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过量会加重心脏负担
补钙过量会加重心脏负担
钙过量对心脏的影响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食物和药物中的钙,通过胃肠吸收后,主要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仅千分之一存在于血液中。血液中的钙可以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心肌细胞,这些钙在心脏正常搏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心肌中的钙浓度过高时,心跳加快,让人感到心慌气短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律不齐。郭医生强调,所以,口服补进去的钙并非直接对心脏发挥作用,只有血钙高过一定程度导致进入心肌细胞的钙过多时,才会对心脏的搏动产生影响。
口服补钙一般不会过量
理论上,如果是正常饮食,消化、排泄功能都正常者,钙吃得多,排泄也会增多,血钙不会因此“水涨船高”,所以口服补钙不太可能引起心脏的急性反应。
专家同时指出,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持续高钙饮食者、肾功能不好、肠梗阻者,也可能会出现高钙血症,久而久之,会导致转移性钙化,进而可能会引起冠脉血管壁硬化、心肌弹性下降等。此外,通过静脉快速推入钙剂的病人,如果出现血钙过高,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使心脏出现强直性收缩,甚至停止搏动而猝死。
成人每天需要约1000毫克
相对于钙过量对心脏的损伤,更应关注其他问题,因为钙过量更常见的危害是泌尿系结石、便秘和转移性钙化等。那么,每天补多少钙才合适呢?
6月1日,美国《预防》杂志撰文指出,对于钙的摄入,成年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00毫克,大于50岁以上者,每日剂量为1200毫克。国人每天需要多少钙呢?洪主任说,一般来讲,青少年每日需要1000毫克;18—49岁的人需要800毫克;50岁以上的人需要1000毫克;妊娠晚期及哺乳期的孕产妇需要1200毫克。由于食物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钙(详见表格)。因此,如果能坚持做到平衡膳食,基本可以满足人体对钙的需求量。
如果有食欲不振、饮食不合理等,造成食物摄入量不足时,钙的摄入量也会下降,容易达不到上述标准,就需要通过药物来补充。但是需要注意,每天钙的全部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克,以免发生过量的危险。
补钙过量会怎样
增加结石病风险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所补的钙没有那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多种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肾绞痛,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
增加心脏损伤风险
有的时候过量的补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会造成很大的威胁的,过量的补钙会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导致异位钙化,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加速心脏病的形成。
影响矿物质吸收
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否则反之。试验证明,高钙的补充可以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
成人补钙过量会怎么样
成人补钙过量会怎么样
1、补钙过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发现,钙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相反,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高钙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上升了50%。
2、补钙过量,增加结石病风险。钙并非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多种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肾绞痛,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
3、补钙过量,增加心脏损伤风险。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导致异位钙化,最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加速心脏病的形成。
4、补钙过量,影响矿物质吸收。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否则反之。试验证明,高钙的补充可以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
5、出现高钙血症。高钙血症的早期表现有严重便秘,进行性口干、持续头痛、食欲减退、烦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属味、疲软等。后期表现有倦睡、意识模糊、高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尿量增多等。由此可见,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能掉以轻心。
6、胃肠道不良反应。过量补钙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弹性胃酸分泌,导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可引起黏膜充血肿胀,黏膜糜烂或溃疡。过量补钙还可诱发便秘,对健康构成不利影响。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好 加重心脏负担
由于冬天的温度比较低,很多人在洗澡的时候喜欢用温度高的水,因为这样才能在洗澡的时候感觉不寒冷,但其实水温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不仅会给皮肤带来损伤,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过量进补加重脾胃肝脏负担
一宗罪:越贵越补
案例:王大妈特别爱面子,不久前听说邻居买回人参给家人炖服,于是她也到药房买了最好的人参给老伴进补。没几天老伴却出现了流鼻血、咳嗽等异常现象。
专家指点:在众多冬令补品中,人参是最常用的昂贵药物。由于产地差异、种植和加工方法不同,人参价格差别很大,但并非越贵越好。人参有温热、寒凉、平性三类。阳虚、阴虚及气虚患者需服用不同人参,盲目攀比,后患多多。
二宗罪:多多益善
案例:近段时间天气特别寒冷,吴先生的妻子特意采购来参茸类补品。谁知,几天下来老吴的肠胃老是不对,吃胃药也不管用。最后到医院检查,大夫认真询问了老吴最近的饮食情况后告诉他,问题多半就出在“补”上。
专家指点: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夏季人们由于吃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现象,进入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负担,使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功能紊乱。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还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
三宗罪:虚实不分
案例:尽管天气寒冷,但马女士最近却老是出汗,口干舌燥,昏昏沉沉。在诊所检查属于阴虚症状。为图方便,马女士自己到药房买了补药服用,岂料后果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检查,原来补药竟然是“温阳”的。
专家指点:进补一定要先分清自身体质,中医讲辨证施补,虚者才宜进补,而且虚还分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进补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对症下药。
四宗罪:以药代食
案例:“给老伴买了这么多补品,怎么身体还这么弱呢?”伍婆婆很纳闷,她特别注重家人健康,常常买补品给老伴服用。钱花了不少,但效果却不明显。
专家指点: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的做法不科学。许多食物都是好的滋补品,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多吃山药能补脾胃。人们日常食用的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其实也是进补佳品。
五宗罪:进补单一
案例:天冷了,都知道吃羊肉补身子。司机小赵有空就约上朋友们到羊肉馆吃美味。结果,最近却出现了口干、嗓子疼的毛病。
专家指点:有些人喜欢按自己的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长此以往会影响体内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六宗罪:凡补必肉
案例:几天前,一向“与肉为伍”的张大爷因心血管病住院。之前,张大爷几乎每餐都要吃点牛羊肉,他自认为这样“很滋补”。
专家指点:冬季适当食用牛羊肉进补是可以的,但不能当做家常便饭。油腻的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等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
七宗罪:重进轻出
案例:平时大量进补,可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也多,加上很多人都不重视规律排便的重要性,以至于常常便秘。
专家指点:近年来,国内外养生保健界专家提出一种新的保健观念,即重视人体排出的“负营养”。“正营养”是指人体摄入的营养;而“负营养”是指人体废物的排出。重“进”也不能轻“出”,在“出”的方面,一是摄取荤腥油腻要适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蜂蜜、核桃、芝麻等碱性润肠之物;二是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提倡每天早晚两次排便。
冬季频繁洗澡的危害 加重心脏负担
由于冬天气温低,很多人洗澡时使用的水温会比较高,而高温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同时还会使得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宝宝补钙补多了会有什么症状 影响视力和心脏
宝宝补钙过量,会出现血钙浓度过高,钙质会沉积眼角膜周边,这样将影响到宝宝的视力,妈妈们会发现宝宝视力开始有些不正常。若钙质在心脏瓣膜上沉积将会影响心脏功能,在血管壁沉积将加重血管硬化。
酒后饮茶好不好 加重心脏负担
酒重含有酒精成分,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浓茶同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结合,双管齐下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来说,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