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1)暴发性乙型肝炎泼尼松口服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可能使症状和黄疸减轻,甚至可使急性肝衰竭缓解。
(2)慢性肝炎泼尼松单一或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国外直至70年代还是慢性肝炎的常规疗法,一些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证实可延长生存期、降低病死率。
但在HBsAg检测方法建立后,发现以前报告有效的治疗组,包含的大都是HBsA8(—)病例,很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泼尼松治疗期间由于免疫抑制,血清转氨酶常降低,如突然停药则常在1-2个月内肝炎加重,而激发对病毒的免疫清除。
这一期间的HBV DNA和DNAp的血清水平降低,甚至转阴;随后有血清抗HBe转换和临床缓解。因而认为大剂量短疗程泼尼松治疗可能会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效;但有引起病变严重恶化,甚至暴发性肝衰竭者。
短程皮质激素与长程疗法同样不宜用于一般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短程反跳疗法只适合与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
(1)治疗方案泼尼松40mg、30mg和20mg/d各2周,间隔2周后IFNα治疗。小儿lmg/(kg·d)1个月,也停2周,等待免疫反跳开始IFNα疗程。
(2)治疗效果临床反跳(血清转氨酶增高)率40%-70%。我国的慢性HBV感染常有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性,故联合治疗的效应率比单用α干扰素的显著较高。曾经单一IFNα治疗低效应和无效应的病人,改用联合治疗相当一部分病人可获得治疗效应。
(3)治疗机理泼尼松/IFNα联合治疗深刻影响细胞亚群分布和病毒复制。在健康人的外周血的T细胞中,CD4+细胞约40%,CD8+细胞稍超过20%,CD4/CD8比率近2;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D8+T细胞显著增高,使CD4/CD8比率显著降低。
用泼尼松治疗期间因CD8+细胞显著减少,使CD4/CD8比率显著增高,伴随血清HBV DNA水平增高;用IFNα治疗期间因CD4‘细胞数增加,使CD4/CD8比率再次增高,伴随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因而,激素停药后CD8+细胞抑制后反跳,IFNα又促使CD4+细胞增殖,联合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而获得疗效的。
(4)不良反应可发生黄疽和症状加重。肝失代偿的发生率在反跳的病人中,部分非肝硬化病人较多发生临床反跳,但肝硬化病人—旦发生临床反跳,失代偿的相对高危性是非硬化病人的16倍。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些作用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些副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如果没有必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话,则最好不要使用哦,毕竟其副作用是很大的。
肾上腺皮质激素五大副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五大副作用
临床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故对过敏性紫癜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出现很多副作用,表现为:
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钾、骨质疏松。
②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
③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
④可引起饮食增加、易激动、失眠、个别人可诱发精神病,偶尔可诱发癫痫。
⑤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肾上腺皮质激素高危害
一、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1、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2、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3、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三、不良反应:1、 长期大量应引起的不良反应:**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代谢紊乱所致。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如应用降压药、降糖药、氯化钾、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五大副作用
临床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故对过敏性紫癜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出现很多副作用,表现为:
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钾、骨质疏松。
②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
③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
④可引起饮食增加、易激动、失眠、个别人可诱发精神病,偶尔可诱发癫痫。
⑤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99药剂师温馨提示此类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使用,比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禁用,孕妇等,建议用药前先仔细阅读说明书。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强脊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以下疗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1、功效:
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效果,但不能完全阻止病情发展,不能改变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进程。长期服用激素,弊大于利,骨折、严重感染、胃肠道溃疡或出血的发生率与日服剂量和总积累量有关,亦与个体敏感性相关。
2、适应证:
一般不主张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下列情况可谨慎使用。
(1)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不能控制症状或对其过敏者,可小剂量(相当于强的松10mg以下)治疗。
(2)合并关节外症状且较严重者,如不规则发热、虹膜睫状体炎等。
(3)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效差的严重外周关节炎,需局部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者。
(4)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值得提出的是,皮质激素有抗雄激素作用。
3、不良反应:
短期内有神经兴奋症状、食欲亢进、库欣综合征、高血压等。用药后数月的不良反应有肌病、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肌肉、骨骼症状;诱发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诱发消化道溃疡、出血,以及月经失调、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多毛、脆性增加和愈合慢等皮肤症状;降低免疫功能,对感染易感性增高等等,故长期应用者应密切随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处理。
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
肾上腺髓质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称为儿茶酚胺,是酪氨酸的衍生物。 生理功能
1.对代谢的影响 肾上腺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拮抗。它促进糖元分解及酵解,故增加血糖及血中乳酸,这是由于肾上腺素活化肝脏与肌肉中的磷酸化酶所致(见《糖代谢》章)。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上述作用,但较弱。 肾上腺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并促进脂肪氧化,使血及尿中酮体增加。
2.与交感神经兴奋相同的作用 肾上腺素能使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心输出量增加等。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兴奋性比肾上腺素弱,但能使冠状动脉以外的全身小动脉收缩,故有较强的升高血压的作用。 肾上腺素还能舒张内脏平滑肌,临床上常用能上腺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去甲肾腺素扩张支气管作用较弱。 我国特产的生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素和肾上腺素结构相似,具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甾体类激素,它们是由胆固醇转化来的。
(一)分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氮皮质激素三组。
(二)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作用加速合成和分泌,而ACTH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促进,血浆皮质激素对垂体也有反馈作用。
(三)生理功能
1.糖皮质激素 在C11上均有氧原子,又称11-氧皮质类固醇。正常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入血的主要是皮质醇(氢化可的松)和皮质酮。而皮质酮的含量很少,约只有氢化可的松的1/3。此类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很强,而对钠、钾代谢作用很小,故有糖皮质激素之称。其中以皮质醇的作用最强。这类激素一方面能促进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在肝内转化为糖元,糖元分解为葡萄糖入血;另一方面又能抑制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氧化利用,结果使血糖含量升高(见《糖代谢》章)。此类激素还具有抗炎症、抗过敏作用,其药理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2.盐皮质激素 主要作用于钠、钾、氯化物和水代谢,故有盐皮质激素之称。这类激素中有醛固酮和脱氧皮质酮等,其中以醛固酮的作用为最强。盐皮质激素有保钠排钾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排钾的作用,从而维持血浆中钠、钾的适当浓度。当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如柯兴氏综合症),11-脱氧皮质酮分泌过多时,可因体内保留钠和水超过限度而导致水肿,血量增加、血压升高、高血糖、低血钾等。反之,若肾上腺皮质机能不足时,糖及矿物质的代谢紊乱,引起青铜色病,或称为“阿狄森氏病”,表现出肌肉无力,血压下降,皮肤色素沉着和血糖过低,血中钠减少而钾增多,同时血液失水而浓缩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3.氮皮质激素 主要是雄激素,也有少量雌激素。此类激素主要作用于肌肉毛发及第二性征等,有蓄氮、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体内,这些激素主要由性腺产生;但是当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使这类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产生副性征的异常改变。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为一三角形腺体,重量仅10~15克。肾上腺能制造和分泌好几种激素,与发育有关的是肾上腺雄激素、肾上腺起动素和几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在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推动下,青春期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猛增,有的调节糖和蛋白质代谢,有的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有的调节生长发育,和生长激素协同促进青春期生长突增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有些青少年女性的汗毛特别浓重,可能是肾上腺雄激素分泌过多的缘故。
新生儿足跟血检测项目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又称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或肾上腺性变态征。主要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酶存在缺陷,致使皮质激素合成不正常。所以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有女孩男性化,而男孩则表现性早熟,此外还可有低血钠或高血压等多种症候群。治疗上应及早应用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应坚持终身服药或手术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理解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属甾体类化合物。可分为三类: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由球状带分泌,有醛固酮(aldosterone)和去氧皮质酮(desoxycortone, desoxycorticosterone)等。②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由束状带合成和分泌,有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和可的松(cortisone)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ACTH)调节。
③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通常所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后者。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
基本结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甾核,构效关系非常密切:① 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② 糖皮质激素的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③ 盐皮质激素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