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宝宝大小便怎样算正常

新生宝宝大小便怎样算正常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绿色粘稠的大便,医学上称为“胎便”。胎便中含有胎儿时期的肠粘液腺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胆色素等,这种肠腔中的混合液并非是肠道出血,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如果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尚无大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细心的父母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质量,也可以得知妈妈的营养是否适当,以便调整饮食结构及科学哺乳。例如:

新生儿的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新生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摄糖量。

当母乳中蛋白质过多时,新生儿的大便有硬结块,臭味特别重,此时妈妈应该注意限制鸡蛋的摄入量。

当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且次数多,新生儿常因饥饿而多哭闹。

当肠道感染时,大便呈溏薄或水样的粘液便,且脓性腥臭。

宝宝一天几次大便算正常

宝宝大便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观察大便的颜色、气味及量,才能诊断宝宝的饮食、生长及疾病情况,此现象在社会中已经很流行了,那么宝宝一天几次大便算正常呢?宝宝的大便要分胎便、母乳喂养的大便、配方奶喂养的大便,其排便次数及量等有极大的变化,对症性的诊断鉴别才能准确的判断,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解答。

刚出生婴儿排出的便便叫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

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此后,婴儿便便的次数,更多的是受到喂养方式的影响。

首先来说说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这也有阶段性的。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另外,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这就表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妈妈母乳确实不足可以给宝宝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婴儿的粪便一般为糊状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没有气味。吃母乳的孩子很少便秘,孩子几乎能吸收所有的东西,废物很少,这也说明为什么孩子有时三天才排出一次粪便。请记住妈妈所吃食物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婴儿,辛辣的食品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相对于母婴喂养的宝宝,人工喂养的新生宝宝大便会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在孩子消化功能稳定下来以后,吃配方牛奶的孩子排便的次数比较多,粪便质地较吃母乳孩子的粪便硬、发黄、有异味。吃配方奶的宝宝,每天应至少排便1次,假如达不到1天1次,而且排便时因大便坚硬而很吃力,就有可能是发生了便秘。

有时爸妈会发现孩子的粪便柔软,像软皮鸡蛋—样,但是正常孩子的粪便应该是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给孩子饮水:即在平常的配方牛奶中多加一些水。在孩子喂奶中间,也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凉开水。在孩子达到几个月后,可以在饮水中加一些干梅汁或滤过的水果汁,预防粪便干燥。

通过文章的讲解我们能准确的判断宝宝一天几次大便算正常,虽然有些婴儿的大便次数多,根据多方面的判断发现大便是正常的,因此我们不能统一的判断宝宝大便多就有问题,而宝宝大便少也要分情况,脐肚的婴儿大便有规律,大便次数也会少一些,因此大便的次数就有变化,家长也要及时的鉴别。

新生女宝宝小便处有血 新生女宝宝小便处有血正常吗

新生女宝宝小便处有血是正常现象。

有少部分新生女宝宝在出生后的3—7天阴道会有像白带一样的白色粘液,甚至是血性分泌物,这种现象类似月经出血,我们称之为假性月经,一般出血症状会持续1—2周就会消失,是新生女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可不必就医,平时注意清洗护理好宝宝的私处即可。但如果是血性分泌物较多时,要及时看医生,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的可能性。

小孩子一天拉几次大便算正常

次数、气味、颜色、形状,0~ 4 个 月母乳喂养新生儿比较多,每天6~7次,甚至10次也有可能。月龄增加以后,一天3~5次 无臭味,可能有酸甜气味 金黄色、黄色、棕色 新生儿的大便都比较稀,呈糊状或水样,可能有黏液或奶瓣。2~3个月以后,宝宝大便会慢慢变软、变厚,不干硬。

人工喂养 新生儿一天2~3次,基本上1~3天1次都是正常的,无明显臭味淡黄色,如果吃的奶粉含铁量高,可能呈绿色。 大便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干燥,质地较硬,基本成形,为条状。但相对成人来说还是比较软的。 5个月添加辅食后母乳喂养明显减少,1~2天一次,3天以内一次都正常 添加碳水化合物后会有发酵的臭味,7~8个月添加荤腥后会变更臭 颜色受到辅食的影响 慢慢过渡到成形 人工喂养 1~2天一次,3天以内一次都正常 成形。宝妈还可在网上讨论,大家一起讨论育儿问题,共同学习育儿经验!

小孩子一天拉几次大便算正常,看了这些介绍之后,我们可以判断小孩子的排便功能是否正常,这是值得关心的问题,孩子是我们从小就很关心和照顾的,孩子的大便会随着食物与外界因素,年龄的变化,这些因素等,引起大便次数的变化,我们要关心身边的小孩子,小时候的健康会影响到长大的健康。

男人一天几次小便算正常

一项关于“前列腺与排尿认识”的调查。该调查成功访问了465名35岁以上的男性职业司机。近三成人并不知道,男性正常排尿应该在1分钟内完成;有近五成人认为,排尿时间比一般人长也没有问题;七成人拒绝因为排尿时间长而求医,其理由多为不知道这是疾病。然而,进一步健康体检显示,73%的男性有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对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上男性可通过自行计算小便时间,如1分钟内是否能排清,来判断自己是否出现前列腺问题。

喝水后应该多久上厕所才正常?社会上流行的尿多就是肾虚、多喝多尿才能排毒等传言,到底有没有道理?以下是专家给出的一个健康小便的“金标准”。

1、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A、6次;B、7次;C、8次;D、9次

正确答案:C

专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

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

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觉神经过敏,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2、晚上最好起夜几次?

A、0次;B、1次;C、2次;D、3次

正确答案:B

专家解析: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

起夜太多,一种情况是因为睡前喝水多造成的。这是正常情况,没有必要为了不起夜刻意减少晚上的饮水量,除非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控制全天饮水量。不用担心晚上喝水多,早晨起来眼睛和脸会浮肿,只有肾有问题的人才会这样,健康的肾会正常代谢,不会造成浮肿。

很多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晚上一点水也不敢喝,时间长了,反而会让尿很浓,导致膀胱结石等疾病。

还有一种情况是,晚上没喝多少水,也老是起夜,那就和白天尿频的情况一样,每次尿量多,说明有内科代谢性疾病;每次尿量少,说明膀胱和尿道有了问题。

3、喝水后,一般多久去厕所?

A、10—30分钟;B、30—45分钟;C、45分钟—2个小时;D、2个小时以上

正确答案:B

专家解析:一般来说,水在体内正常代谢需要30—45分钟,相当于学校里一堂课的时间。不过,这道题里即使选其他选项,也不一定代表你的身体,尤其是肾脏出了问题。水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吃的是咸还是淡。吃得过咸时,排尿的时间就会长一点,因为盐会造成水在体内潴留。

二是你吃得多还是少。宴会前什么也没吃就猛灌啤酒,很快就想上厕所;而吃了东西,尤其是主食后再喝酒,就不太容易有尿意。原因很简单,食物像海绵一样吸附了水,延长了它排出的时间。

此外,身体是否缺水和天气的冷热也会影响排尿时间。运动完出一身汗,身体高度缺水,喝的水全部被吸收,就不易排出;天气太冷,水分很难通过汗液挥发,只能变成尿液,就让人老想上厕所。

4、正常的尿液是什么颜色?

A、淡茶色;B、无色;C、发亮的黄色;D、鲜红色;E、酱油色;F、白色。

正确答案:A

专家解析: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就像你沏的第一遍茶水。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的时候,则像一种啤酒的黄色。这几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尿液包括以下几种:发亮的鲜黄色,说明尿液中含有黄疸,或者补充维生素B2,也就是核黄素过多;像洗肉水一样的鲜红色,说明尿中有红细胞,可能是肾脏外科疾病或肾炎,或者利福平等受抗结核药影响;酱油色,尿中有破了的红细胞,也可能是肾炎;白色,很少见,说明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5、一天的尿量是多少?

A、100毫升;B、400毫升;C、1000毫升;D、1500毫升;E、3000毫升

正确答案:D

专家解析:我们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这是正常尿量,其实,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

少于400毫升叫做少尿,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旦发生,大多为急性肾衰竭;多于3000毫升叫做多尿,多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

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完全是个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地多喝水。

6、健康的尿液什么样?

A、浑浊;B、澄澈;C、气味浓;D、气味淡;E、泡沫多;F、泡沫少

正确答案:B、F

专家解析:淡黄澄澈透亮无疑是健康小便的重要标准。但尿液浑浊也不必过于担心。尤其天气凉时,尿液放置一会儿后容易变得浑浊,甚至放久后,尿盆底部还会出现白色沉渣,这往往是尿液析出了盐类结晶,它与肾脏病无关。

尿液中泡沫多则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做尿化验,如果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病造成的;但是如果尿化验并无蛋白,这种泡沫多就并非异常。

临床上很少用尿的气味来辨别健康与否,所以尿味浓淡不用太放在心上,除非你的尿呈一种奇怪的烂苹果味道,那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巧排残余尿:

尿液若排不尽,易诱发尿路感染,成为患病的一大祸根。如何才能将残余尿排尽呢,专家介绍几点技巧:

解完小便后,用手指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会阴部位挤压一下。这样不仅能排出残余尿,而且对患有前列腺炎的人颇有好处。

勤做提肛动作,以增强会阴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缩力,可以促使残余尿尽快排出。

新生儿大小便前哭闹怎么回事 其他疾病引起

除了上述原因会导致新生儿大小便前哭闹以外,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导致新生儿大小便前哭闹,如: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膀胱感染、肠胃炎症等一些疾病都会引起宝宝大小便前哭闹的行为。

新生儿不止是大小便前哭闹,其他时候也经常无故哭闹,还伴有食欲不振或拒奶、呕吐的症状,则多半是疾病引起的哭闹行为。

如果新生儿有上述症状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相关大小便检查,确定病因,对症治疗为宜。

宝宝腹泻是怎么一回事呢

1、乳糖不耐受。新生宝宝肠道内的乳糖酶不足,不能很好地分解配方奶中的乳糖,致使乳糖进入结肠,被细菌分解产生很多气体,同时吸收很多水分,就会出现腹泻。

2、牛奶蛋白过敏。新生宝宝肠粘膜发育和肠道菌群不成熟时添加配方奶粉,可能会诱发牛奶蛋白过敏。医生建议,给新生宝宝添加配方奶粉时,可优先选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3、宝宝出生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除母乳蛋白外,免疫系统会把部分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当成异种蛋白,这些蛋白质通常分子量比较大,容易剌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作出过强的反应,如宝宝腹泻。

4、水样便便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宝宝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有些多,拉的次数频繁之后,宝宝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少泪、小便少、皮肤弹性差、精神不振等。而油性便便则表示妈妈或宝宝饮食中脂肪过多,绿色便便代表喂养不足,黑色便便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尿布的如何选择

尿布以纯棉质地颜色素净为宜

纯棉质地的尿布透水性和吸湿性均优于化纤织品,而且柔软舒适,便于洗晒,很适合宝宝使用。旧棉布、床单、衣服都是很好的备选材料。也可用新棉布制作,但要充分揉搓后再用。尿布可折成长方形或三角形,一般应准备30-40块,以备洗涤、更换。

新生宝宝尿布的颜色以白、浅黄、浅粉为宜

便于看清宝宝大小便时的颜色和性状,忌用深色,尤其是蓝、青、紫色的,以防染料引起过敏、刺激宝宝皮肤。

尿布不宜太厚或过长

以免长时间夹在腿间造成下肢变形,也容易引起污染。

尿布在宝宝出生前就要准备好,使用前要清洗消毒,在阳光下晒干。如果选用纸尿裤,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好的,且符合宝宝身材大小合适号的纸尿裤。

相关推荐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喂饱了

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断,主要看宝宝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喂养就比较难估计,主要从以下判断。 1、乳房的自我感觉 妈妈在哺乳前,乳房有饱胀感,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时,乳汁很容易挤出。哺乳后,妈

月子里宝宝一天大便几次正常

解析宝宝腹泻 如果宝宝排便次数增多、便便的颜色以及性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妈妈们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据临床表现,宝宝的腹泻可分为轻度腹泻和重度腹泻。 轻度腹泻: 宝宝大便每天约3~10次,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尔有恶心、呕吐。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轻度下降,体温大多正常,偶有低热,无明显脱水症状。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因为进食不当、消化不良或者着凉所导致的非细菌感染性的腹泻。 便便解析: 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也不完善,人工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过

婴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正常大便次数是多少呢?要根据时间和喂养情况决定: 1、胎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开始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爸妈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2、母乳喂养便便次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

刚出生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刚出生的宝宝怎样的大便才正常

1、大便形状:拉出来的大便颜色呈墨绿色,便便比较粘稠、发亮,但无臭味。 2、排便时间:胎便2—4天排完即转变为正常新生儿大便,由深绿色转为黄色。 3、大便总量:胎便总量约100—200克。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新生宝宝如何护理尿量才正常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的新生宝宝,最好都尽早给宝宝喂奶,补充宝宝所需的营养,让宝宝多喝些奶水,不仅有助于宝宝长身体,增加抗病力,还能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几率。 宝宝每次大小便过后,家长都要及时准备清水,为宝宝清洗尿道口,防止宝宝尿道口被异物黏连,导致尿排不出来。

新生儿大便几次才正常

在了解了宝宝们的大便颜色之后,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宝宝大便几次才正常。 吃母乳的新生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通常在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如果新生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主要不是看多少天一次,而是周期规律和性状如何。有的宝

怎样通过大小便判断新生儿的健康

新生儿的大便代表着什么? 宝宝大便的规律: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会排出颜色黑绿黏稠、没有臭味的胎粪,随着2-3天会排出棕褐色的过渡便,以后就转为普通大便。 新生儿正常大便的特点:根据喂养条件不同,正常大便也有差异,人奶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样,味酸不臭;牛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色淡黄、较硬,有臭味。如果妈妈乳头有裂伤出血,宝宝的大便可能会像柏油一样,这也是正常的。大便次数牛奶喂养的宝宝较母乳喂养的宝宝少,每天3-5次。 新生儿不正常的大便: 1.母亲乳头正常而新生儿大便是柏油便。 2.大便带鲜血,新生

如何辨别宝宝大小便是否正常

宝宝大小便是否正常 宝宝出生后的3~4天胎粪完全排完后即转为金黄色带有酸臭味的大便;如用牛奶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则呈淡黄色。 宝宝处于新生儿期粪便较多,几乎每次换下的尿片可能都沾有粪便,这不是腹泻,而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控制肛门的肌肉所引起的,这时的正常大便是粪质均匀,没有奶块,水分不多,不含黏液。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现粪便呈深绿色黏液状,则表示母乳不足,新生儿处于饥饿状态,需增加牛奶;牛奶喂养的新生儿如发现粪便呈灰白色,质硬,则表示牛奶过多,或水分过少,需改变牛奶和水的比例;否则将会导致

新生儿大便次数

家长在照顾新生儿时,不仅要关注宝宝是否拉了大便,大便的色泽密度怎样。还要关注大便的次数。如果新生儿大便次数一直是规律的。偶然有一两次的改变,父母可能会非常紧张。如果接下来又变得正常,那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在改变以后,次数毫无规律可言,那就需要仔细再琢磨一下了。 到底新生儿大便次数在多少范围内才正常的呢?大部分新生儿的家长由于是刚为人父母,对这方面没有经验,不了解相关的知识,可能会影响主观上的判断。下面来帮他们讲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正常的宝宝大便应该是软而稀的,通常是浅褐色,或者是芥末黄色,如果

如何训练宝宝大小便

中国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老一代认为,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专家指出:“宝宝是否能大小便自理,和宝宝的智力无关。智力由头脑来决定,和控制大小便的膀胱相隔遥远。”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宝宝的如厕训练呢? 宝宝如厕训练5大信号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脱离尿布生活呀?这可是年轻父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时遇到的头等问题。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要视情况而决定。下面5个信号提示你的宝宝可以开始使用便盆了。 信号1:宝宝在便后能感觉到尿布或者纸尿裤湿了,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表达不舒服的感觉。 信号2:宝宝能在口头上或行动上表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