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怎么检查最准确 淋巴瘤pr什么意思
淋巴瘤怎么检查最准确 淋巴瘤pr什么意思
淋巴瘤pr指的就是化疗疗效的评估,一般临床上是两层化疗以后, 再通过全身的检查来评估化疗疗效。pr是指的部分缓解,就是那些肿瘤可测量的大小,至少缩小了30%,并且能够稳定四个星期,这是一个化疗疗效的评估。
不时低烧记得排查淋巴瘤
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症状非常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提醒大家留意自己是否经常出现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是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除了长期低热外,不明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体积从黄豆到红枣大小,中等硬度,而且经治疗未见缓解,也不排除淋巴瘤的可能。另外,恶性淋巴瘤可累及各个器官和组织,有纵隔淋巴瘤、腹腔淋巴瘤等,其表现症状不一样。
对于初诊患者,确诊淋巴瘤主要是病理学检查,当然也要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核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最终确诊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也就是说不论是发生在淋巴结还是其他器官的淋巴瘤,都必须通过手术切取、活检钳咬取、穿刺等获取病变组织,再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并区分肿瘤类型,进而对症治疗。
PTML治疗后总的生存率为50%~70%。临床各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0%、Ⅱ期50%、Ⅲ期和Ⅳ期低于36% 治疗后复发大多数在4年内,死因多为恶性淋巴瘤进展性急变以及腹腔实质脏器转移。
淋巴瘤的表现症状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搔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须的。某些情况下,取材不理想,则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需要多次活检。淋巴瘤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
相对于其它肿瘤,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型十分困难。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因此对于有疑问的病例,有可能需要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会诊,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但是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必需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耐心。
不明原因的低烧预警淋巴癌
淋巴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起,因而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但是淋巴癌的症状相信大家就知道的很少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烧,就必须提高对于淋巴癌的警惕。不明原因的低热与淋巴状态异常都是主要的淋巴癌的症状。
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时淋巴癌的症状非常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提醒大家留意自己是否经常出现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是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除了长期低热外,不明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体积从黄豆到红枣大小,中等硬度,而且经治疗未见缓解,也是淋巴癌的症状之一。另外,恶性淋巴瘤可累及各个器官和组织,有纵隔淋巴瘤、腹腔淋巴瘤等,其表现症状不一样。
对于初诊患者,确诊淋巴瘤主要是病理学检查,当然也要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核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最终确诊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也就是说不论是发生在淋巴结还是其他器官的淋巴瘤,都必须通过手术切取、活检钳咬取、穿刺等获取病变组织,再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并区分肿瘤类型,进而对症治疗。
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自身健康状态的变化,正确辨别淋巴癌的症状,及时的进行诊断与治疗才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淋巴结发炎和淋巴癌区别
要区别开淋巴结炎和淋巴瘤,首先要明白发病机理。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菌,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引起。由于淋巴液是分区汇集于特定区域的淋巴结,所以一定部位的原发感染仅能造成一定部位的淋巴结炎。所以本病多发生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结周围炎,粘连成团,并可发展成为脓肿。
而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除了淋巴有肿块外,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盗汗、消瘦的情况。要高度怀疑淋巴瘤的可能。
对于没有医疗常识的人该如何判断淋巴组织的疙瘩是好是坏呢?如果是急性淋巴炎症,疙瘩摸上去是软的,有红、肿、热、痛的感觉。如果是淋巴瘤,摸起来坚韧,有种摸鼻子(外面软,里面硬)的感觉,表面光滑,通常无压痛,推之固定不移。
如果淋巴有肿块,而且出现了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确诊淋巴瘤,B超、CT等检查方式有帮助,但最准确的方法还是取活检做病理诊断。
经常发烧是淋巴瘤吗
临床上有时会碰到一种情况:长程发热,经反复抗感染治疗无效,常见的感染指标、自身免疫病指标、肿瘤指标都是阴性,常规像肺CT、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也未见异常。患者除了发热没有其它症状,大夫查体也未见明显的阳性体征。这时往往会令人感到茫然。在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患者有存在淋巴瘤的可能。
淋巴瘤的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发热疾病中最难以诊断的,甚至有些患者直到尸解时才明确。淋巴瘤并不像很多人想的必须是体表有肿大的淋巴结,研究显示只有40%的淋巴瘤首发症状为体表淋巴结肿大。那么如何去考虑有淋巴瘤的可能呢?其实有时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供我们寻找:1、临床无法解释的贫血和血沉加快;2、血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莫名升高;3、除发热外还有盗汗和体重下降的情况;4、体检、B超或CT发现脾脏增大。如果出现这些线索,要进一步进行全身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鼻窦、胸腹盆腔CT、全身同位素骨扫描等。有条件最好行全身PETct检查。这些影像学检查很有可能为我们找到淋巴瘤病灶,而对病灶进行活检后病理诊断是确诊淋巴瘤的必须手段。尤其是PETct在诊断淋巴瘤具有重要地位,有研究发现用PETct发现不明原因发热中的淋巴瘤,其敏感性高达100%,特异性高达96%,也就是说只要是不明原因发热的淋巴瘤PETct大多都能发现,而在它认为是淋巴瘤的患者中只有4%的人被错认,因此是目前诊断淋巴瘤的一个有力武器。
淋巴瘤怎么检查最准确
淋巴瘤患者大多数是以浅表部位的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它的检查首先一般会做浅表部位的淋巴结B超的检查,如果是B超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可以进一步做淋巴结的切除活检,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确诊是淋巴瘤一个确诊的金标准。还有淋巴瘤的患者做PADCT检查是很常见的,第一个是为了明确首诊患者的分期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淋巴瘤的诊断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非常重要,是淋巴瘤的定性诊断。最好取完整淋巴结送检,如有困难,可行肿瘤组织穿刺活检,但诊断率略有下降。淋巴瘤的病理分类十分复杂,目 前可以分为数十种类型,因此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是所有肿瘤病理诊断中最复杂的病种之一。需要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分子遗传学等多种检查同时进行,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例如症状、影像检查等综合判断。
辅助检查
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这些检查对于肿瘤预后判断、病人一般状况、用药方案和剂量等均有重要意义。
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同样很重要。主要包括CT、核磁、B超等检查,目的是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最新PET/CT检查为淋巴瘤病变范围的判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能够发现传统方法不能发现的病变,使得治疗也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