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体检诊断情绪感冒
心理体检诊断情绪感冒
时下主动到医院体检的人越来越多,身体的健康状态可以通过体检了解,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科医生建议,把生理体检与心理体检“捆绑”起来,将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记者在广州采访了解到,现阶段较少医院进行常规的心理体检,患者如有需要,必须挂号到心理科看门诊。
“但是95%以上的人,都不会来心理科看医生。”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理科主任龚梅恩说。因为忌讳、担忧、缺乏了解、普及知识不足等多种因素,实际上到医院寻求心理健康治疗的病人比例,远远低于发病率。据广州市卫生局公布,广州市现有在册精神病患者43803人。全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总患病人数已超过1600万人,近年调查局部地区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到17%。
在各类精神疾病中,心理障碍最为常见。龚梅恩说,他所在医院心理科门诊病人,超过一半是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病”,但是知道自己有这些病的人很少,大部分病人身受痛苦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往往首先到其他科室诊治,身体检查都很正常,最后转诊到心理科。
记者在设置的“心理体检”室看到,来进行心理体检的人,可填写一份“症状自评量表”。一共90项问答,包括“头痛”“胸痛”“对旁人责备求全”“感到比不上他人”,甚至也有“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等,要求根据“没有”“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共5种程度进行选择。此外,还可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检查。医生根据答题,给出结果和指导意见。
“在身体检查的同时,也应做做心理检查,可以发现很多原先发现不了的‘情绪感冒’问题。”龚梅恩说。
他介绍说,心理疾病中有一种叫做躯体形式障碍,它以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但没有相应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比如胃肠道的腹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种食物,再如痛经、月经不规则等女性生殖系统症状,还有气促、心悸、头晕等心肺症状等等。
什么时候应寻求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呢?龚梅恩说,这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如果明显感受到心理上的痛苦,比如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又难以通过自我调整方式去缓解,各种查不出明确原因的躯体症状同时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难以找到合理解释的性格或行为模式,以及某些疾病的症状或指标总是控制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心理体检了。
胸闷的中医治疗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胸闷是一种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轻者可能是神经官能性的,即心脏、肺的功能失去调节引起的,经西医诊断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重者为心肺二脏的疾患引起,可由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或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导致,经西医诊断有明显的器官性病变。
“胸闷”,可轻可重,轻微的一般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可能致命的病症,如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剥离、肺栓塞、气胸、上消化道破裂等。
这些疾病的诊断由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可做初步区分,但仍须借助西医的检查才能做出最后诊断,因此在临床上须格外谨慎小心。
整个胸腔的解剖构造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主动脉血管系统;第二部分是呼吸系统的气管、支气管、肺脏。
第三部分为肠胃系统的食道、胃。若胸闷的发作常在活动、爬楼梯、用力排便时加重,同时伴见压迫感、胸痛、喘、恶心、呕吐、心悸、冒冷汗,休息后症状缓解,多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若胸闷的同时亦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黄痰、胸痛、发烧、喘等,则多属于呼吸系统问题。
若胸闷常在饭后发作,有时还会有烧灼感、吐酸水、上腹部闷胀痛感,在肠胃病症处理后,胸闷也多会跟著缓解。
若胸部曾受到外伤碰撞,或不慎吞服异物,可能导致气胸,甚而食道破裂,须做立即的处置。
然而,另有一类族群,做遍了各种检查后都被告知是正常,但胸闷却是反覆不断,常在紧张或压力下加重,虽曾服用一些所谓的镇定剂,但效果却都不太明显。这样的情形,在中医的观点上认为是“肝气郁结”。
中医理论的“肝脏”与西医在定义上是不同的,中医肝的功能包含了控制情绪、调畅气机、促进消化吸收、滋养筋膜、储存血液等,紧张易怒的情绪会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气机无法正常分布,导致胸闷、打嗝、腹胀气、头晕等症状,因此可用中药疏肝理气药。
“胸闷”是个牵涉很广的复杂病症,因此须求助医师,做谨慎的鉴别诊断及适当的处置才好。
感冒的检查诊断依据
感冒的检查项目:
1、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和药敏试验。
3、下鼻甲黏膜印片检查:流感患者常于发病第一天开始即可出现大量变性柱状上皮细胞,胞浆或细胞核内有嗜苯胺蓝包涵体。而普通感冒是以脓细胞为主,包涵体少见。
4、X线检查:流感较急性鼻咽炎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如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的倾向性。
感冒的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像“伤风”,不同之处包括:
(1)起病急骤、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发热,咳嗽较少;
(2)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
(3)如脱离过敏源,数分钟及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4)体检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
(5)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常有较大范围的流行。临床特点:
(1)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鼻咽部症状较轻。
(3)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明确诊断。
(4)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疗效显著。
(5)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3、急性传染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别。
感冒的诊断和检查
一、热感冒的诊断标准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次症
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
3.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主症(1)及次证,或主症(2)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象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二、热感冒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暑热感冒开始多出现鼻咽症状。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热感冒注意要与下列疾病区分: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诱发,经过数分钟到1~2小时痊愈。
2.流行性感冒流感
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3.急性传染病前驱
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这些疾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域,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感冒的检查诊断依据
时行感冒的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粒细胞消失,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法检测抗原: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征标本,用荧光或酶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检出抗原,出结果快,灵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如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则能鉴定甲,乙,丙型流感。
3、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定流感病毒RNA:它可直接从患者分泌物中检测病毒RNA,是个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目前改进应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检测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养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进行测定。
4、病毒分离:将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种于鸡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进行病毒分离。
时行感冒的临床诊断要点: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多人同时发病,迅速蔓延。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如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而肺系症状较轻。
时行感冒因所感病邪不同,可分为风热、风寒、暑湿等类型,主要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渴与不渴,咽喉红肿疼痛与否,以及舌苔、脉象等不同情况加以辨别。若恶寒重,发热轻属风寒;恶寒轻,发热重为风热;口不渴属风寒,口渴属风热;咽喉不红肿、不疼痛为风寒,咽喉红肿疼痛为风热;舌苔薄白为风寒,舌苔薄黄为风热,舌苔薄黄腻为暑湿;脉浮紧为风寒,脉浮数为风热,脉濡数为暑湿。
都市女性谨防感冒
连续的阴雨天气,竟然让都市女性纷纷患上了“情绪感冒”。
病人的年龄集中在25~45岁,主要表现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精力下降、失眠,有的还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躯体化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22岁的李小姐在某公司上班,一直工作积极,但最近突然出现情绪低落,工作懒散。一向都在自修日语的她最近总是感到昏昏沉沉,而且不愿意上班,领导安排的工作都不能及时完成。问诊后李小姐自述自己没有心因疾病,只是最近天气变化,觉得做事情提不起精神,对一些事情没有兴趣,而且吃饭不香,无法入睡。医生诊断李小姐患上了季节性抑郁症,也就是“情绪感冒”。经心理疏导和药物调理后,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像李小姐这样因为天气变化而出现“情绪感冒”者几乎天天都能见到。医生分析说,引起的原因与最近阴雨天日照少密切相关。牟医生告诉记者,在我们两眼之间有个“第三只眼”,医学上称为松果体,这个松果体能够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到光照的制约。当强光照射时,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在暗光下褪黑激素分泌增加。而人体内褪黑激素多时,会抑制分管人体细胞活性和兴奋的激素,导致人体心情压抑。反之,人体内的褪黑激素少时,细胞活性激素分泌旺盛,人就会相对兴奋。由于最近的连绵春雨,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就会出现“情绪感冒”。此外,女性本身的情感比男性更丰富,更感性,所以对季节变化更为敏感。
医生建议,身居大厦的白领女性要经常沐浴阳光,即便是阴雨天气也要在中午出外活动。要规律生活,每天进行适当运动。还可以听欢快的音乐,看喜剧片来调节情绪。
莫名发冷发热是因为情绪感冒
初春气温不稳定,容易感冒,发冷发热是感冒的症状,但也可能情绪感冒。最近,经常遇到一些自述发热或发冷,而体温正常的病人。心理疾病患者出现“假热假寒”的现象十分普遍。
装修工李师傅就是一个“发热狂”。他最怕热,总是感觉浑身发烧,口干舌燥,不是咽喉疼痛,就是大便秘结,整天烦躁不安,天天靠喝清热解毒的凉茶过日子,一天不喝就吃不下睡不着。每次他来咨询时总是那句话:“为什么我总是发烧呢?”可是测量体温都是正常的。
李师傅的发热是一种身体自身感觉,而不是体温变化,人的心理障碍会使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知发生障碍。
李师傅在家脾气很大,不耐烦,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忍不住和人争吵,情绪易波动,无法控制。因为他的大脑过于活跃,神经系统功能亢进所致,是焦虑性神经症。经过心理治疗后,不仅他的“发热狂”病好了,就连性格都变得温柔起来了。
其实,极端的怕热和怕冷并不少见。有许多精神病患者冬天他们穿很少衣服也不发抖;夏天穿棉衣也不出汗,这些都是感知障碍造成的异常反应。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做心理疏导,找出了心理病根,自然就痊愈了。
流行性感冒检查诊断
1、血常规,尿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2、X线检查
3、体液免疫检测
4、细菌培养
5、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学检测
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一、流行病学史:
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
二、临床表现为较轻微。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
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
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
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
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
感冒的诊断和检查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次症
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
3.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主症(1)及次证,或主症(2)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象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二、热感冒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暑热感冒开始多出现鼻咽症状。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热感冒注意要与下列疾病区分: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诱发,经过数分钟到1~2小时痊愈。
2.流行性感冒流感
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3.急性传染病前驱
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这些疾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域,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小儿感冒检查诊断
如果小儿反复感冒,家长除总结经验,加强生活护理,免受感染之外,还应带小儿去医院检查体液免疫功能IgA、IgG、IgM,细胞免疫功能E、玫瑰花结及化验查血锌、铜等微量元素。
诊断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1、流行情况
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
2、体格检查
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