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健康吃法看这里 蛋白里都是蛋白质,蛋黄里都是脂肪吗?
鸡蛋的健康吃法看这里 蛋白里都是蛋白质,蛋黄里都是脂肪吗?
这其实是个误解。
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还有不少朋友为了补充蛋白又怕吃进太多脂肪,都选择只吃蛋白扔掉蛋黄。
但事实上,蛋黄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蛋白还要高!
蛋白水分比较多、蛋黄比较干,蛋白中约含11.0%的蛋白质,而蛋黄中含17.5%。
拿一枚普通大小的鸡蛋来说:
蛋白,大概有3.8克蛋白质
蛋黄,大概有2.5克蛋白质
而且蛋白和蛋黄中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以及其它营养成分的量,近乎完美,很容易被人体利用。
怎样煮鸡蛋最有营养
其实,蛋清和蛋黄各有优势,但营养成分大不同。蛋清中除了90%的水分之外,剩下10%主要是蛋白质。可别小看这10%的蛋白质,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都包含其中。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也指出,鸡蛋的蛋白质仅次于母乳,在人体中利用率很高,是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建议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是刚做完手术的人,不妨多吃蛋清补充蛋白质。
跟蛋清比起来,蛋黄的营养成分就复杂得多。鸡蛋中的脂肪全部集中在蛋黄里,但大多是对人体有利的脂肪酸,而且含有橄榄油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此外,维生素A、D、E、K,磷、铁等矿物质也大多在蛋黄中,尽管铁的吸收率比较低,但对于不能吃肉的婴儿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蛋黄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卵磷脂,对大脑发育格外关键,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蛋黄的颜色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密码:有预防嘴角开裂的核黄素,还有能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而往往蛋黄颜色越深,这类维生素含量就越高。
有人害怕蛋黄中的胆固醇,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体内如果血清胆固醇太低,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血管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因此,健康人一天吃一两个蛋黄是非常健康的;对于血脂已经偏高的人,每天吃半个蛋黄比较合适。
在各种食物里,鸡蛋的吃法几乎是最多种多样的,致力于烹饪与营养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根据各种研究与实验数据,帮我们列出了3个鸡蛋吃法排行榜,最后发现,不管在哪个榜单里,“带壳水煮蛋”这种做法都排名第一。
冠心病能吃鸡蛋吗 鸡蛋的营养价值
蛋类是一种自然的营养全面的食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全蛋蛋白含有与人体接近的氨基酸种类,属于容易被人体所吸收的优质蛋白。此外,蛋黄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卵磷脂、以及大量的维生素和烟酸,因此无论是蛋白还是蛋黄都是营养较为全面的优质食物。
蛋黄有什么营养
蛋白里都是蛋白质
蛋黄里都是脂肪?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说法,特别是不少热衷于健身的朋友们,会因为相信了这样的说法,严格遵循一天「只吃一个蛋黄和 10 多个蛋白」的低脂高蛋白食谱。
但其实……蛋白中约含 11.0% 的蛋白质,而蛋黄中约含 17.5%。
蛋黄的蛋白质含量,比蛋白还要高!
不过,蛋白胜在比蛋黄大。
我们简单计算一下,一枚普通大小的鸡蛋大约 55 克,去掉蛋壳大概还剩 48 克,其中:
蛋白大约 34 克,含有 3.8 克蛋白质;
蛋黄大约 14 克,含有 2.5 克蛋白质。
所以,一颗鸡蛋的蛋白和蛋黄中,蛋白质的含量其实差不多。
而且,蛋白和蛋黄中的氨基酸组成,都近乎完美,很容易被人体利用。
蛋白蛋黄,都是好东西,别浪费啊!
但是,说到吃蛋黄这个问题,一定有人会问……
蛋黄高脂肪、高胆固醇
确实,蛋白中几乎不含脂肪,一枚蛋中差不多 98% 的脂肪都集中在蛋黄中,一枚蛋的蛋黄大约含 5 克脂肪。
胆固醇是跟着脂肪一起的,一枚鸡蛋含有约 200 毫克的胆固醇(当然全部都在蛋黄中)。
但别因为有脂肪和胆固醇就嫌弃蛋黄,它的营养其实比蛋白更棒。
蛋黄中有不错的磷、钙、铁等矿物质;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以及绝大部分的 B 族维生素,主要都在蛋黄中;
有益于视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有益预防慢性病的卵磷脂、甜菜碱,也都在蛋黄中。
而且,胆固醇听起来可怕,其实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过去经常说「一天摄入胆固醇不要超过 300 毫克」,是出于控制血胆固醇的考虑。
目前国内外营养界都认同,吃进身体的胆固醇对血胆固醇高低的影响并不大,已经不再限制胆固醇了。
虽然蛋黄不及蛋白质地软嫩、口感细腻,但如果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实在是不划算。
所以,鸡蛋最好的吃法其实是……
全蛋营养最好
不过听说鸡蛋虽然有营养,但有些人不能吃?
1. 鸡蛋难消化,肠胃不好不能吃?
假的。
鸡蛋的氨基酸组成完美,蛋白质、脂肪都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不管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还是孕妈、哺乳妈妈,亦或是身体虚弱、营养欠佳的病患,都可以享受鸡蛋带来的营养好处,每天吃 1 个全蛋是挺好的。
2.「四高」患者,不能吃?
假的。
所谓「四高」,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很多人都觉得吃鸡蛋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有害。
其实,四高患者每天吃 1 个鸡蛋,没问题。
除了蛋白质很优质以外,鸡蛋中的钠也不高、糖也很少、嘌呤也很低。
即使吃了两个以上,也没问题,因为这要看你的整体饮食、还吃了其它哪些食物。
3. 鸡蛋过敏人群,不适合吃?
真的。
鸡蛋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八种导致人类过敏的食物之一,多见于 3~5 岁以下的婴幼儿。
各位家长在首次给宝宝喂蛋类做辅食时,一定要留意宝宝有没有异常反应。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有过鸡蛋过敏史,就应该躲开鸡蛋和各种含有鸡蛋成分的食品。
4. 胆囊炎患者要少吃蛋黄?
真的。
胆囊炎患者必须限制胆固醇摄入,不仅要尽量少吃蛋黄,也还要少吃动物性脂肪。
不妨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豆固醇的豆制品,它也是膳食中补充蛋白质的好选择。
鸡蛋是种物美价廉的好食材,蛋黄蛋白各有优势,不要因为各种传言浪费它。
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好吗
对于鸡蛋,生活中很多人秉持着只吃蛋白、不吃蛋黄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不好的。
在这些人看来,蛋白中全是蛋白质、蛋黄中全是脂肪,吸收蛋白质更重要,脂肪还是不要出现的好。这样的理解是一个误区,蛋白中有蛋白质,同样也有脂肪;而在蛋黄中,不仅有脂肪,而且有蛋白质,以人人不待见的蛋黄来说,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实比蛋白还要多。蛋黄、蛋白缺一不可不论是蛋黄还是蛋白都是非常重要的鸡蛋部分,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说缺一不可。
鸡蛋黄是鸡蛋的营养精华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喜欢吃鸡蛋黄,一方面是天生就不喜欢吃,另一方面是觉得其中的胆固醇太高,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鸡蛋的营养精华都在鸡蛋黄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鸡蛋黄—鸡蛋的营养精华
不少人吃鸡蛋不吃鸡蛋黄的理由就是一个:其中胆固醇太高。但专家指出,鸡蛋中的保健成分全部存在于蛋黄当中。蛋清中只有88%的水分、钾和比较纯的蛋白质。几乎所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叶黄素、omega-3脂肪酸之类保健成分都在蛋黄里。吃鸡蛋而不吃蛋黄,就失去了吃鸡蛋的健康意义,还不如吃块豆腐了事。
而且,最令人欣喜的是,无论用什么烹调方法,鸡蛋黄中的保健成分都变化甚小。由于鸡蛋黄居于中央,在烹调时和氧气接触较少,也并不直接受到高热,故而其中的营养成分得以基本保存。
鸡蛋黄里的有益成分,与其说是增加心脏病的危险,不如说是降低心脏病和多种老年性疾病的风险。其中的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共同作用,再加上甜菜碱,是最有利于降低同半胱氨酸水平的组合。其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加上胆碱和卵磷脂,都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而维生素A、维生素B2、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则有利于延缓眼睛的衰老。
每周当中3~4天吃鱼肉,其余的日子,用鸡蛋、豆制品和坚果配合主食来提供蛋白质。比如,在午餐当中吃200克焯拌的绿叶菜,一个少油烹调的鸡蛋,加上含50克豆腐干的炒蔬菜,一碗含粗粮或豆类的饭,可以提供27克蛋白质,约350毫克的钙,还有极多的卵磷脂、叶黄素、维生素B2、维生素A等保健成分。这样的吃法,对于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对于视力的保护,对于健骨和美容的好处,与快餐店里的红烧牛肉套餐、糖醋排骨套餐相比,那可真是天上地下之差。
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保驾护航,正确的饮食观念也为我们增添了健康的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
鸡蛋白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有一些传说说的是,鸡蛋的蛋黄和蛋白的营养价值不同,而且鸡蛋白更容易消化,而蛋黄没有那么容易被消化,有些老年人甚至不常吃蛋黄,只吃鸡蛋白,但是这样的说法真的真实可靠吗?那还是不得而知的,所以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蛋清是鸡蛋营养最丰富的部分。蛋黄也没有如此丰富的营养,因为它包含大量胆固醇,而且消费太多蛋黄对心脏健康有害。以下是关于蛋清的一些营养事实:大约90%的蛋清是水分。除了水之外,蛋白的其他部分由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和葡萄糖组成。自然状态下蛋白是清澈透明的。只有在煮熟的情况下才会变成白色。颜色的转变是由于化学性质的变化,意味着长链氨基酸破裂,形成硬蛋白质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变性。蛋清不含胆固醇,但包含大量蛋白质。在一个标准大小的鸡蛋里,蛋白提供大约20卡路里热量。这20卡路里分别来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钠。蛋白营养最有趣的是,它包含40种不同的蛋白质,每一种对身体都有很大好处。此外它还包含锌,铁,铜,磷,钙和钾等矿物质。所有这些矿物质对头发,指甲,骨骼和牙齿健康都是必需的。蛋清主要包含蛋白质卵清蛋白,在身体酶的新陈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起到储存蛋白质的作用。
这样看来 ,鸡蛋的营养价值还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鸡蛋本身所具有的会导致不消化和对胃的影响,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吃的时间和吃的方式,老年人或者小孩子,千万不要再睡觉之前吃,那样会导致消化不良,胃会很不舒服,那样也不利于身体健康。营养的东西也一定要注意吃的时候运用正确的方式。
蛋黄的介绍
有人认为鸡蛋是鸡的卵细胞,蛋白是细胞质,蛋黄是细胞核。这是误读,鸡产下的蛋和其卵细胞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相同概念。无论是蛋白、蛋壳还是蛋黄都不是卵细胞或其一部分,只是用来储存营养或者执行保护作用的部分,真正的卵细胞处在蛋白与蛋黄交界处。
鸡蛋中脂肪,绝大多数集中在蛋黄部分。蛋黄中的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榄油当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
维生素也大都集中在蛋黄当中。蛋黄中有宝贵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还有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些都是“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的维生素B族,也绝大多数存在于蛋黄之中。而蛋黄之所以呈浅黄色,就是因为它含有核黄素,而核黄素就是维生素B2,它可以预防烂嘴角、舌炎、嘴唇裂口等。
各种微量元素也一样集中在蛋黄中。蛋黄中有大量的磷,还有不少的铁,同时,鸡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来自蛋黄,而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帮助合成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所以,婴儿的第一种辅食,往往就是鸡蛋黄。蛋黄对孩子补铁有益,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益。蛋黄里含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还可帮助眼睛过滤有害的紫外线,延缓眼睛的老化,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等眼疾。
营养不良如何调理
从饮食结构方面来调理。所以,每个人每天八大类食品都要吃,比如谷类的东西,面食或米都是谷类的,还有水果,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般来讲吃半斤左右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蔬菜,蔬菜每天要多吃一点,最好是一斤以上。
为什么?蔬菜能量相对比较低,多吃一点不会使人发胖,这是蔬菜。还有就是豆制品,豆制品虽然是植物性的食物,但是算优质蛋白类的,营养价值很高,每天不管是大人小孩,吃二两(100克)左右就可以了。再有就是,鱼 虾。这种动物性的食物,虽然是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也不宜吃的很多,每天吃二到三两就可以了。
再有就是蛋类的,蛋类是人体蛋白,营养价值很高,要求是一天,最少是一个鸡蛋,煮了是最好的。但是,蛋黄和蛋白,都要吃下去。为什么?蛋黄是蛋黄的营养,蛋白是蛋白的营养,营养价值是不一样的。再有就是奶制品,要就是一天吃,250ml的奶,奶制品里面,优质蛋白比较多。同时含钙量比较高。
再有就是坚果类的,坚果是花生,黄豆玉米等等。这些都是叫坚果榨出油的,叫油籽类的。
鱼腩是蛋白质还是脂肪
主要是蛋白质。
鱼腩是鱼肚子部分的肉,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相对于其它部位来说鱼肚部分的运动量较小,所以肉质也会更加细嫩一些,而且鱼肚外侧的鱼鳞比较细小,所含的鱼刺也比较少,口感是比较好的。
而且鱼腩中含有丰富的DHA(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对于大脑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适合身体相对比较虚弱的孕妇、儿童及老人食用。
骨头汤里白色的是脂肪还是蛋白质
是脂肪和蛋白质的混合物。
骨头汤里面的白色物质是因为脂肪在高温炖煮的过程中被分解为小颗粒,然后汤中所含的蛋白质将脂肪微粒包裹起来形成的白色悬浮液,所以既有脂肪也有蛋白质,此外还可能会少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为骨头汤里含有一定的脂肪,所以对于一些正在减肥的人群来说,是需要尽量少喝骨头汤的,以免脂肪摄入过量而影响到减肥的效果。
蛋清和蛋黄有什么区别
蛋清和蛋黄是蛋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营养有明显不同。 从蛋白质来说,蛋清和蛋黄虽然都含有最优良的蛋白质,但蛋白含蛋白质比蛋黄多。 从脂肪来说,鸡蛋的脂肪都在蛋黄里,蛋清几乎不含脂肪。蛋黄里的脂肪不仅质量好,容易消化吸收,而且脂肪里有丰富的磷脂。 另外,蛋黄里有多量的胆固醇,这也是蛋清所没有的。 鸡蛋含的无机盐,绝大部分都在蛋黄里,蛋清所含很少。 蛋清除了维生素B2外,几乎没有其他维生素;而蛋黄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生物素及尼无酸等。 从营养角度讲,如果只吃蛋清而放弃蛋黄,实在可惜。除了必须限制胆固醇的病人以外,应该吃整个鸡蛋,不要轻易放弃营养丰富的蛋黄。 有人还有生吃鸡蛋的习惯。这不仅不卫生,而且营养成分也不能被身体吸收。因为蛋清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这两种成分会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和鸡蛋的消化,长期生吃不利于健康。如果熟吃,这两种物质都会通过加热而被破坏掉
宝宝吃鸡蛋注意哪些细节
鸡蛋牛奶一样也不能少,这是老观念里增加营养的两个圣品。给宝宝增加营养,科学的营养添加理论指出,鸡蛋虽然营养,给宝宝吃也要注意很多细节。
鸡蛋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的常用食品,同时也是冬季饮食保健佳品。它的食用对象相当广泛,从4~5个月的婴儿一直到老人,都适宜食用。
鸡蛋很容易受到沙门氏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生食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相反,煮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由致密变为松散,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当然,过度加热后,蛋白质过度凝固,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茶叶蛋应少吃
蛋黄和蛋白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消化率都很高。
1岁以内、4个月以上的婴儿,以食用蛋黄为宜,一般从1/4个蛋黄开始,适应后逐渐增加到1个蛋黄。一岁以上的幼儿可以开始食用全蛋。
有些幼儿吃蛋会发生过敏反应,这主要是对卵清蛋白过敏,应避免食用蛋清,甚至全蛋,以后逐渐少量地吃蛋黄,逐步达到脱敏的目的。但对于绝大多数幼儿,鸡蛋特别是蛋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可偏废,力求每天吃一个为宜。
鸡蛋宜冷水下锅
鸡蛋的吃法很多,根据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可选用不同的吃法。婴儿常用的是吃煮鸡蛋中的蛋黄,将之碾成粉末,加水或奶食用。低龄幼儿,可从蒸鸡蛋羹开始,到蛋花汤、水泼蛋和煎荷包蛋。
不可用牛奶或豆浆冲鸡蛋,因鸡蛋不能完全成熟。儿童可以食用炒鸡蛋、蛋饺、金钩千层卷、蟹粉蛋等。
煮鸡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会使蛋清熟而蛋黄不熟;或煮过头了,把鸡蛋煮得开了花,蛋白蛋黄都很硬,这样都不利于消化吸收。正确的煮蛋法:鸡蛋于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鸡蛋水煮最营养
蛋白质都在蛋清里
吃鸡蛋,无外乎蛋清、蛋黄两个部分。有人认为蛋黄有营养,弃蛋清只吃蛋黄;有人却害怕长胖,只吃蛋清而扔掉蛋黄。蛋黄和蛋清,到底哪个更有营养?
其实,蛋清和蛋黄各有优势,但营养成分大不同。蛋清中除了90%的水分之外,剩下10%主要是蛋白质。可别小看这10%的蛋白质,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都包含其中。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也指出,鸡蛋的蛋白质仅次于母乳,在人体中利用率很高,是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建议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是刚做完手术的人,不妨多吃蛋清补充蛋白质。
跟蛋清比起来,蛋黄的营养成分就复杂得多。鸡蛋中的脂肪全部集中在蛋黄里,但大多是对人体有利的脂肪酸,而且含有橄榄油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此外,维生素A、D、E、K,磷、铁等矿物质也大多在蛋黄中,尽管铁的吸收率比较低,但对于不能吃肉的婴儿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蛋黄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卵磷脂,对大脑发育格外关键,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蛋黄的颜色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密码:有预防嘴角开裂的核黄素,还有能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而往往蛋黄颜色越深,这类维生素含量就越高。
有人害怕蛋黄中的胆固醇,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体内如果血清胆固醇太低,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血管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因此,健康人一天吃一两个蛋黄是非常健康的;对于血脂已经偏高的人,每天吃半个蛋黄比较合适。
鸡蛋的健康吃法看这里 一天吃几个鸡蛋?
不管是上了年纪,身体虚弱、营养欠佳的病患,还是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或是孕妈、哺乳中的妈妈,都可以享受鸡蛋带来的营养好处,是建议每天吃上1个全蛋的。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如果喜欢吃鸡蛋,一天吃上两三个鸡蛋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除了蛋白质很优质以外,鸡蛋中的钠不高、糖很少、嘌呤也很低。
所以,即使存在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每天吃1个也没问题。相比于纠结每天吃几个鸡蛋,在整体饮食的均衡营养、控油控盐控糖上,才应该更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