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的做法
肉丸的做法
猪肉丸的制作方法
用料工具
肉丸 表皮用料:芋头、淀粉(地瓜粉)、虾油(可选)/食盐(均为微量)
馅料用料:鲜猪肉、葱、酱油、盐、虾仁干、香菇干、生姜、食用油(准确地说馅料并没有严格地限定,但可以根据各自喜好自行调整)
工具:擀面棍、蒸笼
1、馅料的制作:
精选上乘鲜猪肉(蕉城街头的小店多以五花肉为主):洗净后剁碎置于碗中。调制酱油使肉色成暗红色即可(主要为调色调味),根据酱油的浓度和用量,辅助以食盐使馅料口感适合您自己的口味。
虾仁干和香菇干浸泡至柔软后,切丁。
生姜:根据正宗肉丸的做法,生姜是肉丸中的调味极品不可或缺,其用量要适当地超标一点点,这样可以让姜味的口感比较浓重,肉丸体现出鲜香的特色。生姜洗净去皮后,切丁(颗粒大小以能咬到但又不碍视线为准,通常大小可以维持在0.3mm×0.3mm~0.5mm×0.5mm之间为宜)。
葱:将葱切成0.5mm左右的小段,其数量大概为鲜猪肉的四分之一为宜。取葱花中的三分之一,与猪肉拌在一起,其余单独放置。将所有辅料均调制起来,煨着就可以开始制作皮料了。(仅有葱还剩下三分之二左右)。
食用油:这里讲一下食用油的作用,如果您采用的是瘦肉,可以适当加入食用油调节一下,使陷料不至于过于干涩,如果您使用的是五花肉则可以省去这一部分。
2、表皮的制作:
宁德蕉城的肉丸特色就在于表皮的制作,各地的肉丸都一定会有肉,但是表皮通常都是以小麦粉、面粉等制成,缺乏特殊的香味。宁德蕉城的肉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表皮不是由这些常见材料制成。
地瓜粉,又称淀粉,购买来时为白色小碎块状(主要以地瓜为原料制成,因此又称作地瓜粉)。用擀面棍将地瓜粉研磨成细粉。(精致的地瓜粉可能在买来的时候已经是细粉状则没有必要研磨了。)
选购新鲜小芋头(是品种是那种一拳头大的,并不是要取其“幼崽”)、将芋头洗净表皮泥土后,将其放置在高压锅中(旧时通常只用锅大火煮熟,使用高压锅并不会影响成效),将其煮熟。将煮熟的芋头捞出后,趁热(注意烫手)去除表皮,将芋头内部堆放在一个大盆中。用擀面棍将其捣碎,成糊状,称芋泥,这个过程需要格外用心,否则会出现结块。
将淀粉不断调制入芋泥中,不断搅拌。直到芋泥不再粘手为止即可。
调完的芋泥类似揉完的面团,有粘性但又不粘手。如果芋泥放置时间过长可能渗出水来,可以用淀粉将其调匀。
有的商家或自家做肉丸时会使用地瓜蒸熟制成地瓜泥加入淀粉来制成表皮。地瓜制成的表皮比芋头制成的表皮更加香甜。由于地瓜是粗粮,所以更适合小孩和老人食用。
3、包制:
将部分芋泥搓成条状,用手将其捏成圆形,厚度在0.5cm左右均可,直径通常7cm左右(食指长)或者根据您自己的喜好进行大小定制。将备用的葱花垫底,取适量馅料放置其中,将其封口后搓成圆团即可。
4、蒸煮:
在锅中放入清水,将蒸笼铺上纱布,然后将肉丸铺放在其上面,盖盖子蒸熟即可。
5、出锅:
肉丸的表皮采用芋头制成,因此在蒸煮过后,表皮会呈现粘度较高。在出锅的时候为了避免破坏肉丸形状,可以用光滑的筷子,蘸水后再将其夹入盘中。辅以美丽花雕甚至可以登上高雅之堂。
6、注意事项:
带肥肉的猪肉在高温的蒸煮下会变成猪油并包含在肉丸内部,因为芋头的滑滑的特性,内部油水不会渗漏出来,在内部通过高温使陷料充满了鲜香的特点。因此根本不会感觉到油腻。但因为五花肉不一定都能化为肥油,因此采用瘦肉加食用油的方案替代肥肉可以避免挑食者对肥肉的厌恶之情。
包完的肉丸不宜堆放,会造成表皮的粘连,可以用淀粉隔离。但更好的办法则是将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结冰层)。[1]
牛肉丸的做法
用料:
鲜牛肉(500克)、精盐(40克)、味粉(4克)、清水(100克)、菱粉(30克)
制法:
一、将鲜牛肉切薄片,用圆形小铁槌捶烂,用清水、精盐、菱粉拌匀,打成牛肉胶。
二、用手将牛肉胶搓成丸形,放进锅中,加清水,用文火浸熟(水清,丸浮水面为准)取起,焖、炒等咸宜。
附注:
一、牛肉必须新鲜,否则没有胶质,捶不烂也易出水,制成的牛肉丸便不爽滑。
二、牛肉丸要用文火浸熟,如用武火不断沸滚,会使牛肉丸变韧。
肉丸的分类
世界各地的肉丸
狮子头
鱼蛋、牛丸、山竹牛肉球
肉团子
瑞典肉丸(Köttbullar)在各地的宜家家具大部份分店的食堂都有售买,是一种瑞典的传统美食。
贡丸
鱼丸
花枝丸
台湾肉圆
牛肉丸菜品历史
潮汕手捶牛肉丸,起源于客家。因广东客家地区山地多,饲养黄牛、水牛较普遍,所以客家常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人逐渐摸索出,将牛肉制成牛肉丸来食用这种形式。
在清末及民国初期,便有许多客家人挑着小担,在汕头走街串巷,叫卖牛肉丸汤。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吸取其优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此将它移植过来。
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丸,用菜刀的刀背,效果差且力度不够,影响打出的肉浆质量,潮汕人便改用两根特制的铁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双手轮流捶打,左右开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
又如客家人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讲究原汁原味的潮汕人则改用牛肉、牛骨熬汤来煮牛肉丸,这样就保证在煮牛肉丸时,肉丸的肉味不会渗透到汤水中,从而使牛肉丸更具浓郁的牛肉味,同时还增加用沙茶酱作酱碟吃。
由于潮汕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筹,更为精细考究,故潮汕制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成为一种最为大众化的潮汕民间小食。时间一久,人们都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是起源于客家了。
当然,在民间还是有一些关于牛肉丸怎样从客家传到潮汕的民间传说。例如有人说,民国初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土名叫和尚,真名叫叶燕青的潮汕人,经常帮助客家人,这客家人便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传给叶燕青。叶燕青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不断加以改进,所以他所卖的牛肉丸汤在潮汕特别有名,以后叶燕青一直在潮汕名店胡荣泉打工。
在潮汕,还有许多丸类的潮汕小食,如猪肉丸、猪肚丸、鱼丸、墨斗丸、虾丸、撒尿牛丸等,它们都是从潮汕手捶牛肉丸的制法,举一反三演变发展来的。
鱼肉丸子的做法
1 鱼肉其实蛮好剔出的,刀从鱼背顺着鱼骨使劲划过,鱼就切两半了,把鱼皮贴着案板,刀贴着鱼皮把鱼肉和鱼皮分开就行,
2 把鱼肉加少许盐味精鸡精,倒入蛋清,顺时针搅拌,搅两三分钟,再放入面粉,越少越好,放面粉只是为了更好成形,一小汤匙足矣,再加入姜末,葱头末.搅拌均匀,
3 锅里放清水,烧开后,加点菌类,比如香菇,金针菇,水再开时,把搅拌好的鱼肉用手抓起,使劲一攥从虎口挤出来,用小汤匙崴出下锅,记住这时的火不能是大火,鱼丸下锅时,火要转小,等全部挤下锅后,开大火,煮沸,加入盐味精,出锅即可
牛肉丸的做法及牛肉丸的制作方法
牛肉丸的做法及牛肉丸的制作方法菜例:菊花牛肉丸
牛肉丸大家都很常见,经常在酒店里吃到。,和自己动手,今天就为宫厨网的网友介绍牛肉丸的做法及牛肉丸的制作方法介绍.以及例菜菊花牛肉丸的制作方法。从选料到加工成牛肉丸。从加工到牛肉丸到制作成菜。包括炒制叶汁等等都有介绍,下面就把这道美味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
原料牛肉丸400克,A料(鲜金针20克,木耳、豆芽各50克)。
调料B料(盐3克,鸡精、味精各5克),秘制红油、红汤各100克。
制作1.把A料过水后放入盘内。2.将牛肉丸改花刀(花刀要深,但不能断),焯水,牛肉丸呈菊花状。3.锅内加入秘制红油、红汤,再加入B料调味,把焯好水的牛肉丸放入锅内烧制5分钟,倒入装有A料的盘中,加入原汤即可。
关键牛肉丸在加热前,先用冷水泡一下,可增强其爽滑度;牛肉丸煮制时,宜用小火慢慢加热;煮熟后,要放入冷水中浸泡,以增强其弹力。
◎红油制作锅烧热放入色拉油15千克,牛油2.5千克烧热、后入葱头、姜片各50克,炸香之后捞出,放入临江寺豆瓣酱1千克,二锅头150克,川府泡椒 1.5千克,小火烧制30分钟,将丁香50克,陈皮40克,罗汉果2个,香果100克,香叶、红蔻、草果各20克,桂皮、草蔻、白蔻各10克,小茴香30 克,肉蔻5克打成碎沫,连同醪糟100克一起放入锅内炒香,放入大重庆5袋,十三香1包,冰糖15克小火熬制45分钟即可。
◎牛肉丸制作1.将牛霖5千克、肥肉900克切成小块;虾米300克洗净发好,切碎。2.将牛霖、肥肉、虾米,金银蒜、沙茶酱、芝麻油各100克,潮州薯粉300克,鱼露500克,胡椒粉40克,倒入高速搅拌机中打成肉胶,制成丸子,入70℃水中,慢火煮至水开至熟即可。
关键1.牛肉必须除净筋膜,并用搅拌机绞三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破坏牛肉的肌肉组织,从而扩大肌肉中蛋白质与水的接触面,增加持水量。2.淀粉加热后, 会吸水糊化膨胀,黏度增大,这样可增强牛肉蛋白的粘稠度(便于丸子成型),增加牛肉丸的弹性。不过这里也要掌握好淀粉的用量,过少,丸子的黏稠力不足,影 响弹力;过多,丸子又容易发硬,浮力小,入口不爽。3.搅打牛肉时,一定要顺一个方向,否则牛肉馅难以形成胶状。4.搅打好的牛肉至少要在冰箱中冷藏4小 时以上,目的是让调料充分入味,防止脱浆。
肉丸的功效与作用
肉丸的功效与作用
肉圆既是一道常菜,饮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圆”字寓意“团圆”、“圆满”。“圆”谐音“缘”,尤其适合喜宴,如以鱼、肉两圆混合上席,更有成双、有余的吉兆。
如何挑选肉丸
带肥肉的猪肉在高温的蒸煮下会变成猪油并包含在肉丸内部,因为芋头的滑滑的特性,内部油水不会渗漏出来,在内部通过高温使陷料充满了鲜香的特点。因此根本不会感觉到油腻。但因为五花肉不一定都能化为肥油,因此采用瘦肉加食用油的方案替代肥肉可以避免挑食者对肥肉的厌恶之情
肉丸的制作技巧
包完的肉丸不宜堆放,会造成表皮的粘连,可以用淀粉隔离。但更好的办法则是将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结冰层)。
肉丸的食用禁忌
肉丸由芋头制成,因此在睡前食用可能导致胃酸过量,对于胃有疾病的同志需要慎食。最好在正常消化时间(成年人通常在半个小时以上)以上食用。而且由于肉丸内部密封,热气腾腾,给儿童喂食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烫嘴。
肉丸子汤怎么做的
肉丸汤的做法详细步骤
1. 将猪肉洗净剁成蓉,葱姜洗净切成碎末;
2. 将猪肉蓉加葱姜末、香油、淀粉搅拌均匀,挤成丸子,蒸熟备用;
3. 将冬瓜去皮,洗净,切厚片;
4. 将锅放入适量油烧热,放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花椒不要,花椒油留用;
5. 将锅上火,倒入清汤,放入冬瓜、肉丸烧沸,微煮一会儿;
6. 待肉丸煮透,用精盐、味精调味,撒上香菜末淋入花椒油出锅即成。
肉丸汤的做法小贴士
健康提示:
此汤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冬瓜有清热解毒、化痰生津、除烦止渴、利尿消肿等功效。
一周婴儿食谱大全
1、瘦肉丸
瘦肉丸的做法很简单,配料类似于做鱼丸,贡丸什么的,做出来的不是丸子,倒像我们台州的麦虾,不过人家就叫鱼丸了。我们台州麦虾主要配方是面粉,鸡蛋,面糊弄好之后放碗里直接用刀拨下锅,拨的长长的一条,越长说明做的人技术越好。温州瘦肉丸的制作手法就跟北方的拨鱼儿差不多。为了更适合孩子们吃,觉得还是用筷子拨短一点好。瘦肉一块,剁成泥,加五香粉或者胡椒粉,多剁,多搅拌,往一个方向搅拌,搅到上劲了为止,然后加适量的水,继续搅拌,最后加少量面粉,一个鸡蛋,继续搅拌,想要东西吃起来像丸子一样有弹性,唯一的出路就是多搅拌,跟做鱼丸一个道理。 搅到面糊变的很有黏性了就可以了。一锅清水加一勺盐烧开,然后把面糊舀到菜刀上,用筷子一点一点拨下去,经常翻一下锅,避免巴锅,全拨下去之后等瘦肉丸都浮起来了再盖锅盖煮3,分钟左右就可以舀出来调味了。
2、爱心土豆泥
把土豆去皮,切一块,清水锅里加一点盐,一点油,然后放土豆块进去煮,煮熟为止。土豆快煮熟的时候把胡萝卜末,菜末,豌豆丁或者其他豆丁放水里烫熟捞出。把土豆块压成泥,加一点点的白糖提味,加一勺沙拉酱跟蔬菜丁一起拌匀,把混合好的土豆泥用调羹舀到模具里,压实。
蟹肉丸子怎么做好吃
蟹肉丸子的做法一
食材准备
蟹肉300克,五花肉200克,花枝浆100克,盐1/2小匙,胡椒粉少许,淀粉10克,糖2克,香油适量。
方法步骤
1、将蟹肉洗净,放在干净的布上挤去水分,五花肉也洗净;
2、将五花肉和蟹肉均剁成肉泥;
3、将所有的调料与肉泥混合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4、将肉泥掐成肉圆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
小贴士
制作肉丸可以用合适大小的圆勺,剜一下就成一个丸子。
蟹肉丸子的做法二
食材准备
五花肉200克,蟹肉200克,料酒一汤匙,酱油一汤匙,醋1茶匙,油适量,盐适量、淀粉适量。
方法步骤
1、五花肉和蟹肉剁成肉泥混合,加入盐和料酒腌制;
2、将馅料捏成肉丸;
3、起热油锅,小火将肉丸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沥油;
4、另起热油锅,倒入丸子翻炒,放酱油上色,香醋调味,水淀粉勾芡即可。
蟹肉丸子的做法三
食材准备
蟹肉300克,五花肉100克,净南荠25克,鲜豌豆粒15克,鸡蛋2个,火腿15克,净冬笋15克,熟猪油75克,葱末1克,料酒10克,水淀粉15克,肉清汤60克,芝麻油6克,姜末5克,精盐3克,味精1克。
方法步骤
1、将蟹肉,火腿,冬笋切丁,南荠切碎,猪肉剁泥;
2、用沸水将冬笋和豌豆焯水;
3、取大碗,放入猪肉泥,蟹肉,南荠并加入葱末,姜末,食盐,料酒,味精,芝麻油,和鸡蛋一起搅拌均匀。
4、将搅拌好的馅料制成大小差不多的肉丸;
5、取锅旺火溶化熟猪油,将肉丸下锅炸至浅黄捞出放入蒸碗;
6、碗中放少许料酒和姜末,食盐上蒸笼旺火15分钟即可出笼;
7、将肉丸倒入汤锅,加盐,淀粉勾芡,撒火腿、冬笋和豌豆即可。
虾丸的做法
虾丸的做法:1.将肥膘肉切成米粒状,入冰箱冷冻至硬;2.虾仁剁成泥置盛器内,放盐、味精顺一方向搅起胶;3.再放蛋清、肥肉搅起胶,入冰箱冷冻2小时,即成;4.取大碗一只,倒入花生油,把虾胶制成虾丸;5.将制好的虾丸放入油碗内;6.在淡上汤中加入味精、胡椒粉、香油、湿荸荠粉兑成碗芡;7.猛火烧锅,用猪油搪锅,倒出猪油,换用新猪油,烧至80℃左右,放入虾丸,用慢火拉油至刚熟(要求虾丸只只完整),隔起;8.去油后放入姜花、葱段、虾丸,溅入黄酒,加入碗芡,加包尾油炒匀上碟。1.亦可挤成桂圆大小的丸子,用水氽熟,但水不能开,然后加味料烹制成菜
辨别肉丸的好坏
知名产区:
国内外都有生产。
生成过程
1、馅料的制作: 精选上乘鲜猪肉(蕉城街头的小店多以五花肉为主),洗净后剁碎置于碗中。调制酱油使肉色成暗红色即可(主要为调色调味),根据酱油的浓度和用量,辅助以食盐使馅料口感适合您自己的口味。 制作方法(13张) 虾仁干和香菇干浸泡至柔软后,切丁。 生姜,根据正宗肉丸的做法,生姜是肉丸中的调味极品不可或缺,其用量要适当地超标一点点,这样可以让姜味的口感比较浓重,肉丸体现出鲜香的特色。生姜洗净去皮后,切丁(颗粒大小以能咬到但又不碍视线为准,通常大小可以维持在0.3mm×0.3mm~0.5mm×0.5mm之间为宜)。 葱,将葱切成0.5mm左右的小段,其数量大概为鲜猪肉的四分之一为宜。 取葱花中的三分之一,与猪肉拌在一起,其余单独放置。将所有辅料均调制起来,煨着就可以开始制作皮料了。(仅有葱还剩下三分之二左右)。 食用油,这里讲一下食用油的作用,如果您采用的是瘦肉,可以适当加入食用油调节一下,使陷料不至于过于干涩,如果您使用的是五花肉则可以省去这一部分。 2、表皮的制作: 宁德蕉城的肉丸特色就在于表皮的制作,各地的肉丸都一定会有肉,但是表皮通常都是以小麦粉、面粉等制成,缺乏特殊的香味。宁德蕉城的肉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表皮不是由这些常见材料制成。 地瓜粉,又称淀粉,购买来时为白色小碎块状(主要以地瓜为原料制成,因此又称作地瓜粉)。用擀面棍将地瓜粉研磨成细粉。(精致的地瓜粉可能在买来的时候已经是细粉状则没有必要研磨了。) 选购新鲜小芋头(是品种是那种一拳头大的,并不是要取其“幼崽”)、将芋头洗净表皮泥土后,将其放置在高压锅中(旧时通常只用锅大火煮熟,使用高压锅并不会影响成效),将其煮熟。将煮熟的芋头捞出后,趁热(注意烫手)去除表皮,将芋头内部堆放在一个大盆中。用擀面棍将其捣碎,成糊状,称芋泥,这个过程需要格外用心,否则会出现结块。 将淀粉不断调制入芋泥中,不断搅拌。直到芋泥不再粘手为止即可。 调完的芋泥类似揉完的面团,有粘性但又不粘手。如果芋泥放置时间过长可能渗出水来,可以用淀粉将其调匀。 3、包制: 将部分芋泥搓成条状,用手将其捏成圆形,厚度在0.5cm左右均可,直径通常7cm左右(食指长)或者根据您自己的喜好进行大小定制。将备用的葱花垫底,取适量馅料放置其中,将其封口后搓成圆团即可。 4、蒸煮: 在锅中放入清水,将蒸笼铺上纱布,然后将肉丸铺放在其上面,盖盖子蒸熟即可。 5、出锅: 肉丸的表皮采用芋头制成,因此在蒸煮过后,表皮会呈现粘度较高。在出锅的时候为了避免破坏肉丸形状,可以用光滑的筷子,蘸水后再将其夹入盘中。辅以美丽花雕甚至可以登上高雅之堂。
怎么辨别肉丸的好坏?
带肥肉的猪肉在高温的蒸煮下会变成猪油并包含在肉丸内部,因为芋头的滑滑的特性,内部油水不会渗漏出来,在内部通过高温使陷料充满了鲜香的特点。因此根本不会感觉到油腻。但因为五花肉不一定都能化为肥油,因此采用瘦肉加食用油的方案替代肥肉可以避免挑食者对肥肉的厌恶之情。
包完的肉丸不宜堆放,会造成表皮的粘连,可以用淀粉隔离。但更好的办法则是将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结冰层)。
哪里的牛肉丸最有名
潮州牛肉丸至今没有那一家比较出名的说法,汕头牛肉丸就以福合埕比较出名。 潮州手捶牛肉丸,从历史上来说,应该是起源于客家。因为广东客家地区山地多,饲养黄牛、水牛非常普遍,所以客家人经常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人逐渐摸索出将牛肉制成牛肉丸来食用这种形式。在清末及民国初期,便有许多客家人挑着小担,在潮州府城走街串巷叫卖牛肉丸。聪明的潮州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将它移植过来。但潮州人并不是简单地将客家牛肉丸照搬过来,而是吸取其优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丸,是用菜刀的刀背,这样效果差,且力度不够,影响打出的肉浆质量,潮州人便改用两根特制的铁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双手轮流捶打,左右开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又如客家人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讲究原汁原味的潮州人则改用牛肉、牛骨熬汤来煮牛肉丸,这样就保证在煮牛肉丸时,肉丸的肉味不会渗透到汤水中,从而使牛肉丸更具浓郁的牛肉味,同时还增加用沙茶酱作酱碟的吃法。由于潮州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筹,更为精细考究,故潮州人制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特别好吃,制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个潮汕地区,大受潮汕人的欢迎,成为一种最为大众化的潮州民间小食。时间一久,人们都知道潮州手捶牛肉丸,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潮州手捶牛肉丸是起源于客家了。当然,在民间还是有一些关于牛肉丸怎样从客家传到潮州的民间传说。例如有人说,民国初期,当时有一个外号称和尚,真名叫叶燕青的潮州人,经常帮助客家人,这客家人便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传给叶燕青。叶燕青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不断加以改进,所以他所卖的牛肉丸汤在潮州特别有名,之后叶燕青一直在潮州名店胡荣泉打工。其实,牛肉丸是很普通的小食,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但潮州手捶牛肉丸之所以出名,区别就在“工夫”二字。潮州手捶牛肉丸的制法是选取牛腿肉,顺着肉纹切成大块,放在砧板上,手执双铁棒,和肉纹同一方向轮流用力捶打。捶打牛肉是很有讲究的,起先捶打要用锤子窄的一面。稍后要用宽的一面,而且与砧面要保持平行,而砧板少说也有200斤重。如果是10公斤的牛肉,师傅们得连续捶打一个半钟头方可罢休。经过千锤百炼,牛肉变成了富有胶质的肉泥。调入精盐、味精、生粉和适量的水,用力拍打均匀,用手挤成玻璃球大小的丸,放人煮开的牛肉、牛骨汤中,至牛肉丸浮出汤面即可。不过,煮牛肉丸还大有讲究,火候严格控制在中火,火太老了牛肉丸夹生,火太嫩了肉丸的面粗糙,入口不爽脆。烹制牛肉丸汤,碗脚要调入蒜头膀、芹菜粒,酱碟为沙茶酱或红辣椒酱。在潮州,还有许多丸类的潮州小食,如猪肉丸、猪肚丸、鱼丸、墨斗丸、虾丸等,它们都是从潮州手捶牛肉丸的制法,举一反三而演变发展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