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羹不凝固怎么补救 蒸鸡蛋鸡蛋和水的比例
鸡蛋羹不凝固怎么补救 蒸鸡蛋鸡蛋和水的比例
建议鸡蛋和水的比例为1:2.
也就是放入1个鸡蛋,要加入两个鸡蛋的水一起蒸,这样蒸出来的鸡蛋既不会因为水放多了而导致鸡蛋羹不能凝固成形,也不会因为水放少了而导致蛋羹口感紧实、不细嫩。
初次蒸鸡蛋的人,建议在打完鸡蛋之后,用两边蛋壳装两次水倒入碗中,就不会拿不准加水的量了,后面习惯了就可以凭经验加水了。
蒸蛋要加多少水 鸡蛋羹水多了怎么补救
无法补救
如果鸡蛋羹蒸出来之后发现水多了,无论是加鸡蛋或是倒掉水的做法等都没啥用,这次做的鸡蛋羹就算是废了,但可以重新再做,注意调配鸡蛋和水的比例,避免水多的情况。
如果鸡蛋羹出锅呈现的汤水样状态是因为火太小,蒸鸡蛋时间太短造成的,那么只需将鸡蛋羹重新放到锅里,再大火蒸3分钟左右等其凝固后出锅即可。
蒸鸡蛋羹为什么不凝固
蒸鸡蛋羹的时候出现不凝固的现象的话,影响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蒸鸡蛋羹的时候,若是水和鸡蛋的比例没有掌控好,加入的水比较多的话,鸡蛋液是比较稀的,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是不能凝固的。鸡蛋和水的比例一般是在1:2,但是并不用严格按照1:2比例,只要鸡蛋和水混合之后呈现出淡黄色和质地不稀的状态即可。
其次就可能是蒸制的时间问题,鸡蛋羹虽然比较容易熟,但是蒸制的时间也是需要15-20分钟的,若是蒸出来发现其还未完全凝固的话,可以增加蒸制的时间,一般也可以采用余温闷蒸,这样制作出来的鸡蛋羹会比较嫩。
蒸鸡蛋羹的时候若是没有将鸡蛋和水充分的混合均匀的话,也有可能会造成不凝固的现象,所以在蒸鸡蛋羹的时候建议是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后再烹饪。
蒸鸡蛋羹不凝固是不是鸡蛋坏了 蒸鸡蛋不凝固怎么办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蒸出来的鸡蛋羹不凝固,首先不要着急,先找出原因,要是是因为鸡蛋坏掉了之后导致是不凝固,那么这时候就不再建议食用的,可以直接扔掉,但若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那么这时候由于鸡蛋已经熟了,补救已经不现实,但还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威胁。
蒸鸡蛋不凝固怎么补救 蒸鸡蛋鸡蛋和水的比例
1:1。
蒸鸡蛋鸡蛋和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鸡蛋和水的比例是在1:1,不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鸡蛋和水的比例。
若是需要鸡蛋更加的滑嫩水嫩一点的话,则可以将水的比例提升到1.5左右,而需要鸡蛋的口感紧实一点的话,则可以适当减少水的用量。
但是一般鸡蛋和水的比例是以1:1为基本,做适当的调整即可,不宜改动太大,以免影响鸡蛋羹的口感和味道。
蒸鸡蛋羹水的比例 鸡蛋羹上锅蒸多久
一般建议蒸5-8分钟。
鸡蛋羹上火蒸的时间需要控制,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时间过长的话,鸡蛋羹中的营养成分和水分流失较多,蒸出的鸡蛋羹口感较硬,表面还有蜜蜂窝,而时间过短的话,鸡蛋内部没有完全熟透,还含有细菌等有害物质,不宜食用,因此,一般建议鸡蛋带水开后上锅蒸5-8分钟即可。另外,蒸鸡蛋的水建议用纯净水。
蒸鸡蛋不凝固怎么补救
继续蒸。
蒸鸡蛋若是不凝固的话,其很有可能是因为火候不够,或者是蒸制的时间太短而造成的,若是需要补救的话,直接继续蒸制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只要鸡蛋羹在制作方面没有什么严重的错误,一般不凝固的鸡蛋都是可以蒸凝固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鸡蛋羹是因为其中的水分太多或者是没放盐等原因而导致鸡蛋不能凝固的话,其中的蛋白已经凝固,那么其是没有办法补救的,只能够重新制作一份。
十分钟教你做好鸡蛋羹
做鸡蛋羹时,鸡蛋中的蛋白质在60至70摄氏度时会凝固,蒸的时候如果火旺汽猛,蛋液外层温度会迅速升高,导致内外温差太大,里面蛋液凝固时,外层脱水成蜂窝状。因此,做好鸡蛋羹要掌握三点:
1.温度。用温水搅蛋液,开锅后用中火蒸。
2.时间。开锅后再蒸8分钟。
3.比例。蛋液和水的比例为1:2。
蒸鸡蛋羹用的水可换成鸡汤或奶汤,水一定要开以后,再把蛋液放上蒸隔,然后开小火,锅盖一定要留缝,不要盖严。这样蒸出来的蛋羹绝对不会有蜂窝眼,口感也不会老。大概10-15分钟,鸡蛋羹就应该差不多好了。撒上一些葱花,根据个人爱好,还可以加肉臊之类的,滴上几滴蒸鱼豉油即可享用。
如果怕掌握不好,还有个个小窍门,在碗上盖上保鲜膜,用筷子扎几个小孔再蒸,一般就不会老,即使时间长了,也不会发硬。
把握蒸鸡蛋羹的时间十分重要,只要熟练掌握了时间就算成功了一半,加上适当的火候和蛋水比例就基本做成了。掌握了窍门再多做几次就能游刃有余了。在有小孩子的家庭里,有经验的老人们都会在做饭时给孩子做上一碗香喷喷的鸡蛋羹,既美味又有营养。
蒸鸡蛋蒸半天还是稀的怎么办
蒸鸡蛋蒸半天还是稀的说明蒸鸡蛋调配蛋液的时候水放多了,建议在里面加一些食用明胶或是凉粉作为凝固剂,继续加热5分钟,等鸡蛋羹晾至常温后可变成凝固状态,但口感不如做成功的鸡蛋羹好吃;也可以倒掉重新做,正确的做法:鸡蛋与水的比例最好是在1比1.5左右,鸡蛋比例太大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蜂窝气孔,水的比例大的话就会出现蛋水分离的现象。加入的水一定要是温水。
鸡蛋羹蒸多久
一般2个鸡蛋蒸12分钟即可,如果一个鸡蛋只需要蒸9分钟。
以蒸两个鸡蛋为例,按照合适的蛋水比例调成蛋液,蒸锅中放入适量的热水,然后将装有蛋液的碗放入到锅中,同时在碗上盖上一个盘子,接着盖上锅盖,大火蒸12分钟后即可关火,千万不要冷水一刚倒入锅中,就把准备好的蛋液放到蒸锅上加盖蒸,否则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氯会挥发,会附着到食材上,影响鸡蛋羹的口感。
如果鸡蛋分量多的话,那么蒸鸡蛋羹的时间也要酌情延长,最多不超过15分钟为宜。
蒸蛋水和蛋的比例
蒸蛋水和蛋的比例建议控制在1.5:1到2:1之间。
蒸蛋水放多了容易不凝固,水放少了蒸出来的蛋羹会比较紧实、不细腻,一般建议蒸蛋水和蛋的比例控制在1.5:1到2:1之间,这样蒸出来的蛋比较鲜嫩爽口。
初次蒸鸡蛋的人,建议在打完鸡蛋之后,用两边蛋壳装两次水倒入碗中,就不会拿不准加水的量了,后面习惯了就可以凭经验加水。
蒸鸡蛋羹水的比例
蒸鸡蛋羹的时候,鸡蛋和水的比例是必须要掌握好的,一般来说蛋液和水的比例是1:2比较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来选择增减其中水的量。在蒸鸡蛋羹吃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需要七八分钟就可以的,而且蒸的时候,在鸡蛋中需要我们在其中放上70度的温开水,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吃起来味道才比较嫩滑,如果蒸鸡蛋羹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口感变老很多。
蒸蛋为什么周围熟了中间是水
1、蒸制的时间不够
正常情况下,蒸好的鸡蛋羹应该是凝固的布丁状,如果蒸好后蒸蛋四周已经凝固,但中间位置是液体水状的话,说明蒸蛋还未完全蒸熟,需要再回锅继续蒸熟。
2、可能是制作步骤中水放得过多了
蒸鸡蛋羹在上锅蒸之前,需要兑水,如果这个过程中不小心放多了水,就很容易出现鸡蛋蒸半天还是稀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下次多多注意了,因为如果是水放多了导致的蒸鸡蛋是稀的上锅蒸了基本上就没法不救了。
建议
蒸鸡蛋水和鸡蛋的比例最好是1:1这样的比例鸡蛋会比较细嫩,同时也不容易出现鸡蛋蒸稀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