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口疮的推拿方法 按揉肾经

小儿口疮的推拿方法 按揉肾经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用拇指指腹按揉肾经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宝宝遗尿怎么推拿

小儿遗尿是特指小儿所出现的“尿床”现象,很多家长对于小儿遗尿的问题并不重视,认为不是什么疾病。实际上,小儿遗尿症是小儿因尿液失控而出现的一种失常行为,也可以说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治疗时可以采取推拿疗法,

小儿遗尿分型

下元虚冷遗尿推拿

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水道失约,而为遗尿。

由于其他疾病导致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而为遗尿。

主证:经常遗尿,甚至一夜数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智力迟钝,腰腿酸软,四肢不温,喜暖畏寒,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则:温肾固涩。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揉肾俞,揉命门,擦腰骶部。

推拿方解:补肾经,揉丹田,揉肾俞,揉命门,擦腰骶部,温补肾气以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以加强补肾壮阳之力,稳固下元之功。

脾肺气虚型遗尿推拿

由于其他疾病导致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而为遗尿。

主证:睡后遗尿,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常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则:益气固涩。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外劳宫,揉中极,按揉百会,按揉膀胱俞。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肺经以补脾肺而益气;揉外劳宫,按揉百会以温阳升提;揉中极,按揉膀胱俞以调膀胱气化,固涩水道。

加减:大便溏者加补大肠,揉脾俞;食欲不振者加运内八卦,自汗出者加揉肾纹。

小儿长口疮推拿 点揉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小儿口疮怎么推拿

按揉肾经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用拇指指腹按揉肾经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擦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腕推向肘,推擦天河水2-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退六腑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将中指,食指并拢,用手指指腹自肘推向腕2-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点揉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可清热解表,温养下元;退六腑可清利小便,亦有清热的功效;按揉合谷,可缓解孩子口疮的疼痛,有疏风解表之功。

小儿口疮的推拿方法 小儿口疮推拿功效

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可清热解表,温养下元;退六腑可清利小便,亦有清热的功效;按揉合谷,可缓解孩子口疮的疼痛,有疏风解表之功。

宝宝支气管炎推拿有用吗 痰热蕴肺型支气管炎推拿手法

症状:咳嗽痰多,黏稠难咯,呼吸急促,喘满,发热较重,面赤唇红,口苦作渴,烦躁不宁,甚则鼻衄,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推拿取穴:肺金,肝木,心经,小肠,肾水,内八卦,小横纹,小天心,天河水,六腑,膻中,乳旁,乳根。

推拿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其相对而坐,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推肺金300次,推肝木100次,推心经,小肠各100次,补肾水2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小横纹200次,揉小天心50次,推清天河水300次,退下六腑30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于患儿一侧,依次揉膻中3分钟,揉乳旁,乳根各20次。

婴儿便秘推拿图解步骤 婴儿虚秘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二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推揉涌泉。

推拿功效: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中,补养气血,强壮身体;清大肠,按揉膊阳池以理肠通便;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推揉涌泉以滋阴润燥。

小儿长口疮推拿 小儿口疮辩证施治

如果有便秘,以及心闷烦躁的症状,可加推清大肠经4分钟,从而帮助排便,以除体内湿热。

宝宝遗尿怎么推拿 下元虚冷型遗尿推拿

主证:经常遗尿,甚至一夜数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智力迟钝,腰腿酸软,四肢不温,喜暖畏寒,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则:温肾固涩。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揉肾俞,揉命门,擦腰骶部。

推拿方解:补肾经,揉丹田,揉肾俞,揉命门,擦腰骶部,温补肾气以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以加强补肾壮阳之力,稳固下元之功。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元气虚弱型小便不通推拿

治法:培补元气,化气行水。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肾俞,摩关元,丹田,揉二人上马,推箕门,推三阴交。

推拿方义:元气不足,宜补之固之,补肾经,揉肾俞乃培补要穴;关元,丹田位于腹部,摩之以聚阳气,启水道,能化气以行水;二人上马,利水要穴;箕门,三阴交位于下肢,推之可引水下行,而见小便;上述配穴补中有通,以补为主,肾得温,元气得培,阳动关启,小便自通。

小儿口疮的推拿方法 小儿口疮推拿注意

推拿上述穴位,有滋阴清火,消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口疮给小儿带来的不适,但应注意针对其他症状,对症根治,小儿日常的口部清洁应多加注意,以防止病情加重或愈后复发。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胃经怎么推 按乳根

定位: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乳根30-50次,力度适中,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主治:按乳根具有止咳化痰,消食化滞的作用。主治胸闷,胸痛,咳喘,打嗝,呕吐,咳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推拿手法大全

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

小儿推拿治哮喘怎么治

风寒型实喘推拿手法 主证:哮喘的症状较为严重,通常伴随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烧体热且无汗等,此外还有排泄不畅,可见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表现。 推拿主穴:1.小天心穴5分钟,一窝风3分;2.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主穴功效:小天心和一窝风可通窍开络,有散寒之功。 推拿配穴 :1.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2.小横纹5分钟,推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3.二人上马3分钟。 配穴功效: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和胃气,减缓胸闷气短的症状,并可缓解腹胀;推小横纹,

小儿推拿胃经怎么推 按四白

定位: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按2分钟,再以逆时针方向按2分钟,力度适中。 功效主治:按四白具有祛风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小儿目赤肿痛,口眼㖞斜,青光眼,夜盲,鼻窦炎,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等病症。

小儿遗尿怎么推拿 小儿遗尿辩证推拿

1.由于肝经湿热所引发的尿床,可清肝经,清小肠,清心经,掌丹田,腰骶部,推箕门,补肾经上马,三阴交,涌泉各1分钟。 推拿功效:清肝经,清心经,清小肠以清除湿热;补肾经上马,推箕门,能养阴清热;掌丹田,腰骶利于缓解遗尿。 2.由于脾肺肾虚,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外劳宫,按百会,摩丹田,按肾俞,擦腰骶部,按三阴交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三关,丹田,补肾经,按肾俞,擦腰骶部以温补肾气;补肺经,补脾经,补肺脾气虚;按百会,外劳宫,按三阴交具有温阳升提,促进膀胱约束

小儿推拿丹田 小儿丹田推拿方法

有摩丹田与丹田之分,患儿仰卧位,以掌摩丹田处2-3分钟,称摩丹田;用拇指或中指指端100-300次,称丹田。 推拿者用中指螺纹面作法,也可用掌面,掌根或四指作摩法。

小儿推拿治疗27种常见疾病

病症1: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板门称为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病症2: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50~10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

法是指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的螺纹面按在身体穴位上,进行左右的旋转动。在给小儿进行推拿的时候,应当注意手指需要紧紧的贴在穴位上,用力深透,一定不注意不可紧紧在皮肤表面上摩擦,否则容易造成皮肤破损。此外,小儿推拿讲究左主升、右主降,进行穴位推拿的时候一般应保持左的和右的次数相同,每分钟保持在200次左右,例如常用在二马、外劳宫穴等。

婴儿便秘怎么推拿治疗

婴儿实秘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理气行滞,清热通便。 推拿方法:清大肠,退六腑,按膊阳池,运内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天枢,按弦走搓摩,按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大肠,天枢以荡涤大肠腑之气,邪热积滞;运内八卦,摩腹,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按弦走搓摩可疏肝理气行滞;推下七节骨,按膊阳池,退六腑以清热通便。 婴儿虚秘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二马,按膊阳池,肾俞,捏脊,按足三里,推涌泉。 推拿功效: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足三

小儿鹅口疮的推拿 心脾郁热型鹅口疮推拿

临床症状: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叫扰啼哭,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指纹色紫。 治则:清解心脾积热。 治法:推脾经,清胃经,清心经,肾纹,小横纹,补肾水,清小肠,分阴阳,水底捞明月,小天心,清天河水,退六腑,凤凰单展翅。 推拿解析:《外科正宗》谓“鹅口疮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所致,故有清心经,小天心,小横纹,肾纹,水里捞明月,凤凰单展翅,以散熏灼口舌之心火热毒;清天河水,退六腑,分阴阳,以清腑热;《医门补要》谓其病乃“脾胃郁热上蒸”而成,故有推脾经,板门,以清中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