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就多喝这些养生茶
咽喉肿痛就多喝这些养生茶
大麦子茶:解热消渴消除口干舌燥
大麦茶有很好的解热消渴的作用,一天喝几杯凉凉的大麦茶,可有助缓解这些症状。尤其是老师、推销员这一类需要“费口舌”的人群,可以随身带一些大麦茶包,随时饮用。饭前饭后也可以喝,能消除因进食辛辣食物而产生的口干口燥之感。此外,大麦茶还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大麦茶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所以韩国人吃完烤肉后,一般都会喝杯暖暖的大麦茶,这种茶在韩国烤肉店里是免费提供的。
绿茶加冰糖: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绿茶性凉,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作用;冰糖性平偏凉,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此外,冰糖也常被加在中药中引出药效。二者搭配着喝,能让绿茶清热解毒的功效充分发挥,减缓咽喉疼痛,还可以发挥其养阴润肺、生津的作用,以改善咽喉局部的干燥、不适感。冰糖的补益作用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抗咽喉炎的能力。因此,急慢性咽喉炎患者不妨在喝绿茶时加点冰糖,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嗓子干还应多吃清热生津的果蔬,如梨、甘蔗、萝卜等,忌食辛辣,以免刺激咽喉。
罗汉果茶:清肺利咽、润肠通便
罗汉果可煮水,加入冰糖或者是蜂蜜代茶饮。对咽喉肿痛、嗓子干痒均有很好的疗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对于嗓子干痒又伴有便秘的人来说确实是个日常饮用的好饮品,但是对于容易腹泻的人来说,还是尽量少服用为好。另外,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坚持长时间服用才行。
春季养生茶的配方
1、薄荷甘草茶
功效:有解热消暑、清凉解毒、发汗解表的功效,从头痛红眼、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也疗效甚佳。
中药养生茶配方:鲜薄荷叶10余片,甘草5克,绿茶5克,太子参10克,开水500毫升。按此比例,冲泡10余分钟后,滤去渣滓,加白糖适量,调匀饮服。
2、枸杞茶
功效: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燥的功能。可降压、降脂和防止动脉硬化。对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耳鸣、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具有保健治疗功用,对长期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眼睛疲劳,尤为适宜。
中药养生茶配方:配制时只需十几粒枸杞,加热水冲泡频饮。
3、菊花茶
功效:菊花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
中药养生茶配方:每日餐后,用五、六朵杭菊花冲泡饮服,能解渴生津。久服可防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并可抗衰老,驻颜容。冲泡时加少许蜂蜜,口感会更好。
4、金银花茶
功效: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中药养生茶配方:配制时选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频饮。
5、荷叶甘草茶
功效: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之保健功能。
中药养生茶配方:鲜荷叶100克,甘草5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将荷叶洗净切碎,把水烧开,然后将甘草、荷叶放入水中煮10余分钟,滤去荷叶渣,加白糖适量饮服。
春季养生茶有哪些
春季养生茶:1、糖茶
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春季养生茶:2、蜜茶
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春季养生茶:3、醋茶
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及胆道蛔虫症。
春季养生茶:4、盐茶
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春季养生茶:5、银茶
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精彩推荐:能排毒的三款自制春季养生茶
春季养生茶:6、菊茶
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春季养生茶:7、枣茶
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春季养生茶:8、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宝宝咽喉肿痛怎么办
1.内热大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其治疗方法与肺胃郁火上冲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是一致的。
(1)给孩子多喝水,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的盐,让孩子喝淡的盐开水。
(2)给孩子多吃寒凉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梨、猕猴桃等,较小的孩子可以喝这些水果榨的汁。
(3)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同时配合背部刮痧。沿着孩子脊柱的两侧,将由脖子至腰——即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部位涂上麻油,再用刮痧板(商店都能买到,如果没有刮痧板,可用圆润的、没有棱角的瓷制勺子)从上往下轻轻地刮,孩子内热重时,很快就能看到被刮的部位发红。给孩子刮痧时,手法不要重,轻轻地沿脊柱两侧各刮十几下就可以了,刮完后让孩子多喝温水,就能很快退热,咽喉肿痛也会减轻。
(4)家长不会刮痧或孩子较小不宜刮痧时,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降热。
先搓孩子的背部,主要是颈椎及两肩胛之间,这样可以作用于孩子的胸肺。搓的次数不用太多,来回几十下,搓到皮肤发热就可以了。
再搓孩子的两只胳膊,主要是大拇指往上的内外两侧。大拇指内侧运行的是手太阴肺经,连通着肺与咽喉;大拇指外侧向上,是从食指经过合谷穴往上运行的手阳明大肠经,不但通大肠,也联络着肺与咽喉。在孩子胳膊上的这两条经络搓上几十下,搓热了,对治疗咽喉肿痛效果明显。然后再搓搓孩子手上的大鱼际,按压手上的合谷穴,这些都是治疗咽喉肿痛的主要穴位。
最后搓孩子小腿上的足阳明胃经,也就是沿着足三里穴向下的这条经络,来回搓几十下,搓热了就可以,这样就能将热往下引了。
如果家长能坚持将全套搓下来,同时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或淡的温盐水,孩子发热及咽喉肿痛的现象很快就能缓解。
喉咙痛多喝这些茶效果好
1.茉莉花
茉莉花因其淡雅的外表和迷人的香气,深受很多人的喜爱,而且茉莉花作为中药,药效也不少。茉莉花作为花茶泡水饮用,可以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内服外用,就可以对喉咙起到止痛、消炎、清热等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更应多喝。
2.玉蝴蝶茶
喉咙痛喝什么好呢?试试玉蝴蝶茶。玉蝴蝶主要产自于云南、贵州等地方,玉蝴蝶又叫做白玉纸,可以清肺热,利咽喉,对急性或者慢性的支气管炎、咳嗽、喉咙痛、扁桃体发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玉蝴蝶茶主要是用其种子泡茶,一茶匙玉蝴蝶,加上滚烫开水,泡10分钟即可饮用。
3.甘麦大枣茶
甘草5克,麦冬、大枣各10克,开水泡饮。具有疏肝解郁、润肺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鼻干燥、流行性感冒、咳嗽等。
咽喉痛的原因
专家介绍,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咽喉疼痛虽然较为常见,除了感冒会引发咽喉疼痛外,扁桃体炎、会厌炎、急性喉炎等病症都会产生咽喉肿痛。
一般地说,咽喉肿痛多由普通感冒、单纯性急性咽炎引起,局部症状明显,全身伴随症状非常轻。单纯性咽喉肿痛经一周左右,大多数病情好转或痊愈。如果治疗后症状仍未缓解,或出现了其他症状,如咽喉疼痛加剧、咽喉梗阻感、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应尽早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性,针对病情正确治疗。
去火去燥可以喝这些养生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
乌龙茶,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北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为著名。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茶疗方简便,既可养生又能治病,近年来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被人们发现,其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肯定。秋季养生小常识告诉你:在秋季,如能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疗方,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定会有益。
止咳化痰的橘红茶
桔红茶:桔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粘而咳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桔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粘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萝卜养生茶: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主要选用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
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不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实用简便。
喝茶和饮食一样,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加以调整,喝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宝宝咽喉肿痛怎么办
中医认为,咽喉肿痛多半是肺胃郁火上冲或外感风热等因素造成的。
肺胃郁火上冲引起的咽喉肿痛,多半由大量进食辛辣之物造成。孩子除了咽喉肿痛外,往往还伴有高热、口渴、头痛、痰稠黄、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厚等症状。
当孩子发热、咽喉肿痛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分辨咽喉肿痛的性质,看看是单纯内热大造成的,还是孩子体内同时有寒。这两种情况在治疗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怎样区分呢?
简单的方法就是摸孩子的手脚,如果孩子的手脚是热的,就是内热大;如果孩子的手脚是凉的,往往代表孩子身体内有虚火,扁桃体发炎是由于孩子身体内寒湿重及血少,这一类孩子最容易出现扁桃体反复发炎,而且睡觉时多数还打鼾。
内热大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
1.内热大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其治疗方法与肺胃郁火上冲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是一致的。
(1)给孩子多喝水,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的盐,让孩子喝淡的盐开水。
(2)给孩子多吃寒凉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梨、猕猴桃等,较小的孩子可以喝这些水果榨的汁。
(3)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同时配合背部刮痧。沿着孩子脊柱的两侧,将由脖子至腰——即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部位涂上麻油,再用刮痧板(商店都能买到,如果没有刮痧板,可用圆润的、没有棱角的瓷制勺子)从上往下轻轻地刮,孩子内热重时,很快就能看到被刮的部位发红。给孩子刮痧时,手法不要重,轻轻地沿脊柱两侧各刮十几下就可以了,刮完后让孩子多喝温水,就能很快退热,咽喉肿痛也会减轻。
(4)家长不会刮痧或孩子较小不宜刮痧时,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降热。
先搓孩子的背部,主要是颈椎及两肩胛之间,这样可以作用于孩子的胸肺。搓的次数不用太多,来回几十下,搓到皮肤发热就可以了。
再搓孩子的两只胳膊,主要是大拇指往上的内外两侧。大拇指内侧运行的是手太阴肺经,连通着肺与咽喉;大拇指外侧向上,是从食指经过合谷穴往上运行的手阳明大肠经,不但通大肠,也联络着肺与咽喉。在孩子胳膊上的这两条经络搓上几十下,搓热了,对治疗咽喉肿痛效果明显。然后再搓搓孩子手上的大鱼际,按压手上的合谷穴,这些都是治疗咽喉肿痛的主要穴位。
最后搓孩子小腿上的足阳明胃经,也就是沿着足三里穴向下的这条经络,来回搓几十下,搓热了就可以,这样就能将热往下引了。
如果家长能坚持将全套搓下来,同时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或淡的温盐水,孩子发热及咽喉肿痛的现象很快就能缓解。
体内受风寒,也会有发热、咽喉肿痛
2.孩子内热大的同时,身体内还寒气较重或又受了风寒,也会有发热、咽喉肿痛的症状。而且通常表现为忽冷忽热、手脚冰凉、舌苔发白、小便颜色淡、清,生病后吃药、输液的效果都不明显,白天是低热或正常,一到下午、晚上症状就加重,反反复复好几天,多还伴有咳嗽、流鼻涕。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处理方法是:
(1)用生姜3片、一寸长的葱3段、红糖半勺,加水煮10分钟,然后给孩子喝,一天3次。家长要注意,观察到孩子舌苔不发白了,或者小便颜色已加深,就可以停了。两岁以内的孩子怕辣,家长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加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给孩子吃的时候去掉姜、葱。这道姜葱粥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非常好,一天可以给孩子喂上2~3次。孩子退热后,葱就不要加了,等白苔也明显退去,就连姜也不要再放了。
(2)喝完姜葱红糖水后,家长可以再给孩子用较热的水泡脚,泡20~30分钟后,搓脚心各50下,捏10个脚趾各20~30下,最后主要按摩大脚趾根部的扁桃体腺反射区。只要孩子咽喉肿痛,在这个部位按压时,孩子肯定会有疼痛感。找准痛点后,就在痛处按压5~10分钟,两只脚都这样按摩,一天2~3次,孩子的咽喉肿痛也会减轻。
(3)家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给孩子喝大量温开水,一小时一杯,让孩子多排尿,咽喉肿痛会明显缓解。
(4)饮食一定要跟上。孩子就是因为身体虚寒才会得病,所以必须加强营养,两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每天吃固元膏1~2次,一次小半勺。家长还要给孩子多吃烧得烂烂的肉汤、鸡汤,肉也都要一起吃掉。咽喉肿痛的时候千万不要吃鱼、虾、山药、辣椒。
(5)晚上胳膊放在外面睡觉、常常光脚不爱穿鞋、爱直接坐在地上、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水果的孩子,如果还爱吃鱼,就更容易患上各种头面部的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父母要想彻底治愈孩子的慢性扁桃体炎,除了加强营养外,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尽量给孩子多吃性平、性温的食物,夏季可以吃凉性的食物,但大寒的食物一年四季都不要吃,同时尽量少吃鱼虾,最重要的是不让孩子受凉。
治疗咽喉肿痛方法及禁忌
一、咽喉肿痛
现在到了冬季,天气非常干燥,很容易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
咽喉肿痛是人们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因此并不是太多人会特别在意,常随便在家找点药吃或者到药店买点药吃吃就算了。
专家介绍,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咽喉疼痛虽然较为常见,除了感冒会引发咽喉疼痛外,扁桃体炎、会厌炎、急性喉炎等病症都会产生咽喉肿痛。
一般地说,咽喉肿痛多由普通感冒、单纯性急性咽炎引起,局部症状明显,全身伴随症状非常轻。单纯性咽喉肿痛经一周左右,大多数病情好转或痊愈。如果治疗后症状仍未缓解,或出现了其他症状,如咽喉疼痛加剧、咽喉梗阻感、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应尽早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性,针对病情正确治疗。
二、咽喉肿痛怎么治疗
咽喉肿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选用一些蔬果食疗方也有辅助治疗效果,可加速疾病康复。
1、柑皮煎水代茶频饮。
2、甘蔗、萝卜、荸荠榨汁,每次饮100毫升。
3、雪梨3个,捣烂,加蜂蜜50克,水煎服,1日分两次服。
4、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绞碎榨汁,每日3次,冷服。
5、鲜猕猴桃3个,去皮,每日分3次吃。
6、白萝卜绞汁,加些姜汁,频频咽服。
7、草莓洗净,挤汁,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
8、鲜橄榄(去核)60~120克,捣烂绞汁,频频咽服。
9、百合10克,绿豆15克,同煮加糖食用。
10、马兰头30~60克,水煎经常服用。
11、点压左手无名指尖治疗咽喉痛
中老年人患咽喉炎是常见病,患病后疼痛难忍,吞咽困难。若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可起到良好止痛、消炎效果。点压方法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有节奏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坚持每日三次,饭前点压。每次点压10—15分钟,一般3—4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三、咽喉肿痛饮食禁忌
1、橘子
性凉,味甘酸,民间多视之为上火之物。如过多食用,极易出现咽喉干痛,口舌生疮或溃疡。所以,在患有咽喉肿痛期间,暂不宜多吃橘子。
2、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易助热助火助痰。《药品化义》说它“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内有郁火均忌。”咽喉肿痛多属内有郁火,或肺热火炽所致,故应忌食之。
3、爆米花
即炒米,咽喉肿痛者忌食。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所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4、狗肉
为温补性食物,明代医家缪希雍早就指出:“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咽喉肿痛为实热邪火,切勿服食狗肉。
5、羊肉
性温热,多食易助热动火,所以,《金匮要略》中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还说:“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凡咽喉肿痛之人,多属火热为患,故当忌食。
6、鸡肉
为甘温补益食物,其性肥腻壅滞。《随息居饮食谱》说:“多食生热动风。”《中药大辞典》亦云:“凡实证不宜食。”咽喉肿痛属中医热证实证,法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明确告诫:“喉症忌之。”
7、鹅肉
民间视为发物食品,其性甘润肥腻,易于生热助痰。明·李时珍说它“气味俱厚,发热发疮”。所以,咽喉肿痛及扁桃体发炎化脓者,切勿服食。
8、鹧鸪
性温,味甘,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患有咽喉肿痛之人忌食之。王氏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曾告诫:“鹧鸪性属火,多食发喉痈(手外科 皮肤科)。”
四、预防咽喉肿痛
大多数咽喉感染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在空气中传播,因此,远离有症状的人群非常重要。然而多数人在出现症状前就具有传染性,因此,实际上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避免孩子与患病人群接触。
食物方面,少吃麻辣刺激性的和油炸煎炒的食物,可多吃西瓜、甘蔗、梨子、萝卜、荸荠、鲜藕、罗汉果、胖大海、菊花、杨桃、柠檬等,多喝温开水(35~40°C左右),避免感冒、避免接触脏污的空气,出入公众场所时应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
六款养生茶饮有效缓解咽喉肿痛
1、银耳沙参鸡蛋饮
首先将银耳、北沙参准备好,然后用水煎煮,去除渣滓留下药液,然后在药液之中打入鸡蛋,煮熟之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溶解之后就可以起锅服用了。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滋阴清肺热的作用,对于治疗由于肺燥或者是阴虚所引起的咽喉痛效果很好。
2、罗汉果利梅煎
将雪梨、罗汉果以及岗梅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每天吃一剂。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滋阴清热的作用,对于治疗急性咽炎以及慢性咽炎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3、百合贝母茶
首先将百合、贝母粉一剂沙参准备等量,然后用开水冲泡,大约五分钟之后就可以直接服用了。这道食谱主要适用于由于过敏所引起的咽喉发痒以及咳嗽的情况,另外如果出现咽喉发炎、充血等等情况也是可以食用。
4、金银花橄榄茶
将金银花和橄榄熬煮,最后放入薄荷,去除渣滓之后就可以直接服用了。金银花具有很好的抗病毒的作用,橄榄则是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薄荷具有清热以及消炎的作用。这种方法对于治疗由于感冒所引起的咽喉痛具有很好的作用。
5、黄瓜猕猴桃汁
准备黄瓜200克、猕猴桃30克、凉开水200毫升、蜂蜜两小匙。
首先黄瓜洗净去籽,留皮切成小块,猕猴桃去皮切块,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时饮用。黄瓜性甘凉,能入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利水,可治疗身热、烦渴、咽喉肿痛。而猕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肾和胃经,功能解热止渴。此外,这个调理方也具有滋润口唇,防止嘴唇干裂的功效。
6、胖大海茶
将胖大海以及甘草按照2比1的比例用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服用了。胖大海具有很好的滋润喉咙以及消炎消肿的作用个,而甘草则是能够起到清热止痛的效果,两种药材混合一起之后,可以有效的治疗咽喉发炎以及肿痛的情况。
喉咙痛不吃15种食物
1、爆米花
即炒米,咽喉肿痛者忌食。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所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
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
2、狗肉
为温补性食物,明代医家缪希雍早就指出:“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咽喉肿痛为实热邪火,切勿服食狗肉。
3、羊肉
性温热,多食易助热动火,所以,《金匮要略》中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还说:“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凡咽喉肿痛之人,多属火热为患,故当忌食。
4、鸡肉
为甘温补益食物,其性肥腻壅滞。《随息居饮食谱》说:“多食生热动风。”《中药大辞典》亦云:“凡实证不宜食。”咽喉肿痛属中医热证实证,法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明确告诫:“喉症忌之。”为甘温补益食物其性肥腻壅滞。
咽喉肿痛属中医热证实证,法当忌食
5、鹅肉
民间视为发物食品,其性甘润肥腻,易于生热助痰。明·李时珍说它“气味俱厚,发热发疮”。所以,咽喉肿痛及扁桃体发炎化脓者,切勿服食。
6、鹧鸪
性温,味甘,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患有咽喉肿痛之人忌食之。王氏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曾告诫:“鹧鸪性属火,多食发喉痈。”
7、橘子
性凉,味甘酸,民间多视之为上火之物。如过多食用,极易出现咽喉干痛,口舌生疮或溃疡。所以,在患有咽喉肿痛期间,暂不宜多吃橘子。
8、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易助热助火助痰。《药品化义》说它“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内有郁火均忌。”咽喉肿痛多属内有郁火,或肺热火炽所致,故应忌食之。
9、韭菜
性温,味辛。根据古代医家经验,患有疔肿疮毒者应忌之。如《本草汇言》中指出:“疮毒食之,愈增痛痒,疔肿食之,令人转剧。”对于咽喉肿痛之人,也属火毒为患,如《本草求真》中说:“韭,火盛阴虚,用之最忌。”由此可见,喉痈肿痛者,理当忌食韭菜。喉痈肿痛者理当忌食韭菜。
10、辣椒
《群芳谱》中说它“味甚辣”。《食物宜忌》认为它“大热”。所以,辣椒大辛大热,易助热上火。《药性考》中指出:“久食令人齿痛咽肿。”因此,咽喉肿痛之人,法当忌食。
11、胡椒
为最常用的辛辣刺激性调味食品,其性大热。明·李时珍称之为“纯阳之物”,并说“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清·王士雄也指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发疮损目。”咽喉肿痛多属火毒为患,理当忌食胡椒。
12、砂仁
为常用的芳香调味品。其性温,其味辛,有辛燥动血之弊,又易助热上火。凡火热之病,皆当忌之。《本草经疏》中就告诫:“咽痛由于火炎”不可食用。有辛燥动血之弊又易助热上火。
13、桂皮
又称肉桂、官桂。性大热,味辛辣,是一味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有益火壮阳之功。《得配本草》曾经指出:“痰嗽咽痛,……四者禁用。”急性咽喉肿痛多为火热之疾,故当忌食之。
14、小茄香
为五香粉的五种调味香料之一。性温热,味辛辣,凡火热之证或阴虚火旺者,皆不宜吃。《得配本草》就有告诫:“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咽喉肿痛多缘于肺胃火炽,故当忌吃茴香,无论小茴或大茴,皆当禁忌。
15、人参
性温,味甘苦,为温补性强壮之晶。《中药大辞典》中指出:“实证、热证忌服。”咽喉肿痛乃火毒为患,是属热证实证,故当忌食人参。此外,患有急慢性咽喉肿痛者,还应当忌吃生姜、葱、蒜、丁香、荜拨、洋葱、香椿头、胡荽、芥菜、花椒、荔枝、樱桃、大枣、猪肥肉、虾子、海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香烟、白酒、酒酿等。
青山苦有哪些功效 清热去火
青山苦是一种性寒味苦的保健养生茶,它能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又能防止人体因热毒过重而出现疾病,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以及目赤肿痛等症都有良好预防作用,他在日常生活中最适合那些热性体质的人冲泡饮用,对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