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上的常见病症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上的常见病症
督脉一旦统领失职,不仅使阳经气血逆乱,失于调和,肾,脊髓,脑等脏器也会受累,并影响到全身阳气活动功能,出现以下症状:
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疾病,如头痛,头风,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嗜睡,癫痫,腰背僵痛,此外还会发生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等。
后溪的神奇功效 调节督脉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属小肠经,其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而督脉通畅,则人体内部的阳气旺盛,因此经常按摩后溪穴,可调节督脉,助长阳气。
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主治疾病
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病症。
神志病:不寐,癫痫,癫狂,昏迷,惊风。
热病:中暑,高热,疟疾,感冒。
外经病:脱肛,腰骶痛,项背痛。
女性经期长痘怎么调理
很多女性,尤其是20岁至30岁左右的,平时脸上可能不长痘,但每逢经期,就会脸上挂彩,有些还会伴有烦躁、易怒、鼻子出血、腰膝酸软等症。这种情况多为冲任失调、血热瘀滞,其中冲任失调为本,血热瘀滞为标。对此,中医临床上一般采用小柴胡汤配合养血、活血、清热、安神诸药,同时搭配清淡饮食,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效果。本文就经期长痘的病例病机进行论述,具体如下:
何谓冲任失调?
说到冲任失调,估计很多人都很陌生,但若提到任督二脉,大家应该都会很熟悉。武侠小说里常说打通任督二脉可增进武功、延年益寿。如《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通过打通任督二脉,学会了乾坤大挪移与九阳神功,当上了明教教主并叱咤武林。不仅如此,《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中均可见到任督二脉的“影子”。
任督二脉中的“任”就是冲任中的“任”,是为奇经八脉之一,而“督”、“冲”(为太冲脉)亦属奇经八脉。其中,“冲”( 为十二经脉之海,掌管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任”(调理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主胞胎)两脉相互交通,与女性的生殖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女性的月经、孕育两个方面,涉及女子经、带、胎、产、乳等各个方面。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上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由此可见,冲、任二脉对女子的重要性,其是中医中妇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准绳与根本。所谓冲任失调,即为中医术语,是指冲任二脉的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冲脉失调可致经期失调,面部生痘
在中医临床上,冲脉失调可致女性月经失调、痛经、内分泌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不仅如此,冲脉失调还会影响女性的乳腺健康与皮肤健康。
为什么冲脉失调会生痘?中医中痘痘称为痤疮,其虽为一种皮肤外科疾病,但其发病原因则多来自于身体内部,无论男女,其多与人体的内分泌相关。冲、任二脉与十二经相通,并存蓄十二经之气血,若冲脉失调,则精、气、血亏损,血液循环受滞,又因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即可导致面部生痘。此外,女性经期毛孔处于舒张状态,所以空气、环境中的任何微生物群、粉尘、化妆品的刺激等都可能引起痤疮。
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是通行元气的载体和脏腑经脉的主控系统,是联络脏腑,协调表里,平衡阴阳的中心路线,督脉气盛,则能司其联络功能,元气得布,神气得用,脏腑见协调一致,则机体适应环境,对邪气有强大的抵抗力。
督脉管理一身阳气,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为阳脉之总纲,有总督,统领阳脉,调节阳经气血,主导一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作用;推按督脉能温肾壮阳,因此当人神志不清的时候,刺激督脉上的穴位可以起到“回阳”的功能。
督脉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是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此外,人体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督脉属脑,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邪犯督脉,则会出现角弓反张,脊柱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有耳鸣耳聋。
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
督脉阳气虚衰,则背脊畏寒,男子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亦为虚象。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循行路线
第一支:下出会阴部,在尾骨端长强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沿脊柱上行,经向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先,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止于龈交穴。
大椎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大椎作用
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该穴位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被称为“阳中之阳”,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引阴气的作用,刺激这一穴位,可以调节全身阳气,起到解表退热,温经通络之功,能帮助维持生命机能,保卫机体,抗御外邪,是防治呼吸,神经,血液系统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保健养生的要穴;此穴位于肩项部,因此也可以用于防治颈项和脊柱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