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降血压的穴位

降血压的穴位

中医认为,高血压不外乎肝阳上亢或者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肝在五行里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肝的特点是向上的,要想不让它升发太过,就要有水来滋润它。可以想象一下真实生活中的树,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滋养,就会变枯,树枝树干变枯之后,就容易裂开,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肝主藏血,肝性升发,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太冲穴从脚拇趾与旁边的第二趾之间,沿着足背推上去,两个骨骼相接稍微隆高之处就是太冲的位置。使用指头压迫,会感觉到脉动。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是肝经上最负责任,最任劳任怨的。

肾经上的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补肾阴的要穴。补肾阴就是给“树”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时,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凹陷处即是此穴。

曲池穴有疏风通络,清热祛火之效,此穴用来扑灭火气,降压效果最好。坚持每天按揉双侧太冲、太溪、曲池穴,每穴按揉3-5分钟。一般坚持两月之后,血压就会有很好的表现。

在坚持按揉三个穴位的同时,一定要饮食上补足气血,戒掉一切寒凉食物,多吃补肾补肝的食品,如动物肾脏、肝脏,栗子、核桃、红枣、桂圆等。饮食要少盐宜清淡。宜素食,忌辛辣、油多腻人脂肪含量高的肥肉等食品。并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例如传统喜欢食用的民间红枣米粥、肉丝炒芹菜等,都是营养搭配合理的。

还有,就是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切忌发怒生气。这样就能使“肝气条达”,肝经畅通,血管就不容易发生“堵车”。

按摩降血压手法图解 下肢穴位按摩降压

1.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30-50次。

2.按揉丰隆:丰隆位于外踝上8寸,条口穴处外一横指。按揉丰隆30-50次。

3.按揉行间:行间位于第1,第2趾缝间后0.5寸。按揉行间30-50次。

4.按揉太溪:太溪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凹陷中。按压太溪30-50次。

降血压按压哪里 上肢穴位按摩降压

1.按揉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段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用拇指按揉曲池30-50次。

2.按揉外关: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用拇指按揉外关30-50次。

3.按揉关冲:关冲位于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掐按少冲10-20次。

按摩什么穴位降压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就是以指代针,意气相合,意到气到,以祛其疾。也就是说用意念和自己身体。内家功(也叫内含功)的功法,最后用气到达指尖,针对经络和穴位祛病。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控。制的同时,辅以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降血压的穴位:大脚趾的第一个指节和第二个指节的连接处,就是脚趾窝上,是人体上最敏感的降压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大脚趾的外侧(颈椎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还可按耳朵内侧的降压沟,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这个穴位要10-20多分钟就能见效。可以作为平时的降压保健按。力度适中就行,只要每天按上20分钟,一般坚持一周血压就能降的很好了。

降压操金刚指:用大拇指尽量搓动你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由小指根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尖,再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要用力搓动,刚开始一个手都不习惯,搓动的时候不仅好酸,你转个十几圈,可能三五圈,你会觉得手出汗了,重点在手心那块儿出汗。

其实通过按摩不单单可以降低血压,并且还可以放松身心,缓解身体疲劳,减轻身体压力,按摩的时候可以间接的触发大佬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让我们紧张的情绪得到平复,并且让人有一种愉悦的感觉。按摩还可以缓解肌肉酸痛感,可以提升细胞的活性。

降血压按那个穴位 按揉合谷穴降压

顺着手背上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摸下来,在交汇区稍微向前,靠近食指的地方,在此处按压,会有麻胀的感觉。此处为合谷穴,刺激合谷穴,可以使兴奋的神经得到抑制,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如用食指,拇指挟住按揉合谷穴,按揉时缓缓呼气,吸气时手不要动,每只手上的合谷按揉2-3分钟,然后左右手交替4-5次,即为一回,一般每天进行2-3回,坚持进行,就会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血压高按摩哪里降压快 血压高穴位按摩降压

位置:膝盖内下侧,胫骨内侧突起的下缘凹陷中。

按摩方法:顺时针方向按揉阴陵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脾气急躁,腹胀,腹泻等。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内踝尖直上4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端着力,顺时针方向按揉三阴交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脾气急躁,月经不调,痛经,阳痿,遗精,失眠等。

位置: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患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晕,头痛,面部红热,耳中鸣响,感冒,发热,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等。

位置: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放散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惊悸,健忘,耳鸣,中风,失眠等。

按摩哪些穴位拥有修长美腿

穴位1:大腿中央线上的五个点

按压穴位1的要领: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垂直方向按压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穴位2:膝关节四周的点

按压穴位2的要领:将五指指纹部分别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髌骨中心部位按压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穴位3:小腿胫骨前肌的五个点

按压穴位3的要领: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重叠交叉成十字形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穴位4:内踝到外踝间的四个点

按压穴位4的要领:将充分弯曲的拇指关节置于穴位上向下按压秒。

穴位5:跖骨间的点

按压穴位5的要领:将充分弯曲的拇指指关节置于穴位上,朝垂直方向按压秒。如穴位非常复杂,故需重复做三次。

穴位6:大腿后面中央线上的五个点

按压穴位6的要领:将充分弯曲的拇指指关节置于穴位上,垂直方向按压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穴位7:小腿三头肌中央线上的五个点

按压穴位7的要领:将拇指充分弯曲置于穴位上,垂直方向按压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穴位8:跟腱上的三个点

按压穴位8的要领:以拇指指关节与食指指纹部抓住跟腱,水平方向按压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按摩降血压手法图解 胸腹部穴位按摩降血压

1.轻柔膻中:膻中位于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用两中指指腹轻柔膻中30-50次。

2.按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掌根按揉中脘20-40次。

3.按揉气海:气海位于脐下1.5寸。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气海30-50次。

4.按揉关元:关元位于脐下3寸,按揉关元30-50次。

5.按揉心俞: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食指或中指按揉背部心俞30-50次。

高血压按摩降压方法 揉下肢穴位益气降压

一腿搭在另一腿膝盖上,用食指(中指可辅助),顺时针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和足底涌泉穴,每个穴位各30次,对侧同样方法揉30次。可起到调理气机,益气,降压,补阴血,清火安神,通脉功效。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涌泉穴位于足底足前部凹陷处第2与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界处。

高血压按摩哪个穴位降压 明目——太阳穴、攒竹穴

位置: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用两拇指分别按揉两侧太阳穴,两食指分别按揉两侧攒竹穴。具有明目作用,可以缓解高雪压缩引起的眼花等不适症状。

有助于降血压的5个穴位

1、百会穴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能够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2、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能够调畅阳明经气血运行,发挥其平肝潜阳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发热、流行性感冒等。

现代研究表明,按摩曲池穴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产生降压作用。

取该穴位时,患者应正坐、曲肘,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即为曲池穴。

3、三阴交穴

刺激三阴交的降压效果实际上比服很多降压药都要好,还没有副作用。

在人体上,此穴是足部三条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风云际会的穴位,而这三条经都与高血压有着莫大的关系,肝藏血,脾统血,而肾藏精,精又生血。

4、悬钟穴

悬钟穴是胆经上的穴位,它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髓生血”,所以这个穴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能特别强,堪称人体天生的降低压大药。

5、合谷穴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医学入门》称:“合谷主中风,搏风,筋急疼痛,诸般头痛、水肿。”

按摩合谷穴能够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镇静安神,对痛症、神志疾病、热证等有较好疗效。

取该穴位时,把一只手张开,将大拇指竖起来,用拇指中间的指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位置处,拇指向下一按,拇指尖点到的那一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合谷穴。

高血压按摩哪个穴位降压 补心——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人体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位置。

左前臂屈曲90度,置于腹前,掌心以45度斜向上,右大拇指指端按在左内关穴做前后的拨动,以同样方法拨动右侧内关穴。可改善心脏功能,对胸闷不适有较好的效果。

怎么降血压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和心脏功能,达到降血压的功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特效降血压穴位。

位置: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从耳垂后下缘的凹陷直至锁骨上窝中央。左右共2穴。

做法:用拇指缓慢的从上到下,一侧推30~50遍,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降血压。桥弓穴的降血压原理是因为在此部位有个颈动脉窦,动脉窦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压降低。因此推桥弓穴时,用左手推右侧,用右手推左侧,不可图快而两侧同时推,以免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晕厥。

高血压按什么穴位降压快

1、高血压按什么穴位降压快

1.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血压高的人合谷穴的脉络跳动很强。这里是大肠经的通道。大肠经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人迎穴虽然位于喉结两侧,但也是大肠经的通道。

以手上的合谷穴为中心,从食指指根到手腕的这一区域,受到刺激后,可以通过经络反射,达到与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样的效果。血管紧张可造成血压升高,而刺激合谷穴,将缓解脖颈血管的紧张度。

1.2、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小肠经上。由于小肠经与脖颈外侧到脑后部这一区域相联通,所以一旦刺激后溪穴,就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寻找后溪穴很简单,握拳时,小指指尖所指的手掌横纹外侧突起的赤白肉际处便为后溪穴。此穴理想的刺激方法是,手背向上,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住合谷穴,中指按住后溪穴,这样夹住整只手,两穴一起按揉。不仅要刺激合谷、后溪两穴,还要刺激其周边部位。后溪穴可以用无名指、小指一起刺激,这样效果会更好。

2、高血压按哪些穴位好

2.1、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突出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坚持按摩一个月后,患者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2.2、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

2.3、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

高血压穴位治疗可以吗

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一系列不良生活方式让中青年人群大有成为高血压患病主力军的汹涌之势。不过,专家表示,相对老年人,年轻高血压患者受遗传或其他疾病影响较少,更容易防治。

中医观点认为,五脏六腑在身体表面都有相应的反应区域。其中,在耳朵和脚有较多的对应穴位,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成为两大降压阀门,高血压患者不妨试试这两种不吃药的控压法。

常常按压耳背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一科苗阳主任表示,耳朵的形状就像一个头下脚上倒置的胎儿,不仅是人类采集声音信息的器官,更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血压多为肝阳上亢所致,可以通过对耳部肝胆经穴位的刺激,达到清肝胆、除肝热、稳血压的目的。

中医发现,经常按压耳背沟有助于降血压。因此,这道沟又有“降压沟”之称。平时若感觉血压偏高有所不适,可以按揉此穴。如果想持久见效,也可以请医生采取外用疗法。即,取王不留行籽一粒,用医用胶布包埋在耳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平时常按压王不留行籽。此法降压效果较明显。

按摩重点在涌泉

脚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脚上有诸多穴位同脏腑相连。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群提示,高血压患者,常对足部进行按摩,另外结合中药材泡脚,也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按摩重点放在涌泉穴(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按摩时还要着重寻找压痛点。这是因为当人体脏腑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便会在双足对应的反射区产生压痛。按摩后30分钟内需饮温开水,以利于血液循环,有助排毒。

另外,每晚洗脚时,可以在温水中加入一些钩藤、冰片;或者用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用布包上,放在锅里煮,然后用煮后的水泡脚,长期坚持,能起到一定效果。

相关推荐

按摩哪些穴位降血糖

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血海穴 屈膝,手掌掌心朝下,指尖指向大腿,按在髌骨上,拇指按在大腿内侧处,即髌底内侧端上约2寸的地方就是血海穴。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胰反射区 在足内侧的大脚趾骨根部,用温水、药物或手法进行刺激,就会通过反射渠道传到胰腺里,慢慢使它的功能复苏。你可以每天把这揉一揉、掐一掐,注意动作要轻柔一点,不要用力太大了,每次大概1~3分钟。

快速止咳小妙招 咳喘穴

咳喘穴介绍:咳喘穴位于手掌食指的掌指关节尺侧处(标明咳喘穴处)。 按摩方法:无论男女均取左手,成人建议用筷子或笔头按压穴位,这样省力,小儿用右手母指侧面按压即可,以穴位有酸痛胀感为好,成人在可忍受情况下稍微用力,小儿则不宜用力过大。先按压穴位不动,5分钟后改为点压,一松一压为一次,3分钟后再保持按压状态,如此重复。

中医教你运动降血脂

中医指出,降血脂可用中医疗法。 中医降血脂的关键所在是一年四季健脾化湿,“丰隆穴”和“承山穴”是两个历来被看做能祛除痰湿的穴位。 在中医看来,高脂血症是体内“痰湿”过多引起的。而痰湿之所以不能排出体外,是脾运化功能减弱造成的。所以,血脂异常的人应该一年四季健脾化湿。这是中医降血脂的关键所在。 按压穴位,降血脂 “丰隆穴”和“承山穴”是两个历来被看做能祛除痰湿的穴位。大家不妨在平时多按压几次。“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的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处。“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侧正中,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当伸直小腿

快速止咳的常见按摩穴位 廉泉穴

按摩廉泉穴有止咳、舒缓喉痛的作用。 位置:上廉泉穴位于离下颌下方一横指宽的正中线上,亦即舌骨与下颌缘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抵在穴位上,朝上方轻轻按压,基余四指微握,按压穴位的同时,头部慢慢做上仰下俯的还动20至30次。 注意: 1、按压穴位的同时,让头部做上仰下俯的运动,更可以提高功效; 2、长时间的咳嗽,会伤到肺功能,使身体变得衰弱,故需充分的休息,饮食营养摄取均衡,使身体尽早康复。

高血压按摩哪个穴位降压 醒脑——梳理头部

将两手手指微微分开,治愈前发际处,慢慢向后发际移动,如梳头发一样,但移至风池穴时,用拇指在风池穴左环状揉动。可使头脑清醒,对头部其他病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治疗高血压的穴位 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我们足部的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该穴为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头痛、高血压等症。右脚与静脉有关,它能使胸部上行的血液顺畅,左脚和动脉有关,它能使头部到脚尖的全身血液顺畅;按揉此穴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稳定血压。 具体做法是:深呼吸,运用拇指的指腹按压该穴,稍用力按压,一边缓慢吐气,一边强压6秒钟,重复做10次,每日2-3次。孕妇和经期禁用。

低血压按摩哪里好 低血压穴位按摩法

1.按摩者用左手中指端或中指食指合并轻轻按揉在百会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力度稍轻平稳。 2.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天柱穴。 3.将食指中指合并按在阳池穴上,顺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4.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合谷穴,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掐揉30-50次,以疼痛为宜。 5.按揉阴陵泉,足三里各5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哪些穴位降血糖

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血海穴 屈膝,手掌掌心朝下,指尖指向大腿,按在髌骨上,拇指按在大腿内侧处,即髌底内侧端上约2寸的地方就是血海穴。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胰反射区 在足内侧的大脚趾骨根部,用温水、药物或手法进行刺激,就会通过反射渠道传到胰腺里,慢慢使它的功能复苏。你可以每天把这揉一揉、掐一掐,注意动作要轻柔一点,不要用力太大了,每次大概1~3分钟。 以上就是可以起到降血糖的3个穴位了,除了按摩推

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穴位按摩

天然食材辅佐缓解血压上升 1、芹菜:芹菜里的化合物,可以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因此具有使血压下降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芹菜根煎服为佳,但是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物的患者,应咨询医师的意见,再决定是否食用芹菜,以免与药物发生交互作用。 2、黑木耳:所有的蕈类降血压的效果都不错,例如香菇、黑木耳、蘑菇等,因含丰富的硒和膳食纤维,经常服用可降血压、降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免疫功能。烹调可以用黑木耳来取代含钠量极高的高汤块与高汤罐头,避免钠摄取过量反而引发高血压。 3、胡萝卜:胡萝卜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

按摩食疗与运动来降血脂

从中医角度来看,体内的“痰湿”过多容易引起高脂血症。而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会造成痰湿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所以,血脂不正常的人应该一年四季都要健脾化湿。这是中医降血脂的关键所在。 按压穴位,降血脂 “丰隆穴”和“承山穴”是两个历来被看做能祛除痰湿的穴位。大家不妨在平时多按压几次。“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的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处。“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侧正中,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当伸直小腿时,小腿肚子肌肉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山楂粳米同食食疗降血脂 建议:人们在夏季可以多用山药、薏米、茯苓等煮粥吃。血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