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用药的时间怎么把握
抑郁症用药的时间怎么把握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有家属或患者询问“抑郁症到底需要吃多长时间药,为什么症状都消失了还要吃药”。确实,目前,抑郁症是可被有效治疗的,在经过一段药物治疗后症状会完全消失,但抑郁症高复发率却是令人非常头痛的问题。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
同时研究发现重性抑郁症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5年复发率)为50%,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所以抑郁症患者在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进行服药治疗是必需的。
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时间的长短亦有不同。一般认为,第一次发作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时间为6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或三次以上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直至终身服药。有研究还特别指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更有必要进行维持治疗。
可诱发抑郁症的药物都有哪些
抑郁症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其实,有的时候药物也可以诱发抑郁症,当然了朋友们就应该清楚是什么药物,其实每个人都应去了解这些常识,那么就一起来看一下什么药物可诱发抑郁症,希望在平时的时候多加注意,谨防抑郁症,从一点一滴开始注意!
抑郁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特征为持久的心境低落。医学调查发现,某些药物也是引发抑郁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由药物引发的抑郁症就称为药源性抑郁症。药源性抑郁症多在用药数日至两年之内发生。用药量越大,越容易出现抑郁;药量减少后,病情虽可缓解,但再次用药又可诱发抑郁。特别是性格敏感内向的患者,更容易发病。其典型表现是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烦躁、缺乏自信心、睡眠障碍,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
长期复方降压片是可产生抑郁,其他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如安达血平片、新降片、降压静片、脉舒静片、复方降压平片等,也会诱发药源性抑郁症。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报告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
除了降压药,易诱发抑郁症的药物还有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激素等,特别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当然,并非所有人服用上述药物都会诱发抑郁症,会否发生药源性抑郁病,与病人的个体素质、有无精神病的家族史以及用药量的多少、用药时间的长短等有关。
因此,在服药期间出现抑郁症,或者使原有的抑郁症状加重,应当首先考虑到药源性抑郁症。药源性抑郁症带有一定的隐匿性,患者用药后若出现相关抑郁症状,应加以注意。如发现有抑郁症的正早,应当及时停药,改换其他药物品种。
忧郁症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①抑郁是精神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多种精神疾病都可以出现抑郁症状,就像发烧是内科多种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一样,所以必须明确诊断,不同的诊断治疗用药的原则也不完全相同。
②应用抗抑郁剂时必须要达到治疗量,否则治疗效果不好,还可能拖延病情。
③由于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所以近年来国际上公认的抗抑郁药的疗程一般分为三期,即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维持治疗期。以首次发病为例,三期的时间分别为:6—8周、4—5个月、6个月—1年;如果是抑郁症复发,则用药时间还要延长。
④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来选择,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⑤治疗抑郁症过程中还要关注病人的配合程度,坚持治疗的足剂量、足疗程,才能获得抑郁症治疗的最佳效果。
更年期抑郁症用药的四个禁忌
1.忌盲目用药
更年期抑郁症用药一定要加以慎重,千万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有时候,出现更年期抑郁症状并不等于患上了抑郁症,此时自行用药不仅耽误病情,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出现更年期抑郁症状时,要及时咨询医生,由医生诊断并对症用药。
2.忌擅自停药
一般更年期抑郁症用药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急性症状会逐渐消失。此时抑郁症状虽消失了,但潜在的病因可能仍未消除。有些患者急于想摆脱患者角色,或者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擅自过早停药,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
3.忌抗副作用
更年期抑郁症用药治疗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心动过速等。尤其是更年期抑郁症用药初期,副作用会较为严重。此时,患者千万不能硬抗,要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做对症处理。
4.忌自改剂量
抗抑郁药物的选择需要心理医生根据症状表现和患者的服药反应来决定和调配,并且用药剂量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因此,更年期抑郁症用药千万不要自行增减药剂量,不但可能削弱治疗效果,还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如何判断抑郁症 抑郁时间较长
一般忧虑的人其忧虑不安的情绪可能根据事情的发生而将情绪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慢慢缓和。而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深陷忧郁不可自拔,持续时间非常长,常常让人饱受困扰。
妇女更年期忧郁症怎么治疗
更年期忧郁症治疗注意事项1、更年期抑郁症用药的选择。选用哪种药要根据症状来决定,如表现为 情绪低落、思维抑制、言语和动作减少的,可选用一类药物;如在情绪低落的同时,还有烦躁、坐立不安 等表现,则最好选用另一类等等。
2、更年期抑郁症必须接受医生的指导,因为有时候有抑郁症状并不等于患上了抑郁症,需要医生仔 细加以鉴别诊断。并且,在更年期抑郁症用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3、更年期抑郁症用药要注意遵照医嘱进行,取得效果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因 为经过治疗,抑郁症状虽消失了,但潜在的病因可能仍未消除,如过早停药,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
4、更年期抑郁症用药的副作用,常见的为抗胆碱副反应,服药者会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心动 过速等反应,尤其是在用药初期,副反应会较为严重,但以后则能逐渐适应过来。如服药后反应严重,需 在医生的指导下,作对症处理。
以上关于更年期忧郁症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大家能够谨记在心。另外专家再次提醒,更年期忧 郁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用药之前一定要经过专家的指导才能服用,否则将可能导致一 些我们原先无法预料的情况出现。
抑郁症用药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常用药物有丙咪嗪(imipram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多虑平(doxepine),氯丙咪嗪 (Chlorimipramine)等,治疗剂量为50~200mg/d。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及其它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症及惊恐发作。严重心、肝、肾疾患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孕妇、前列腺肥大及癫痫患者慎用。
TCA抗抑郁作用机理尚未TCA阻断胺泵、减少突触前膜对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少去甲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回收,使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神经递质的浓度增高,起到抗抑郁作用。 TCA的镇静作用出现最早,继之为饮食和行为方面的进步,一般在2~4周后才出现情绪改善。应用时,采取剂时递增法,于取得治疗效应后,继续应用治疗剂量治疗4~6周,然后递减至半量维持治疗6个月。 TCA的副作用,以外周性抗胆碱能副作用为常见,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中可导致尿潴留,肠麻痹等。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可引起心肌损害,应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电图变化。还有诱发躁狂、双手细震颤及抗胆碱能性谵妄状态等副作用。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是最早出现的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郁制单胺氧化酶(MAO),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递质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内的浓度,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由于MAOI的副作用较多,抗抑郁效果不及TCA,近20年来已逐渐被TCA取代。
常用药物有苯乙肼(肼类),从15mg每日2次开始,逐渐加量,最高日量为75mg;超苯环丙胺日用剂量为10~30mg。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其抗胆碱能副作用和对肝脏的损害,有心血管、肝、肾疾病者忌用。服药期内不宜吃含酷胺较高的食物(如乳酪、鸡肝、啤酒等),否则易产生高血压危象。MAOI和许多药物或食物产生交互作用应引起医务人员警惕和提醒患者注意。
一般不与TCA合用,如需改用TCA时,应先停用MAOI2周后,再开始服用TCA。 (三)四环类抗抑郁药(tetracyclica)代表药物是麦普替林(maprotiline)疗效与TCA相似,但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少、抗抑郁作用谱广等优点。因其对心脏毒性较小,病人对该药的耐受性较好,更适用于老年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 用药方法同TCA,最高日量为200mg。
防产后抑郁骚扰 这些事项要注重
产后抑郁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与个人的生活、性格、环境有关系。此外,产后抑郁症还有可能是由于身体雌性激素水平失衡导致。所以,我们要对产后抑郁症做相关了解,才能更好地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指的是产妇生完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抑郁症,一般发生于月子期间,而且常发于初产妇身上。通常,产后抑郁症会表现出来很紧张、内疚、恐惧、焦虑、多疑,绝望,甚至是想死。那么该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
一、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1.雌性激素水平失衡
怀孕期间孕妇的雌性激素和黄体酮都会增高,但是分娩之后却会突然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失衡,影响产妇神经内分泌,从而出现产后抑郁症。
2.抑郁症遗传史
产妇曾经患过抑郁症,或者是家里有抑郁症遗传史,那么,产妇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
3.产妇的心理因素
产妇的心理因素,也是造成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孩子的出生会给产妇带来兴奋和快乐,但是,产后由于睡眠时间变少,而且变得不稳定,加上还要兼顾照顾孩子的重任,自身的身体又还未完全恢复正常。所以,在这种开心与不开心、希望与失望交际的复杂心理影响下,产妇就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
4.生活环境影响
生活环境也会影响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如生活压力、生活环境、家人照顾不周、关心不够等等都会使产妇发生心理变化。
二、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重视心理健康
预防产后抑郁症,要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从怀孕期间就要多重视心理健康,而且对产后抑郁症进行了解,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症。
2.亲人多关心陪伴
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产妇都是需要亲人多关心和陪伴,有亲人在身边着,可以避免产妇的心理发生剧烈变化,产妇的思想也不会过于偏激,从而避免造成抑郁症。
3.家人多体谅产妇情绪
产后产妇的情绪一般都会比较激动暴躁,所以,家人要多体谅产妇的情绪,不要和产妇斗气和计较。
4.尽早下床活动
产后不要长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方面里,最好是尽早地下床活动,可以听听歌,做下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