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久了膝关节酸痛要如何护理
站久了膝关节酸痛要如何护理
1. 减重
尽可能维持标准体重。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要预防膝盖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别以为增加3公斤没什么,外表也看不出来,实际上每走一步就增加6公斤,上下楼梯则是增加12公斤。持续肥胖对膝盖的压力更不用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胖子的膝盖都不好。此外,如果膝盖已经不适,尽可能少背、少提重物,减轻整体的重量。
另外,年轻时激烈冲撞,关节曾经因车祸或运动受伤,可能在中年就出现关节退化的结果。美国篮球天王迈克尔乔丹球季赚尽荣华富贵,附带的收获是退化性关节炎提早在40岁报到。货运或搬家工人等的退化性关节炎,是长期外力加重了全身关节负荷。
2. 少做长期蹲跪的动作
钟佩珍建议家庭主妇,尽量别蹲着做家事或跪着擦地板,至于深受许多人喜爱的太极拳,简文仁则是建议年纪大或膝盖以不舒服的人,不要勉强自己蹲太低,站着打高位太极拳就好。
3. 多训练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像是大腿前侧的四头肌,大腿后侧的二头肌,增强这些肌群,可增加膝盖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平常可以多做抬腿的动作,或是室内脚踏车,都可以训练到这些肌肉。
骨质增生有什么症状 膝关节骨质增生
初期:
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深,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
后期:
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老人膝关节酸痛什么原因
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常见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中老年人膝关节经常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
膝关节表面覆有一层软骨,这层软骨可以起到保护其下骨质和神经的作用。
随着关节使用年限的增加,软骨逐渐磨损,软骨下的神经暴露,此时一旦遇到刺激(如上下楼等活动致破损区关节面相互摩擦)便会引起疼痛。如早年有过较严重的膝关节外伤,则可能会加速这一过程。此外,遗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可见到“80岁的人40岁的关节,而40岁的人却80岁的关节”的原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可表现为单膝疼痛、双膝疼痛或二者交替出现。疼痛于长时间活动时加重,上、下楼时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查体可见膝关节肿胀,关节局部压痛,屈伸活动受限,有时可感觉到弹响或骨摩擦音。
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膝内翻畸形,也就是俗称的“O形腿”。还有可能出现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无力。站立位X线检查,多见关节间隙变窄,有“骨刺”甚至“关节鼠”等。
这个膝关节酸痛的原因就多了,首先要判断老人是不是风湿,或是关节炎,上面内容我们也介绍得很详细了,大家都看看是不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的话,及时做诊断,面对膝关节酸痛的现象最好是照片,这样才好及时的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之后才可以对症的治疗。
经络不通的症状 足阳明胃经不通的症状
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
膝关节酸痛无力是怎么回事呢
人到30岁以后,膝关节(膝盖)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此时出现膝关节酸痛无力多与疾病相关,常见的疾病有:
1、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2、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3、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磨擦音。
4、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5、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6、假性痛风: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7、髌骨软化症:髌骨软化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当膝关节屈伸活动时有肿胀、疼痛和关节响声,症状时轻时重,各种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检在旋转髌骨时,可感到髌骨面不平整,与股骨髁摩擦时有“沙沙,,响声,同时患者出现疼痛。
8、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多见于青年人,关节出现疼痛、无力、绞锁及弹响等。如果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患肢大腿,一手旋转小腿并同时屈伸膝关节时,可出现弹响且伴有疼痛。
9、十字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者多有外伤史。伤后膝关节持续疼痛、肿胀,不能行走或行走时疼痛加剧,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关节可出现响声,可感觉关节不稳定。
老年人膝关节酸痛无力是怎么回事?患者出现此症状与上述疾病有紧密的联系,患者发现身体不适症状后,要观察近期的身体情况,如无异常时最好到医院检查。正规的医生与检查是诊断疾病最好的办法,也能避免疾病错误的诊断与医治。
腿关节酸痛要怎么办
先用姜压碎后装在事先缝好的两个纱布袋里(够敷膝盖大小就可以了),然后放微波炉使其变热(其步骤也可省略),然后将纱布袋放在膝盖上用保鲜膜将其缠好,然后用毛巾烫热稍微拧干(2条)盖在纱布袋上面,不够热时再烫热直至感觉姜开始发热就不需要再换热毛巾了,直接把毛巾盖在上面就可以了…敷到你受不了为止。温馨提示:建议用小毛巾,烫开水前将其叠成长方形放置于空脸盆中,再将开水轻烫毛巾中央,尽量不要烫到两边,因为两边用来拧干时就不会烫了
关节痛属于关节软骨的自然损伤和老化现象。软骨是沿着关节排列的物质,它能防止骨头末端互相磨擦在一起,并且让关节在充满关节液的状态下自由移动。当人年岁渐老,人体的软骨被磨损,骨头就暴露了,手指、膝盖、脖颈等处的关节和关节靠在一起活动磨擦时就疼痛、肿胀、僵硬晨僵、有响声了。为了使患者能够尽早远离疾病的困扰,下面为您详述治疗关节痛的方法:
1、凡外伤所致的关节痛,应先局部消毒,然后迅速包扎、固定外伤。有条件时可内服阿斯匹林0.5~1.O克或止痛片1~2片,止痛,以防因剧痛发生休克。对关节扭、挫、跌、打、碰伤,凡未破皮仅有红、紫、肿、痛者,可立即上冷敷用冰袋、冰块或冷水浸湿毛巾等,以防继续出血并能消肿止痛。在做损伤关节处理时,凡肢体与指、趾部位关节伤损者,应一律设法将患处肢体抬高。以便其血液回流,可以减少肿痛。
2、凡因全身发热、感染等疾病所致的肌肉关节痛,在未明病因和治本之前,可以使用退热、止痛或消炎药物。一般可服用阿斯匹林0.5~1.O克,日服3次; 止痛片1~2片,1日3次;水杨酸钠0.6~1.O克,每日3次,或解热止痛片复方乙酞水杨酸l~2片,每日3次;或者服用扑热息痛0.5克,每日3次。
3、针刺疗法根据关节痛的部位,选用体针、耳针、梅花针等常用穴位,有止痛、消炎作用。4、拔罐治疗根据关节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伤情与病因,按照常用穴位或痛点,施以拔罐治疗,有时确有止痛、消肿、消炎、去湿之卓效。
5、热敷治疗凡外伤24小时后以及关节有红肿胀痛者,可用诸如热水袋、烧热砖、炒细砂或盐等,在严防烫伤皮肤的规程下做关节热敷治疗,每日1~2次,有止痛、消肿、去湿作用。如家有电吹风,可先用湿布纱布、毛巾等包裹关节痛的部位,用强力热风熏烤,每次30~45分钟,每日1~2次,止痛效果明显;也可用60~100瓦电灯泡光照关节痛处,以不致灼伤为度,每次可烤15~20分钟,有良好止痛效用。
6、偏方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止痛消炎可用下列偏方:将葱头500克、生姜500克,碾泥绞汁,加入煮开的上好醋中熬成膏状,摊在布上,敷于关节痛处;干红辣椒40克、花椒3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几分钟:取出辣椒,去籽,再将辣椒皮摊于3~4层纱布上贴于关节痛处,然后将辣椒、花椒水加热至沸直熏关节痛处,每次30~40分钟,可连续1周反复使用,每次用时加热,但用于贴痛处的辣椒需每次更换新品。此两方,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显效。此外,用花椒、葱根、蒜瓣各适量煎煮浓汤,热洗关节,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痛,均有止痛、消肿、活血作用。
看了上述对于腿关节酸痛要怎么办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关于腿关节酸痛的办法有很多,我们受先要明确病因再根据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我们要好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做运动锻炼身体。
人到四十不要忽视十个症状
1、小便增多,尿液淋漓不净,甚至出现米泔样尿液。要预防前列腺肥大。
2、常有头疼头晕,头重脚轻,看天花板乱晃,预防高血压。
3、面部和下肢浮肿,腰酸背痛,要预防肾脏病。
4、“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皮肤瘙痒,预防糖尿病。
5、腹部闷胀不适,大便不规律,要预防胃病、肝胆疾病。
6、膝关节酸痛,活动受限,下蹲或久坐起立时困难,关节被动屈伸有摩擦音,行走时间久后及上下楼梯疼痛加重。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7、酒量变小,宿酒难醒,要预防肝脏病、动脉硬化。
8、腰椎及其周围酸痛、胀疼、压迫神经,疼痛可沿神经通路呈放射性,由大腿后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9、胃部常有隐痛、反酸、嗳气,要预防慢性胃病,尤其是胃溃疡。
10、肩膀沉重、颈、肩及前臂呈放射性酸痛,有的伴有手臂或手指尖发麻、耳鸣、走路晃荡、脚如同踩在棉花上易摔倒,预防颈椎病。
膝关节酸痛是什么病呢
一、髌骨软化症:多为年轻人和中青年人,多为爬山爬楼梯等疲劳后出现膝关节前方即髌骨周围疼痛,表现为上下楼梯疼痛,平路行走无明显不适。此为髌股关节反复摩擦引起,早期炎性水肿,只要休息或者伸直膝关节行走2周基本能好转。后期如果出现软骨磨损,可能要服用一些葡萄糖胶囊进行软骨的修复,再晚期就要关节置换了。
二、骨性关节炎:又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关节炎和肥大性关节炎。这是一种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来说骨关节炎起病并不明显,进展缓慢,症状多见于中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显著增加。它的主要表现为:
1.疼痛:疾病初期病变多表现为关节内软骨的退化,糜烂,由于软骨缺乏感受疼痛的神经纤维,故疾病起病时疼痛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加重,逐渐出现可以忍受的轻微钝痛,疼痛会逐步加剧,越来越难以忍受。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疼痛有时和天气变化、受凉潮湿等因素有关。
2.休息痛:有的患者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关节疼痛,稍微活动后疼痛减轻,称为“休息痛”。
按摩犊鼻穴 治疗膝关节酸痛
犊鼻穴详解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又名外外膝眼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别名:外膝眼穴。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经过并带走脾土微粒。
犊鼻穴操作
屈膝90,向后内斜刺0.5~1寸
犊鼻穴功能与主治
主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为常用喻穴。膝部神经痛或麻木,下肢瘫痪,常为辅助用穴。
膝关节周围图片图册功能作用:清刷膝关穴节中的脾土微粒,保证膝关穴节的伸缩自如。
功效: 祛风湿,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利关节止痛。
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主治: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脚气。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
配膝阳关、足三里、阳陵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
配梁丘、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配阳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
刺灸法: 直刺1~1.5寸。禁直接灸,艾条灸10~15分钟。
首先按摩犊鼻。该穴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两寸处。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按摩犊鼻穴的时候手法要轻一些,按摩范围不可扩大。不然,因其下缘的骨头较高,如果按摩的范围稍大或者按摩手法过重,容易损伤皮肤。
上述分享的按摩犊鼻穴,治疗膝关节酸痛这篇文章,通过学习,下次有类似症状可以尝试一下,效果不错哦。
如何缓解膝关节酸痛比较好
1、首先在夏天要学会保持膝盖干燥,不要经常弄湿润膝盖,长时间弄湿润膝盖容易得风湿等等,所以要保持膝盖干燥。
2、冬天要让膝盖保暖,不要让膝盖手冷,平时可以再膝盖位置增加棉布,增加保暖,以免得痛风,同时不要用电吹风经常热风吹膝盖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样是最容易得疼风的。
膝盖酸痛是怎么回事
相关指出,多数膝关节酸痛并不是外伤引起的,关节长时间受凉和巨大的温差是导致膝盖酸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热敷的办法;其次就是降低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关节疼痛有所好转,那么就要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表示,可引起膝盖酸痛的原因有很多,脂肪垫劳损、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引起膝盖酸痛的症状,但是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讲,膝盖酸痛最常见的病因还是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酸痛有什么特征呢?著名膝关节疾病诊疗吕厚山教授指出,由膝关节炎导致的膝关节疼痛有其独特性。疼痛多见于膝盖内侧,前侧和后侧,外侧疼痛比较少,自觉疼痛的部位与压痛的部位是一致的,其疼痛也是时轻时重,没有具体时间可循。临床医生在对膝盖酸痛患者进行诊断时需结合这一发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