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口服好还是注射好
免疫球蛋白口服好还是注射好
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
目前人体补充免疫球蛋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注射免疫球蛋白;一种为口服免疫球蛋白;其中注射免疫球蛋白又分为肌注人免疫球蛋白和静注免疫球蛋白两种,由于静注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要求高,其疗效也显著的多。但是注射的免疫球暗白是从人体血浆中分离制得,有交叉感染的危险,但是口服免疫球蛋白就避免了这种危险,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数量,而且安全,卫生。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方法
我们可能对自身的球蛋白正常值还不太了解吧,这是反映我们正常身体机能的一项指标,通过对球蛋白正常值的了解,我们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我们的身体做出调整,补充身体没缺乏的营养物质,如果有疾病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那么球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以及如何才能平衡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使用方法:
1、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2、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体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4、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5、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情况,通过以上内容,当我们自身再出现球蛋白不正常的情况,就可以运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就可以免去四处求医问诊的困难,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孕妇有大三阳转氨酶升高可以服用五味子吗
可以的,孕妇大三阳剖腹产,不哺乳,产后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0,1,6个月30mg各一次,70%可以预防.孕妇在怀孕的789后三月最好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出生后小孩在24小时内注射第一次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30微克,以后第23月也要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第26月也要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这样一般来说能够最大可能防止传染小孩。
打乙肝免疫球蛋白价格多少
建议:对于乙肝免疫球蛋白价格这个问题你需要了解重视,关于你请问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价格这个问题我来为你解答:不要打在同一个部位,先打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乙肝疫苗. 2、球蛋白什么时候打?疫苗呢? 出生后尽快,最好能在2小时注射完球蛋白.然后在24小时注射完疫苗.如果是大三阳妈妈生下的宝宝,可考虑在15天至1月时多打一针球蛋白,朋友欢迎你再次提问。 一般是300元左右一针,孕妇在怀孕的789后三月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出生后小孩在24小时内注射第一次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30微克,以后第23月也要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第26月也要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 这样一般来说能够,最大可能防止传染小孩。
口服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效
1.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免疫球蛋白能够与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等抗原结合,同时促进哺乳动物新生幼仔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成熟,保护其免受病原侵袭。同样,它能够提高成年人系统免疫能力。
2.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智商
牛初乳中所含的牛磺酸、胆碱、磷脂、脑肽等儿童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实验表明,牛初乳粉能加速离体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延长细胞存活时间,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智力发育的作用。
3.消除疲劳、延缓衰老
牛初乳撮物(Bovine Colostrum Ex-traot’ BCE)能提高老年人体内血清总SOD活力与Mn-SOD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合物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实验证明BCE能提高老年人的液化智能,减缓老化速率。BCE含有较高的牛磺酸、维生素B以及类胰岛素,多因素的协同效应使牛初乳能改善衰老症状。实验证明:牛初乳能增强动物的体力、耐力和抗空气稀薄力。因此,牛初乳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4.调节血糖
牛初乳具有明显的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之功效,降糖效果显著。
5.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性能
牛初乳是唯一天然的免疫因子与生长因子的完美组合,它是纯天然的、无副作用的运动营养品。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加快受损或老化组织和肌肉的修复,促进脂肪“燃烧”增加骨骼密度,使皮肤恢复弹性。对大运动量的运动员来说,牛初乳是一种极好的营养品。它能帮助运动员在系列运动后迅速恢复体力并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肉和结缔组织,保护身体运动关节。对于保障健康,提高运动成绩来说,服用牛初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6.病后和术后恢复
牛初乳能够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初乳素中的寡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感染、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繁殖作用,同时还具有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牛初乳中各种生长因子协同作用,能促进细胞正常生长、组织修复和外伤痊愈。牛初乳中的生长因子还能促进受伤肌肉、皮肤胶原质、软骨和神经组织的修复,具有强健肌肉,修复RNA和DNA的作用。
7.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胃肠组织发育及其创伤愈合
初乳中的免疫因子能高效的抵抗病毒、细菌、真菌及其它过敏原,中和毒素。在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同时,不影响肠道内非病原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它能够改善肠胃机能,对肠胃炎、胃溃疡患者有显著疗效。
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1、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2、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体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4、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5、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把丙种球蛋白作为强化剂、补药来使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想通过反复注射该药来长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也是不可能的。
孕妇能打免疫球蛋白吗
为了证明上述举措的不当,庄辉教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此法不能降低孕妇体内乙肝病毒水平
庄辉教授曾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肝病研究中心协作,比较10名携带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23名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于注射3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前后血中乙肝病毒水平,结果无差异;23名注射3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母亲分娩后,立即对其新生儿进行检测,均未检测到乙肝表面抗体。这说明给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注射3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能降低其血中乙肝病毒水平,也不可能使新生儿从母亲获得乙肝表面抗体。
随后,庄教授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对肝移植患者,为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国内外一般都是在手术中给患者静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种是大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即是用10000国际单位,这个剂量远远高于国内给孕妇注射的剂量,而且在术后1~7日,每日还需静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00国际单位,随后每月还要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持续6个月。6个月后,每2周还要静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0国际单位,共18个月,保证肝移植患者血中的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维持在每毫升血液含100~500毫国际单位以上;另一种方法是用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加拉米夫定预防,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是:第1周每日静脉注射800国际单位,以后每周800国际单位,并根据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不断调整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和用药间隔。即使这样,仍有一部分肝移植患者发生乙肝复发。
庄教授说:“肝移植患者原来有病的肝脏(乙肝病毒繁殖的主要器官)已被切除,体内乙肝病毒量已检测不到,即使这样,仍需用大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药物,才能预防其复发。而孕妇的肝脏仍然是原来的肝脏,乙肝病毒仍在其中大量复制,却希望通过仅仅注射3针(每月1针)200国际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降低其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做法根本不可能达到其预期目的。”
庄教授说:“假如给孕妇注射200国际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能降低其血中乙肝病毒的水平,那么,此法早就被用于治疗慢性乙肝了。因为它比现行的任何一种抗病毒药物都便宜且安全。但是,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采用注射免疫球蛋白来治疗慢性乙肝患者。
乙肝免疫球蛋白怎么打
不同的人群,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时间以及所用剂量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人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需要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蛋白怎么打的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
1、乙肝孕妇: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孕妇,需要在产前三个月,也就是怀孕的7、8、9这三个月,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上臂外侧三角肌,剂量最好根据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况来决定。
注意:乙肝孕妇打免疫球蛋白,对孕妇本身是没有作用的,目的是为了阻断母婴宫内传播,保护胎儿。
2、婴儿:在婴儿出生当天,即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最好6到12小时内,原则上注射时间是越早越好。在大腿前外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以后按0、1、6方案完成乙肝疫苗接种,此方法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达95%。
注意:母亲乳头破损、婴儿口腔溃疡等出现意外暴露型传播时,需要给婴儿加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3、意外感染者
(1)未接种疫苗者,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其余2针乙肝疫苗可在接触后1个月、2个月内接种,成人注射在上臂外侧三角肌。
(2)已接种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免疫程序补足全程免疫。
(3)已进行过全程免疫者,则应检测其抗-HBs水平,高于10单位/升者,可不必注射。低于以上水平者,可加强1针,如无免疫应答者,则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要打几针
专家指出,夫妻双方有一方是乙肝或者乙肝携带者的,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就应注射第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2支,同时在不同部位开始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理论上讲,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会影响乙肝疫苗或者是免疫球蛋白的效果,但是临床实践证明,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确实能有效地阻断父母婴传播。所以,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效果更好。 另外,疫苗全程接种后,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下是否按照预期的结果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同时,还要监测乙肝表面抗原,了解母婴阻断是否成功 使用方法 1、HBsAg阳性母亲的使用: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200-400IU。 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使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100-200IU,并可同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按医生推荐的的方案使用。 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效果如何? 多项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达95%左右,因此两者合用的预防效果是可靠的。 2、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肌注1毫升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15毫克乙肝疫苗,并于1个月与6个月时各再注射乙肝疫苗15毫克。 3、成人因意外接触HBV阳性者的血液,应首先了解其免疫应答情况,凡未接种疫苗者,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其余2针乙肝疫苗可在接触后1个月、2个月内接种。对已接种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免疫程序补足全程免疫。对已进行过全程免疫者,则应检测其抗-HBs水平,高于10单位/升者,可不必注射。低于以上水平者,可加强1针,如无免疫应答者,则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口服免疫球蛋白
所谓免疫球蛋白,是机体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分,随时识别,抑制和杀灭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致病微生物和毒素),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旦免疫球蛋白减少,人体免疫力就下降,疾病就易发生。 口服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口服免疫球蛋白是使用天然生物材料,经现代高科技手段提取、精制制成,产品剂量为粉剂(活性保存型)胶囊装,口服进入人体,使用简单,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无交叉感染之忧。 口服免疫球蛋白胶囊有三大功能: 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有效识别并杀灭侵入人体的病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因素,对预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特别有效。 牛磺酸:能显著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脑功能和视网膜组织。 乳铁蛋白:促进人体对天然钙、铁、硒、锌的吸收,有增强体质,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预防乙肝
免疫求蛋白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就是肝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长听见的一种。专家指出,这种免疫求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现如今已经将这种免疫求制作成药,服用后便可起到预防乙肝的作用。而且乙肝免疫球蛋白来自于经乙肝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过高科技的提取以及灭活病毒,冻干制成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药品。
专家提醒所有人群,在平时生活中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免疫球蛋白,以此来起到预防乙肝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患者,更应该及时服用这种防感染药物。
2.阻断母婴传播
专家指出,免疫球蛋白还具有清除游离hbv的作用,也就是,阻断母婴之间乙肝感染等各种感染病的作用。同时专家特别提醒一些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最好是从怀孕孕28周时间开始,每个月都应该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子宫内的传播以及感染,从而保护胎儿的健康以及健康生长发育。
同时新生儿在出生后也应该及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除此之外还应该同时接种乙肝疫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并且还具有提高婴儿的免疫力的作用。
3.清除游离hbv
免疫球蛋白的作用还在于预防和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的作用,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具有感染hbv危险的乙肝易感患者。尤其是一些防医务人员以及接触hbv感染人群,还有就是一些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小于10iu/l的人群。比如像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经常会在工作时皮肤破损,如果不慎接触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感染乙肝。
因此一旦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就应该在12个小时之内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而等到一个月时间后还应该再重复注射一次,这样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一、过敏反应
在平时如果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身体里面的抗原和注射进来的免疫球蛋白起了反应,那么这个时候身体就会表现为瘙痒红胀等症状,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二、引起免疫系统异常
在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里面的抗体和抑制免疫球蛋白形成的作用,那么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了,大家在平时如果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话,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测验,否则可能会产生排斥反应。
三、血液粘稠
血液里面的物质含量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注射免疫球蛋白之后很有可能会导致血液黏稠出现。这些主要是因为血液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增多而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加,所以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异常。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乙肝孕妈来说是很熟悉的一种制剂,那么你知道新生宝宝为什么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吗?乙肝免疫球蛋白会带来哪些副作用呢?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
1、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变异,产生乙肝病毒免疫逃逸株,给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此外如果该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传播,现行的乙肝疫苗将无法预防,这是十分危险的。
2、引起婴幼儿接种疫苗失败,引起母肾的功能负担。
3、在肝移植患者中,静脉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会发生恶心、皮疹、风疹、红斑、关节痛、注射局部疼痛、过敏,用抗组胺类药物和普通止痛药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以上症状。
4、接受高剂量静脉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患者,血浆汞浓度升高会出现偏执、说话困难、双手震颤等症状,此外还应该警惕汞中毒。
5、乙肝患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在其体内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这种免疫复合物有可能晨起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的重要脏器中,引起免疫反映,导致乙肝并发症。
什么是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清除游离HBV,阻断母婴传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从怀孕28周开始,每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如果母亲是HBsAg和HBsAg双阳性的新生儿,国内达成的共识是: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提高婴儿的免疫力,所以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孕妇产后的新生儿有很好的保护和预防效果。
2、清除游离HBV,预防和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具有感染HBV危险的乙肝易感者: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医务人员以及接触HBV感染者前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小于10IU/L的人群,例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在工作时皮肤破损不慎接触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这样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皮肤创伤进入体内,这种情况下补救措施:应立即(12小时之内)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可起到预防和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的效果。另外其它任何意外接触乙肝病毒的人群或无乙肝保护性抗体、已接种疫苗但尚未产生抗体、保护性抗体不足的乙肝易感人群,在暴露前可采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