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食物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食物
1、羊血
羊血就是绵羊的血,含有多种蛋白质,营养成分比较高,多食用有好处;羊血具有止血,祛瘀,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鼻血、肠风痔血,妇女崩露,产后血晕,毒草莓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意外出血。
2、葵花子仁
葵花子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钾、磷、钙、镁、硒元素及维生素E、维生素B1等;其所含丰富的钾元素对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颇多裨益;葵花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维生素是人身体不可缺少的成分。葵花子中所含植物固醇和磷脂,能够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可防止动脉硬化;葵花子还有调节脑细胞代谢,改善其抑制机能的作用,故可用于催眠。
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胃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咽部异物感,两肋和胃脘部的胀闷、串痛,及胃内无以言状的不适感,无饥饿感或时而食欲旺盛,时而无食欲、胃内上冲上逆,打嗝、口干、口苦、胸闷、喜欢出长气、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
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
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
1、益脾饼
配方:白术30克,干姜6克,红枣250克,鸡内金细粉15克,面粉500克。
制法: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扎,与红枣共煮1小时,去掉药包,枣去皮、核,继续以小火煎煮,并把枣肉压成枣泥,放冷后与鸡内金粉、面粉混匀,加水适量,以常法烙成饼。
功效:健脾温中。
用法:可作点心或早晚餐食用。
2、羊肉大麦面片
配方:羊肉1000克,草果5克,生姜10克,大麦粉1000克,豆粉1000克。
制法:羊肉切块,草果切开,生姜拍碎,三者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熬汤。将大麦粉、豆粉加水,如常法制成面片。待羊肉煮熟后,加入大麦豆粉面片煮熟,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散寒。
用法:可佐餐服食或作主食,一次服不宜过多,以防胀气。
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
1、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2、胃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咽部异物感,两肋和胃脘部的胀闷、串痛。3、胃内无以言状的不适感,无饥饿感或时而食欲旺盛,时而无食欲、胃内上冲上逆,打嗝、口干、口苦、胸闷、喜欢出长气、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4、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5、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药
治疗肠功能紊乱的西药很多,但指标客观和疗效可靠者甚少,因该病为功能性疾病,可伴有全身诸多症状比如:梅核气、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厌食与肠易激综合征,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所以治疗需要运用理肠调胃安神汤全面调理心神以及五脏,才可彻底恢复正常,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没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去进行综合治疗,而是把片面的症状,当成了主要症状,造成顾此失彼,致使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可以通过喝中药的方式来调节,下面为大家列出几个方法:
方法1
防风6克、白术3克、苍术8克、茯苓3克、白芍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上药共为粗末,空腹前食用。
方解:方用健脾燥湿之苍术为主药,配以祛风和血,利湿的防风、芍药、茯苓、白术等,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
方法2
甘草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茯苓、白术健脾胜湿,合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胃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咽部异物感,两肋和胃脘部的胀闷、串痛,及胃内无以言状的不适感,无饥饿感或时而食欲旺盛,时而无食欲、胃内上冲上逆,打嗝、口干、口苦、胸闷、喜欢出长气、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
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
一般治疗
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重不在药物,而在于平常的饮食生活。只有通过精神调适和改变行为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调整胃肠道功能紊乱。传统治疗上应用饮食疗法、营养支持疗法、镇静安眠、缓痉止痛综合治疗为主,医生可根据病情对症使用谷维素、消化酶、维生素B1、胃达喜、吗叮啉等治疗。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解除心理障碍。重要的是采用心理治疗,其方法一般是解释、安慰、疏导、分析、认识、积极暗示和情绪转移,让患者真正认识病情、主动调节情绪、消除思想顾虑,提高疾病治愈信心。
关键在于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与配合。必要时可将有关的辅助检查,向患者提示,使其确信无器质性疾病,并对本病起病原因、疾病性质以及良好的预后等有所了解。其次应行各种有效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暗示治疗。
一般治疗:除非患者一般情况很差,无需卧床休息,可参加适量的劳动和工作。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饮食和浓烈的调味品。神经性厌食患者须住院治疗,并逐渐培养正常饮食习惯。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X线、内镜检查、胃液分析与粪便化验等手段,必要时应做超声、CT等检查以排除肝、胆、胰等腹腔脏器病变。
严重的应配合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等。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药物治疗
(1)调节神经功能,改善睡眠。根据病情,可选用下述药物与方法。
镇静剂:可给予利眠宁、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眠尔通或谷维素等。
(2)解痉止痛:抗胆碱能药物可使平滑肌松弛,有解痉止痛作用;如颠茄制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3)神经性呕吐:可用维生素B6 10-20毫克,每日三次或100毫克加入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呕吐剧烈酌情给予冬眠灵、异丙嗪、吗丁啉等。
(4)肠神经官能症:
便秘 可予滑润剂如石腊油、氧化镁、安他乐和植物粘液性物质。
腹泻 可用复方苯乙哌啶1~2片,每日~3片,或0.25%奴夫卡因100~200毫升灌肠,一日一次。易蒙停1粒,每日~3次。
肠道功能紊乱的食疗
1、鲫鱼梗米粥
鲫鱼1条,粳米50克。 鲫鱼煮汤备用。将粳米煮成稀粥,将成时加入鲫鱼汤再煮10~15分钟,食时调味。 作早晚餐食用,同时可食鱼肉。
2、橘皮内金散
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上二味共焙干研末,贮瓶备用。 每日2次,每次5克,温开水化服。
3、梅花扁豆粥
粳米60克,扁豆(白扁豆尤佳)60克,梅花3~5克。 粳米、扁豆加清水煮成粥,加梅花稍煮片刻即可。 每日1次,空腹温服。
4、佛手蛋
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鸡蛋2个。 先用清水煮鸡蛋一沸,捞出将蛋壳打破,再与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钟即可。 吃鸡蛋,每日1次。
5、九制陈皮黄鱼
黄鱼1条(约250克),九制陈皮1袋,葱4根,姜4片,盐、味精适量。 黄鱼洗净,加九制陈皮、葱、姜、盐、味精、料酒等蒸熟。 佐餐食用。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食物
1、羊血羊血就是绵羊的血,含有多种蛋白质,营养成分比较高,多食用有好处;羊血具有止血,祛瘀,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鼻血、肠风痔血,妇女崩露,产后血晕,毒草莓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意外出血。2、葵花子仁葵花子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钾、磷、钙、镁、硒元素及维生素E、维生素B1等;其所含丰富的钾元素对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颇多裨益;葵花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维生素是人身体不可缺少的成分。葵花子中所含植物固醇和磷脂,能够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可防止动脉硬化;葵花子还有调节脑细胞代谢,改善其抑制机能的作用,故可用于催眠。
肠道功能紊乱症状
1、神经性呕吐
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明显恶心,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且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边呕边进食,因此多数无明显营养障碍。神经性呕吐可伴有癔病的色彩,如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突然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称为癔病呕吐。
2、神经性暧气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致使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暧气,常有癔病色彩,当众发作。
3、神经性厌食
多为女性,主要为厌食或拒食,严重者有体重减轻。患者多数自觉良好,行动活泼敏捷,有时又自相矛盾地对食物甚感兴趣,甚至贪食饱餐,而后又偷偷呕掉。患者因长期少食,体重减轻可达原有体重的40-60%以致恶病质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饥饿感丧失等。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药
方法1
防风6克、白术3克、苍术8克、茯苓3克、白芍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上药共为粗末,空腹前食用。
方解:方用健脾燥湿之苍术为主药,配以祛风和血,利湿的防风、芍药、茯苓、白术等,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
方法2
甘草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茯苓、白术健脾胜湿,合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方法3
熟地黄30克、白术(炒)9克、干姜9克、吴茱萸1.5克、甘草(炙)6克、扁豆(炒)6克、山药(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熟地、白术、扁豆等健脾,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景岳全书》胃关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