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黄疸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黄疸
湿热熏蒸
表现:面目周身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不欲吸乳,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清肝经200次;清小肠100次;揉板门100次;捣小天心50次;补脾经200次;揉涌泉100次;分手阴阳100次;揉丰隆100次;清胃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寒湿阻滞
表现: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无华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甚或腹胀,气短,舌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
取穴:揉外劳宫100次;揉板门100次;补肾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三关100次。
气血瘀滞
表现:面目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无华,日益加重,右胁痞块质硬,腹部胀满,神疲,纳呆,食后易吐,小便黄短,大便灰白,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化瘀、消积、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分手阴阳50次;清肝经100次;补脾经100次;揉二马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丰隆100次;按弦走搓麻50次。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1.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
2.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3.甘草注射液
常用穴位为肺俞、中府、孔最、丰隆、定喘。隔日一次,每次选用单侧或双侧3-4个穴位。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用药量约3毫升左右。10次为一疗程。
4.控制感染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下列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0.05/kg/日分二次口服、青霉素3-5万U/mg/日分2次肌注,麦地霉素、红霉素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为风所害。《诸病源候论》指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不论是外感之风或者内动之风,必以肝木为之内应。肝喜条达,肝阳易升,肝气以疏泄为顺。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
1.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2.半年以上者为后期,治以补益气血为重,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
3.病程若在一年以上者,则推拿效果较差。
提醒: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2)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3.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施治方法
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或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
中医怎么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骤: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所以在选择推拿治疗时,应根据经络的走向,正确掌握推拿手法和穴位。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具体为: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心经、肾经、天河水各100次。
2.用拇指点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各2分钟。
3.用拇指点揉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4.用拇指点压曲池、合谷各2分钟。
专业人士提醒:在采用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操作下进行,不可盲目相信别人及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中医推拿治疗腹泻
1、治疗原则:调和脾胃,化湿止泻。
2、手法处方:推脾经,推大肠,运内八卦,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3、方义: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调中理气,并能起调和及加强其他手法的作用。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调中止泻。
4、 加减治疗
⑴ 、伤食型: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以健脾消食,调腑止泻。
⑵ 、寒湿型: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化湿,温中止泻。
⑶ 、湿热型(包括暑湿泻):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以清热化湿,调腑止泻。
⑷ 、脾虚型: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益气,固肠止泻。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偏瘫中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偏枯”。它是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尚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发生偏瘫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为风所害。《诸病源候论》指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不论是外感之风或者内动之风,必以肝木为之内应。肝喜条达,肝阳易升,肝气以疏泄为顺。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
1.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2.半年以上者为后期,治以补益气血为重,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
3.病程若在一年以上者,则推拿效果较差。
提醒: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2)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3.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施治方法
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或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小儿推拿治疗黄疸
小儿推拿治疗黄疸
湿热发黄(阳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鲜明或有发热,小便深黄。
大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清胃300次,清天河水150,清大肠经300次,膊阳池300次。
寒湿发黄(阴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晦暗,神疲身倦,四肢欠温,大便溏薄灰白,舌苔白腻或白滑。
外劳宫300次,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二马穴300次,涌泉穴300次。
新生儿黄疸的其他疗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中医推拿治疗婴儿腹泻
揉腹法。
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医生提醒,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
推背法。
方法要领是顺着宝宝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肤微红发热为止。小儿腹泻伤经液,气血经液同源,所以要给宝宝补气血。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推背可以补阳气,健脾补肾,增强孩子抵抗力。
推上七节骨。
用拇指侧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从宝宝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门(督脉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处止。推拿时,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肤发热为适度。这是比较好的止泻手法。
揉板门。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补肾。
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情况。
上班族压力大怎么办 可以试试这些中医疗法
1、中医针刺治疗
上班族压力大怎么办?有中医专家说,利用中医针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人体的压力。中医针刺疗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体针治疗和耳针治疗。体针治疗:取双侧体穴的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行间、阳陵泉、风池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耳针治疗:取醋浸泡过的中药“王不留行”颗粒,贴压耳部心俞、肾俞、神门、皮质下、肝俞,同患者每日用手按压贴穴不得少于1O次。每周更换一次贴豆。
2、指压治疗
指压治疗法是中医一种传统的治病方法,它对帮助缓解身体疲劳也是非常的有效。指压疗法是指用指压身体的不同穴位有助于镇静机体和平静思维的作用。对特殊部位进行指压的有效性取决于焦虑的潜在原因。
3、中医推拿治疗
上班族压力大怎么办?采用传统中医推拿的方法也可有效缓解压力。中医推拿的治疗方法是取俯卧位,自尾骨至大椎脊椎两旁,采用指旋推法,自下而上旋推3-5分钟。再点按肺俞、心俞、肝胆俞、膈俞、脾俞、八癃,约5分钟。揉捏拿两侧肩井、颈根部,再从大椎用指推揉至百会穴,点揉百会穴1分钟。然后用指按压风池穴1分钟,自风池沿两颓至太阳穴3—6次,点按太阳穴1分钟。撑拍打后背放松2-3遍。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2)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3.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施治方法
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或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