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训练宝宝视力
小游戏训练宝宝视力
眼睛跟着玩具走
目的:用鲜艳的物品吸引宝宝的视线,使他们更快地注意目标,并能以目光追随目标。
方法:5个月左右的宝贝对色彩比较敏感了。妈妈拿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距宝宝60~70厘米的地方,让他看见并对玩具产生兴趣;然后,妈妈水平、垂直移动玩具,也可摇晃玩具或使玩具做圆圈形转动。仔细观察宝宝的目光怎样跟随玩具移动、摇晃或转动。如果宝宝的眼睛跟不上目标物,速度就要放慢,晃动和转动幅度相应缩小。
看看能不能接住它
目的:仔细观察物体飘落,训练宝宝眼睛追随物体的能力和注意力。
方法:抱着宝宝坐或妈妈宝宝席地而坐,妈妈把小丝巾、小手绢、气球等轻飘飘的东西抛向高处,母子的目光随着这些东西的上升而将视线“提升”、随着它们的向下飘落而下降;当它们快要落到跟前时,让宝宝伸手或张开双臂去接。而后,再扔出去,重复刚才的动作。
身体真有趣
目的:通过指认身体部位,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抱着宝贝,让他坐在妈妈的膝盖上、与妈妈面对面。触摸他脸上不同的部位,如轻轻抚摸他的鼻子,告诉他“这是你的鼻子”,最好重复多次;然后问:“妈妈的鼻子在哪儿?”抓着他的小手、放在妈妈的鼻子上,说:“在这呢。”照这样,妈妈可以同宝宝一起做“眼睛在哪儿”、“眉毛在哪儿”、“耳朵在哪儿”、“嘴巴在那儿”等游戏。
追踪游戏
当宝宝躺在床上,妈妈拿一个小玩具在宝宝上方晃来晃去的时候,宝宝的眼睛会跟着玩具的,这个简单的游戏几乎每个妈妈爸爸都和宝宝玩过。但你知道吗?这个方式既逗宝宝开心,又可刺激宝宝的视力发育。妈妈可以将此方法再发挥一下,比如将自己的脸也晃来晃去、将色彩丰富的小玩具上下、左右摇晃,但要在宝宝的视力范围内。
灯光游戏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对灯光有兴趣,妈妈可以利用灯光来和宝宝玩点小游戏。首先灯光不要太刺眼,打开灯后,妈妈要笑着逗下宝宝,用表情提醒她灯要关喽,然后将灯关掉,这样交错的开、关,在有趣的游戏里开开心心地刺激了宝宝的视力发展。妈妈也可以使用小手电来玩这个游戏。
照镜子游戏
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对于宝宝来说很神奇,妈妈可以经常和宝宝玩照镜子的游戏。在宝宝视力范围内挂一个镜子,或买“摔不碎”的镜子,和宝宝一起照一下就拿开、然后再照一下,反反复复,和宝宝在快乐中增加对视觉发育的刺激。
0-6个月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0-6个月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1、0-6个月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1.1、新生儿早教方法
心灵发展特点:刚刚出生的小家伙似乎还不是十分习惯,以整天的睡眠来缓解初到人间的不适应;宝宝喜欢蜷曲着身体,被温柔地拥抱。
1.2、1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竖抱观景物、交谈、抓握听音、口嘴游戏、发声应和、逗笑、被动操、嗅觉和味觉开发。
1.3、2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选画、蹬踢彩球、侧卧、俯卧抬头、用勺喂食、触体感受。
1.4、3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拍打吊球、用肘卧撑、单肢遥控、坐抱、翻身90度、元音答话、见人就笑、识别爸爸。
1.5、4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注视小物体、追滚球、表示情感、拉坐、荡毛巾秋千、学坐、丰富触觉、练习侧翻身、学会舔食。
1.6、5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辨认物品、单手握物、手足戏球、学练180度翻身、藏猫猫、找妈妈。
2、什么是早教
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
3、早教的重要性
0-6岁早期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期教育到底有多重要?脑科学表明,婴幼儿时期是生命发展的基础阶段与关键期,因此,聪明树的早教专家认为,早教是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根基。早期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0-6个月宝宝智能发展特点
0——6个月的宝宝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基本发展完全了,视觉也处在萌芽发展阶段。这一时间段的宝宝不是仅依靠某个单一的感官来感知世界,而是综合运用各种器官。所以,0——6个月的宝宝要在感官方面重点培养。
宝宝的听觉在怀孕5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基本发育完善了,所以,0——6岁的宝宝对声音是最为敏感的。你会发现,当你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有肢体上的表现,比如伸胳膊、踢腿,显得非常兴奋。由此可见,宝宝喜欢你这么做,也知道你在做什么。不要忘记,视觉可以补偿听觉的不足,所以,你在发出各种声音时,一定不要让宝宝看出声的个体或者动作,这点要牢记。
0——6个月的宝宝对声音很敏感,除了要多和他说话之外,还可以给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每次15分钟左右,音量稍小一些。记住,不要只给他听CD,否则他会只对机械的声音有反应。
0——6个月的宝宝是用语言来认识世界的,所以,家长们要尽可能多、尽可能早的和宝宝说话。
六个月宝宝早教内容有哪些
1、视觉发展关键期的训练
从出生到4岁时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宝宝对物体颜色和形状非常感兴趣,是宝宝感性认识世界的开始。
训练方法: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移动玩具刺激宝宝的视觉,带宝宝到户外欣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以扩大他的视野。
2、听觉发展关键期的训练
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就具有对不同发音的辨别力。对声音的敏感,是语言发展的准备,是语言发生的基础。
训练方法: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3、动作发展关键期的训练
动脚Y,拍手,爬行……这些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以前。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和合理的外界刺激,宝宝的动作就能很顺利的发展。
训练方法: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亲子游戏促进宝宝肢体发育
(一)手部运动能力
1、撕纸
在这个阶段仍然必要。可以买一些皱褶纸,各种颜色的,撕成碎条后让妈妈把她们粘起来。妈妈挂在脖子上,说谢谢宝宝给妈妈做这么漂亮的项链!
2、捡豆豆
黄豆一把放在桌上,让宝宝放在小瓶子里。这个节目要看好,因为她可能放嘴里。这个游戏同样可用于分类。比如黄豆和绿豆混在一起。
3、幸运小星星
对黄豆不放心的妈妈可让宝宝撕各色皱纹纸,揉成小球,装进透明小瓶子,送给爸爸、外婆等心爱的人,这是宝宝送给她们的幸运小星星。
4、扔球3米远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难度设置:可适当增加球的重量。
帮助给予:(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5、互动式投篮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难度设置:适当增大距离。
帮助给予:多给予孩子鼓励。
6、小球钻洞
游戏目的:锻炼3至4岁幼儿手的控制能力及手腕的灵活性。
游戏内容:(1) 在地上用小板凳、各种书、板子搭成各种小洞作为障碍物。(2) 给宝宝规定路线,用棍子拨小球让小球走完全程。
游戏指导:游戏中应鼓励孩子耐心、细致地“走”完全程。在游戏开始,大人也可以拿一根小棍,给孩子以适当的帮助。
7、穿水果串
游戏目的:锻炼3至4岁幼儿用手指穿东西的动作和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游戏内容:(1) 将胡萝卜、黄瓜、苹果、梨、桔子、香蕉去皮切成片。(2) 找几双一次性卫生筷,一头削尖,交胡萝卜等依次穿好。
(二)腿部运动能力
1、脚尖走
在独走的基础上,学习垫脚尖走,进一步练习平衡能力。由妈妈或爸爸做示范,开始后面有人保护,慢慢脱离保护,让宝宝自己脚尖走。
2、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1)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2)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3)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1) 身体协助;(2)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3、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1)由另外一成年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2)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3)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4、小小登山运动员
游戏目的:训练3至4岁幼儿双脚交替上下楼梯,发展空间知觉。
游戏内容:(1) 外出回来,走到第一道楼梯时,便和宝宝比赛爬楼梯。(2)妈妈先爬上第一层的平台处,然后说,下一个是宝宝了,告诉宝宝自己爬楼梯所用的时间。在爬的过程中,妈妈尽量扶着楼梯,假装很累,插腰站住一会儿并回头看下面的爸爸和宝宝。爸爸这时应先喊加油、加油,宝宝也会学着喊叫,再一口气爬上去。(3) 当宝宝爬完后,要给宝宝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
游戏指导:每到要楼梯处都进地这个游戏。宝宝爬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一定要加油,鼓励宝宝。当3至4岁幼儿爬得十分平稳、熟练之后,一家三口可以真正的进行比赛,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让宝宝既有胜利感,又有失败的经验。
5、跳沙包
游戏目的:训练3至4岁幼儿双腿的跳跃能力及双脚的灵活性。
游戏内容:(1)做一个小少包,再在地上来好格子,就可以开始游戏了。(2) 先把沙包抛入第1格,让孩子将沙包夹在两腿间跳起抛入第2格,孩子跳进第2格。(3) 如此跳法,进入3、4格,跳完第4格时再用两脚将沙包夹紧抛出格外。
游戏指导:(1)在平坦的泥地和水泥地上都可以进行这项游戏;(2) 沙包压线或抛出格外,则输掉。
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的六大关键时期
1—3岁,训练口语发展
训练方法:
1.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2.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自然地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
2—4岁,锻炼计数能力
训练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宝宝听,如给宝宝糖果时、上下楼梯时。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3.利用生动的形象,教宝宝认识数字符号,如1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等。
4.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做,如让宝宝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
5.运用具体实例,教宝宝加减法,如用苹果、积木等演示。
6.提供足够的实物材料,让宝宝自己动手,寻找数字间的联系。
父母手则——开发智力的辅助工作
1.保证营养,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宝宝从出生起大脑就需要不断地吸收各种帮助大脑发育、发展的营养元素,ARA和DHA成分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
2.多进行益智游戏,用游戏和玩具,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学习方法,向宝宝输送精神营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脑部潜能,升级孩子的智力。
3.多和宝宝交流。在宝宝玩游戏的同时,亲人的参与很重要,父母的爱心和耐心能够很好地诱导宝宝投入到游戏当中,将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有机地联系起来,给予宝宝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灵沟通。
如何给7个月的宝宝做早教
1、宝宝语言能力的训练
在宝宝6个月后,就已经能够模仿身边人的发音,学会了叫“爸爸”、“妈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除了在宝宝耳边多与他交流外,还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告诉他什么是走,然后一起带着宝宝做走的动作。另外,这个时候的宝宝对陌生环境还是有着强大的恐惧感,爸爸妈妈可以带宝宝多多和朋友接触,让宝宝和你的朋友一起玩耍,能够尽可能多接触外界环境,训练宝宝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并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2、宝宝认知能力的训练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给宝宝买一些识字卡片来训练宝宝。不过,建议爸爸妈妈最好购买有图片的卡片。比如,图片上有苹果,那么就可以在让宝宝看卡片的同时,指着图中的“苹果”,告诉他读音,爸爸妈妈也可以手中拿着一个苹果。这样,多让宝宝看一些图片鲜艳的卡片,能够让宝宝增加对事物的含义,提高认知能力。
3、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用一些小游戏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这也是能够开发宝宝大脑的训练。比如,桌子上可以放一个苹果,一个空盘子,然后给宝宝做示范,将苹果放在空盘子中,同时给宝宝讲述你在做什么。你的示范动作之后,就可以让宝宝也开始做。不过,如果宝宝不配合你的这个“小游戏”,那么也不要着急哦。
4、宝宝手指触觉的训练
给宝宝做手指触觉的训练能够让宝宝锻炼手指的灵活和精确度,也是同样能够开发宝宝大脑的。那么如何给宝宝训练手指触觉呢?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让宝宝抓取苹果、猕猴桃、橡胶玩具、金属玩具、糖豆、手机……等等一系列不同形状、不同质感、不同重量的物品,增强宝宝手指触觉的感受。
5、宝宝爬行能力的训练
训练宝宝爬行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而且在爬行中能够让宝宝接触身边的不同事物,开阔宝宝的视线,促进宝宝的身心发展。那么,如何训练宝宝的爬行能力呢?这里可说的不是简单的向前爬行哦。你可以手中拿着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然后引着宝宝训练向前后左右的爬行,还可以训练向后退着爬行,以及快速爬行和转圈爬行等,总之,你可以让宝宝尽情的向各个方向爬行。
新生宝宝视力训练方法
新生宝宝视力之训练方法
虽然新生宝宝都具有一定的视力,但是在目前阶段来说,都还是比较弱的。不过如果父母们可以加以适当的训练的话,那么就可以让你孩子的视觉反应变的更加的灵敏和准确。
1、第一个训练方法,需要父母们准备好红色的布,以及一个手电筒。为什么要选择红色的布呢?这是因为对于刚生的宝宝来说是会比较这个颜色的,所以选择这个颜色能更好的诱导他。爸爸或者是妈妈们可以将红布包在手电筒上面,然后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在新生宝宝的眼前左右,前后,远近或者上次移动,诱导宝宝追开就可以了。
2,通常来说,新生的宝宝对于对比比较强烈的色彩和图案会比较的感兴趣,因此第二训练方法,爸爸或是妈妈们可以找一张黑白的卡片来给宝宝看,并且告诉宝宝哪个是黑色,哪个是白色即可。
新生宝宝视力之父母须知
虽然对于新生宝宝进行视力的训练,对于宝宝视力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是爸爸妈妈还有必要知道宝宝的视觉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训练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1、颜色太复杂,图案太频繁的物体,会容易让宝宝造成对颜色的混淆,因此小编建议此阶段的父母最好不要给宝宝看这类的物体。
2、其实,小编相信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刚刚出生的宝宝都是近视眼,开始的时候只能开到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能看到的范围也大约只有45度角。因此,爸爸妈妈们在训练宝宝视力的时候,不要让训练的道具离得宝宝太远或者是太偏。如果父母们不能很好的判断哪个距离适合宝宝的话,那么可以观察宝宝的反应,要是宝宝训练时没有反应的话,那么就说明宝宝看不见了,因此就需要拿的近一些。同样的,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以免导致宝宝形成斗鸡眼。
3、对于宝宝视力的训练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急于求成,这点是需要爸爸妈妈们非常注意的。对宝宝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容易造成宝宝视力疲劳。因此小编建议爸爸妈妈们给宝宝视力训练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视力保健要按照各个年龄段依次进行
0~1岁·频繁的刺激
发展重点
这1年内,视觉系统快速发展,使宝宝从只能分辨黑白影像,到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甚至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偶尔出现眼睛偏斜现象是正常的。4个月大后,需注意眼珠是否会随着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大之后,若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就要找医师进行诊治。
爸妈这样做
身心的满足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营养均衡是提供孩子好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宝宝开始吃辅食时,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度平衡。多吃蔬果制成的辅食,以摄取丰富的维生素。
频繁的互动在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多元的刺激有助于宝宝的视觉发展。出生时,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8个月大,宝宝会开始寻找眼前消失之物,躲猫猫是个有趣又可训练视觉的游戏。
1~2岁·训练手眼协调
发展重点
这段时间,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的协调,能让宝宝正确地接及丢东西。视力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感受事物立体感而不敢移步。
爸妈这样做
少看电视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电视、电脑等对其发育都有不良影响。若要看,1次不超过30分钟,1天以1小时为限,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保持与电视平面对角线长度6~8倍的距离。
配对游戏宝宝开始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一些形状及颜色的配对游戏,会让宝宝很感兴趣,同时也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弱视训练游戏
1.对于初诊的患儿要进行全面详细的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以防误诊及漏诊。
2.常规给予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矫正眼镜,对于单眼性弱视,严格遮盖健眼,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严格遮盖,遮盖健眼对于弱视患儿一般都很难接受,特别是刚开始接受治疗的患儿,遮盖健眼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及生活,较小的患儿会哭闹拒绝遮盖,大的患儿会因为影响外观而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偷偷去掉眼罩而影响治疗效果。对患儿及家长要耐心讲解遮盖对治疗弱视的重要性,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及理解力来讲解,告诉他们若视力不能恢复将来不能当司机、美术家、设计师等,让他们知道弱视的重要性,而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让弱视对治疗感兴趣,医院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环境优良的训练环境,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可以游戏、玩耍、看书,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而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厌烦治疗,在训练室内播放孩子们爱听的童话故事及儿歌,以增加孩子们的乐趣。对于初诊畏惧治疗的患儿可带领他们参观训练室,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感觉在这里很开心,从而接受治疗。
4.弱视训练游戏?让家长了解弱视的病因、治疗方法、怎样预防复发及弱视对患儿的危害,让家长进入孩子的训练环境及业余活动环境,了解孩子们的训练状况及生活,并让初诊的患儿家属与已接受训练的患儿家属交谈,相互交换意见。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要比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可信度更大,增加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5.定期为弱视患儿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了解患儿的视力增长情况,及时调整遮盖及治疗,以提高疗效。
6.对于不能接受集体式综合训练的患儿,可采用家庭式训练,定期复诊,给予正确指导,并要经常通过电话督促患儿及家长,一方面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增加信任度,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及早恢复正常视力.
儿童感统失调统合误区
•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宝宝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游戏也要有限制——有的父母会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制止宝宝的游戏,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有其可贵之处,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宝宝的兴趣延伸。
•学步车有利于早走路——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快点学会走路,用学步车来进行“辅正”,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成长的正常要求,宝宝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要尽可能让宝宝爬行,这样才有利于四肢肌肉的发育,为今后的成长里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宝宝智力开发的五个阶段
1.0~2个月
此时的宝宝对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的外界刺激都有反应。2个月的宝宝俯卧时能抬头,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动,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小游戏:蹬玩具。家长将软球或柔软的玩具放在宝宝小床的一侧,把玩具推到宝宝手边,他便会用手推开玩具;再将玩具推到宝宝脚附近,他会用脚去蹬玩具。此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宝宝的手、脚灵活能力。
2.3~7个月
此时是宝宝由视觉引导的知觉探索时期。宝宝能积极活跃地探索身边的事情。
小游戏:藏猫猫。妈妈蒙住自己的脸,然后问宝宝:“妈妈在哪儿?”在宝宝寻找时,突然露出脸,并叫一声“喵儿”,逗宝宝笑。然后将宝宝脸蒙住,让他学着露出脸来,渐渐让宝宝自己控制游戏,训练宝宝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8~13个月
孩子的感知能力变得灵敏,开始喜欢模仿。
小游戏:拍拍手。与宝宝面对面坐下,握住他的两只手,边对拍边说“拍拍手”;然后不握他的手,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拍拍手”,教他模仿,训练宝宝理解语言与模仿的能力。
4.14~18个月
宝宝开始产生抽象思维。在1~1.5岁阶段,宝宝能更精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能配合父母的引导进行互动。
小游戏:音乐呼啦圈。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圆圈,音乐开始时,家长带宝宝按顺时针方向踏步走,音乐停止,引导宝宝停下来。做2~3次后,可以让宝宝自己尝试。
5.21个月以后
宝宝能够掌握符号关系,如语言理解、语言逻辑等。
小游戏:给宝宝讲个简单的图画故事,再让宝宝讲给家长听。家长可结合图画,重复一些重点的语言、动作描述,也可让宝宝跟着复述。然后让他看图讲故事,有困难时父母可适当提醒。若宝宝讲得与图书不一致不要去纠正,肯定他的合理创造。
帮宝宝开发智力时,应顺应自然,配合宝宝的发展阶段,适时给予刺激,营造学习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退一步”,给宝宝独立发展的空间。
适合1岁宝宝游戏
宝宝满1周岁后,其生活范围逐渐扩大,也具有了一定的运动、认知、语言等能力,此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游戏,以培养宝宝这些能力的发展。那么,1岁宝宝游戏有哪些呢?
1、识图游戏。家长可以给宝宝多玩一些识图游戏,如小狗、小猫、大树、花朵、汽车、自行车等图片,通过这项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以此来扩展宝宝的视野。
2、藏与找。家长可以当着宝宝的面,将一个玩具放在枕头下或被子里,然后让宝宝去寻找,以帮助他对“看不见物体依然存在”这个概念的理解。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不断更换玩具和遮盖物,以引起宝宝的兴趣。
3、指认身体部位。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告诉宝宝:“这是眼睛,眼睛能看到宝宝;这是耳朵,耳朵能听见声音;这种嘴巴,嘴巴能说话、吃东西。”然后问宝宝:“眼睛在哪里?耳朵在哪里?嘴巴在哪里?”让宝宝自己指认,以训练他的反应能力和自身协调能力。
其实,适合1岁宝宝玩乐的游戏有很多,家长可根据宝宝的爱好和需求来选择,并在游戏中发展宝宝的智力、体力、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