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浅静脉放血治神经性头痛
耳背浅静脉放血治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女性,病因至今不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耳背浅静脉放血的方法治疗此病数十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治疗方法
一般多在头痛较甚时选耳背上1/3横行走向的三条静脉,选好静脉后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左手紧捏患者耳部,中指置于耳前,食指于耳尖处,无名指于耳后中1/3绷紧皮肤,右手以消毒过的三棱针紧靠耳轮外侧,刺破静脉,表皮伤约0.2~0.3cm,一般操作时刺2~3下。第一下刺破皮肤,第二下直向静脉横刺,以血液流畅为佳,然后用双手手指挤压排血,为避免凝固,可不断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处,以上操作10~20分钟,放血量10~20ml,取一侧或双侧均可。术后以酒精棉球紧压伤口1分钟,并以创可贴外贴3天。如不愈,可间隔一周施行下次放血治疗。
病案举例
孙某,女,54岁,2005年9月12日初诊。患右侧头痛五年余,如触电般、针刺样,甚时伴恶心、失眠、多梦、心悸,近半年病情加重。曾多方诊治,被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虽用多种中西药物均效果不佳,经用耳背浅静脉放血疗法治疗,两天后痊愈,追访一年,始终未再复发。
按:放血疗法早在古代就有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谈到的九针中的锋针即是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开窍泻热、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等作用,神经性头痛多为血络瘀滞不畅,不通则痛,用放血疗法正切实际,故取效满意。
头疼怎么办最快最有效
烟熏疗法
1、取冰片、白芷各3克,一同碾碎后卷成药捻,点燃后放入鼻子附近熏吸,可治疗风寒头痛;
2、取大枣1枚,红帆0.9克碾成粉末,大枣去核,将粉末塞入枣子中间,将大枣放到木火上烤。
具体做法: 左侧头疼用左边鼻子吸药味,右侧头痛则用右边鼻子吸,两侧头痛则两只鼻子同时吸,直到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可治神经性头痛。
冷热敷治头疼
1、发烧头疼用冷敷 感冒发烧的时候通常也会有头疼的情况,一般建议用冷毛巾敷额头,既可以降温又可以缓解头痛。另外,宿醉后头痛也可以用冷毛巾敷额头快速缓解。
2、风寒感冒头疼用热敷 受寒的时候血管痉挛,会引起神经性头痛,可以用热毛巾敷在额头上,能立即缓解头痛症状。
放血有什么作用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针刺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 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方法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在护理方面严格提示: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采用此法。特别强调手法宜稳、准、轻,而不宜过猛,且放血不可过多。可见,中医的放血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有严格规范的!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此处所列,仅作说明中医“放血” 是有讲究的。请勿佯装己知,擅自模仿!】 特别提示: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晕针现象,应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 对症状较重者,务必请医生处理!非专业人员尤其不可盲目应用“放血疗法”。
中医放血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太阳穴放血:首先用拇指由患者前额向外捋几次,再用拇指和食指揪起太阳穴处的皮肤,用针快速点刺放血。此法常用来治疗感冒头痛、瘀血头痛、高血压头痛。
外耳廓放血:将患者的耳廓外侧暴露,用手固定住,暴露小静脉,取其上三分之一处,用针轻轻刺破小静脉,使之出血。病情严重者可以用手挤刺处,以助出血。此法一般用来治疗咽喉红肿热痛、扁桃体炎、口疮、皮肤疥癣、神经性皮炎等。
胴窝放血:将患者的胴窝(腿后窝)暴露,先用手掌轻轻拍打国窝部,使得国窝浅表静脉暴霹。取国窝横纹中点处,快速点刺放血。此法常用来治疗风寒感冒、浑身肌肉酸痛、腰痛、背痛等病症
神经性头痛的常见药物
止痛剂
应用该类药物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或消除头痛之苦。因为该药能与脑内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兴奋脑内抗痛系统,提高痛阂,从而呈现镇痛效果。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去病片(索密痛)、颅痛定、撤烈痛和卡马西平。
血管收缩剂
麦角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适用于偏头痛先兆期的预防。如麦角胺咖啡因,用于头痛发作前。是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常用药物。
镁制剂
镁离子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阻断交感神经节、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
钙桔抗剂
吃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滞钙离子慢通道,抑制血小板释放血清素和血栓素A2,持久地抑制血管收缩性物质而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治疗神经性头痛。这类药物有心痛定、吲哚洛尔、尼莫的平、脑益嗪和盐酸氟桂嗪。
抗焦虑及镇静剂
这类药物能减轻神经性头痛患者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抑制中枢的兴奋性。如西地浮、芬那露、多虑平和氯氮草等。
其他药物
有泰必利、豆腐贰(昆明神衰果素片)、复方丹参片、吲哚美辛等,对于治疗神经性头痛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风湿头痛怎么治啊
1、风湿头痛时头象衣服包裹一般,昏胀沉重,身重倦怠,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散寒通络止痛。
2、头痛的病因很多,除外感风邪外,多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不通有关。若采用中药,再配合生物信息疗法治神经性头疼、偏头痛、顽固性头痛,临床效果不错。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即半个月头痛可基本痊愈。
3、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
血色病的静脉放血疗法
血色病属于常见的慢性铁负荷过多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肠道铁吸收的不适当增加,导致过多的铁储存于肝脏、心脏和胰腺等实质性细胞中,导致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和弥漫性纤维化、代谢和功能失常。因而要尽早治疗,静脉放血疗法是该病的一种最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静脉放血减轻血色病患者体内铁负荷的最主要的,有效措施是静脉放血疗法。一般每次可放血400~500ml,每周1~2次。每次放血约能去除200~300mg铁,每次排铁量以血中血红蛋白水平而异,每排出1g血红蛋白等于排铁3.4mg。1年中约可放血100单位(每单位200ml)。
具体放血方案应视患者体内铁负荷程度不同而不同,每次放血前后,监测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一般铁逐渐移除后血清铁蛋白会随之下降,而转铁蛋白饱和度仍维持高水平。当Hb降到<100g/L,血清铁蛋白<12g/L时应暂停静脉放血,以后可每3~4个月放血500ml维持治疗。
放血后临床表现包括心脏功能、肝脏功能、门脉高压、皮肤色素沉着、内分泌功能等均可显著好转,甚至消失。但糖尿病及性功能低下不能恢复,最近材料认为性功能也可好转。近年已有用连续流式系统血细胞分离机可自动通过比重单采术,将过多的红细胞很快去除,再将自己血浆回输,或用置换剂,以达到快速去铁。
神经性头疼吃什么药
造成头痛的直接原因是精神的紧张与肌肉的紧张,在精神类疾病中属顽固性的病症,须明确发病原因,一经确诊其治愈率高。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
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
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神经性头痛吃什么药--治疗药物
1、血管收缩剂,适用于偏头痛先兆期的预防。如麦角胺咖啡因,用于头痛发作前。是神经性头痛常用的药物。
2、镁制剂、阻断交感神经节、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可用33%硫酸镁15毫升,1日3次口服。
3、钙桔抗剂,抑制血小板释放血清素和血栓素A2,持久地抑制血管收缩性物质而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这类药物有心痛定、吲哚洛尔、尼莫的平、脑益嗪和盐酸氟桂嗪。
4、止痛剂。因为该药能与脑内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兴奋脑内抗痛系统,提高痛阂,从而呈现镇痛效果。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去病片(索密痛)、颅痛定、撤烈痛和卡马西平。
5、抗焦虑及镇静剂,抑制中枢的兴奋性。如西地浮、芬那露、多虑平和氯氮草等。
6、其他药物、豆腐贰(昆明神衰果素片)、复方丹参片、吲哚美辛等,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7、天麻头风灵片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包括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等)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天麻头风灵片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
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六大偏方
神经性头痛
生气、紧张都会引起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多表现为两侧头痛,患者想要缓解这种头痛,一定要缓解压来、适当休息,同时也可以用饮食的方法辅助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一些偏方。
神经性头痛食疗偏方
偏方一
处方: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 菊花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蜈蚣2条。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1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功效:散风清热,通络止痛,平肝熄风,用于风热上扰清窍,清阳被遏之各种头痛,不论头痛新旧部位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偏方二、芹菜根汤
组成:芹菜根60g
用法:芹菜根加水煎煮,早晚各一次。
主治:适用与高血压头痛,高血脂。
偏方三、白菊花汤
组成:取白菊花200g
用法:加水2000ml,煎沸后,倒入脸盆内,趁热熏蒸头部。将头部置于离水面适宜的高度,蒙盖毛巾(以防盆内热气外泄),至药汁温度降至体温以下为宜。薰蒸后防止受凉,一般1次就可见效。
主治:此方可治神经性头痛。
偏方四、远志大枣汤
组成:远志15g
用法:每天煎1次,每次需加大枣7个,像煎中药一样早晚煎服,晚上服药时把7个大枣吃掉。
主治:此方可治神经性头痛。
偏方五、枣仁煎百合
组成:鲜百合500克 酸枣仁 15克
用法:将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洗干净,枣仁炒后水煎去渣再加入百合煮熟,随意饮服。
主治:对失眠头痛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偏方六、丹地粥
组成:丹皮10g 丹参5g 山茱萸肉5g 熟地黄10g 大米50g
用法:先将上述所有材料清洗干净,锅内加水取汁,去渣备用,大米放入锅内,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药汁,可以分次食用。
主治:对各类头痛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六大偏方,神经性头痛患者要注意盐的摄入量,因为长期摄入过多的盐,也会诱发头痛。
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方法
一、综合物理疗法
“综合物理治疗”包括:
1、电针灸治疗
2、电兴奋治疗
3、经络导平治疗
4、按摩推拿治疗
5、刮痧、拔火罐疗法
6、生物反馈治疗
二、神经性头痛特效中药方剂
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对各种头痛病(包括各种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月经性头痛、脑外伤性头痛、癫痫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均有特效,突出的特点是治愈后不复发。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具有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祛风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
神经性头痛系列方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包括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等)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本处方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三药物治疗。
1、血管收缩剂:麦角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适用于偏头痛先兆期的预防。如麦角胺咖啡因,用于头痛发作前。
2、镁制剂:镁离子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阻断交感神经节、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可用33%硫酸镁15毫升,1日3次口服。
3、钙桔抗剂: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滞钙离子慢通道,抑制血小板释放血清素和血栓素A2,持久地抑制血管收缩性物质而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这类药物有心痛定、吲哚洛尔、尼莫的平、脑益嗪和盐酸氟桂嗪。
4、止痛剂:应用该类药物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或消除头痛之苦。因为该药能与脑内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兴奋脑内抗痛系统,提高痛阂,从而呈现镇痛效果。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去病片(索密痛)、颅痛定、撤烈痛和卡马西平。
5、抗焦虑及镇静剂:这类药物能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抑制中枢的兴奋性。如西地浮、芬那露、多虑平和氯氮草等。
6、其他药物:有泰必利、豆腐贰(昆明神衰果素片)、复方丹参片、吲哚美辛等,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7、其他治疗:生物反馈疗法、血液稀释疗法、穴位注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针刺与经络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