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注定难长寿
这些人注定难长寿
1.长期单身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两性比例失调的环境中,弱势性别群体的寿命更短。另一项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风险增加23%,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寿命短8~17年,死亡风险高出32%,相当于折寿10年,而30~39岁是风险最高的年龄段。近几年,我国崇尚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男女比例也出现明显失衡。工作忙、没车房、要求高、圈子小成为主要原因,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大龄单身男女应该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从内心出发,不要盲目攀比,多创造与他人沟通的机会。
2.习惯久坐的人。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超过3小时就会折寿2年,即使经常运动也无法抵消久坐造成的健康危害。《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刊登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与每天坐4小时的人相比,每天久坐时间超过11小时的人在未来3年死亡率会增加40%。研究人员建议,能站最好少坐,坐着时别忘多伸懒腰。
3.缺少朋友的人。 美国社会学家罗文认为,朋友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资源和机会,还能帮我们分忧解难、减压增寿。美国杨百翰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朋友少或几乎没朋友的人早亡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表示,长期孤独对长寿的危害犹如每天抽15支香烟。研究还发现,与一般老人相比,社交广的老年人头脑更灵活,死亡风险可降低22%。王国荣指出,时间、耐心和真诚是维系朋友的3个重要纽带。
4.痴迷电视的人。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每天看电视2小时会明显增加早亡、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美国《纽约时报》刊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25岁后,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预期寿命就会减少21.8分钟。研究人员表示,缺乏运动和由此导致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是这一群体折寿的关键。看电视的危害在老人和孩子身上最为突出,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孩子3岁前别看电视;3~4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指出,老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4小时之内,吃完饭别马上看电视,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不要看大悲大喜的节目或激烈的比赛。
5.贪吃红肉的人。 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到弗吉尼亚州的区域被称为“糖尿病带”,这些地区人口寿命相对更短,中风发作司空见惯。其中,得克萨斯州东部的安德森县居民比其他地区的人少活7年,这与其爱吃红肉和油炸食物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贪吃红肉会导致结肠癌、前列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健康问题。研究人员表示:“如果非要选一种不健康食物,那么非红肉莫属,过量吃红肉会导致预期寿命缩短20%。”
6.失业的人。 加拿大一项涉及15个国家2000万人口、为期40年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失业会导致早亡危险增加63%。另一项研究发现,老人在经济衰退时期失去工作,寿命会缩短3年。
7.上班太远的人。 长距离上下班占据了人们运动、休闲、聚会等时间。研究发现,每天上下班路程超过1小时会导致压力倍增,其负面影响堪比久坐。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人员称,每天上下班距离超过50公里的女性最易减寿。
8.性爱不和谐的人。 一项以男性为对象的研究发现,性爱中长期达不到高潮的人死亡率比经常能获得性快感的人高50%,为了保证准确性,研究人员抛开性因素,将年龄、吸烟、社会阶层等纳入研究范围,结果依然成立。研究还发现,性高潮在很多方面能够为健康加分。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称,一次猛烈的性高潮相当于注射了一剂安定,有助于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同时可使体内抗炎细胞增加20%。经常获得性高潮会使男人长寿几率增加两倍,使女性寿命增加8年。另外,女性每周获得两次性高潮,心脏病几率降低30%。
9.人缘不好的人。 忽略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可能意味着与长寿擦肩而过。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同事的支持代表一个人在职场的融入程度,也是预测死亡率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作中获得同事支持率偏低的人死亡率比其他人高2.4倍。专家指出,与同事相处需要技巧,要做到尊重、真诚、慎言、守诺,遇到冲突时,要学会控制情绪,等到心平气和时,再去解决问题,可以倾听、支持和鼓励,但不要过多地打探对方的隐私,更不可以宣扬。
10.缺觉或贪睡的人。 哈佛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或者超过9个小时的人平均寿命更短。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认知、记忆、肥胖等健康问题,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的患病几率。研究还发现,经常睡眠超量同样会导致健康问题,睡眠太多易增加糖尿病和抑郁症等患病风险,每天平均睡8小时最有益延年益寿。研究人员建议,不能保证晚上睡眠时间的人最好中午睡半小时到1小时。
11.恐惧死亡的人。 对死亡的轻度恐惧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人们积极锻炼和改善饮食,但过分担忧就会影响寿命,对中老年人更是如此。2012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杂志刊登的一项关于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死亡焦虑”是患者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一项针对“9·11”事件后美国人的研究发现,对于死亡的极度恐惧让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5倍。
有这些缺点的人注定长寿
1.老夫少妻更长寿
研究发现,结婚有助于延年益寿。志同道合的快乐夫妻比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星球的夫妇寿命更长。研究还发现,老夫少妻型夫妇更长寿。相差15-17岁,男性早亡危险会降低五分之一,相差7-9岁,男性早亡危险降低11%。而老妻少夫则不见得。
2.宣泄怒气有益血压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遭遇不快之事时,与平心静气“自我消化”相比,在适当的场合宣泄心中怒气其实有助于降低血压,促进全身健康。另一项研究发现,与对911事件感到恐惧的人群相比,对该事件持愤怒态度的人日后能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
3.发牢骚有益身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约翰·布兰特纳博士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参试癌症患者中,与强忍疼痛的人相比,对疼痛抱怨不停的人活得更长。这些患者会要求医护人员采取更多措施帮助其镇痛。研究还发现,对于其他人群而言,发泄心中不满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有助延年益寿。其机理是,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大家聚集在一起发发牢骚,即使不能改变任何现状,至少也有益身心健康。
4.爱八卦更愉快
《激素与行为》杂志刊登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女性经常和姐妹们八卦聊天,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有益身心健康。新研究负责人斯蒂芬妮·布朗博士表示,如果女性经常八卦,可增加体内黄体素。黄体素在“建立人际关系及促使女性更愿意协助他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使女性在助人过程中乐意承担更多风险。布朗博士指出,密切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
5.骂脏话减轻疼痛
当我们不小心踢了脚趾或弄疼身体某处的时候,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骂出声来。《神经学报告》杂志刊登英国基尔大学生理学家理查德·史蒂芬斯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感觉痛苦的情况下,骂脏话的作用犹如一剂强镇痛药,而这一效果在那些通常不骂脏话的人群中体现最明显。但是研究发现,平时应该尽量不要骂脏话,否则真正遭遇疼痛的时候,骂脏话的镇痛作用就会大大失效。
有这些特征的人更长寿
想让寿命更长,这样的期许本身无可厚非,也要量力而行。要是做出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无疑是会让人丢失性命的。其实,在我们的身体中有很多隐形的长寿“密码”,针对这样的密码进行自我保健能够让人达到长寿,下面就来看看,身体上要是有这样的特征,其实是会长寿的。
1、耳朵大
耳大有福是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家中要是有长辈,在看到晚辈的时候,也是会先看晚辈的耳朵,要是这个晚辈耳朵较大,长辈会高兴的。
耳朵看起来仅仅是身体的听觉器官,其实不然,耳朵能够很好的反映身体的健康,通过观察耳朵能够察觉到身体出现哪些症状。可以说耳朵是身体器官的投影。
耳大有福,是说耳朵大,肾气充足,肾气充足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健康,耳朵大、耳垂厚往往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而耳朵较小,耳垂较薄往往是肾气亏损的表现。
在中医看来,肾开窍于耳,耳朵是肾气强健的表现器官,通过观察耳朵能够知晓一个人肾脏好不好,进而能够知晓这个人是否长寿。
2、眉毛浓密
通过观察眉毛其实也是能够知晓一个人是否长寿。可以说眉毛和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中医看来,眉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这个部位是依靠足太阳经的血气进行保健身体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的眉毛非常的浓密,这样的人往往肾气充足、身强力壮;相反,有些人的眉毛显得非常稀疏,甚至出现没有眉毛的情况,有这种特征的人往往肾气亏损严重,体质较弱。
男女晨起不做这件事注定短命
10种人注定难长寿,如何做活得更久
生命如同一条长跑跑道,有的人可以坚持的笑到最后,而有的人体力不支,不能达到终点。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强我们的“体力”呢。
1.长期不吃早饭的人
早饭其实是三餐之中最重要的一餐,很多人不吃早餐,就相当于在浪费生命。这种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影响生活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比较好。
2.习惯久坐的人
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超过3小时就会折寿2年,即使经常运动也无法抵消久坐造成的健康危害。《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刊登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与每天坐4小时的人相比,每天久坐时间超过11小时的人在未来3年死亡率会增加40%。研究人员建议,能站最好少坐,坐着时别忘多伸懒腰。
3.缺少朋友的人
社会学家认为,朋友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资源和机会,还能帮我们分忧解难、减压增寿。美国杨百翰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朋友少或几乎没朋友的人早亡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表示,长期孤独对长寿的危害犹如每天抽15支香烟。研究还发现,与一般老人相比,社交广的老年人头脑更灵活,死亡风险可降低22%。王国荣指出,时间、耐心和真诚是维系朋友的3个重要纽带。
4.痴迷电视的人
有科学家研究称,沉迷电视的人容易短寿。
一项研究发现,25岁后,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预期寿命就会减少21.8分钟。研究人员表示,缺乏运动和由此导致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是这一群体折寿的关键。看电视的危害在老人和孩子身上最为突出,教育部建议,孩子3岁前别看电视;3~4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指出,老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4小时之内,吃完饭别马上看电视,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不要看大悲大喜的节目或激烈的比赛。
这十种人注定和长寿无缘
孤僻
“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位列早亡特征第一位。研究显示,性格孤僻的人没有同伴倾诉,缺少社会支持,精神压力大,容易深陷负面情绪,从而提高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无论内心是否孤独,只要没有社交就会增加老人死亡风险。相反,人际交往可带来好心情,能增寿。澳大利亚研究证实,社交广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石川善树建议,性格孤僻的人应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多结交新朋友。
不善于微笑
相对西方人而言,东方人似乎比较严肃,不善于微笑。殊不知,微笑和人的寿命长短有关。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爱笑的人平均寿命是79.9岁,比美国人均寿命多两岁,而不爱笑的人平均寿命只有72.9岁,比美国人均寿命少5岁。这是因为爱笑的人更容易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利于身心和谐。研究发现,笑能降低肾上腺素水平,缓解疲劳,降低血压。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萍呼吁,别再吝啬微笑,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能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微笑渐渐变成习惯,烦心事也会远离你。
过于积极
过于积极的人往往喜欢竞争,愿意为取得成就努力奋斗,事事要求尽善尽美,但这类人容易早亡。石川善树解释说,过于积极的人往往过度透支身体,寿命较短。德国研究发现,过于积极的人更可能做出高危行为,比如抽烟、酗酒、飙车等。另外,他们常抱有美好的设想,一旦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就会产生悲观、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韩萍指出,这类人应找回一颗平常心,调整心态,提高抗压能力。做事尽力而为,不要把结果当成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不妨在接受任务时把挂在嘴边的“我必须”换成“我尽力”,状态会更平和。
学历低
石川善树称,一项专门针对学历高低与寿命的研究显示,低学历人群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相对更低,背负的生存压力更大,从而影响寿命。《英国医学委员会公共健康》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称,接受良好教育有助于平稳血压,降低患心脏病、脑卒中的几率。韩萍表示,人在一生中都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心应手。
肥胖朋友多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调查发现,如一个人体重增加7.7公斤,那么他朋友的体重也会增加2.3公斤。相反,一个体重超标的学生,如果交了一个体型较瘦的朋友,他日后瘦下来的可能性高达40%。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表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确会互相影响,常与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在一起,自身生活习惯也会变得更健康,反之亦然。
坐得久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卫计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提醒,长期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最好每半小时到1小时就起来运动5~10分钟。可通过耸肩、掰手、握拳、转体、抬臂、伸腰等动作缓解手腕酸痛、腰酸背痛等问题。
没有兴趣爱好
老人退休后,如无所事事,没生活目标,精神和身体状况会快速下滑。相比之下,退休后有追求的老人寿命更长。研究显示,没有兴趣爱好的老人和有2种兴趣爱好的老人相比,患认知障碍风险高6.3倍。韩萍建议,老人应培养多种兴趣,比如写字、绘画、朗读、打拳、钓鱼、下棋等,愉悦身心。
品行不端正
美国调查显示,善恶会影响寿命长短。乐于助人者预期寿命显著延长,相反,心怀恶意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5~2倍。专家认为,人做善事后,会得到尊重、赞许等,心里产生愉悦感,利于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促进有益激素分泌。韩萍建议,不妨多做善事,热心助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馈”。
与邻居相处不好
英国研究发现,稳定平和的生活环境,比如社区氛围和谐、与邻居关系相处融洽等,能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进而延长寿命。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好邻居可使心脏病发病风险降低50%。韩萍建议,应和年龄相仿的邻里多交流,多带孩子和邻里的孩子一起玩耍,增加相互间的联系。
生活颓废
生活颓废的人往往内心迷茫、没有目标。加拿大研究发现,生活有目标的人更长寿,尤其是老人,更需要生活的方向感。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认真的人更长寿,这类人有合理的生活规划,并能付诸实施,往往生活更规律、有节制,更容易保持定期锻炼、均衡饮食等良好生活方式。
长寿的生活细节10步到位
1养生这个话题听起来非常的容易,但是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的话我们最好多喝一些粥,对我们的身体非常的好。其实就是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了,只要我们心里面非常快乐,那么我们的身体有一点健康,就会长寿。
2多锻炼身体对我们常说也是有帮助的,整天在家呆着什么都不干的人,自然身体就不会健康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都是学过,因为学过里面富含非常丰富的维生素,这些维生素是维生素片所补充不到的。
3交朋友对我们也可以促进长寿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朋友很多就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悦,从而帮助我们长寿。好一点就是一定要选择是和人类居住的一方生存,如果每天生活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很难长寿。
健康科学养生三大原则
(一)自主性养生原则。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人能否健康长寿,既非上帝安排,也非命中注定,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创造条件获得的。广西有个长寿县——巴马,80岁以上寿星有几万人,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劳动,注重身心锻炼,从而形成少病、长寿的老年群体。
(二)平衡性养生原则。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康寿在于平衡。”大多数老年人注意到体育锻炼,而平衡一事不大注意。有些老人锻炼积极、运动量大、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失去动静平衡,阴阳失措,结果反而搞垮了身体。一些老人争强好斗、怒气横抽,导致疾病丛生。这些现象说明:追求健康长寿的老人,如不按科学养生要求,“身心平衡”破坏,好事则变成坏事。
(三)特殊性养生原则。世间事物有两性,普遍性中有特殊。在科学养生过程中,应强调个人内在因素,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制订和实施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不能移花接木,硬搬照套,否则,事与愿违。
长寿老人都爱吃这些
1、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2、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3、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医学家研究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4、天天喝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
这5种女人注定会不忠
一、她到了25、30、35岁的转折点
每逢10或者逢5的生日,都会变成不寻常的纪念日。有时候连男人都不免对人生感慨一番,更何况视时光飞逝为大敌的女人。女人在这个时候通常问自己:“我这5年都干了点啥?和我在一起的这家伙是谁?”专家指出,女性通常会在这个时候重视人生,检视爱与生活,如果一切不如所愿,她很可能会通过外遇来尝试一次她所期待的生活。调查显示,婚姻不如意的女性在生日前后外遇的发生率是平常女性的3倍。
二、她获得升迁坐进了独立办公室
也许你对这种情结不是很了解,那么想想你自己吧。女人和男人一样,喜欢在工作中挑战自己。可目标一旦实现,就会问自己:目标实现了,可这又怎么样呢?人就是这样,一旦这个目标实现,女人就会把她人生中另一个重要部分——感情,当做下一个努力的焦点。专家指出,处于事业高峰的女性,会觉得自己无往而不胜,不断地成功会激励她们获取人生更重要的部分。况且,挣得多会变坏嘛,同样适用于女人。年薪10W的女性不忠的几率会比年薪4W的女性大1.5倍。
三、她开始搬来住和你终日厮守
搬来一起住可能是她的主意,不过毕竟朝朝暮暮并非想得那么简单。你们对彼此了如指掌,纤毫毕清;你们开始觉得似乎无话可说……这时候她会下意识认为你已经开始厌倦她,如果此刻还有别人在她身边转来转去,表现出她很受欢迎很有趣很有吸引力,她就会投向那个人的怀抱。
四、她猜你有不忠行为
报复性外遇是常见的,女人会把这个当做重获自尊的方式。很简单,她要公平。当然她未必会在外面勾三搭四,可是你的所作所为会让她失望愤怒,并减少对自己的控制。很多情况下,女人要求公平的感觉,会压倒她固有的价值体系。
五、她去意已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根本就是想结束你们这段关系,而不忠是最容易的手段。曾经有过一个100人的调查,问他们“最常用的一个结束关系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最多的是:“开始另一段感情。”
三种男人注定腰不好
中医里有说到“腰为肾之府”,肾不好也常常会出现腰痛的现象,所以保护好腰部是男人很重要的事项。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三种男性最易损伤腰部。
一、太过肥胖
40多岁男性大多处于事业的巅峰期,同时是腰椎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高发的原因有很多,久坐、缺乏锻炼等都是腰椎退变的原因,但其中也有不少意想不到的因素,比如肥胖和吸烟。
据专家介绍,40多岁的男性大多处于发福期,大多数人体重超标。身体多余的每公斤体重都会增加脊椎的负荷,首先对身体轴线负重部位,即对腰椎和骶骨之间的过渡部位产生紧压。此外,如果上腹部周围脂肪太多,当身体要保持自身平衡时,会使骨盆向前倾斜,脊柱则要向后倾,不能成为一条直线,这可能导致下背部过度紧张,而出现疼痛。
二、长期吸烟
吸烟的中年男性也要警惕腰突症。临床观察发现,腰突症患者吸烟的比例较高,其症状也往往较重。这主要因为吸烟时,许多有害物质,尤其是尼古丁,被吸收进入血液,使小血管收缩痉挛,口径变细,减少血液供应。
另一种有害物质一氧化碳,则置换血液红细胞内的氧,使腰椎间盘本来就不充足的营养更加减少,促使退变过程加重。在此基础上,可发展成为腰突症引起腰疼,并伴有麻木和跛行。嗜烟还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经常咳嗽,咳嗽时,腰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增加,这也是腰突出症的一个诱发因素。
三、过量运动
以车代步、久坐办公室、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让腰椎有了“不能承受之重”,但是高强度的锻炼也对腰椎有害无益。有些男性朋友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也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因此导致了腰病。
哪些人注定会患胃癌
汤泡饭、吃太辣胃肠负担重
伤胃指数:★★
汤泡饭,想必这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饮食方式吧。很多时候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米饭太干了,所以就会用汤泡饭吃。汤泡饭会使食物还没有在口腔里面嚼烂,就会直接进入胃里面,这样是会对胃造成很大的压力的。而且汤泡饭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也不会被人体所吸收的,所以大家最好不要汤泡饭。
适当吃辣能给健康加分,然而过度吃辣会使消化液分泌过多,引起肠胃黏膜充血、水肿、肠胃蠕动剧增。
油炸的食物因为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咀嚼得非常细碎和搅拌得十分均匀,会影响它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食物经过油炸以后,大部分颗粒被包在油脂里,减少了和蛋白或淀粉接触的机会,因此较难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出现反酸、恶心等不适。
专家支招:汤泡饭不适合长期吃,偶尔吃一次则要做到细嚼慢咽,从而减轻胃肠负担。另外,最好能把吃汤泡饭的习惯改成饭前喝汤或喝稀饭。饭前少量喝汤,不但能湿润口腔和食道,还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消化。稀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水煮后,饭粒变软,淀粉分解成易被胃肠吸收的糊精,不会影响消化。对于喜欢吃辣的人,可在吃辣前喝杯牛奶,保护胃黏膜。对于胃肠不好或是身体燥热的人而言,如果实在拒绝不了辛辣食物的诱惑,可选择一些微辣的食品。
空腹吃酸性水果容易胃胀
伤胃指数:★
我们在空腹的时候,胃里面的胃酸含量是很高的,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时候去吃一些酸性的水果。这样会使胃里面的酸性过多,这样会形成胃酸,对于胃的伤害也是很大的。空腹吃水果,也会让胃变得很胀,会出现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大家在空腹时要谨慎吃水果。
专家支招: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山楂、柠檬、杨梅、李子等酸性较高的水果,以免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影响溃疡愈合。
边走边吃、边看边吃消化不良
伤胃指数:★★★
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在上班路上解决的,而中餐又往往对着书本、电脑屏幕边看边吃,这样会让胃很不舒服。“消化”是一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如果这时人体处于运动中,会大大分流了胃肠道的“电力供应”,必定会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功能,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同理,边看边吃使脑部无形之中和肠胃“争夺”了血液,也会造成消化不良。
专家支招:每天早起15—20分钟,起床半小时之后静心坐下来吃早餐。吃饭时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细嚼慢咽、享受食物,这样的进餐胃最喜欢。
这样吃饭的人一定能长寿
要软。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软不吃硬”,所谓“硬食”,除了指坚硬的果实类食物外,还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腻一类不好消化的食物。要提醒的是,老年人不能因为牙口不好只吃粥喝汤等不需咀嚼的食物,需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
要淡。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比如盐一天不要超过6克,油一天大约为20克左右。宜多吃蔬菜,建议每天每人吃一斤蔬菜。许多调查表明,吃盐过多,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甚至癌症发病率都明显增高。
要慢。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且有助于其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增进消化吸收。这一点,对于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一般建议,一口饭最好嚼20次以上,每顿饭吃15分钟以上。
要按时。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有的老人不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这种做法容易损害肠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建议老年人养成每天定点吃饭的时间,比如上午6点-9点吃早饭,中午12点吃午饭,晚上6点吃晚饭,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适量。很多老年人坚持吃七八分饱,结果发现吃得越少精力就越差,记忆力就越糟,而且越怕冷。这是因为老人本来咀嚼功能、消化功能就差,再限制饮食,能量供应就会变差,新陈代谢变慢,会出现大多数人口中所说的“身上没劲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量腹节所受”,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这无饥无饱,就是进食适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
要暖。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冷食、冷粥之类的食物,会使腹中受寒,导致腹痛、呕吐、下利等胃肠疾患,这点对年老体弱的人尤其重要。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有研究表明,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率升高。
要均衡。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饮食中,老年人如果能做到主食、肉类、蔬菜、水果互相搭配,是能够起到很好的补益精气的作用了。饮食是我们后天赖以生存之本,唯有做好饮食的调养,才能保证尽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