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腹胀的方法有哪些

治腹胀的方法有哪些

一、腹胀偏方

1. 丝瓜叶4~5片,洗净后两碗水放入锅里用文火煮20~30分钟即可。每次喝一碗,一般不到一小时可见效。

2. 炒菜菔子 ( 即萝卜子 )三十克 ,酒炒大黄、砂仁各十克 ,日二次。不宜长期服用。

3. 生荸荠二十个,萝卜半斤,洗净后捣烂如泥,挤取其汁。炖热服。?

4. 神曲、麦芽、山楂各十五克 ,水煎饮服。 或:生山楂、炒麦芽各10克。? 混合后加水煎煮。每日1剂,代茶饮。

5. 陈皮十克 ( 鲜桔皮更好 ) ,切成细丝 ,生姜一块 (如核桃大 ) ,切碎 ,加 白糖适量, 沸水冲泡代茶饮。

二、预防

1、练习几个小动作

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

2、杜绝狼吞虎咽

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3、用餐前休息片刻。

用餐前,先消除疲劳,用餐时会大大缓解胃胀气。

4、饭前洗脸。

利用饭前的15分钟,洗把脸,顺便轻轻按摩脸部与肩颈部(由下而上),让人慢慢放松下来。

宝宝腹胀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患儿多有急或慢性病容,腹部隆起高出于胸部,严重的腹胀可影响呼吸,不能平卧。

气胀也有两种情况,一般是胃肠胀气,但也有少数是气腹,这两种情况,除通过立位X线检查膈下积气外,临床上腹部轻浅的拍诊可感到气腹较空软,而肠内胀气可摸到肠形。

二、诊断

1、望诊:为腹胀患儿临床体格检查首先和重要的步骤。

(1)腹胀范围:

需要确定是全腹胀、中腹胀、下腹胀,偏左或偏右侧的腹胀,还是局限于某一区域的腹胀。

(2)腹胀程度:

应根据各年龄组小儿的生理特点判断其腹胀程度。此外,各年龄组小儿均可于饱餐后出现腹胀,为一时性,应注意鉴别。

(3)胃肠道蠕动:

蠕动增强可表现为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说明其远端的消化道可能存在梗阻。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及严重的营养不良儿因腹壁薄弱,在无消化道梗阻时也可能隐约出现肠型。

2、触诊:

通过中层触诊可能进一步确定腹胀的原因及性质,特别是对于腹部肿物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如了解囊性肿物的张力、实性肿物的质地及表面光滑程度等。还可了解肿物与某些脏器的关系,如能掌握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一般腹胀患儿很难做到深层触诊。

3、叩诊:

通过叩诊检查常可确定腹胀是由气体、液体还是由实性物所引起。

4、听诊:

对于确定消化道梗阻是机械性或麻痹性意义最大,还可结合其他体征及辅助检查估计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

5、肛门指诊:

当怀疑病变位于下腹部或盆腔时肛门指诊不能舍弃。通过肛门指诊还可得知直肠内是否存留大便或气体,以确定肠梗阻是否完全。

胃仓在左边还是右边 胃仓穴配伍应用法

配脾俞,四缝,健脾消食化积,主治腹胀,小儿疳积;配足三里,内关,和胃止痛,主治腹痛;配石门,水分,四满,健胃,利水渗湿,治疗水肿。

腹泻的小偏方

1:醋蛋治腹泻法:将110~220克食醋倒入锅中进行加热,打入1只鸡蛋,待熟后趁热食蛋饮醋,每天1次,可治腹痛、腹泻、急性肠炎等。

2:补充益生菌,如宝贝乐益生菌,它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3:醋豆腐治腹泻法:适量豆腐加醋煮熟服食,或加红糖水煮沸10分钟后服食,均可治久泻不止

4:醋盐止吐泻法:取少许的醋,再加盐煎服,也可止吐止泻。

5:大蒜明矾治婴儿腹泻法:将2瓣大蒜,捣烂去渣取汁;再将1粒黄豆大的明矾研末,与蒜汁调匀,每日1剂,可治婴儿腹泻。

7:胡椒红糖治腹泻法:夏季因饮食、受凉而引起的腹泻,可用热红糖水送服4粒胡椒,每日3次

8:淮山药粥治腹泻法:将50克淮山药打碎,加100克大米煮粥,加盐或白糖后服食,可治脾虚泄泻。炎症腹泻者忌服,脾虚腹胀者慎用。

9:黄豆绿豆治腹胀法:取黄豆、绿豆各35克,一同炒黄,研成细末,每次服2~3克,每天3次,可治腹部胀满。

腹胀有哪些表现

一、病因:

一般肠道内气体主要来源于咽下的气体及消化道内产生的气体(特别是细菌发酵产气),肠道内液体的来源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小肠液等。健康人这些液体和气体经过正常消化过程均能重吸收或部分排出。

发生肠内积气积液主要有3种情况:机械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淤张(麻痹性肠梗阻)腹腔积液。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

1.胃肠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

(2)肠道疾病:常见于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

(3)其他:胃肠神经官能症。

2.肝、胆与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等。

3.腹膜疾病 常见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4.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

5.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伤寒等。

6.其他 可见于手术后肠麻痹、肺气肿哮喘病低钾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脊髓病变、药物反应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结缔组织疾病及甲减等。

二、发病机制:

1.机械性肠梗阻 近端肠管内的气体及液体重吸收和排出受到障碍肠管内细菌因肠内环境的改变产生大量气体,而出现腹胀。B超钡灌肠、X线立位照片或透视检查,可见小肠内有多个液平面及瘪缩的结肠即可确诊。

2.功能性肠瘀胀(麻痹性肠梗阻) 主因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消化道蠕动功能失调如全身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脑炎、毒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等,引起微循环障碍,胃肠道首先缺血缺氧以致扩张 无力而腹胀腹膜炎与腹部损伤(包括手术损伤)后产生肠麻痹气体吸收障碍亦可引起腹胀特别以结肠胀气为主,B超检查、钡灌肠可见结肠充气扩张。

3.腹腔积液 腹水引起的腹胀多由于血浆蛋白低下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门静脉高压腹腔炎症或肿瘤所致。体征与胀气不同。B超检查X线透视见肠管漂浮在腹水中。

小儿推拿治腹胀

1、顺运内八卦100次: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圈,用拇指在孩子手心顺时针按摩为顺运内八卦。

2、揉板门200次:就是按揉孩子手掌的大鱼际。

3、揉膻中100次: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4、分推腹阴阳30次:妈妈用两手由孩子腹部中间、胸骨下方沿肋骨下缘向两边分推,推到腹部两侧。

5、按揉中脘穴300次: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6、点揉水分穴100次:水分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7、按揉足三里200次: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孕期腹胀有什么危害

孕妇腹胀是因为肠胃消化道里积累了太多气体无法外排导致积气腹胀,一般发生在孕早期或者是孕中期。当孕妇腹胀的时候就会失去食欲,吃不下,也通常难受得睡不着,还很容易造成孕期便秘,这些都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宝宝,所以孕妈妈们要了解自己胀气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般引起孕妇腹胀的原因有很多,因为身体内部孕激素的产生,是肠道胃部的肌肉松弛,肠胃蠕动无力,容易增加胃部排空的时间,这样就使胃部食物留在肠道的时间变长,然后就与细菌发生一定反应,产生大量无法外排的气体,因而导致腹胀。

还有一种原因是随着胎宝宝的变大,子宫也被宝宝逐渐撑大,宝宝太大就有有可能压迫到肠胃,肠胃的具体形态或者是位置发生改变,就会使肠胃里的气体无法正常排放,所以孕妈妈们会感到胃胀,腹胀。

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孕妈妈们太懒,没有足够的运动,无法促进肠胃蠕动,而吃的确实一堆富含营养的食物,或者是吃的蔬菜水果少了,导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秘。

如何治腹胀呢

腹胀因某些原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所以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因而引起腹胀.

可以选用以下药物治疗:

1、二甲硅油 也称聚二甲基硅油,为消胀药.该药能降低表面张力,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使被泡沫贮留的气体得以排除,从而缓解胀气.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2、药用炭 也称活性炭,能吸附肠内异常发酵产生的气体,减轻腹胀.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3、乳酶生 也称表飞鸣,为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该药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高,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发酵及产气.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腹胀有哪些危害?

肚子总是憋着一股气的感觉,不仅从外形上难看,对于身体健康更是危害多,但是因为腹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所以很多人并不在意,腹胀的危害不仅仅是让人感到腹胀,这里就分享一下:

腹胀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腹皮绷急如鼓为特征,还有些人会伴有呕吐、腹泻、嗳气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会造成很多并发症:

患者会影响血液循环,腹胀者出现腹部胀气,会压缩胸腔,造成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影响心脏血液的正常循环。

影响正常呼吸:腹腔胀气后,体内横膈升高,胸腔变小,肺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就会造成呼吸苦难的情况发生。

毒素不易排出:长期的腹胀会增加排便难度引发便秘,便秘出现后不能及时排除体内毒素。

体内水电解质失衡:体内腹胀的时候,肠内会有东西残存,时间长了肠道会受到压迫,不仅会影响肠功能,还会影响水、电解质失去平衡。

注意事项:

腹胀后患者需要忍受腹胀的痛苦,有时候还会整夜难受,所以为了避免痛苦,要及时进行治疗。

商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商丘的配伍功效

1、商丘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

2、商丘穴配阴陵泉穴、曲泉穴、阴谷: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腹胀;

3、商丘穴配三阴交:有补脾益气的作用,主治脾虚便秘;

4、商丘穴配天枢穴、阴陵泉穴: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主治腹泻,腹胀。

相关推荐

肚子气吃什么药能好

气滞食阻型腹胀何表现,如何疗? 主要表现:腹部胀满,按之不硬,食后加重,嗳气则自觉舒服,泻后胀痛减轻,没食欲,夜卧不宁,手足心热,舌苔白厚,脉沉滑。以消食导滞,行气消胀。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焦三仙、炒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槟榔、枳实、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湿热蕴结型腹胀何表现,如何疗? 主要表现:胸闷腹胀,头晕身重,无饥饿感,食后身体发热,口中淡而无味,小便黄少,大便稀而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数。以清热利湿,佐以芳香化浊。方选中满分消丸加减,药用厚朴、枳实、茵陈、栀子、陈皮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

山姜归脾、肺、肝经,《广西本草选编》描述山姜“温中行气,消肿止痛。主腹痛泄泻、胃痛、食滞腹胀。”

腰肌劳损艾灸哪里

肾俞穴 位置: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 志室穴 位置: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腰脊强痛。 委中 位置: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大肠俞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

腹胀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病史 (1)年龄:成人腹胀多见于肝胆道及胰腺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者也甚为多见儿童及青少年腹胀时应考虑腹腔内结核b族维生素缺乏等营养障碍性疾病 (2)饮食:进食大量含糖类的食物以及暴饮暴食者易发生腹胀 (3)既往史:应询问患者既往无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幽门梗阻或肠梗阻史无结核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史无腹部手术史外伤史等 2.伴随症状 (1)腹胀伴腹痛:伴剧烈腹痛时应考虑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急性腹膜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肠扭转肠套叠等病变的可能 (2)腹胀伴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等病变其次可见于

小儿腹胀吃什么好

一、小儿腹胀食疗方 1、萝卜酸梅汤 鲜萝卜250克左右,切薄片;酸梅二粒。加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取汁加少许食盐调味饮用。宽中行气,化积滞,下气生津,清热化痰作用。适用于饮食积滞或进食过饱引起的胸闷,烧心,腹胀,胁痛,烦躁,气逆等症。 2、腹胀、厌食 取冬瓜皮100克,鲫鱼1条共煮,炖烂服食,隔日1次,连用3~5次。 3、鹌鹑粥 鹌鹑1只去毛及肠杂,切小块,大米10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益气健脾,补气血,消湿积作用。可小儿疳积,肚腹胀满,食欲不振,脾虚便溏,身体虚弱等症。可作早晚餐食

腰肌劳损艾哪里 大肠俞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

新生儿腹胀哪些症状 腹胀伴随饮食的改变

新生儿腹胀感染所引起的病儿往往可表现为吃奶少或者拒绝吃奶。而消化道畸形轻者早期一般无饮食改变,稍晚后可呕吐,与畸形部位关。

新生儿腹胀哪些症状 腹胀疼痛

如果发现新生儿腹胀的同时还伴阵发性的哭闹,哭声尖锐,甚至面色苍白,大便呈粘液性血样便,可能考虑急腹症,如肠套叠、肠扭转等,应当及时将此情况报告医生给予处置。

按哪个部位可以催尿 地机穴

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能帮助催尿。

疗脾虚的穴位按摩方法

1、隐白 (足太阴脾经:井穴)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2、太白 (足太阴脾经:原穴)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3、公孙(足太阴脾经)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4、三阴交(足太阴脾经:三阴经交汇点)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