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揉丹田 小儿丹田推拿方法
小儿推拿揉丹田 小儿丹田推拿方法
有摩丹田与揉丹田之分,患儿仰卧位,以掌摩丹田处2-3分钟,称摩丹田;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100-300次,称揉丹田。
推拿者用中指螺纹面作揉法,也可用掌面,掌根或四指作摩法。
小儿遗尿怎么推拿 小儿遗尿辩证推拿
1.由于肝经湿热所引发的尿床,可清肝经,清小肠,清心经,掌揉丹田,揉腰骶部,推箕门,补肾经,揉上马,揉三阴交,揉涌泉各1分钟。
推拿功效:清肝经,清心经,清小肠以清除湿热;补肾经,揉上马,推箕门,能养阴清热;掌揉丹田,揉腰骶利于缓解遗尿。
2.由于脾肺肾虚,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按揉百会,摩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丹田,补肾经,按揉肾俞,擦腰骶部以温补肾气;补肺经,补脾经,补肺脾气虚;按揉百会,揉外劳宫,按揉三阴交具有温阳升提,促进膀胱约束的作用。
小儿推拿揉丹田 小儿推拿丹田临床应用
揉丹田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等合用;对尿潴留有一定效果,临床上常与推箕门,清小肠等合用。
小儿推拿脾胃虚弱手法 揉丹田3-5分钟
推拿者以拇指指腹轻揉小儿丹田穴(肚脐下3寸)揉3-5分钟,或者50-100次。
孩子胃口不好试试推拿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我家的宝宝总是长不胖?胃口不好,吃饭是个大难题,身体羸瘦,稍有风吹草动就发烧感冒,补品吃了不少,可就是不管用。
专家说,像这类患有积滞的孩子,本身的消化功能较差,长期体弱多病,年轻家长又乱投以肥甘厚味,或滥服滋补药品,反倒超越了脾胃正常的运化能力,加重孩子的厌食症状,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其实,补益的方法并不限于食补,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强身健身的保健方法。
家长在家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这种亲密的肌肤接触,既可增进亲子感情,又可在家随时进行。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儿,但以3岁以内小儿推拿效果较好,3个月以内的婴儿效果最好。李医生为厌食体弱孩子开处了一张简单易学、操作性较强的推拿处方。
点按足三里:屈膝,将一手掌心放在髌骨上缘,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指并拢向下伸直,中指尖处(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揉中脘: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揉丹田:脐下一寸五分。
捏脊: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注意捏时要用力拎起肌肤,每捏3次提一下。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著名的“长寿穴”,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气盛则他经皆赖以相安;揉中脘穴和丹田穴,可补大肠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捏脊则能益气健脾,化湿助运。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每晚在临睡前,一边与宝宝交谈,让其保持愉快安静的情绪,一边以轻柔的动作推拿按摩,每晚约15~20分钟左右,长时间坚持,可收到不错的疗效。
治疗尿床小儿推拿图解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按揉脾俞,肾俞,擦八髎,揉百会。
操作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2.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5.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分钟。
6.按揉脾俞:用拇指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7.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8.擦八髎:用掌根擦第1,2,3,4骶后孔的八髎穴5分钟。
9.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100-200次。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尿床应该分型辩证进行推拿: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按揉脾俞,肾俞,擦八髎,揉百会。
操作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2.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5.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分钟。
6.按揉脾俞:用拇指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7.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8.擦八髎:用掌根擦第1,2,3,4骶后孔的八髎穴5分钟。
9.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100-200次。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5.捣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点处100-300次,用中指指端捣5-20次。
6.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7.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8.推箕门: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自 膝盖内上缘向上直推至腹股沟部100-300次。
小儿丹田在哪个位置图 小儿推拿丹田的功效主治
揉,摩丹田,可以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常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疝气,遗尿,脱肛等症。
小儿箕门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箕门的临床应用
推拿箕门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作用,有助于膀胱气化。用于尿潴留多与揉丹田,按揉三阴交等合用,用于小便赤涩不利多与清小肠合用。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 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孩子胃口不好试试推拿
家长在家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这种亲密的肌肤接触,既可增进亲子感情,又可在家随时进行。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儿,但以3岁以内小儿推拿效果较好,3个月以内的婴儿效果最好。李医生为厌食体弱孩子开处了一张简单易学、操作性较强的推拿处方。
点按足三里:屈膝,将一手掌心放在髌骨上缘,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指并拢向下伸直,中指尖处(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揉中脘: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揉丹田:脐下一寸五分。
捏脊: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注意捏时要用力拎起肌肤,每捏3次提一下。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著名的“长寿穴”,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气盛则他经皆赖以相安;揉中脘穴和丹田穴,可补大肠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捏脊则能益气健脾,化湿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