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解释幼儿尿常规检查单

解释幼儿尿常规检查单

专家指出尿常规检查对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家长们要养成定时给幼儿体检的好习惯。

尿液收集应注意的环节

尿液标本按检验目的,大致可分几种,常用的是随机尿,由于方便,常用于门诊,但受饮食、运动、药物等影响。晨尿:此种标本不受上述因素干扰,最适合用于肾脏病患者尿液一般检查。

收集方法:盛器应清洁、干燥。将尿液标本2~5毫升留取于清洁容器中,对女婴或不配合的婴幼儿应清洁外阴,以避免污染(尤其避免粪便混入),应尽快进行送检,如放置室温中可使细胞溶解。若不能及时检查,应将所取尿标本冷藏。

尿常规检查说明什么问题

尿常规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是一项简单又准确的筛选性检查,常可提供泌尿系统疾病的线索,对早期诊断有帮助。例如尿常规不但可以反映尿中的酸碱度、比重 等,如有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更能进一步提示该患儿需进行有关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追踪、随访,以免延误病情。分析尿液成分的变化为肾脏病变和 功能状态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诊断提供依据。

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有何意义

除发热外,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均提示肾脏泌尿系统存在疾病可能,在首次尿常规检测异常者应进行第二次尿液检查,如先后二次检查均有异 常,应赴有关医院肾脏专科咨询或就诊。尿中出现红细胞增多常说明泌尿系统有肾脏疾病如IgA肾炎等;白细胞增多说明有炎症(尿路感染),尤其女孩更应重 视。大量蛋白尿如伴有高度浮肿,可能有肾病综合征存在,不可忽视。

持续血尿怎么办

正常儿童尿常规中红细胞仅为0-2/高倍镜。经离心尿检查尿红细胞≥3/高倍镜,名为镜下血尿,离心尿对诊断有意义。此外尚有肉眼血尿,无论镜下血尿或 肉眼血尿均可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镜下血尿多为持续性。血尿为一临床症状而非疾病,其中以孤立性血尿(旧称单纯性血尿)在儿科多见,它不伴有蛋白尿及浮 肿,无高血压,肾功能检查正常。根据我们儿童医院历年收治孤立性血尿分析,经过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可分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两大类。因此如持续性血尿应赴 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找出原因,需要重视,不可忽视。

蛋白尿、血尿定性及定量

尿中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称为蛋白尿。正常人也有微量蛋白,但不易察觉。

目前比较公认为尿蛋白>150mg/日或>100mg/m2/d为异常。目前血尿的检测方法也有改进,如使用镜下检测其结果“ ”相当于红细胞50个,须进一步检查。

什么情况要“抽血”检查

当尿常规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超出正常值范围,需进一步检查有关血液生化如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肌酐等以及免疫球蛋白、补体等,以进一步明确 临床分型,了解肾功能变化等,有助于临床诊断。必要时包括影象学检查,如常用者为肾脏B超,可了解双侧肾脏大小、结构变化以及是否有先天解剖畸形,及早诊 断,及时处理。

肾脏一旦出现问题,最早能从尿常规中反映出来。对于幼儿一些疾病都是从常规检查中找到病情。

容易与蛋白尿混淆的疾病

1.水肿伴蛋白尿: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多为肾源性水肿。伴轻度蛋白尿除见于肾源性水肿外亦可见于心源性水肿。妊娠期水肿、蛋白尿多见于妊娠中毒症水肿。

2.妊娠蛋白尿:一般来说,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在胎儿尿液中,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胎儿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3.血尿伴蛋白尿: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

4.低分子蛋白尿:低分子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功能损伤,使经正常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回吸收障碍所致。

尿常规检查什么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尿液透明的检查: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1]

3、酸碱度: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为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

4、细胞检查: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以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征兆。

5、管型检查: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

6、蛋白质检查: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比较少,尿常规检查中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7、比重检查: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可以看出生殖感染疾病中的某些信息。

8、尿糖定性检查:正常的尿液中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则可能是出现了某种疾病。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怎么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液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而尿常规检查也是医院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它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某些疾病的辅助检查。

临床上,经常有不少患者因忽视尿常规检查,而不能及时发现疾病,未能及时治疗,耽误病情。因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定期做尿常规检查(特别是怀疑自己有肾脏方面问题时),以利于及早排查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拿着一份尿常规化验单,望着那一大堆的数字和符号,我们该从何看起呢?

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蛋白(PRO)、红细胞(RBC)、尿潜血(ERY)、白细胞 (WBC)、尿比重(SG)、酸碱度(pH)、尿糖(GLU)、亚硝酸盐(NIT)、酮体(KE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及尿色、尿透明度、管型等。

尿常规检查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类符号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通常都是异常的;相反“-”就代表是阴性结果,是正常的。

1、尿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的,异常的尿色有以下几种:

1)深茶色尿胆红素尿,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2)红色尿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等;

3)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4)乳白色尿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结晶。

尿常规检查什么

尿常规通过对人体尿液表象及成分的分析,检测是否可能患有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或糖尿病。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来进行分析检测的。尿常规对于泌尿系统以及糖尿病的筛查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供应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依据。

尿常规检查项目

1、尿液颜色检查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第一眼可以判断尿液是否正常的方法就是眼力判断。正常的尿液颜色为草黄色,若尿液颜色过深或过浅可能是因为所食用的食物或药物等因素导致。

2、尿液透明的检查

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尿常规检查项目

1、 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2、 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值)、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5.0~7.0、1.015~1.025、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尿常规检查什么

1、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尿液透明的检查: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3、酸碱度: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为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

4、细胞检查: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以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征兆。

尿常规不用再问医生

尿检有多重要?

尿常规是三大常规检验之一,所谓“常规”又是“三大”,既说明了这个检查的普适性,又说明了这个检查的重要性。三大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和尿常规,血常规很多人都知道它很重要,但大便常规和尿常规却经常被忽视,甚至很多体检都没有尿常规这个项目。

尿常规检查标本送检之后半小时就能出结果,不仅可以发现早期肾脏病变,还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查也有作用。你们大概也晓得,现在糖尿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是有好多,所以,尿常规检查是有多么重要!!!

如何看检查单?先来看看尿常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可以分外观、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分析三个部分来讲。

一、外观

我们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就是看看自己的尿啥颜色,尿常规中也有一个对外观的描述,没错,淡黄色、清晰透明是正常的,如果尿色有变化(如淡红色、洗肉水色),请尽快看医生!

尿常规中除了颜色,还有一个尿比重的结果项,这个结果的价值体现在对于肾脏肾小管功能障碍的判断参考,但是尿比重高或低在正常人群中也很常见。如果你一天都没喝水或者很少喝水,尿比重就会上升;如果你短时间喝了大量的水,尿比重就会下降。所以,如果尿常规上一个其他箭头都没有,就一个尿比重上升或者下降,首先问一下自己的喝水情况哦!

怎么看血常规检查单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做的一项血液检查,它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计数。

当出现发热、腹痛、贫血、出血等症状时,需要做血常规检查,看一看各项指标数据是否正常,有无增高、减低或出现异常细胞,来判断所患疾病及其发展情况。

红细胞(血红蛋白)——人体组织器官“输氧员”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120~160克/升

红细胞数4.0~5.5×1012/升

正常成年女性 血红蛋白浓度110~150克/升

红细胞数3.5~5.0×1012/升

婴幼儿和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比正常成人低约10%~20%。

红细胞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主要功能是给人体各组织输送氧。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铁、原卟啉和珠蛋白组成,红细胞的功能主要由其中所含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都会产生红细胞疾病。

红细胞数量减少会产生贫血。贫血患者会有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红细胞增加会产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红紫、脾肿大、血栓、出血等临床表现。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会偏高;慢性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会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此外,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显著增多,数值可达7.0~10.0×1012/升,血红蛋白增多,数值可达170~250克/升。

红细胞发生质的异常时会产生血红素成分异常的卟啉病、珠蛋白成分异

相关推荐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例如 (1)尿色:尿中含有尿黄素,故呈黄色。尿色素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恒定,因此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常见的尿色异常有:①食物和药物因素(核黄素、利福平、痢特灵、大黄等)可使尿呈黄色。②血尿,可呈淡棕红色或红色。③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④胆色素尿,呈深黄色。⑤乳糜尿,呈乳白色。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排出后不久变为混浊。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以是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

尿常规检查正常值

1、尿液颜色,正常范围:淡黄色。 2、尿透明度,正常范围:清 3、尿酸硷度(尿pH值),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4、尿酸硷度(尿pH值),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5、红细胞正常范围:男:0,女:0-2(高倍视野);白细胞正常范围:男:0-3,女:0-5(高倍视野)。 6、颗粒管型,正常范围:无;透明管型,正常范围:无或偶见 7、蛋白,正常范围:阴性;糖,正常范围:阴性;酮体,正常范围:阴性;尿胆元,1:20以下(定性);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是常规体检中很重要的一项。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做尿常规检查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的情况,对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做尿常规检查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送检尿量:做尿常规检查送检尿量一般为5~10ml至少达到一半尿杯的量。如要测尿比重则不能少于50ml。 3、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应避开经期,因为经期体检会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的

尿常规都包含了哪些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颜色检查 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尿液透明的检查 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3、酸碱度 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为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 4、细胞检查 正常人尿

尿常规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首次做尿常规检查的女性朋友来说,她们最关注的就是做尿常规检查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 深圳景田医院专家介绍: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深圳景田医院专家表示,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种: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不仅肾病患者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辅助分析工具。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肾病检查,不少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常去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看看有无蛋白尿等情况,防止肾病。但是部分患者检查后看不懂结果,现在我们简单的做些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肾病患者最好用晨尿做检查。留尿标本应取中段尿:即先排挤一部门尿弃去,以冲去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检查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

尿隐血阳性是什么病呢

尿潜血阳性是什么病?尿潜血阳性意味着什么?尿潜血阳性代表什么病?这是非常多临床大夫都遇过的问题,非常多患者在检查出现了尿潜血阳性以后,都很是担心,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此,我院的肾病专家解释道: 尿潜血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潜血指在尿常规检查中出现红细胞增多的情况。就少数而言可称为尿潜血,其中在尿常规检查单尿红细胞(RBC)一项中用“+”或者“-”标明,平常在红细胞正常的情况下,尿红细胞栏显示为阴性,用-号表示;当出红细胞增多即尿潜血出现时,即为尿潜血阳性,用+表示,假如出现尿潜血阳性的情况就提示检查者

患有肾小球肾炎如何检查

肾小球肾炎其实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单单症状是无法确诊的,而且需要去大医院啊,或者肾的专科医院去做检查的,而且我们知道的,在没有确诊肾炎之前,不要随随便便的用药物的。 肾小球肾炎的病人需要去医院做一些检查的,这时候的肾小球肾炎的病人不仅仅需要做血压检查,而且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检查。当然了抽血检查血常规检查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需要做肾脏彩超检查等。 肾小球肾炎的病人需要认真的配合检查的,不要有郁郁寡欢的。我们知道的,就算是确诊为肾炎也是要有信心的,可以使用抗生素去治疗的,等病人消除感染后,需要再复查尿常规的。

孕妇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内容有哪些

尿常规是什么 尿常规通过对孕妇尿液表象及成分的分析,检测孕妇是否可能患有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或糖尿病。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来进行分析检测的。尿常规对于泌尿系统以及糖尿病的筛查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供应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依据。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

产检的好处

怀孕初期做产前检查可以及早确定妊娠,并通过测量血压、化验血尿、全面体格检查以及遗传咨询等等来全面了解孕妇的身体健康情况,并评估是否可以承受住妊娠的全过程,查看有无不利于妊娠的危险因素。 孕中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时观察了解孕妇的身心变化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胎儿的胎位是否正常、孕妇的骨盆有无异常,并开始为晚期的分娩做好早期相应的准备。 后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在分娩前及时发现异常特殊情况,并积极防治,方便医生给予正确的产前健康指导,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确保分娩的安全以及顺利。 第一次检查:(13周之前)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