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牙齿保护上存在哪些误区

儿童牙齿保护上存在哪些误区

1、认为孩子乳牙会换所以不加以保护。专家指出,儿童乳牙期是儿童身体发育最显着的时期,其间所需营养大部分通过乳牙咀嚼后才被吸收,因此不保护乳牙是错误的。此外,乳牙在以后恒牙排列是否整齐方面也有很大作用,它可以引导恒牙长到正确的位置,形成漂亮的牙齿。

2、认为用好的牙膏就可以保护孩子牙齿。专家指出,牙膏可以提高牙齿清洁效果,但它只是清洁牙齿的辅助材料,刷牙方法比牙膏更重要。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确,牙刷没有刷洗到的地方,用再好的牙膏也不能清洁干净。因此要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刷牙方法。

3、认为牙齿不痛就不用看医生。专家指出,因为牙齿结构的特殊性,早期牙齿破坏不易被发现,只有破坏到达牙齿内部时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此时再进行治疗对牙齿损伤会很大。因此,家长应同专业医生保持联系,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将牙齿损害降到最小程度。

幼儿口腔护理的方法

1、当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轻柔、简短的来回动作清洗幼儿牙齿。每天最少做两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觉前。若能在幼儿每次吃东西后就清洁牙齿,当然更理想,这样可使孩子尽早地树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一般在牙齿和牙床交界处及两颗牙齿之间的区域,特别容易积存黄色乳酪状粘性物,它是由食物残屑和细菌堆积而成,一般称它为牙垢。它很柔软,只要稍微擦拭就可以清除掉。要仔细地除去它,要不然很容易从那儿开始蛀牙。

在擦拭婴儿牙齿时,请不要用牙膏,并要注意上颚乳臼齿的外侧和下颚乳臼齿的内侧面、上下乳臼齿的咬合面是否彻底擦拭干净。伴随着更多的牙齿萌出,牙缝间的清洁则需要使用牙线。

2、到两岁半左右,幼儿全口乳牙长齐后,就要开始教幼儿刷牙。

首先,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牙刷。由于孩子的手和嘴与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刷毛柔软、刷头小巧的儿童牙刷,这样才能更好地清洁牙齿、保护牙龈。

其次,要选用合适的牙膏。一般孩子的牙齿出齐后才可以使用牙膏,这样可以防止孩子误吞牙膏。使用牙膏时,必须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同时,牙膏的份量应大约为一粒青豆大小,避免宝宝不能把过多的牙膏清洗干净。可选用儿童牙膏,因为儿童牙膏

儿童牙齿保健的5大方法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1:用温水清洁口腔

健康生活,从牙齿开始。儿童想要拥有健康生活,就应该做好牙齿保健。儿童刚出生不久,家长就应该注意儿童的口腔健康。喂奶后,要喂清水,清洁儿童口腔,夜间,还要用纱布擦洗儿童的口腔黏膜,减少口腔细菌。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2:用指套刷洗牙齿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出牙。当儿童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家长就要持续关注儿童的口腔健康。在儿童喝奶后,用指套为儿童清洗牙齿。另外,让儿童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3:用软毛刷刷牙

儿童两岁时,妈妈就要开始教儿童刷牙,因为此时儿童的乳牙已经全部长出。若不注意牙齿健康,乳牙就会被虫子蛀坏,变成蛀牙。为了儿童牙齿健康,即使儿童不愿刷牙,妈妈也要每天帮儿童刷牙。其实,比较乖巧的儿童,只要家长以游戏的方式让他模仿,他就会跟着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刷牙的习惯。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4:不要吃太多甜食

儿童都喜欢吃甜食,这是众人周知的。但经常吃甜食的儿童,一般都会满口烂牙。为了儿童牙齿健康,家长应做好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儿童改掉常吃甜食的习惯。就算儿童哭闹,家长也不要纵容,否则只会害了他,影响他的牙齿健康。

给宝宝刷牙应避开五大误区

误区一、宝宝刷牙不需要大人帮忙

小编解析:因为刷牙是一个精细动作,而小宝宝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整个学龄前期,家长都应该帮助孩子清洁牙齿。如果父母的工作忙,早上时间短,那么晚上一定要抽出时间帮宝宝刷牙。

误区二、吃木糖醇代替刷牙

小编解析:有些家长为了省事,平时吃完饭会让孩子跟大人一样嚼块木糖醇,觉得这样就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其实,木糖醇对牙齿虽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吃木糖醇不能代替刷牙。

误区三、含氟牙膏更能清洁宝宝口腔

小编解析: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因为孩子的含漱功能还不完善,容易把牙膏吞咽下去,长此以往,会引起氟的过量摄入,影响牙齿甚至骨骼的正常发育。

误区四、使用自来水刷牙

小编解析:孩子刷牙时最好使用温水,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冷热的刺激,保护牙齿,减少牙病的发生,特别是对患有牙过敏、龋牙、牙周炎、口腔溃疡、舌炎、咽喉炎的幼儿,更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误区五、刷牙次数越多越好

小编解析:刷牙在清除牙垢的同时还顺带刷掉了牙齿的天然保护屏障,即珐琅质层。特别是儿童乳牙上的珐琅质层只有薄薄的一层,而且较为敏感。只要孩子长大到可以使用牙刷,那么就应该让他早晚两次刷牙,就足够了。

切勿忽视对宝宝第一口乳牙的保健

不少孩子家长认为宝宝的第一口乳牙迟早会换成恒牙,往往忽视了对乳牙的保健。牙齿的保护一定要从乳牙开始,病态的乳牙即使换成恒牙后,也会造成牙齿咬合不齐、龋齿等疾病。

宝宝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一口健康的乳牙对其营养物质的摄入、学语发音、颚骨正常发育、协调颜面美观等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孩子两岁半以前,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首先,每次给孩子喂养后,再喂几口白开水把残留食物冲洗干净;其次,提倡母乳喂养,以补充牙齿和骨骼所必需的钙,宝宝两个月后可适量添加水果,增加维生素,利于调节儿童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在牙齿和骨骼中的沉积。第三,要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

同时,孩子两岁半以后,家长要注意培养其早晚刷牙的习惯,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刷牙,还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儿童牙刷和牙膏,提高小孩刷牙的兴趣,更好地清洁牙齿,保护牙龈。

给宝宝刷牙应避开五大误区

幼儿龋齿目前是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父母们除了要告诉宝宝讲卫生,爱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等口腔保健知识外,还要注意别让自己和宝宝走入龋齿预防误区。

误区一、宝宝刷牙不需要大人帮忙

小编解析:因为刷牙是一个精细动作,而小宝宝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整个学龄前期,家长都应该帮助孩子清洁牙齿。如果父母的工作忙,早上时间短,那么晚上一定要抽出时间帮宝宝刷牙。

误区二、吃木糖醇代替刷牙

小编解析:有些家长为了省事,平时吃完饭会让孩子跟大人一样嚼块木糖醇,觉得这样就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其实,木糖醇对牙齿虽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吃木糖醇不能代替刷牙。

误区三、含氟牙膏更能清洁宝宝口腔

小编解析: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因为孩子的含漱功能还不完善,容易把牙膏吞咽下去,长此以往,会引起氟的过量摄入,影响牙齿甚至骨骼的正常发育。

误区四、使用自来水刷牙

小编解析:孩子刷牙时最好使用温水,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冷热的刺激,保护牙齿,减少牙病的发生,特别是对患有牙过敏、龋牙、牙周炎、口腔溃疡、舌炎、咽喉炎的幼儿,更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误区五、刷牙次数越多越好

小编解析:刷牙在清除牙垢的同时还顺带刷掉了牙齿的天然保护屏障,即珐琅质层。特别是儿童乳牙上的珐琅质层只有薄薄的一层,而且较为敏感。只要孩子长大到可以使用牙刷,那么就应该让他早晚两次刷牙,就足够了。

婴幼儿牙膏怎么选

从功能上讲,有清洁、除臭、防酸、防龋、杀菌、消炎、止血等药物牙膏。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应当买两种牙膏,成人和儿童牙膏。儿童牙膏除了色彩比较艳丽,味道比较香甜,包装比较活泼外,含氟量比较低。

孩子为什么不宜用含氟量比较高的牙膏呢?因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差,手操作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善,含漱技巧未完全掌握。此时,如果用含氟量高的成人牙膏,在刷牙时,难免误吞含氟较高的牙膏。如果每天咽下过多的氟,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生长的。如果孩子还没有掌握含漱技巧,开始可暂不用牙膏,而改用较浓的茶叶水来刷牙,因为茶叶水中也含有防龋作用的氟元素。

好的牙膏能够立竿见影地起到如下几个作用:

1、牙膏是清洁工具,可以除去牙齿和牙龈周围的食物残渣。

2、牙膏通常含有氟化物,它可以巩固牙齿,保护牙齿不蛀牙;而在刷牙时则使氟化物与牙齿的牙釉质接触。

3、让宝宝的嘴巴清新干净。

给孩子选牙膏牙刷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 起泡多,刷得干净

泡沫的多少取决于牙膏中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多,刷牙时降低了摩擦力,反而影响洁牙效果,过多皂质在口腔中可被分解成有害化学物质,还会刺激口腔黏膜和破坏唾液酶。

误区二 儿童牙膏不能含氟

摄入过多的氟可能导致氟牙症、氟骨症,甚至引起急性氟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症状,这是很多家长担心牙膏含氟的原因。但牙膏中含少量氟可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很多专业研究表明,只有在饮用水含氟高的地区,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才会增加氟斑牙的发生,在这样的地区,6岁以下的儿童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在其他地区,3岁以后的孩子,选用含氟量约为成人牙膏1/3的儿童专用牙膏,只要教会正确的漱口方法,告知吞食的危害,且每次牙膏量小于豌豆大小,并无危害。

误区三 有香味的牙膏好

市面上常见的儿童牙膏多有水果香味,受孩子喜欢,但容易诱使孩子吃牙膏。所以,最好别买那些味道过浓的牙膏,且要告诉孩子牙膏不能吃。

误区四 “食品级”牙膏更安全

实际上,牙膏是要接触口腔的,必须都是“食品级”的。另外,有些儿童牙膏标明含木糖醇、维生素C、维生素E及矿物质等,宣称有益孩子牙齿。事实上,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成分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不过这些东西对牙齿也无害。总结来讲,功效型的牙膏必须具有QB2966的标识,有该标识的牙膏才是做过医学临床验证并证明有效的。

误区五 儿童牙刷不分年龄

不同年龄的儿童口腔大小、牙齿发育情况及手部肌肉发育均不相同,不分年龄选用牙刷是不对的。2~5岁孩子处于牙齿发育初期,手掌和口腔小,宜选用握柄较粗、易于深入口腔的窄小刷头的牙刷,而且刷毛要柔软;6岁以后,恒牙开始萌出,要特别注意牙齿清洁,宜选用毛刷边缘柔软的杯型刷毛的牙刷,使牙刷能包绕每颗牙齿,彻底清洁。另外,最好不给孩子用电动牙刷,不仅起不到清洁作用,还可能损伤牙龈和牙齿。

刷牙注意避开八误区

误区一:得了口腔溃疡,刷牙时一碰就疼,有时还出血,不刷为妙

口腔溃疡时更要注意口腔卫生,否则反倒影响溃疡愈合。可以选择稍微软一些的牙刷,尽量不要让刷毛接触溃疡部位。

误区二:牙齿松动、儿童换牙时期,不要频繁刷牙

换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额外注意,刷牙方法与成人一样。但是如果出现牙齿松动,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牙龈是否有问题。此外,一定要注意按时刷牙,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平时还可以适当按摩牙龈,维护牙齿健康。

误区三:起床后刷完牙再吃饭

研究表明,饭前刷牙比饭后刷牙更有利于保护牙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牙垢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饭后酸性物质已经形成,且形成速度非常快。

因此,只有在饭前将牙垢去除才能大大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并且饭后最好仔细漱口。早晨起床后更要在饭前刷牙,可以消灭一整夜口腔内滋生的细菌,去除口腔异味。

误区四:刷牙时流血,不敢继续刷

牙龈发炎、毛细血管壁变脆后,就不能抵抗正常的刺激,进而导致容易出血,这一般都是牙周病的前兆。

此时要继续坚持刷牙,并且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才能改善牙龈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炎症消退就不会流血了。

误区五:新换牙刷时牙龈出血也不理

出血与牙刷也有一定关系,如果牙龈的炎症处于炎性水肿期,建议使用软毛牙刷。一把好的牙刷应该具备如下特点:小头、平头、毛稍软。

误区六:喜欢软的刷毛

如果刷毛过软,的确会存在刷不干净的情况,但是若刷毛太硬,又容易造成牙龈损伤。

刷毛的软硬应该因人而异,如牙周病患者必须选择软毛牙刷,有利于清洁牙周;无牙周病的人可选择刷毛软硬度中等的牙刷;不建议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

误区七:拔牙、补牙后马上刷牙

除了拔牙后24小时内不可以刷牙。过了24小时,其余情况都可以正常刷牙。

误区八:买牙膏,最喜欢号称清新口气的广告牙膏

事实上,牙膏清新的味道只会在口腔中短暂停留,掩盖口臭。口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牙石、龋齿、消化道疾病等,不能指望刷牙解决,应该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加强对牙齿的保健,除了加强对牙齿的保护外,同时要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不吃过烫和辛辣的食物。口腔保健的钥匙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一分呵护一分健康,愿健康的牙齿伴你终生。

呵护宝宝的乳牙很重要

乳牙有病,恒牙不利

口腔诊所丁医师提醒,“乳牙的龋齿可以不治”的观念是错误的。虽然乳牙会替换成恒牙,不能终生使用,但是换牙并不是短期内完成的,大多数儿童在11岁-12岁才换掉最后一颗乳牙。如果乳()牙患了龋齿不去治疗,不仅咀嚼功能会受到影响,还可能造成牙根反复发炎,使新长出的恒牙表面坑坑洼洼、有色斑,甚至导致恒牙生病,造成牙髓坏死或形成牙根尖周脓肿等,有的还会诱发面部感染,引起面部肿胀。

此外,乳牙出现龋齿后容易过早脱落,使得两侧相邻的牙齿向空缺处移位,当恒牙萌出时会受阻或导致位置异常。同时,长期使用单侧牙齿进行咀嚼也会造成面部歪斜。若是乳牙患病后引起残缺不全、变色、变黑等情况,还会影响宝宝的发音和美观,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所以牙齿保护要从乳牙开始。

乳牙该如何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根据宝宝年龄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也不同。当宝贝开始长牙,大约6、7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刷牙。此时乳牙只长出前面几颗门牙,父母可在喂食后与睡前使用干净的棉花棒或纱布沾湿,擦拭牙齿及牙龈。等乳臼齿长出后,可改用儿童牙刷。通常3、4岁以上的宝宝,即在父母的指导下用儿童牙刷刷牙,由父母检查及协助洁牙;7、8岁的儿童,虽可自行刷牙,但因手腕活动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刷牙还是需要父母的协助。需要注意的是,宝宝6岁以前需选用白开水、淡盐水刷牙,懂得吞咽后用不含氟儿童牙膏刷牙,6岁以后才可以使用含氟儿童牙膏刷牙。

儿童怎么样刷牙方法

幼儿牙齿保健。众所周知,牙齿不但能咀嚼食物,还有助于清楚地讲话和发音。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不仅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对全身的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不利于面部骨骼发育。另外,牙齿出现畸形,也会影响美观。因此,保护牙齿也是幼儿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幼儿牙齿保健。刷牙是最好和最有效的保护牙齿的方法。儿童刷牙应该用专门的儿童保健牙刷,并选择专用的儿童牙膏,最好是含氟儿童牙膏,(牙膏中的氟能增强牙齿硬度,保护牙齿免受酸性侵蚀,抑制口腔中细菌的活跃程度并可修补已遭酸侵蚀的牙釉质)坚持竖行刷牙法,因为刷牙运动方向与牙缝的方向一致,牙刷上的毛能够深入牙缝中清除牙缝中的脏东西,而且在刷牙的同时对牙龈组织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也不会磨损牙齿。那么,如何指导幼儿正确刷牙呢?

1.使用前,将牙刷用温水浸泡1~2分钟,使刷毛变得柔软。

2.宝宝使用牙刷时,频率不宜太快;刷牙时先刷上排牙齿,再刷下排牙齿,这样可以避免刷到牙龈。刷两排牙齿时,先来回横刷几遍,刷去牙齿表面的污垢,然后再上下来回竖刷,清除牙缝里的残留物。横刷时用力轻,竖刷时稍加力。

3.牙刷使用后,妈妈帮助宝宝用水冲洗刷毛内部,并将水分尽量甩去,将牙刷头朝上放在漱口杯里,或者放在通风有日光的地方,使它干燥而杀菌。宝宝的牙刷与大人牙刷分开放。

4.通常1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不要长期固定使用一种牙膏,应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家长们还应注意,3岁以下儿童应由成人帮助刷牙;3岁至6岁的儿童应在成人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刷牙,但仍需成人的帮助才能将牙齿刷干净。家长应在为孩子刷牙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刷牙兴趣,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保护牙齿还要好好吃饭,不能偏食和挑食,因为食物中好多营养成分是牙齿必需的,如:维生素A、B、C、D,还有钙和磷。还要吃一种最重要的—— 食物纤维。既能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又能清除牙齿周围的食物残渣,的确是一种有效又简单的好办法。这样的食物有很多,如:瓜果、蔬菜。有好多蔬菜不但含有粗糙的纤维,而且含氟,比如:莴笋、卷心菜、白菜、茶叶等。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口健康的好牙,家长们一定要悉心帮助和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婴幼儿牙膏怎么选

牙膏的含氟量不能太高,据调查,2~4岁儿童只要每天刷牙两次,他们在不自觉中咽下牙膏的含氟量就已足够非缺氟地区儿童每日的氟需要量,加上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氟,如此摄入的氟过多,就会潜伏氟斑牙的危险,所以儿童不宜使用成人牙膏,而应使用含氟量较低的儿童牙膏。

慎用水果味的牙膏,有的儿童牙膏有水果口味,约1/4的儿童直接把牙膏吞吃,家长应注意加以教育和预防。专家提出,要建立婴幼儿的科学饮食结构,如果孩子在18个月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我国人口的素质将得到显著提高。

面对婴幼儿牙膏怎么选,我们看了有关的知识介绍之后,一定要明白孩子牙齿保护的重要性,选择牙膏的时候,最好别让牙膏内带有刺激物品,否则的话,会给孩子的牙齿保护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的。

儿童护齿误区不可小视

误区一 乳牙早晚要退不用治

不少家长都存在这种错误认识。其实乳牙非常重要,在恒牙萌出前,乳牙承担进食 咀嚼的功能,是营养摄入的重要器官,对儿童的健康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咀嚼,能刺激颌骨正常发育,同时,乳牙能为恒牙的正常萌出预留间隙。若乳牙严重龋损至该牙移位或提早丧失,则会使将萌出的恒牙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而导致换牙后牙齿排列不整齐,甚至引起颌骨发育不良、面型不对称等状况。

此外,正常乳牙和排列整齐的乳牙有助儿童正确发音,如前牙过早缺失,不仅使患儿讲话漏风,吐字不清,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小朋友嘲笑,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误区二 做了窝沟封闭就万事大吉

6岁左右的儿童会萌出人生第一颗恒牙,称“六龄牙”,它不再替换。 许多家长把它当作乳牙,以至它发生龋坏时也不重视。其实在小儿6周岁时应到医院检查,并给该牙行窝沟封闭。这样可长期有效预防窝沟龋。但并不是牙齿做了窝沟封闭就万事大吉,关键在于平时保护,要定期检查。

专家介绍 东南齿科李朝晖主任,山东省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私立牙医协会副会长,曾在国外研修,专长牙齿美容、种植牙。

相关推荐

坚硬耐磨的食品对牙齿更健康

牙齿是否健康关系着我们身体是否健康。保护牙齿是我们的责任,好的牙口才能健康饮食,那么吃什么对牙齿比较好呢? 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后天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咀嚼功能退化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儿童食品越来越精细,大量奶制品、面包、膨化食品,使孩子的咀嚼功能越来越弱,牙齿和口腔内外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肌肉无力、萎缩,颌骨发育异常,但牙齿的数量并没有减少,所以儿童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精细的食物还容易引起牙齿龋坏,出现牙齿缺损、乳牙过早丢失、恒牙萌出

如何保护儿童牙齿

一、使用橡皮奶嘴的方法不正确。给宝宝喂奶时,若奶瓶的位置过于靠前上方,或宝宝长期仰卧吃奶,就会使下颌向前吸吮,日久使下颌骨及下牙弓前移,上牙弓受压,形成前牙“地包天”畸形。 二、乳牙过早脱落或滞留均可导致牙齿长得不齐。乳牙患龋齿未及时治疗,或因外伤而脱落,以致出现空隙,这时恒牙还未萌出,两旁的牙齿就会向空隙移位,使空隙变小,造成以后萌出的恒牙因没有足够的位置而歪歪扭扭、里出外进。 三、扁桃体肥大或鼻腔有病而使鼻子呼吸不畅,造成用口呼吸,睡觉时就要张着嘴。由于气流从口腔通过,上腭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

牙疼刷牙出血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得了口腔溃疡,刷牙时一碰就疼,有时还出血,不刷为妙。口腔溃疡时更要注意口腔卫生,否则反倒影响溃疡愈合。可以选择稍微软一些的牙刷,尽量不要让刷毛接触溃疡部位。 误区二:牙齿松动、儿童换牙时期,不要频繁刷牙。换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额外注意,刷牙方法与成人一样。但是如果出现牙齿松动,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牙龈是否有问题。此外,一定要注意按时刷牙,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平时还可以适当按摩牙龈,维护牙齿健康。 误区三:起床后刷完牙再吃饭。研究表明,饭前刷牙比饭后刷牙更有利于保护牙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牙垢与食物中

5类损害牙齿的小动作

误区1:饭后立刻刷牙 人们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甚至与牙齿轴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将钙、磷分离出来,牙齿会变得软而脆。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餐后刷牙,至少要等半小时后再刷牙,这时牙齿保护层已恢复,刷牙就不会损伤牙齿了。 误区2:勤刷牙就可以预防牙病 只有正确的刷牙方式才可以有效预防牙齿疾病。多数人刷牙采用错误的横拉锯式法,这也是我国口腔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刷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旋转法,另一种是水平颤动法。 误区3:刷牙时间越长越好 每天

选牙膏和牙刷常见的5大误区

一般说来,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学习漱口,3岁之前不宜使用牙膏刷牙,用指套牙刷蘸温开水或淡盐水刷牙即可。随着孩子自理能力增强,吞咽功能基本成熟,3岁以后可以使用牙膏刷牙。生活中,选牙膏牙刷有一些常见误区值得家长们注意。 1.起泡多,刷得干净。 泡沫的多少取决于牙膏中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多,刷牙时降低了摩擦力,反而影响洁牙效果,过多皂质在口腔中可被分解成有害化学物质,还会刺激口腔黏膜和破坏唾液酶。 2.儿童牙膏不能含氟。 摄入过多的氟可能导致氟牙症、氟骨症,甚至引起急性氟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心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

误区一:成人安全带系法适用于孩子。 一般来讲,儿童系安全带的最佳方法是从手臂下面跨过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腿部安全带,该跨过大腿根部。这样避免因为儿童的扭动造成安全带的脱落。另外,因为儿童的身高所限,如果要保证安全地系好车内安全带需要把儿童所坐的位置垫高。 一般来讲,儿童安全座椅都有一定的垫高功能。年龄大一些的儿童无,坐儿童座椅时,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这样,儿童被垫高后,可以使用正常的安全带,这个简单的措施能将危险系数大大降低。以成人的方式对儿童使用安全带,就是一个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带来的可能不是保护,而

宝宝乳牙的三大作用

1、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乳牙过早丧失可使继承恒牙过早萌出或过迟萌出,也常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2、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消化作用,有利于生长发育。若咀嚼功能低下,颌面的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 3、有利于发音和保护心理 乳牙萌出期和乳牙期是儿童开始发音和学说话的主要时期,正常的乳牙列有助于儿童正确发音。此外,乳牙的损坏,尤其是上乳前牙的大面积龋或过早丧失,常常给儿童心理上带来不良刺激。 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

儿童牙齿矫正误区

牙齿矫正误区之只有到了12岁牙换完后才能矫牙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到了12岁才能矫正。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发育畸形,最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预防和矫治。对于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如睡眠时张口呼吸、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如咬下唇、偏侧咀嚼等,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宜越早矫正越好。正所谓“每个人、畸形异、最佳期、也不一”。 牙齿矫正误区之矫牙是小孩和青年人的专利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年人,中老

矫正牙齿中的常见误区

牙齿矫正如今已经越来越普遍,有些人可能对矫正牙齿有“偏见”,对于大家比较热议的偏见,我们进行了汇总,请正畸专家的一一作了解答。 矫正牙齿误区儿童才做牙齿矫正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成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如骨折后愈合),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的话,牙齿是可以矫正的。对于成年人和儿童,矫正对健康牙齿的移动效果没有太大差异,欧美成人正畸人数占正畸患者的1/3以上。 矫正牙齿误区

乳牙为什么更易患有龋齿

现在小儿龋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总有些家长认为在长出恒牙以后就会好转。但是,在这期间,小儿的病情会有所加重,引起其它的并发症。所以建议家长朋友,当你的小儿在患有此病时,一定及时看牙医。下面就小儿龋齿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乳牙的牙齿状况:乳牙的钙化程度低,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均比恒牙薄,乳牙表层釉质矿化程度低,耐酸能力差,牙体组织在酸的作用下容易患龋,而且患龋后发展很快。某些发育、钙化不良的乳牙,在牙齿尚未完全萌出时就已经发生了龋齿。乳牙的发育钙化程度与母亲怀孕期间,以及胎儿出生后的营养有直接关系,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