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警惕鼠标成“杀手”
提醒 警惕鼠标成“杀手”
鼠标比键盘更易伤害手
“鼠标手”早期的表现为:手指和腕关节疲惫麻木,有的关节活动时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类似于平常所说的“缩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症状,但其累及的关节比腱鞘炎要多。外科专家认为,鼠标比键盘更容易对手造成伤害,而这种疾病多见于女性,其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鼠标手”只是局部症状,如果鼠标位置不够合理,太高、太低、或者太远都可能继发产生颈肩腕综合征。
鼠标放桌面上有害健康
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位置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工作,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鼠标和身体的距离也会因为鼠标放在桌上而拉大,这方面的受力长期由肩肘负担,这也是导致颈肩腕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如太远了,前臂将带着上臂和肩一同前倾,会造成关节、肌肉的持续紧张。
升高转椅也可防“鼠标手”
如果调节鼠标位置很困难,可以把键盘和鼠标都放到桌面上,然后把转椅升高。桌面相对降低,也就缩短了身体和桌面之间的距离。
用科学的方法放置鼠标,会大大降低“鼠标手”的发病几率,让每一名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轻松、愉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鼠标手是什么 什么是鼠标手
“鼠标手”通俗而狭义的讲就是“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以及进入手部的血管,在腕管处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会导致食指和中指僵硬疼痛、麻木与拇指肌肉无力感。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手腕疼痛、肩膀发麻、手指关节不灵活的表现,其实这又是一种隐形杀手-鼠标手,那么鼠标手奥迪是什么呢?
上班族需警惕健康杀手
1、眼部疾病
上班一族的人们主要是整天对着电脑的屏幕,而这样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专家告诉我们对付视疲劳和干眼症,白领的眼疾主要集中在视疲劳和干眼症。因此,配备准确度数的眼镜很重要。发现隐形眼镜对视疲劳有好处。专家解释说:“隐形眼镜贴近角膜,每人鼻梁高度不同,框架眼镜产生的距离也会有远近,所以隐形眼镜的效果更好。”
对于对付干眼症,除了滴点人工眼液补充水分之外,“一定要早点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细胞代谢就在睡眠中完成。”平时多吃些核桃、花生果仁类,对眼睛都好。
2、腰颈椎疾病。因为白领的工作性质就是久坐,这样容易导致腰颈椎病,专家告诉我们要做反方向运动、还可以跳“小苹果”。以前,腰肌劳损多发于农民,没想到,现在年轻白领倒是高发人群。因此建议:工作了四五十分钟,站起来,做些相反的动作。坐着是向前倾的,那就往后伸懒腰,向四面八方扭腰。另外,还可以将电脑的高度调整一下。有些人不运动,加上喜欢喝咖啡,会有骨质疏松的情况。
3、胃肠问题、月经成女性首要问题。
白领是相对的自由,往往在吃饭问题上随心所欲,饱一顿饥一顿,暴饮暴食,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结果,一段时间就发现消化性溃疡来了。而白领大都喜欢熬夜,睡得晚起得晚,结果不吃早餐,结果胆囊炎、胆结石来了。而经常吃洋快餐,脂肪肝和三高,让很多好看的女孩子变成了胖姑娘。
电脑一族警惕腕管综合征
不正确的敲键盘姿势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如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痛就是其中一种。
电脑族警惕“鼠标手”
如今,人们生活和工作几乎都离不开电脑。但电脑族容易患上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这是因为人体手部的腕管内有1条正中神经和9条屈指肌腱,整天打字和操作鼠标,或是不正确的击键方式容易导致腕管容积减小或腕管内容物增加,进一步增加腕管内压力,挤压和激惹正中神经,最后导致腕管综合征。
该病表现为腕部肌肉或关节及前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除了手腕屈肌肌腱发炎之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遗传、年龄、手或手腕伤及某些疾病。
如何预防腕管综合征?
为避免患上”鼠标手“,电脑一族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手腕运动和保持正确的敲打键盘姿势。
1.伸展手腕、拉伸拇指、握紧拳头、双手合十按压、手捏握力器等简单运动可刺激手、手腕和前臂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腕管综合征危险。将毛巾卷起,垫在手腕下,有助于缓解使用鼠标时手臂的压力。
2.正确的击键方式:保持手腕要平直,手臂相对静止,要用手指动作,不用手腕动作,要弯曲,轻放于字键中央,拇指轻置于空格键上。击打键盘时手抬起,只有击键手指才可伸出击键,击完键后立即缩回,不可停留在已击键上;相同节拍轻轻有弹性击字键,不可用力过猛也不能过轻;大拇指横着向下击空格键并立即收回;右手小指击一次回车键,立即退回基本键位上。而一旦发现手指感觉异常、刺痛、麻木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骨科检查治疗。
腕关节综合症的介绍
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很常见的文明病,主要和以手部业有关。得了这种病会出现手部逐渐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到了晚上,疼痛会加剧,甚至让患者从梦中痛醒。 键盘、特别是鼠标是我们最常见的"腕管杀手"。随着开车族的日渐增多,方向盘也成为一大"腕管杀手"。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配工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综合症的"毒手"。女性是腕管综合征的最大受害者,她们的发病几率大约是男性的3倍,好发年龄多在30-60岁。原由是女性的骨骼要比男性小,手部的腕管发育先天较男性细,腕部的正中神经更容易受到压迫性损伤。特别是孕妇及某些内分泌失调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由于肌腱滑膜增厚,腕管管腔变小,更容易引发腕管综合征。如果频繁使用电脑则会"雪上加霜",使"鼠标手"更厉害。
鼠标手即(腕关节综合征) 致病原因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接触、使用电脑,这些上网一族大多每天不停地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科专家认为,经常反复机械地点击鼠标,会使右手食指及连带的肌肉、神经、韧带处于一种不间歇的疲劳状态中,使腕管周围神经受到损伤或压迫,导致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另外,肘部经常低于手腕,而手高高地抬着,神经和肌腱经常被压迫,手就会开始发麻,手指失去灵活性,经常关节痛。手指频繁地用力,还会使手及相关部位的神经、肌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麻木等一系列症状。而这种病症也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鼠标手",因为这些神经、肌肉和韧带在手掌根部都要通过一个管腔,即腕管,鼠标手在医学上也被称之为"腕管综合征"。得了这种病会出现手部逐渐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到了晚上,疼痛会加剧,甚至让患者从梦中痛醒。
鼠标手症状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的纤维性隧道,保护着手腕的正中神经。一般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但当你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就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压迫了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神经传导被阻断,同时血液供应受阻,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下述的症状就会发生。
1.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适。
2.断断续续的手指和手掌发麻、刺痛,有些病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麻得较厉害
3.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协同工作能力降低。
4.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严重时手指和手部都虚弱无力。
5.发麻的感觉在睡眠中和刚睡醒时较多发生,疼痛的情形在晚上会变得更严重,有时甚至会影响睡眠
6.疼痛可以迁延到胳膊,上背,肩部和脖子。
鼠标手的危害
患者会感觉到手部刺痛,无力,不能握拳和抓小物体,随着症状加重,可能会发展到不能开车和穿衣。手部肌肉变白,手部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永久性手部残疾。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失调,其结果是患者不得不放弃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以下统计数据来自美国劳工部: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雇员上半身(如手腕、手肘、肩)的重复性劳损将近占了已报道职业病的2/3。而最常见的劳损就是鼠标手。美国劳工部宣称,鼠标手是美国90年代主要的职业病,造成相当大规模的雇员残疾。
如何防止用电脑引发"腕管综合征"
1、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伤害;
2、手腕尽可能平放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
3、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度,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
4、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
5、确保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优质背垫,双脚应平放地面或脚垫上。
6、显示屏放置在身体前面的高度以不使头部上下移动为宜,当坐正之后,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平行直线上,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
7、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缓慢弯曲手腕,每小时反复做10秒钟;也可每小时持续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鼠标
* 最好选用弧度较大、接触面较宽、有助于力分散的鼠标。
* 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移动鼠标时尽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操作鼠标30分钟,即应该休息片刻。
* 坐时要注意挺胸,不要驼背,背部最好紧靠在椅背上。双腿不要交叉或翘二郎腿,以免使血液循环受到阻止,影响局部血液供应。
* 操作时经常晃动一下鼠标,并用臂力带动一下腕力,以减轻手臂的疲劳。不要用力地敲打键盘,要轻松、适中的用力。
* 打字时要正对着键盘,避免把键盘斜摆在一边,否则容易引起手腕过度紧绷。
* 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的工作状态中,如握着鼠标或打字时,每1个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肢体,并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防治"鼠标手"小体操
以往,人们对于改善身体某个部位的功能,一般只限于进行局部锻炼。最新观点认为,要想改变或提高身体某一个局部的功能,首先应该进行全身锻炼。这样,才会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局部的功能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下这套防治"鼠标手"的小体操,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挺胸、收腹、提臀;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用力向后甩100次。
挺胸、收腹、提臀;走十字交叉步,加手部特别是手腕部的动作,类似扭秧歌,配上音乐效果更佳,每次10分钟。
挺胸、收腹、提臀;双手五指交叉并翻转,五指翻转交叉时,尽量从胸前举过头顶,并尽量从头顶向后背伸展100次。
挺胸、收腹、提臀;扩胸后双臂、双手伸展,尽量水平方向地向后伸展100次。
挺胸、收腹、提臀;手掌向下,双臂平伸,做大雁飞翔的动作100次。
挺胸、收腹、提臀;右手背后,从肩上用左手去勾;左手背后,从肩上用右手去勾,并持续30秒。
双手在肩部收拢,并使劲攥拳头,尽量伸向空中并张开双手,反复做100次。
上班族长期用电脑 要警惕鼠标手
1、使用鼠标时配合使用“鼠标腕垫”垫在手腕处。
2、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减少手腕受力。
3、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的高度,这样可以减少操作电脑时对腕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4、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的工作状态下,使用鼠标或打字时,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握拳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5、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度为好。
6、鼠标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
7、使用鼠标时,应避免手腕长期处于弯曲姿势,应放置腕垫,承托手掌下方的肌肉,而并非手腕位置。
8、鼠标要就近放,并保持手腕平直,避免前臂过度伸展。若鼠标活动的空间太狭窄,手腕会受压,不能放松。
9、整理好办公桌,给鼠标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不少办公室的桌面堆满了文件,鼠标活动的空间缩在一角,手不能以一个自然而不受压的位置操控鼠标,加之食指、中指要经常重复按动鼠标,极易令手腕肌腱劳损。
10、最好做一些伸展运动,有助增强手腕肌肉及韧带力量。
①伸直右手,掌心朝外,向下与前臂成90度角,保持10—20秒,左手重复相同动作,每日做10次。
②伸直手臂,掌心向内重复1中动作,保持10—20秒,每日做10次。
③利用左手协助,轻轻向内转动右手手腕,保持动作10秒,然后向外重复相同动作,保持10秒。
什么是鼠标手 远离鼠标手
事实上鼠标是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大部分的患者是因为长时间使用鼠标,导致手指关节麻木、疼痛等情况出现,所以才被叫做鼠标手。
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重复性压力伤害”。一般来说,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
随后还可能出现渐渐朝着肩膀蔓延的疼痛,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不管是娱乐打牌、拨电话号码,还是炒菜做饭,这些简单的手部动作都会让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说“鼠标手”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
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
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位置,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位置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工作,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鼠标和身体的距离会因为鼠标放在桌上而拉大,这方面的受力长期由肩肘负担,这也是导致颈肩腕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上臂和前身夹角保持45度以下的时候,身体和鼠标的距离比较合适,如太远了,前臂将带着上臂和肩一同前倾,会造成关节、肌肉的持续紧张。
警惕老年健康的杀手
老年健康的第一个杀手是疾病的侵袭,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我不懂医学,没有发言权。我也不想抄录有关这一类疾病的资料。
六七年前,我就患有高血压。我觉得应该特别引起重视。有的高血压有反应,如头晕等;也有的没有任何反应,特别是长期患高血压的人已经习惯了,因此不当回事,这是不行的。因为患有高血压,就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因脑卒中致残的比例很大。
高血压往往有家族史,我父亲就患有高血压。那时我开始治疗,经过药物控制,基本上能够保持正常。我主要采取三条措施:一是药物控制;二是饮食控制;三是适量运动。过去查体,一般是血压、血脂、血糖都有点偏高,经过采取以上三项措施,加上心理调适,最近两年查体,都在正常范围内。
至于肿瘤,主要是早防早治,戒烟限酒,讲究饮食卫生。一旦发现患有肿瘤,不要怕,如今治愈的病例很多。人体健康就像人字结构,一撇是客观的、先天的,一捺是主观的、后天的,关键是在一捺上下功夫,与一撇协调好。
老年健康的第二个杀手是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一种说法,你想吃什么就是你身体需要什么,这种看法我认为不正确,不要为嘴伤身。
脂肪要限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不超过膳食总热能的30%为限,并应限制饱合脂肪的摄入量,不得超过总热能的19%。蛋白要适当,粗细要共享,钙质要增强,食盐宜减少,酗酒要预防,饥饱要恰当。
二是不讲卫生的习惯。三是懒得活动的习惯。天天静坐的生活方式不好。有的老年朋友天天坐着看电视,天天打麻将,这就是所谓的“一二三四”式生活方式,即一个早,两个“倒”,三个饱,四圈“了”,非常不利于健康。
老年健康的第三个杀手是消极心理,心理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给肌体各器官以适应的、良好的刺激,使肌体随时得到所需要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有利于健康长寿。人的寿命不仅决定于生理器官是否健康和衰老,而且同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据调查,长寿上百岁的老人,95%以上都有乐观开朗的性格。
要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要用积极心态看待一切。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情开朗,眼前就会是一片曙光。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你要是一心关注国家大局,就不会计较鸡毛蒜皮。同时多交朋友,对于克服消极心理也是有益的。
老年健康的第四个杀手是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有时会致残。我有好几位朋友都摔伤过,尤其是骑自行车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行。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比如穿行马路要注意,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前些天下雪,我骑自行车小心翼翼,没有出事。可是有一天早晨,我晨练骑车回家时,在我前面的自行车突然停下来,对面左边又来了汽车,我无路可走,只好往右拐上了结冰的路面,一下子滑倒,人仰马翻,“上苍”保佑,万幸没有出事,爬起来就走了。看来骑车要特别当心,当然也不要因噎废食。如果我坚持骑车,我想可以骑到80岁以上;如果不坚持,再骑车就有困难了。
比如外出旅游,身体可以、经济又能负担,当然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外出时注意安全就行了,不要怕不安全而不敢出门。老年人无论做什么都要量力而行,胆大心细,留有余地,争取万无一失。老年期一般可以分为健康期、带病期、伤残期,应当尽量争取延长健康期,缩短带病期,避免伤残期。
当然,年老多病,“身似漏船难补贴,齿如败屐久凋零”,“杀手”袭来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不要怕它。正是: “杀手”何足惧,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