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气血不运行怎么办

气血不运行怎么办

痛经,气滞血瘀体质可以使女性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中医讲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肋胀闷,走窜疼痛。

其次,肝主藏血,为女性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乳腺增生,当气滞血瘀出现后会引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有肿块,有时刺痛不敢触碰,极易造成乳腺增生,发展严重时致乳腺癌。

加速衰老,人体如果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就会缺血,细胞会处于“饥饿”状态加快衰老。瘀血是五脏之毒,为百病之源。失去了新陈代谢能力的血,对人体没有益处,反而会影响正常的血液细胞。

如果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作用,加速五脏的衰老,瘀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皮肤变得粗糙。

如果想要改善气血郁滞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运动,不要长时间地保持同一个姿势,可以平时多做一些运动,尤其是瑜伽,跳舞,游泳,都是非常好的,平时也可以多吃一些能够补气养血的食物,红枣,桂圆,还有一些黑类食物都是很好的。

后溪的定位和主治 后溪的定位

握拳时,小指指尖所指的手掌横纹外侧突起的赤白肉际处即是。

穴名由来: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这里不是指溪水,而是指穴内气血运行的道路,也就是说后溪就是气血在督脉运行的道路。

针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疏通经络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行气血。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常,则脏腑协调,阴阳平衡;如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则会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活动,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拘挛,萎软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针灸手法的作用使经络畅通,气血正常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滞血瘀是如何造成的

气滞血瘀是由于气机运行不畅,以致血液运行障碍,形成气滞与血瘀并存的病理变化。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

气滞血瘀形成的原因具体如下: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

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4小时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

04:00-血压更低,胸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

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07:00-经络走胃经,吃五谷杂粮,不易吃荤菜,荷尔蒙肾上腺分泌高潮,体温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加强。

08:00-肝脏内的毒素会排出,不宜饮酒,以免增强肝脏负担,胃到脾经。

09:00-脾经人体活动力提升,痛感最低。

10:00-精力充沛,记忆力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脾经走到心经。

11:00-经络走心经,心脏易工作,不易疲劳。

12:00-全身总动员的时候,此时不宜立即进食,可延后点,对酒精比较敏感,心经到小肠经。

13:00-经络走小肠经,所以午餐应吃的营养,肝脏休息。

14:00-此刻是人体的最低点,反应迟钝,精神迟钝,小肠到膀胱经。

15:00-精神好转,器官敏锐,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00-从膀胱经走到肾经。

17:00-走到肾经工作效率最高。

18:00-体能下降,肾经走到心包经阶段。

19:00-经络走到心包经,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

20:00-当天的食物和营养储备充足,反映灵敏,心包经走到三焦经。

21:00-经络走到三焦经,记忆力增强。

22:00-体温下降,体质下降,身体器官处于第二低潮,三焦经到胆经。

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

04:00-血压更低,胸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

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07:00-经络走胃经,吃五谷杂粮,不易吃荤菜,荷尔蒙肾上腺分泌高潮,体温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加强。

08:00-肝脏内的毒素会排出,不宜饮酒,以免增强肝脏负担,胃到脾经。

09:00-脾经人体活动力提升,痛感最低。

10:00-精力充沛,记忆力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脾经走到心经。

11:00-经络走心经,心脏易工作,不易疲劳。

12:00-全身总动员的时候,此时不宜立即进食,可延后点,对酒精比较敏感,心经到小肠经。

13:00-经络走小肠经,所以午餐应吃的营养,肝脏休息。

14:00-此刻是人体的最低点,反应迟钝,精神迟钝,小肠到膀胱经。

15:00-精神好转,器官敏锐,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00-从膀胱经走到肾经。

17:00-走到肾经工作效率最高。

18:00-体能下降,肾经走到心包经阶段。

19:00-经络走到心包经,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

20:00-当天的食物和营养储备充足,反映灵敏,心包经走到三焦经。

21:00-经络走到三焦经,记忆力增强。

22:00-体温下降,体质下降,身体器官处于第二低潮,三焦经到胆经。

气滞的原因都有哪些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人体的十二经络有哪些 调节气血运行

调节气血运行,运输应用物质,营养全身。由于经络能输布营养到周身,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所以经络的气血运行,是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流鼻血按摩哪里 太溪穴促进气血运行

太溪穴为肾经之腧穴,经常按摩本穴可激发足少阴肾经之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而止血,尤其对阴虚所致鼻出血有疗效。

主治病症:鼻出血,头痛,目眩,咽喉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消渴,失眠,健忘。

腧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次3分钟。

痰饮是什么意思 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一旦流滞在某一脏腑或某处组织,就会阻滞气机,妨碍血行,甚至产生瘀血,故有"痰必兼瘀"之说。如某些脏器或器官形成的囊肿,往往是痰瘀互结的结果。又如痰饮流注于经络筋骨,可使气机阻滞,气血不畅,将引起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形成痰核、瘰疬、阴疽(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等症。若痰饮阻肺,肺气不得宣降,可见胸闷气喘、咳嗽咯痰;痰饮在胃,则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阻心脉,可见胸闷心悸、胸痛;痰气结于咽喉,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感。

推拿可以治疗什么病 运行气血

通过推拿,可以使疲劳不适部位的气血运行加快,从而使机体的肌肉,关节,筋脉等得到气血的濡养,迅速解除疲劳,恢复体力,此外,经络通常,气血运行也会得到改善,因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拔罐后喝酒有什么危害 拔罐后喝酒会扰乱气血

拔罐主要调节人体气机、血液运动,使人体脏器和谐,而喝酒也可以加速人体的气血运行,这样可能就会造成人体气血运行混乱,导致气血不畅。

相关推荐

气滞是什么意思

气滞是一种中医病证名,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后溪穴穴名解析

后溪的“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穴内气血运行的道路。“后溪”的意思是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本穴物质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其外散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为督脉所属之部,因为本穴有清阳之气上行督脉,所以为督脉手太阳之会,在五行中此处穴位属木。

针灸的作用 舒筋活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现了麻木、疼痛、肿胀这些身体表现都是因为身体气血不通畅所致。气血运行不通,也就是说身体的经络不通畅。针灸通过穴位刺激,能够舒筋活络,身体气血运行畅通了,自然就不会出现不适感。

三伏天针灸有什么好处 疏通经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会有亚健康的状态,其中也有不少是经脉淤堵的,常年会有局部疼痛或者酸痛的情况,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经络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而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也会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三伏天的时候针灸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可使气血运行正常。

黑眼圈很重是什么原因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痛经是气血运行失常所致,而黑眼圈便是气血运行失常在面部的表现。调养方法为多喝热水,注意保暖,若长期不调,要及早去妇科治疗。

早上喝玫瑰花茶有什么好处 喝玫瑰花茶有什么要注意的

1、玫瑰花茶不适宜便秘、上火的人食用,因为玫瑰花茶是温性的,食用后会加重人体的热气,并且玫瑰花茶有收涩、温热的作用,便秘、上火的人食用后会导致症状加重。 2、泡玫瑰花茶不宜与茶叶一起冲泡,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鞣酸,与玫瑰花茶一起饮用会影响玫瑰花茶营养价值的吸收,并且鞣酸还会抑制经血的排出,女性在月经前注意不要喝茶。 3、虽然玫瑰花茶有改善气血运行的效果,但是也不宜天天喝,因为这样会使气血运行过快,进而打扰气血的正常运行

为什么大多女性经期会痛经

(1)气滞血瘀:素多抑郁,或恚怒伤肝,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冲任气血运行受阻,影响经血的正常排泄,故而发生痛经。 (2)阳虚内寒:素禀阳虚,阴寒内生,冲任、胞宫失于温养而凝滞,不得畅通而痛经。 (3)寒湿凝滞:过于贪凉,或生活于潮湿之地,或外伤风冷寒湿,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痛经。 (4)湿热下注:素有湿热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运行;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稽留于冲任、或客居胞中,与经血相搏结而致痛经。 (5)气血亏损:脾虚胃弱,气血化生不足;或大病久病损伤气血,经行气血更虚,冲任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具有以下好处: 首先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养生疗法,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速,具有一定驱寒暖身的作用。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适当进行三九灸,可以使其阴阳平衡,提高其抵御细菌以及病毒侵害的能力,从而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人体气血运行好则经络通畅,气血运行不好则身体虚寒,进行艾灸可以缓解凝血瘀、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关节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等不适症状,对人体健康具有好处。

生完孩子浑身疼怎么 饮食调理

产后全身酸痛多由气血运行不畅或外感风寒所致,通过饮食调理,有助改善: 1、气血运行不畅的产妇宜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肉、鸡肉、桂圆、红枣、红豆等。 2、外感风寒流的产妇宜多吃辛温散寒流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红糖等。

陈醋泡脚的注意事项 活血化瘀

在用陈醋泡脚的时候热水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对于一些平时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气血运行不畅的人群来说适当地用陈醋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