天。
以前的研究发现,25岁以后注射产生的抗体较弱,保护效果明显降低。但随着对HPV疫苗的进一步研究,疫苗的保护年限也正在放宽。例如香港卫生署于2010年将4价疫苗的适用年龄放宽至45岁,称4价疫苗通过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其对24-45岁女性的保护效果理想。
在澳大利亚,FDA也将疫苗的适用年龄放宽至45岁。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最好在25岁前,最迟不要超过45岁。
为什么推荐打二价
从预防宫颈癌的角度来看,2价疫苗已经可以预防超过84.5%的宫颈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宫颈癌疫苗来说,其防控率是比较高的,符合大多数人的接种需求,但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也就是说同样的预防宫颈癌,注射二价性价比更高。
二价宫颈癌疫苗在2006年就已经研发出来并进行使用,有众多接种者的数据证实其安全和有效性,我国则是在2016年07月12日证实上市的二价宫颈癌疫苗,但上市4价和九价相对晚一些,从接种的药效来说,二价的稳定性已是不容质疑的,但其他宫颈癌疫苗的稳定性还在实践中。
目前注射的二价宫颈癌疫苗其适用人群已经从9—25岁,扩大范围至9—45岁都能接种,而四价适用人群20至45岁,九价则是16—26岁,可见打二价适用人群更广,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到预防宫颈癌的好处。
宫颈癌疫苗三针怎么打
1、二价宫颈癌疫苗
二价宫颈癌疫苗主要是针对由第16及18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而研发的子宫颈癌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其疫苗针数共为3针剂,需在6个月内分3次注射完毕,注射第1针后1个月注射第2针,然后等5个月后注射第3针。
2、四价宫颈癌疫苗
四价宫颈癌疫苗防治HPV16、18、6、11型病毒,还可预防四种人乳头瘤病毒(HPV 6, 11, 16, 18)所导致的疾病,如子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及性病湿疣,适用于20-45岁女性,其注射针数也是3针,同样要在6个月内完成全部针数接种,不过注射第1针疫苗后应等2个月再注射第2针,而第3针的注射则要等4个月后再接种。
3、九价宫颈癌疫苗
九价宫颈癌疫苗可可预防人类乳头瘤状病毒引起的子宫颈癌、子宫颈癌癌前病変、外阴癌、外阴癌癌前病変、阴道癌、阴道癌癌前病変、肛門癌、及性病湿疣,适用于16-26岁女性,其注射针数需在6个月内完成3针剂,注射第1针后2个月注射第2针,注射完第2针后4个月注射第3针。
宫颈癌疫苗打了四价还能打九价吗 九价疫苗国内上市时间
2018年4月28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在我国有条件批准上市,这意味着我国宫颈癌疫苗正式接轨国际。目前已经有多个省市的疫苗中心发布消息称可接种九价疫苗,如有需要接种的,可先拨打当地防疫中心电话咨询。
宫颈癌疫苗打哪个部位
1、宫颈癌疫苗打哪个部位
宫颈癌疫苗一般接种在手臂,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多合并有慢性的妇科炎症,以及高危的HPV感染等,上述的疫苗一般是在皮下注射的。
2、宫颈癌疫苗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共有三种HPV疫苗,分别为二价、四价和九价。
2.1、二价HPV疫苗希瑞适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主要针对16型和18型人乳头瘤病毒,可以预防70%左右宫颈癌的发生,因此被人们称作宫颈癌疫苗。
2.2、四价HPV疫苗佳达修由默沙东公司生产。除可以有效预防16型和18型HPV引发的宫颈癌,还可以同时预防两个低危亚型6型和11型,而这两种亚型可导致尖锐湿疣。四价佳达修已于2016年5月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今年年底或将上市销售。
2.3、九价HPV疫苗佳达修由默沙东公司生产,该疫苗在原有四价疫苗的基础上新增了31、33、45、52、58五种亚型,除预防宫颈癌和尖锐湿疣外,同时可预防阴道癌和肛门癌等生殖器肿瘤。目前九价疫苗还有没有进入临床试验,上市时间未知,如果有需要可选择赴港打九价疫苗。但九价疫苗上市时间较短,免疫性及安全性数据并不十分完善,各地也多次报告接种后不良反应,建议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