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的坏处 身心俱疲,病症缠身
孩子说谎的坏处 身心俱疲,病症缠身
根据心理学发现,喜欢说谎的人,由于长时间处于身心紧绷状态:
在生理上容易出现心脏类、内分泌系统失常等疾病;
由于担心被发现,在心理上容易患上焦虑症和疑心病;
被社交排斥的人,容易出现自闭症和抑郁症。
在各种心理疾病的背后,也容易衍生一系列反常行为,轻则自伤自残达到懊悔宣泄,重则人格扭曲,仇视报复社会。
孩子爱撒谎该怎么办
1、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
当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2、先找出说谎的原因,搞清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但又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通过说谎来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有的是因为错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说谎,有的是因为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而说谎,有的是因为分不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而说谎,有的是因为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取悦家长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骗取自由而说谎,有的则是因为要故意刺激报复家长而说谎,如此等等。
在上述种种的说谎现象中,有些是孩子的无意说谎,有些是孩子的有意说谎;有些是孩子的偶尔性说谎,有些是孩子的经常性说谎。家长首先应当搞清楚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说谎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使得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比如,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帮助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孩子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孩子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家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4、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并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想像,如,用“我想……”、“我希望……”等等。当孩子无意的撒谎给别人带来伤害时,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和认识自己这种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不要把"编故事",不讲实话的孩子都当成坏孩子。孩子有时不讲实话并不是坏。对即兴说,随便说谎(或编故事)的行为要善意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希望他以后认真说话,有进步时要表扬。
5、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来而又不告诉家长和小朋友的情况。
6、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因为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不诚实的、爱说谎的孩子,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他会家长产生逆反心理,既然父母都认为自己是骗子、说谎大王,那么我就做给你们看好了,反正谎话是不说白不说,就是到了该说真话的时候也不说真话。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1、有的孩子说谎并不是他喜欢说谎,而是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比如说爸爸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考不到这个标准就要对孩子施以惩罚,这个时候孩子如果的分数真的没有达到爸爸的规定,而又害怕爸爸的惩罚,如果有可能孩子就不得不说谎了。
2、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的时候父母无意识的行为极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一位妈妈被孩子吵的不行了,随口对孩子说,你安静点,等下我给钱去买饮料。但是妈妈把这话说过去就忘记了,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妈妈说谎的印象,潜移默化的学妈妈的行为了,这样既降低了父母孩子心中的形象,又促使了孩子撒谎行为的产生。
3、有的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夸大或者幻想出一些事情来,叙述给父母听,这也容易被认为的撒谎,其实他们就是用夸大或者吹牛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因为成人的注意而已。
4、父母的引导性撒谎。有的孩子只要说不想去上学或者是不想去幼儿园,父母就会问是不是那儿疼了……,这些带有引导性的语言,往往会让孩子造成下意识的说谎,顺着父母的话就说我肚子疼了,我头疼了……,所以父母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大多数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摆脱困境,而非影响他人。因此,对于这种行为不必严惩,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泡脚有什么好处 缓解身心疲劳
现在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刚大学毕业创业者,每天下班回家都是身心俱疲,其实,每天下班后给自己准备一盆热水,躺在靠椅上闭上眼睛给自己泡泡脚,是很好的放松身心的方法,十几分钟后疲惫全部消失不见,而且对眼睛也是一种保养措施。
孩子为什么说谎
1、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
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恼火,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采取说谎来保护自己。想让孩子避免说谎,父母不但要听得进孩子令人高兴的真心话,也听得进令人伤心的真心话。
2、被家长哄骗之后心态发生改变。
孩子的感情体验无论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矛盾的,都不应该鼓励他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说,而应该按照孩子自己的体验去说。例如,孩子生病时,不想服药,家长骗他说药不苦;不想打针,家长骗他说打针不痛。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说谎的方法欺骗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实现自己的意愿。
3、家长所谓的权宜之计往往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样板。
如有人敲门找爸爸,爸爸不愿见,就叫孩子告诉找他的人说:“爸爸不在家”。家长骑车带孩子,被民警发现并批评时,家长就对民警说:“孩子生病,急着送医院”。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会说谎。所以,家长平时应该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断孩子说谎的隐性心理动机,为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
4、在家长的诱导和刺激下说谎。
母亲急着催孩子起床去上学,孩子还想睡一会,哼哼唧唧的一脸苦相。母亲不应提示说:“是不是肚子疼?”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按母亲的提醒顺杆爬,谎称肚子疼得利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会主动说出来的。
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亲会不由自主地鼓励孩子说谎:“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对不对?”,“你没有打他,他就哭了,对不对?”,“他头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对不对?”这样的提示绝不会使孩子诚实地说出事实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说谎的家长往往自食其果。
5、孩子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孩子内心有一种渴望。
孩子由于判断不准,把心里想的当作事实说出来,说出自己对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的一种想象,如“我看见一只漂亮的小狗在天上飞”,“我爸爸有一把手枪”,或是把邻居奶奶送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奶奶送的。这种谎言说出了孩子希望的事实和渴望的场景。这时候,审慎的家长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和动机,而不是简单责备孩子说假话。从谎言中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用于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希望。
总而言之,父母的态度和言行不应该引起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也不应该有意提供说谎的机会。发现孩子说谎,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是就现有的事实向孩子讲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没有必要对我们说谎。
孩子说谎表现
孩子说谎表现
1、假笑:假笑笑得较慢,而且笑容不对称;双眼完全没有表情。
2、眼神闪缩:说谎时,因为脑部要集中在谎话上,双眼会望向别处,或经常眨眼;跟对方没眼神接触,表现不安或闪缩。
3、视线:说谎者不时望向房门,双脚指向门口;这是因为潜意识想摆脱谎话,因而想离开房间。
4、表现犹豫:为怕前后矛盾,说谎时说话会比平时慢,小心用字遣词,脑海中会先“预演”一次。
5、面部抽搐:面部表情肌肉是不随意肌,偶然一次抽搐,即使过程不足一秒,或已露破绽。
6、面红:说谎时,心跳往往加速,血液涌进毛细血管,人就会觉得热,继而可能面红。
别让月子妈咪身心俱疲
◆ 食欲不佳
食欲是健康的指针,一般来说,刚生完产的第一周,由于黄体素下降的缘故,妈妈们都会有不错的胃口,但是有些妈妈却因为照顾宝宝的压力、天气闷热、睡眠不足、情绪激动、担心身材或悲伤等因素,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加上产后活动减少,不那么容易感到饥饿,或是月子食物不好吃,而无法在坐月子期间,获得应该有的营养补充。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考虑一天吃五餐或六餐,避免肚子腹或一次进食太多。
2.食物尽量清淡,避免太咸、油腻、产气性与特殊气味的食物。
3.选择产妇喜欢的食物,不必刻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
4.月子食物的食材应新鲜,最好采现吃现煮的方式,不要使用微波烹调或回锅好几次。
5.准备花生糖、黑芝麻、酒酿、核桃等小点心,有助于开胃。
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油烟、二手烟、气油味。
7.找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加以排除。
8.使用精致悦目的餐具。
指压按摩
1利用指尖,强力按压背部脾俞穴、胃俞穴三次,每次三至五秒钟。
2强力按压喉根部气舍穴、腹部中脘穴三次,每次三至五秒钟。
3强力按压脚部地机穴五次,每次三至五秒钟。
◆ 疲累
生产时会用掉很多体力,加上半夜要哺乳,睡眠不断受干扰,使得产妇的精神一直处于疲累状态;在中医学理上亦有五劳之说,就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以适度的活动,反而有助恢复体力,要改善疲劳现象,首先必须保持正常的作息,每天睡足8小时,除了卧床休息之外,偶而也要下床走动,等到产后一个礼拜再做运动。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建议避免吃冰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吃得太多。
2.食用麻油鸡、麻油羊肉、麻油猪肚等高蛋白食物,补充体力。
3.暂时请人来照顾宝宝,让妈妈晚上能好好睡觉。
4.使用奶嘴来满足宝宝的口欲,不会因为宝宝想吸奶,而打断睡眠。
5.睡饱了就起床走动,最好每隔3~4小时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6.避免长时间看书报、电视等伤眼力与精神的活动。
指压按摩
1先进行温水泡浴,让身体肌肉放松。
2顺序按压背部厥阴俞、心俞、肝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每穴三至五秒钟。
3顺序按压胸部膻中、中脘、期门、肓俞、大巨等穴,每穴三至五秒钟。
九个小妙招让宝宝不再说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十分关注的情况,认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根据原因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说谎”的情况十分常见。导致小儿“说谎”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几种:
1、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
孩子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球”。
2、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父母的教育不当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4、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底下去了”。
5、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
有时,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6、为了逃避某些事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
7、因害怕训斥、打骂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更不会鼓励孩子的谎言。但是,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又不纵容孩子说谎呢?
让孩子不说谎的9条建议
1、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2、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3、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4、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5、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6、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7、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
8、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请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
9、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地说谎,而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话,最好是找儿童心理专家帮助你。
为什么孩子要说谎
满足小小虚荣心
当孩子看到别人有一件好玩具,就谎称自己家里也有或者有一件更好的,或是欺骗父母说老师表扬了他。这很可能是平时父母有意无意的言行激发了孩子的虚荣心,于是他以说大话来自我满足。
逃避一些事情
有时孩子因为内心的某种恐惧而说谎。如为了不去上幼儿园而说身体不舒服。逃避去幼儿园的原因可能是他被老师批评了、受小朋友欺负了或是不敢参加一些活动等等。面对这样的谎话时,父母应先搞清楚谎言背后的真正原因,及时帮助孩子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总是以打骂来惩罚,那么,为了逃避责骂,孩子就可能学会用谎言来掩盖事实,保护自己。比如“全盘否认”,极力辩解说不是自己的错误,如不承认打碎了盘子等;要么就“避重就轻”,只承认一部分错误,如明明打了小朋友却只承认轻轻推了一下;或者“嫁祸他人”,如说是别人把盘子打碎了。
模仿父母的言行
作为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父母任何不经意的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很多情况下,父母的说谎行为,包括所谓的权宜之计,都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样板,潜移默化中把孩子变成了“大话王”。例如有人打电话来找爸爸出去,爸爸不想去,就推说家里有客人。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觉得说谎是对的。以后当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时,情急之下就可能会说谎。
当孩子有意说谎时……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
下面的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谎言。
妈妈在楠楠的口袋里发现一个没见过的玩具,就问楠楠:“这个玩具是从哪儿来的?”楠楠小声说:“小朋友给我的。”看到楠楠躲闪的眼神,妈妈很怀疑。于是,她蹲了下来,轻轻握住楠楠的小手,温和地说:“楠楠,看着妈妈的眼睛,告诉妈妈实话,玩具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你说实话,妈妈一定不会骂你。”
孩子是不是在说谎?敏感的父母会从孩子的表情、语言中发现蛛丝马迹,而要想让孩子说出真话,需要一定的询问技巧。楠楠妈妈的做法中值得借鉴的是:
语气亲切、温和。过于严厉、苛刻的问话方式只会吓得孩子更不敢说出真话。
保持目光对视。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谎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何况孩子。父母看着孩子时,用眼睛传递信任和鼓励,很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线。
鼓励孩子说真话。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因为畏惧惩罚而说谎,所以,向孩子保证他不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受罚,是最重要的一步。当然,父母必须说到做到。
楠楠承认,自己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就偷偷把它拿回家了。这时,妈妈把楠楠抱在怀里,说:“妈妈很高兴你对妈妈说了实话。喜欢别人的玩具,你可以请他借给你玩玩,但不能偷偷地拿走。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一定很着急,你说,是吗?”楠楠点点头。
后来,妈妈拨通了小朋友家的电话,楠楠在电话里小朋友道了歉,告诉他明天一定把玩具还给他。楠楠还准备把自己的一个玩具也带去给小朋友玩呢。
楠楠承认了错误后,妈妈做了很好的处理:
1.给孩子说真话以积极回应。
2.对孩子做错事和说谎的动机表示理解,并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3.启发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失。
特别提醒:父母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诚实做人。如果一时失信于孩子,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虚心承认错误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