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检测方法有哪些
高血脂检测方法有哪些
总胆固醇(TC):
正常范围在5.23—5.69毫摩尔/升。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
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甘油三脂(TG):
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药物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范围是大于1毫摩尔/升。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水平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好了,小编已经详细介绍了高血脂怎么测。对我们来说高血脂已经是威胁现在人的一种常见病,我们应该从各个环节进行对高血脂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现在医学技术发展很迅速,我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进行诊断。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大家一定要好好的记起来哦。
脑血管检查有哪些常规项目
脑血管疾病也是现在危害性比较高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均可造成这类疾病的高发,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那检查脑血管疾病要做哪些检查呢?
目前能检测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除了血脂检查、血流变外,还有颈动脉超声、TCD检查。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超声在诊断上的应用,不仅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而且通过检测颅外段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判别斑块的特性、检测有无狭窄和阻塞。
TCD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是一种较新的、成熟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无创性地检测颅内外动脉病变,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经济实用等特点,也容易被检查者接受。
颈动脉彩超与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联合应用于临床可以及时准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产生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提高颅内、外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所以这两种检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现在很多中老年体检套餐中均有这两项检查。
高血脂怎么办
众所周知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血脂过高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可以说是现在人的通病,是一生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的疾病,虽然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不会直接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却是引起很多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有高脂过高的患者来说必须严格控制血脂。
生活中控制血脂的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一种缓解高血脂的方法,当然了除了利用药物控制血脂外,日常的合理饮食运动也都是很重要的。
1、药物治疗
降脂药就其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四大类:降总胆固醇、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降甘油三酯和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患者具体使用何种药物,需医生根据血脂情况、经济状况、自身体质等多方面考虑,不要乱用药,结果延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
2、适当运动,合理饮食
每位患者都知道适当运动和饮食控制,但是大部分高血脂患者都不能准确掌握自己的运动量和饮食热量规范,同时不能坚持下来。
3、血脂监测同样重要
因为血脂监测有利于高血脂控制,尤其餐后2小时血脂,而且血脂较尿脂测试更准确。尿脂检测影响因素较多,误差大,不如血脂精确,而且对低血脂无任何价值。认真记录下日常的血脂值的变化情况,可以更简捷地防止血脂过高、过低,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程序,从而控制空腹及餐后血脂达标,减少、减缓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如果高血脂持续不降或降下来出现反弹,建议高血脂患者还是及时到医院接受专家的建议,合理制定治疗计划,通过诊疗系统严密监控血脂,有效控制高血脂,从而进行精细化治疗。医院会依据患者自身病情,选择治疗高血脂的手段,无论是强化治疗,中西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是根据高血脂患者自身情况分析判定的。
中年人体检这六项也要做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局限性脂肪肝检查
1)肝功能检查:肝检是脂肪肝检测的主要方式之一,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往往是不正常的。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五项标准:1、谷丙 转氨酶2、谷草转氨酶3、总胆红素4、直接胆红素5、间接胆红素。如果 在肝检结果中,五项的数值都超出正常范围,代表肝脏已经受到损伤, 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高,表现为高胆固醇 血症,高血脂症,约50 %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因此如谷丙 转氨酶升高合并高血脂症,是诊断脂肪肝最有有价值的指标。
(3)B超检查:B超是检测脂肪肝的重要手段之一,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在B超检查中,肝组织脂肪化达到 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如达到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4)脂肪肝还要结合症状进行检查,肥胖者、长期大量饮酒者如果出现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腹胀、蜘蛛痣和肝掌等,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脂肪肝了。
高血脂检查
1、测定血脂谱全套。包括空腹TC、TG、LDL-C、HDL-C等。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5、其他检查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临床上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合并有糖尿病;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伴有高尿酸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
血脂多少算正常
脂一般是指: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临界高血脂症是说血脂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高限左右,胆固醇参考范围:3.9-6.5mmol/L,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则应该控制在5.2mmol/L以下.甘油三脂参考范围:0.4-1.86mmol/L如果你体重超重就应该保持在1.7mmol/L以下为好.
危害:会造成血管壁缺乏弹力,脆性增加,人稍一激动,血压增高后,脑内小 血管极易破裂出血
血脂检查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血脂对于高血脂的考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血脂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 C和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水平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4)有皮肤黄色瘤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此外,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也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胆固醇(HDL-C)、LDL-胆固醇(LDL-C)。
高脂血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常常从青壮年就开始侵袭血管,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常被人们忽视。
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食: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取静脉血,即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2、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应注意:忌用高脂食物;不饮酒, 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3、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塞、妇女月经、妊娠等。
4、不要服用某些药物时检查
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氯噻酮)、激素类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到医院化验前务必注意上述的几种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如果检查血脂异常,应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血脂,最后请医生帮助确定高脂血症的诊断。
血脂高怎么办呢
高血脂怎么办?众所周知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血脂过高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可以说是现在人的通病,是一生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的疾病,虽然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不会直接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却是引起很多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有高脂过高的患者来说必须严格控制血脂。
生活中控制血脂的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一种缓解高血脂的方法,当然了除了利用药物控制血脂外,日常的合理饮食运动也都是很重要的。
1、药物治疗
降脂药就其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四大类:降总胆固醇、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降甘油三酯和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患者具体使用何种药物,需医生根据血脂情况、经济状况、自身体质等多方面考虑,不要乱用药,结果延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
2、适当运动,合理饮食
每位患者都知道适当运动和饮食控制,但是大部分高血脂患者都不能准确掌握自己的运动量和饮食热量规范,同时不能坚持下来。
3、血脂监测同样重要
因为血脂监测有利于高血脂控制,尤其餐后2小时血脂,而且血脂较尿脂测试更准确。尿脂检测影响因素较多,误差大,不如血脂精确,而且对低血脂无任何价值。认真记录下日常的血脂值的变化情况,可以更简捷地防止血脂过高、过低,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程序,从而控制空腹及餐后血脂达标,减少、减缓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