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矮孩子如何长高 增强孩子抵抗能力
父母矮孩子如何长高 增强孩子抵抗能力
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孩子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身高停滞。
孩子两大生长发育期决定成年身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3-10岁是身高干预的黄金时间,而人体身高增长80%-85%都是在青春期前达到的,这个时间骨龄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大,因此,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孩子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是什么时候?补充哪些营养素能够促进孩子长高?有哪些事情阻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孩子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遗传并非决定性因素
父母会通过给孩子补充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充剂、保健品,陪着孩子做运动等等一些方式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乎很多父母就会认为是遗传决定了孩子的身高,考虑是因为父母矮才导致孩子长不高。反之,很多父母也就会想当然的认为父母个子高,孩子肯定不会矮。
但医生表示:“父母们受这种观念的误导,对孩子的生长问题粗心大意,即使小时候个子矮也想当然的认为肯定会晚长,结果等到不长了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医已晚,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期造成遗憾。”对于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儿童,遗传确实起主要作用,但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疾病以及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也对身高有一定影响。
可以用父母身高预测孩子成年的靶身高,计算公式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男孩为+13,女孩-13),在此数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6.5cm都是正常的。如果外部条件创造的好是有利于促进身高增长的环境,可能是上浮6.5cm,反之下浮6.5cm。
但父母的身高不会完全决定孩子的身高。因此,在骨骺闭合之前,做些后天的努力是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
除此之外,父母们还要清楚的认识一点,早长的孩子最终身高不一定高,而晚长的孩子最终身高也未必矮。早长或晚长与最终身高之间并无必然的关联,只能说晚长型的孩子生长期相对更长,身高增长潜能相对更大些。
早长或晚长取决于骨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男孩在骨龄16岁,女孩在骨龄14岁长骨的生长基本停止,但要注意的是骨龄和实际年龄如果相差两岁以上需要除外存在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性。
医生提醒广大父母,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家长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肯定晚长,一等再等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做好监测管理,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出现身高的落后或者某一阶段生长速率的减慢,都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才是最科学的。
孩子长高要重视2个生长发育期它们决定成年身高
哪个阶段是孩子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
医生说:“有两个时期是身高快速增长期,一个是婴幼儿期0-3岁,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如果把握好,外部环境营造的好,可以让身高增长达到遗传水平最大化。身高增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生长停止之前任何一个阶段受影响对成年身高都是损失。”
身高增长虽然连续但并不匀速,第一个婴幼儿时期,即出生至3岁,这期间身高增长相当迅速,出生第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有的孩子可以长到30厘米,这个速度是以后任何一年都不可能达到的。第二年约12厘米,第三年平均8-10厘米,4岁以后每年大约增高5-7厘米,直至进入青春期再次出现身高突增,每年长高8-10厘米。
由此可见,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生长情况对成年身高至关重要。
孩子长高离不开肉、蛋、奶的摄入,贡献最大的是蛋白类食物
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正需要能量地补充,如何吃才能实现促进身高增长与营养物质吸收?
医生认为:“对身高增长贡献值最大的食物要数蛋白类含量高的食物,因为长高主要是骨骼长骨的生长,而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始终在更新代谢,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方能维持组织更新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且与身高密切相关的一些激素都是由蛋白质或蛋白质衍生物构成,所以蛋白质对于身高的增长至关重要。其次是含钙、锌丰富的食物,还有维生素D和A,对于钙质的吸收和转运,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也很关键。”
所以,医生强调:饮食中肉、蛋、奶不可或缺。她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从身高促进的角度来说,每天喝奶400-500ml,肉类50-100g,鸡蛋每日一个。
孩子两大生长发育期决定成年身高
孩子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遗传并非决定性因素
父母会通过给孩子补充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充剂、保健品,陪着孩子做运动等等一些方式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乎很多父母就会认为是遗传决定了孩子的身高,考虑是因为父母矮才导致孩子长不高。反之,很多父母也就会想当然的认为父母个子高,孩子肯定不会矮。
但医生表示:“父母们受这种观念的误导,对孩子的生长问题粗心大意,即使小时候个子矮也想当然的认为肯定会晚长,结果等到不长了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医已晚,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期造成遗憾。”对于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儿童,遗传确实起主要作用,但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疾病以及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也对身高有一定影响。
可以用父母身高预测孩子成年的靶身高,计算公式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男孩为+13,女孩-13),在此数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6.5cm都是正常的。如果外部条件创造的好是有利于促进身高增长的环境,可能是上浮6.5cm,反之下浮6.5cm。
但父母的身高不会完全决定孩子的身高。因此,在骨骺闭合之前,做些后天的努力是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
除此之外,父母们还要清楚的认识一点,早长的孩子最终身高不一定高,而晚长的孩子最终身高也未必矮。早长或晚长与最终身高之间并无必然的关联,只能说晚长型的孩子生长期相对更长,身高增长潜能相对更大些。
早长或晚长取决于骨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男孩在骨龄16岁,女孩在骨龄14岁长骨的生长基本停止,但要注意的是骨龄和实际年龄如果相差两岁以上需要除外存在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性。
医生提醒广大父母,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家长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肯定晚长,一等再等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做好监测管理,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出现身高的落后或者某一阶段生长速率的减慢,都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才是最科学的。
孩子长高要重视2个生长发育期它们决定成年身高
哪个阶段是孩子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
医生说:“有两个时期是身高快速增长期,一个是婴幼儿期0-3岁,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如果把握好,外部环境营造的好,可以让身高增长达到遗传水平最大化。身高增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生长停止之前任何一个阶段受影响对成年身高都是损失。”
身高增长虽然连续但并不匀速,第一个婴幼儿时期,即出生至3岁,这期间身高增长相当迅速,出生第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有的孩子可以长到30厘米,这个速度是以后任何一年都不可能达到的。第二年约12厘米,第三年平均8-10厘米,4岁以后每年大约增高5-7厘米,直至进入青春期再次出现身高突增,每年长高8-10厘米。
由此可见,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生长情况对成年身高至关重要。
孩子长高离不开肉、蛋、奶的摄入,贡献最大的是蛋白类食物
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正需要能量地补充,如何吃才能实现促进身高增长与营养物质吸收?
医生认为:“对身高增长贡献值最大的食物要数蛋白类含量高的食物,因为长高主要是骨骼长骨的生长,而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始终在更新代谢,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方能维持组织更新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且与身高密切相关的一些激素都是由蛋白质或蛋白质衍生物构成,所以蛋白质对于身高的增长至关重要。其次是含钙、锌丰富的食物,还有维生素D和A,对于钙质的吸收和转运,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也很关键。”
所以,医生强调:饮食中肉、蛋、奶不可或缺。她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从身高促进的角度来说,每天喝奶400-500ml,肉类50-100g,鸡蛋每日一个。
父母个子矮了会遗传吗 父母个子矮孩子如何长高
1.通过合理的运动,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达到长高的目的。
2.小孩子要保证睡眠,才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从而长高。
3.继续均衡营养,补充各种维生素、蛋白子,孩子才能长高。
4.提高小孩免疫能力,预防疾病影响身高。
父母矮孩子能不能长的高
误区一: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孩子的最终身高是遗传(30%)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只是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但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受到许多外在的后天因素的影响。所以父母高,孩子不一定就高。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板)已经开始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三:到了一定年龄身高不长的时候,再采取措施。很多家长认为先让孩子自然生长,个子虽然矮小,但也要等到孩子自己不长了再想办法!可是做家长的不知道:孩子自然不长个子的时候,往往骨骺也开始趋于闭合,身高潜力受到制约,再调整的希望非常渺茫。
骨龄是骨骼生长周期的一种计算方式,由于各个阶段的骨龄所反映的生长状况都不相同,因此骨龄对身高的预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骨龄偏小(骨龄小于实际年龄)的孩子发育相对缓慢;反之骨龄偏大(骨龄大于实际年龄)就属于早发育,骨骼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爬山有助于长高吗
无论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如慢跑、慢游泳等),还是大运动量运动(如马拉松赛跑、长途滑雪等)都不会使身高增加,前者因刺激不够,后者则因其使身体极度衰弱(例如,一天完成一千次跳跃和过量的重杠铃举重练习,甚至可阻碍长骨的生长)。
人长得高并不是身体长得高,而是腿长。加强孩子的腿部运动,孩子长高的时机就大一些。爬山虽然与腿部力气有关,但是长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爬山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促进长高的可能性却不大。因为爬山力度小则刺激不够,爬山力度大则因其使身体极度衰弱。
怎么能增强孩子抵抗力呢
一、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也会好些,
二、平时注意均衡营养,若想提升宝宝的免疫力,请拒绝给宝宝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
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维他命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
2、五谷类是人类的主食,在宝宝4个月后添加副食品时,首先要尝试的是米粉、麦粉。断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类。全谷类含胚芽和多醣,维生素B和E都丰富,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饮食的信条,也适合推广到幼儿身上。如蕃茄红素、胡萝卜素、含丰富的维生素C与E等,纤维质可预防便秘,提供肠道通畅良好的吸收环境。水果的果寡糖帮助肠道益菌生长,就像在小肠大肠铺一层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欢蔬菜,可以将它剁碎,混合谷类或肉类做成丸子、饺子或馄饨,就容易接受了。
4、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增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优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顾营养与改善肠道环境的饮品,很适合儿童期的需要,幼儿则要到满一岁以后才能喝。
三、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让孩子经常到室外活动,晒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
四、平时注意冷暖,
五、可以去医院检测一下宝宝的免疫功能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医生会用药物调节的,单调节的话还是建议中药调节,西药对孩子伤害大,
爸爸妈妈个子矮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梁立阳副教授对此回答说,孩子的身高,70%是靠先天遗传,30%是后天影响。
遗传身高并非父母身高
如果遗传身高就是偏矮,那么孩子将来想长成高挑个头,可能性较小。
很多家长都以为遗传身高即是父母身高,其实不然,遗传身高准确来说指的是家族身高。如果父母个矮,而祖父母、外祖父母个高,父母的其他兄弟姐妹个头也不矮,那也许是父母刚好在青春期阶段碰上疾病或其他意外,导致身高无法往上窜,孩子本身的遗传身高并不矮,将来完全可能超越父母的海拔。如果是碰上这种情况,那么父母就无须过度担心了。只要正常生活,保证充分的运动、睡眠和营养,孩子会按照原有家族的身高轨迹顺利成长。
如果家族身高普遍都矮的话,那么孩子将来长成姚明的个头就属非分之想了。但是如果保证合理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那么孩子可以发挥出遗传身高的极致,许多还是能达到常人眼里的标准身高的。毕竟身高的30%,是由后天影响的。
身高30%由后天影响
梁立阳副教授强调说,要改善后天身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运动:是指合理的运动,像运动员般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关节负担,抑制孩子的生长发育。跳绳对于改善孩子身高效果比较明显,操作又简便,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能够收到良好效果。此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家长最好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2、睡眠:最好早睡,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从晚上10点至半夜2点。家长不要让孩子超过10点睡觉,小学生最好在九点半前上床,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3、营养:必须均衡,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
4、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孩子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
生长激素并不能非正常增高
梁立阳副教授说,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高不理想,最好前来咨询医生,看到底是正常矮小还是由于疾病引起的矮小。如果是正常矮小,那么就要注意改变生活习惯。如果是疾病引起的矮小,如脑垂体瘤、甲状腺功能不足等,那么需要查出病因,进行治疗,疾病治愈了,不会影响身高的增长。梁立阳副教授提醒说,如果是整个家族都普遍矮小的,那么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存在基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