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异常
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异常
常有家长为孩子个子矮犯愁。那么,孩子个儿矮首先要弄清原因,有()的孩子是疾病导致的身材矮小,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错过最佳的诊断、治疗时机,导致孩子最终成为小矮个儿。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异常呢?
身材矮小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正常同龄儿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左右。一般来说,儿童出生后第一年生长速度最快,身高可增长25厘米。从2岁到青春期前(女孩约11岁,男孩约13岁)为生长平稳期,每年身高可增长5到7厘米。进入青春期后头两年生长再次加快,男孩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可增长25至28厘米,女孩身高可增长23至25厘米。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身高变化,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异常,最好尽早带孩子就医。
孩子个子矮原因很多,如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如果不及早治疗,孩子成年后的最终身高仅在1.3米左右),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性早熟,特发性矮小,营养不良、宫内发育迟缓、骨骼发育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都可能导致儿童身材矮小。
由于原因不同,专家提醒家长,孩子身材矮小时一是不要盲目等待,二是不能盲目尝试各类保健增高品。市面上有的保健增高产品成分不明,不但不能改善孩子身高,反而会促进骨龄成熟,最终耽误了孩子治疗的时机。所以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咨询与治疗。目前通过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适当的甲状腺素补充、合理的饮食、锻炼、充足的睡眠等,是可以改变孩子的矮身材的。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高状况。
孩子个矮别忙着补生长激素
如何判断孩子身材
身材矮小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正常同龄儿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左右。一般来说,儿童出生后第一年生长速度最快,身高可增长25厘米。从2岁到青春期前(女孩约11岁,男孩约13岁)为生长平稳期,每年身高可增长5到7厘米。进入青春期后,男孩身高可增长25至28厘米,女孩身高可增长23至25厘米。
每年暑假,各个医院内分泌科里,挤爆了想要增高的孩子们。在很多家长甚至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心目中,“生长激素”就是灵丹妙药,只要一补充孩子增高就没话说。提示孩子个头矮小不能简单地将生长激素一补了之,要排除是否有其他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减退”,还要检查骨骺是否闭合。
孩子矮小又贫血———查查甲功
父母不高孩子如何长高
鉴于这样的遗传规律,有科学家编出了孩子身高的预测公式:
男孩子身高=(爹身高+娘身高)×1.08÷2或(爹身高+ 娘身高+13)÷2
女孩子身高=(爹身高×0.923+娘身高)÷2或(爹身高+ 娘身高-13)÷2
所以,如果一味地以爸爸或妈妈身高为标准,来衡量孩子未来的身高是不正确的。
父母的身高决定了孩子的身高,但是孩子可以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到底什么决定身高?、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身高是“天生的”,其实,决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遗传,还包括内分泌、营养代谢、心理、睡眠、运动等很多方面。专家列出了决定人体身高的排行榜。
第一名:遗传
据研究,人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确实有一个预测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儿童靶身高):
儿子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女儿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儿女却“出类拔萃”的情况。
儿童增高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身高是由遗传决定的
“孩子的身高不完全取决于遗传,父母矮的孩子也可以长的很高;父母高的孩子并不见得能长高。在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中,有300多种疾病可以导致身材矮小,通过后天干预,女孩可以多长14—20厘米,男孩可以多长6—24厘米。”
误区二、个子不长是还没到时候,是发育晚
很多人都说23蹿一蹿,但这只是传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人的身高发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发育期间有很多种病可以导致身材矮小,如果家长粗心大意,不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及早干预,一直坚持观望态度以为孩子年龄小还会再长个子,不着急,这样就会错过最佳的长高的时间,使孩子个子长不高,造成终身遗憾,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在这里提醒广大的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身高,“23蹿一蹿这个传统的错误观念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一定要放弃,要相信科学,一旦发现孩子的身高长时间没有长高要及时到专业医院看医生,查明病因及时治疗,让孩子有一个标准的身高。”
误区三、矮小不是病,不影响健康不用治疗
矮小不是侏儒症,但它是病。以前医学界只把侏儒症称为病,而体态、四肢、智力正常的不明原因的矮小则不列为疾病的范畴。80年代初美国率先将矮小症作为病来加以诊治,我国则到1997年才有治疗矮小症的专家群体,此项工作在北京开展的较好,在其他省市才刚起步。
侏儒症是由于脑垂体本身的病变、生长激素缺乏所致,在体态和身高上有临床症状。但矮小症无明显临床表现,因而不能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矮小症,一般把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身高5厘米以上或青春期生长速度每年低于4厘米的称为矮小症,应到医院及时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方能达到纠正障碍与增高得目的。
误区四、盲目听信增高产品的广告宣传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增高药物、助长食品中多含性激素等,在对孩子短期“拔苗助长”的同时,也使骨龄提前发育导致生长时间缩短,造成身高矮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来没有批准过任何任何保健品具有增高功能。也就是说,市场上宣传的增高药都是假的。
家长们在帮助孩子长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用科学的手段帮助孩子长高,切不可拔苗助长,以免导致孩子性早熟,反而无法长高。
宝宝生长激素怎么检查 体格检查
怀疑宝宝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首先应该要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发育迟缓,因此先要对宝宝的身高、体重、臂长、头围、身体脂肪含量等进行测量计算,用以帮助判断孩子发育是否异常。
儿童心理疾病及其判断
一、 心理偏异
据调查,我国儿童心理偏异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智力落后。智商在69-50之间,记忆不牢,经常丢三落四,不会思考,学习成绩极差。
2、 依赖性格。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凡事都要依赖别人。
3、 放纵行为。任性固执,不听别人批评劝解,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
4、 逆反心理。成心与父母老师“对着干”。
5、 情绪低落。对任何活动都缺乏热情,厌学、厌世、厌与人交往。
二、 心理变态
心理偏异若得不到矫治,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变态。儿童心理变态有以下几种:多动症、抽动症、焦虑症、恐怖症、失眠症、攻击症、嫉妒症、贪婪症、懦弱症、性过敏症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异常:一是心理与行为是否协调一致,二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是否协调,三是心理特征与年龄阶段是否相符。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心理异常的表现,又做不出准确的判断,就应该及时请教心理医生,多关心、引导孩子。既不可置之不理,也切不可随意给孩子扣上患“心理疾病”的帽子,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如何给孩子正确补钙
首先判断孩子是否缺钙
孩子是否缺钙,先要经过检查才能知道。孩子出汗多、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枕部脱发、肋骨外翻、方颅、鸡胸、漏斗胸等症状是医生判断孩子是否缺钙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些症状只能在医生的检查下,才能确定孩子是否却钙。因为有些症状和体征均非特异性,如易出汗、睡眠不安等症状,有可能是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枕部脱发可能由于出汗教多,汗液刺激皮肤发痒,宝宝摇头摩擦枕部止痒引起的。引起夜间哭闹的因素也很多,例如维生素B1的缺乏,睡眠障碍等等;肋骨外翻,也可能由于胸部素束的太紧引起的.所以家长不能自行判断孩子是否却钙,医生也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辅助检查才能确定. 可以进行X光骨骼检查,及验血来确认孩子是否却钙。
通过食物让孩子补钙
只吃粥和肉汤会使年幼的孩子身体缺乏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家长们应该去营养中心为孩子的合理饮食找到食谱。奶制品的含钙量很高,孩子在3周岁前还要坚持喝奶粉,牛奶的含钙也很高。另外,在添加辅食时候,可用虾不剥皮熬粥给宝宝吃,因为虾皮的含钙量是很高的。还可以多吃点酸奶之类的东西。
维生素D可以帮助吸收钙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所以一般宝宝缺钙都是让补充鱼肝油,鱼肝油的主要成分就是维A和维D。维A是防小儿佝偻症,维D是促进钙的吸收。单纯的补钙不吸收是没用的,因此在吃钙片的前提下还要补充维生素D。但是如果过量地补钙也很危险。如果家长想为孩子补钙,应该听从医生指导。记住,哪怕是医生开出的处方钙片,也应该让孩子在午饭后一个小时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制品、虾皮、豆类制品等。
补钙过量会导致肾结石
除了钙片,含钙的食品也非常受父母的欢迎,尽管如此,这些钙也不是易于吸收的钙,而维生素D可控制骨骼发育,家长应该关注这个方面。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以后的身高问题,父母会提供给孩子含钙丰富的牛奶或者含有钙质的食品,孩子如果补充过于丰富的钙,在他们3-4岁时,会有患上肾结石的可能。
父母身高偏矮孩子能长高吗
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的身高,特别自身身高不是很高的家长,更是担心孩子会因为遗传而长不高,希望能尽力帮助孩子长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朱顺叶副主任医师表示,人的身高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遗传所起的作用占70%,一般情况下父母的身高对孩子的成年终身高有影响,营养、运动、睡眠、生活环境等后天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如果父母身高偏矮,孩子先天不足,家长就应从后天因素上努力。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生长缓慢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生长缓慢?朱主任表示,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为:出生时50厘米左右,在1岁以内全年身高将增长24-25厘米;1-2岁增长10-12厘米;2-3岁增长8-10厘米;3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增长幅度约5-8厘米。家长可通过以下情况可判断孩子是否是长得慢:孩子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百名孩子中按高矮顺序排到了后3位;2周岁以后每年生长速度小于4厘米;还可按公式:身高=年龄×7+70(厘米)计算。
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发育缓慢,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务人员对宝宝进行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必要的内分泌功能检测,个别患儿还需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B超、MRI)检查,以明确导致矮身材的原因,如果为特发性矮小,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影响孩子的长高的还有其他因素,所以就算是父母身高不是很高,但孩子也是有可能会长高的。但是这样就需要多给孩子在后天的时候多补充营养品,还有就是要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身高不受父母的影响,让身高长的比较高。
春天怎么给孩子长个子
1、春天怎么给孩子长个子
让孩子保持充足睡眠,身体主要是在夜里长高,这话不假。睡眠充足是影响孩子身高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在一天中是呈脉冲式分泌,而不是平均分泌的。入睡约2小时后,分泌值达到高峰,几乎占到一天分泌量的一半;孩子快睡醒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现在很多孩子,尤其是学生,普遍睡眠不足,家长应设法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晚上早点睡,早上晚点叫醒他。3~6岁儿童每天应睡10~12小时;小学或初中生每天应睡9~10小时。
2、重视身高5大节点
关注孩子身高,从妈妈怀孕时就要开始。妈妈孕期营养情况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孩子出生后,不同的年龄段,生长发育有不同特征。孕期、幼儿期,上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观察孩子身高是否正常的重要节点,家长要密切关注,一旦发现身高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3、春天进补时节多给孩子吃蟹味菇
蟹味菇,是菌类食品里相对不是特别火的一种,不过,看完它的功效的话,相信你也会想要吃了。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安居算,不仅有利于小孩子长个,而且能提高智力,大人吃,也能够防癌抗癌,是生活中的不二之选。
食材:蟹味菇500克、蒜3瓣、橄榄油1汤匙、白糖少许、生抽1汤匙、蚝油半汤匙。
蟹味菇洗净,蒜切片。由于加了生抽和蚝油,这道菜我没有另外再放盐,口味重的朋友能够稍微加点盐。
生抽、蚝油、白糖加小半碗清水调匀成碗汁备用。
热锅凉油,把蒜片爆香。
蟹味菇倒进去,加入碗汁
盖上锅盖,小火烧开后再煮上三五分钟就能够关火装盘。
美味的蟹味菇就这样出锅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有食欲。
个子矮检查什么 骨龄
小孩矮小,首先需要对左手腕掌指进行X线照片,以了解孩子的骨龄,判断孩子骨骼生长情况,骨骺闭合程度(若骨骺闭合,则再无治疗可能)和生长潜力,特别是通过详细评估骨龄并做成年身高预测很重要,知道不治疗到底能长多高,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治疗或确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怎么样可以长高呢
检测骨龄——了解生长潜力
很多家长的传统观念里,以为男孩子能够长到22岁,女孩子能够长到20岁,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白教授称,判断孩子还能不能长,还能长多少,并不以孩子的年龄为准,而要以孩子的骨龄为准。要了解孩子的骨龄状况,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还有多少,家长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测骨龄。医生通常会拍摄孩子手腕部分的X光片,然后通过孩子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发育情况,骨骺和骨干的愈合程度来加以判断。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骨龄如果超过15岁,男孩的骨龄如果超过17岁,这时的骨骺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愈合情况,越早干预,越能够对孩子进行更好的干预治疗。
尽早干预——领跑生长加速期
白教授说,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其中遗传背景占了很大的因素。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矮,孩子就一定长不高。在适当的时间采取正确的手段进行干预治疗,会对身高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家族性矮小或者体质性矮小的孩子来说,生长激素就能够起到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经测量男孩的骨龄小于或者等于13岁,女孩的骨龄小于或者等于12岁,就属于适合治疗的时间段。合理应用药物如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就能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造成孩子身高矮小还有其他病理性情况。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也就是“侏儒症”,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补充生长激素有非常明确的疗效。建议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比大部分的同龄孩子矮了4厘米,或者青春期的孩子一年长个小于10厘米,都应该立即考虑带孩子去相关专科检查。
孩子正常身高是多少
孩子正常身高是多少
因为人的身高和很多因素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人身高就会不同,不同的年龄段身高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自身的条件不同,对身高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很难和标准身高相同。因此我们就要要出原因,对症下药。
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身高是否正常,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每个人都渴望能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能长多高。科学研究证明,遗传决定身高的70%的生长潜力,而剩余的30%则受环境的影响。
目前公认比较精准的预测公式是
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
女孩身高=[(父亲身高-13)+母亲身高]/2±7.5
即使你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下长大,先天赋予可以生长的高度,但根据预测结果的数据。在人体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压力、情绪、运动、睡眠等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身高没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孩子为什么长的瘦
一、树立正确的体重观念中国人曾经被认为是最瘦的一群人。在经济不发达,食物欠缺的过去,营养不良的小朋友很多,而那些相对“肥胖”的孩子可能有更大的几率存活。因此,传统的观念认为相对胖的孩子才是健康的。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加上对宝宝的重视和宠爱,营养不良的宝宝已经很难见到了。人们仍然保留着胖宝宝才健康的想法,尤其是在老人家的眼里,生怕宝宝没有别家的宝宝长得好,输在里起跑线。对比周围的胖宝宝,很多家长会把实际肥胖的宝宝视作健康体重,而把是健康体重的宝宝,视作偏瘦。但也有这种情况,宝宝确实瘦小,家长却认为是因为父母偏瘦,遗传造成了瘦小。
如果不能准确地判别孩子的体重,就无法准确地指导喂养。家长首先要建立起正确的体重的认识才有可能帮助孩子获得健康的体重。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健康身高和体重的唯一参考标准就是生长曲线。而身高体重又是营养状况的最主要的、直观的反应。通过判断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可以让我们知道孩子的营养是不是充足,从而指导喂养。
二、遗传并不决定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健康有错误的观念认为,遗传因素决定了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父母只要有一方体格偏瘦,就可能养出一个瘦宝宝。父母有肥胖的问题,就能养出一个胖宝宝。 尽管家庭遗传因素也会影响体重,但不是所有有家庭肥胖史的小朋友都会成为胖小孩,也不是父母瘦小,孩子就一定瘦小的。如果爸爸妈妈或者有兄弟姐妹肥胖或者瘦小,小朋友也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变肥胖或者瘦小,但是这更多是由于共同的家庭行为,如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造成的。 遗传因素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但是决定孩子身高和体重是否健康的只有喂养。要知道正常的、健康的身高和体重并非是一个具体的值,而是一个范围。遗传决定孩子的身高体重在这个正常范围内是高还是低,而在相对于成人只是小小个头的儿童中,这个正常范围并不是很大的。随着孩子长大,遗传的影响会逐渐放大,于是我们能看到有高个子、矮个子。但是对于孩子,同样年龄和性别的话,他们的身高和体重不会有非常显著的遗传造成的差异。低于正常范围的瘦小,不是遗传的因素造成的了。如果幼儿园里有小朋友特别的瘦小,几乎可以断定,孩子的营养状况不够理想,喂养应该得到改善。
三、你的孩子应该多重?身高和体重都同时反映着孩子的营养状况,那么什么是正常的身高和体重呢? 美国根据1963年以来的全国性儿童发育数据,在2000的时候出版了一个儿童正常发育的参考生长曲线,以判断孩子的正常发育值范围(只要是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由于制作一个生长曲线需要非常大的人力物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当时也就只有美国有能力做出这样一个可供参考的孩子的正常发育范围。 世界卫生组织也采纳了这个参考值,以此来判断孩子的发育情况。但由于这是美国的数据,有担心会不适合给别的国家的孩子的参考。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又用了六年时间收集了不同人种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孩子的发育数据,随后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绘制生长曲线。 终于在2006年时,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出了新的儿童发育的国际标准,这个国际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可以网上搜索下载)。这个标准由一系列的不同性别的年龄别身高(length/height-for-age)、年龄别体重(weight-for-age)、身高别体重(weight-for-length/height),年龄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for-age)等生长曲线组成。 父母可以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再在生长曲线中找到孩子的性别和年龄对应的身高和体重,或者孩子身高对应的体重。 当孩子的体重位于生长曲线中身高别体重(weight-for-height)中间那条线(50th)的体重值的90%-110%之间,为正常体重范围。在生长曲线图中标注的50th,表示的是中位数。例如,在身高别体重曲线中的50th曲线的值表示,如果有100个同样身高的小朋友体重从低到高排序,排在第50位的小朋友的体重。25th 表示排在第25位的小朋友的体重。如果小朋友的体重处于在50th曲线对应的体重值的90%-110%之间,那么体重就是正常的。 当然,如果是看小朋友的发育情况,身高是不是正常也要参考。 当小朋友的身高不低于年龄别身高(height-for-age)50th曲线对应的身高值的95%,就是正常的身高了。跟体重有胖、有瘦不同,如果身高是高于105%,即个子特别高的话,只视为发育好,不是不正常。
孩子长高吃什么好 跳高
跳高是比较常见的运动,经常让孩子参加跳高运动,可以促进孩子身高的发育,能够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可以有效避免骨质疏松,平时也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钙,补充孩子身体需要的钙质,能促进孩子身高的生长。
孩子健康有据可查
你的孩子是否健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首先要看他的体格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看他的神经心理发育是否正常。
身高是头、脊柱、下肢长的总和,可以反映骨骼生长速度和营养状况。5-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下面公式推算身高的正常值:
身高(厘米)=年龄×5十75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推算体重正常值的公式:
体重(公斤)=年龄×2十8
可将测得的身高、体重数值与上述计算值进行粗略的比较,便可对孩子身高、体重有大致了解。孩子一般应每年接受1次健康 检查 。
评价孩子健康与否同时还要看他智力发育情况。5-6岁的孩子应该自己穿、脱衣服;能认识及书写简单的汉字;能正确识别4种颜色;会唱儿歌和跳绳。6岁的孩子在父母帮助下能洗澡;能说简单的句子;会做简单计算;并能使用蜡笔、铅笔、小剪刀、尺子和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