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的表现
视网膜病变的表现
脱离之前往往有先兆症状,在眼球运动时出现闪光。由于玻璃体混浊,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当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时,病人在脱离对侧的视野中出现固定的云雾状阴影。如果发生黄斑区脱离时,中心视力大急剧下降。如果视网膜全脱离,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在视力减退前也常有视物变形,眼球运动时有物象震颤的感觉,由于眼内液更多地通过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致使眼压偏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的表现和防治
糖尿病造成机体损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对微小血管的损伤,它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受损,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现渗漏现象,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继而毛细血管的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血供与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及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因之而产生的新生血管,从而将引起视网膜 大量出血与玻璃体的大量积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发病率愈高。年轻人较老年人患者危险性更大,预后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则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为特征外,并有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
早期眼底病变不影响黄斑部时,视力不受影响,患者无自觉症状,有时患者感觉视力减退,或眼前有黑影飞动或飘动。若病变发展 3 到 5 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渗出、水肿、血管瘤。如眼底黄斑受累,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野中心暗点,中心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症状。当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如何防治?
1.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正常范围内。
2.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控制好血糖。
3. 早期检查视力和眼底,早期治疗,保住视力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视网膜病变患者要做一些基础检查和专科检查,基础检查包括:
1、血糖检查:定期测定血糖水平监控糖尿病病情发展。
2、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
3、胆固醇血脂检查:保持胆固醇、血脂正常水平。
眼科检查包括: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仅可以了解视网膜微循环的早期改变,而且在糖尿病性视网膜性病变的进展中也有各种特殊表现,其阳性体征发现率较眼底镜检查发现率高,是早期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可靠依据。如在眼底镜下尚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就可出现异常荧光形态。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发现的微血管瘤比眼底镜下所见要早,要多得多。其他如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无灌注区,动静脉异常,渗出及出血,新生血管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都有特殊表现。
2、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
OPs是视网膜电图(ERG)的亚成分,它能客观而敏感地反映视网膜内层血循环状态。在眼底未见病变的眼中,它能反映出OPs的振幅异常,在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它能进一步显示病程的进展和好转。
3.其他检查
如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可见早期患者的中、高空间频率平均对比敏感度显著降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发现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低流速、低流量,高阻力型改变血液黏稠度检测可表现为黏度增多血清SOD活力检测可表现为活力下降等。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动脉早期或动脉期,相当于渗出灶处有颗粒状、花边状等多种形态的新生血管网。出血区遮蔽荧光,出血上缘有透见荧光区。后期新生血管有荧光素渗漏形成强荧光区。
视网膜病变的五大表现
1、视网膜病变的最大特点是视力显著减退、视物变形。
2、视网膜病变还会使患者的视野有中心暗点。
3、眼底表现:病变局限于黄斑部、1/4-1DD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黄色圆形(或椭圆)渗出病源,边缘不清,稍隆起,病源周围多有环形或孤形出血,可合并盘状视网膜浅脱离及硬性渗出。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变活动期在造影早期可见新生血管及斑点状、网状或条纹状荧光渗漏,恢复期及瘢痕期可见造影早期高荧光及病源周围的透风荧光及色素性荧光遮蔽等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当有眼部自觉症状时,视网膜病变已比较严重,往往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及时发发现情况及时治疗。一般认为,病人半年到一年应检查一次,平时若有变化,则应及时检查处理。
5、病变将会产生多种视网膜血管疾病例如:视网膜血管出血,视网膜血管阻塞。
糖尿病眼病如何避免
1.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在糖尿病发病后的3-5年去找医生检查一下自己的眼睛看看是不是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积极的进行预防。
2.糖尿病的2型病人需要立即到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存在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从而做到及时的预防。
3.1型和2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一次到相关的机构进行检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检查,在视网膜病变发展的时候更加需要随时的检查治疗。
4.已经换上糖尿病的女人在打算怀孕或者是妊娠期内需要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妊娠期内更是要随时的随访,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5.任何程度的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病变的病人都需要在具有丰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贻误了治疗时机。
6.应鼓励糖尿病视力丧失的病人接受在弱视治疗方面训练有素的或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的治疗,以努力恢复视力。
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依据
一期:正常和轻度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表现视网膜正常或仅有个别血管瘤。
二期: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表现有微血管瘤,硬性渗出,视网膜出血,一年内有16 %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转化为增生期。
三期:无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表现有微血管瘤,硬性渗出,视网膜出血,袢状或串珠状静脉, 23 %的患者在 4 年内将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
四期: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 C SME )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表现黄斑区及其附近有视网膜增厚,并有微血管瘤,软性渗出,视网膜出血。可用激光光凝疗法,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配合利尿剂、 ACE 抑制剂等医疗措施。
五期:增生前期视网膜病有一个区以上的视网膜内异常血管形成,余同四期,可作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有 10 %一 50 %的患者将在一年内发展为增殖型视网膜病。
六期:非高危险期的增生性视网膜病,视乳头外区有新生血管形成,其他区域内视网膜微血管形成的增殖型改变,当双眼同时患病者,则难以进行正常治疗,宜先对一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
七期:有 CSME 的非高危险期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其表现同第四、第六期。 CSME 可行局部激光光凝治疗。
八期:高危险期的增生性视网膜病,视乳头区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或视网膜前出血,可用整个视网膜区散点式的泛视网膜光凝疗法,可降低严重视力下降的危险。
视网膜病变的饮食
饮食对眼病恢复也有一定的影响,眼病患者适当注意饮食宜忌,但不主张绝对忌口。凡眼病患者忌烟、酒、辛、辣、炸、烤等食物,宜食熟软易消化之食品。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合理控制总热量
肥胖患者应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患者应提高热能的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孕妇、乳母、儿童要增加热能的摄入,维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2)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
原则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什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对出生体重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起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包括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如果对早产儿及时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就算是病变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时只需定期随访,3期是最佳治疗时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治愈;如果错过3期病变可在1-2周内发展到晚期,因此治疗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的两周,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期外观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发现患儿眼睛外观异常时多数已经是晚期,往往发展到失明的地步了。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妈妈们应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视网膜病变的偏方
偏方一
丹参、怀牛膝30克,茯苓、猪苓、白术各15克,桂枝、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停用其他药。
疗效:本方治疗眼睛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61例共64眼,痊愈 36眼,好转23眼,无效5眼。
偏方二
丹参30克,葛根6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薏苡仁30克,黄芪60克,车前子15克,枸杞子20克,草决明15克。冷水浸泡30分钟,水煎30分钟,煎汁400毫升,再煎1次,两次煎汁混均,分两次口服,早晚各服1次。
偏方三
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去葛根;视网膜或黄斑部水肿、渗出明显者加泽泻30克,猪苓15克;肝肾阴虚加龟板15克,女贞子15克、茺蔚子15克;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5克,首乌藤15克;肝阳上亢者加鳖甲15克、石决明30克;后期视网膜见机化斑者加昆布10克,海藻10克;
视网膜病得症状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玻璃体无炎性改变。眼底在黄斑部有黄灰色渗出性病灶及出血,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微隆起。
视网膜病变的饮食
饮食对眼病恢复也有一定的影响,眼病患者适当注意饮食宜忌,但不主张绝对忌口。凡眼病患者忌烟、酒、辛、辣、炸、烤等食物,宜食熟软易消化之食品。
合理控制总热量肥胖患者应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患者应提高热能的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孕妇、乳母、儿童要增加热能的摄入,维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起眼底出血的病因有哪几种
一、全身性病变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国群体发病率为11.88%(1991)病人中约70%有眼底改变。眼底改变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与患者年龄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临床常见的呈慢性经过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眼底阳性率与病程长短呈正比,病程时间较长者,眼底阳性率亦较高。血压增高程度与眼底阳性率基本平行,舒张压增高对眼底病变作用更为显著,对眼底出血有一定影响。
3、肾病性视网膜病变
肾病性视网膜病变多见于慢性或亚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在急性肾炎一般无视网膜改变。因为是全身病,故病变多见于双眼,疾病的眼底改变有视网膜血管痉挛,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等,但病变为可逆的,可因疾病的痊愈而正常。
二、局部病变
1、视网膜血管炎
视网膜血管炎是一大类累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典型地表现为眼底灰白色血管鞘渗出、出血视网膜水肿等改变是一类严重威胁视力的眼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伴有眼内其它部分的炎症。严重者可致失明。
2、视网膜脉络膜炎病变
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与血管痉挛、局部血循环障碍、精神过度兴奋或紧张、脑力和体力劳动过度、过敏反应、感染性病灶及内分泌障碍等有关。临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脉络膜与视网膜相互紧帖,脉络膜发炎时累及视网膜,故常诊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属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祖国医学记载的”视瞻昏渺”、“青盲”、“视直如曲”、“视惑”、“视正偏斜”等相似。脉络膜视网膜炎以自觉视物模糊,中心暗影,视物变色、变形为主要表现。脉络膜视网膜炎以自觉视物模糊,中心暗影,视物变色、变形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