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小孩喝中药 少量多次喂服中药
怎么让小孩喝中药 少量多次喂服中药
小孩服用中药汤剂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尽量将中药汤剂煎少一些,根据不同年龄,分剂量和次数服用。
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一剂药煎两次后总计60毫升即可,每服10-20毫升,日服三次。
3-7岁的孩子可以煎100-150毫升, 每服30-50毫升,分三次服。分3次服。
7岁以上的孩子可煎150-200毫升,每服50毫升以上,日服三次。
喝中药可以去痘吗
喝中药的时候可以吃香蕉,不过要在服食药物后,3个小时才吃。以免水果与中草药冲突,影响胃部。而且不要吃生冷食物,多喝水比较好。香蕉大寒,而服中药期间要忌生冷,辛辣,油腻。如果要吃,也至少在服药后1小时服药期不要乱吃水果,零食。实在想吃,一般要服药后几个小时食用。
香蕉一类的水果属于性偏寒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一般需要严格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所以最好不要在服药后立即食用,在一个小时之后才可以正常食用,以免会影响到药物发挥疗效以及肠胃部功能,引发腹痛腹泻等多种不适症状。如果感觉到喝中药比较苦涩,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白糖帮助缓解,或者是及时喝大量的白开水,以帮助缓解嘴巴里的味道。
喝中药会让人的嘴巴很苦,十分难受,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喝中药的时候吃糖或者其它食物,希望可以去掉嘴巴里的苦味。但是,喝中药可以吃香蕉吗?这类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好奇的。其实,建议大家最好就是在喝了中药两小时后再其他东西。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服中药时,宜少吃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平时小孩、老人由于脾胃弱、消化功能差,在服中药期间更应少吃这些食物。
2、在服用治感冒的中药时,不宜吃生冷及酸性食物,因为它们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汗。
3、在服用清热退烧的中药时,要禁用酒类、肉类、鱼类和辛辣食物。因为酒类及辛辣食物性热,而鱼、肉类则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一旦食后会使病情加重。
喝完牛奶可以喝中药吗
可以。
喝中药能喝牛奶,但是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 喝中药后不可以立即喝牛奶。关键是“立即”。除了不能立即喝牛奶以外,喝中药还有很多忌讳。 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症食忌和服药食忌。病症食忌是根据疾病性质来讲究“忌口”,像湿热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品,而寒凉症就应忌食生冷、寒凉的东西。
喝中药不能吃什么
看中医时,医师都会嘱咐我们关于饮食上的一些禁忌,因为,一些食物会影响中药的药效,那么,喝中药时什么不能吃呢?
一、喝中药时不能吃什么菜
1、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2、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3、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小孩喝中药太苦怎么办
3岁以下的婴儿好动,故应采用被动喂药法,可将患儿抱成半卧位,头部太高,颈部垫上小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中药,将管口放在患儿口腔颊粘膜和臼齿间慢慢挤滴;如果小儿不肯吞咽,则可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小儿两颊使之吞咽,切忌采用捏鼻子灌药的粗暴动作,以防药液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由于3-7岁的孩子大多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采用诱导,劝说的方法诱服中药,切忌威逼孩子喝药,以免孩子产生对抗情绪。
中药味酸苦,小孩拒服的话,可以在中药中加适量的蜂蜜或冰糖,或在服药后给孩子吃少量的糖,若方剂中有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以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
怎么让小孩喝中药 小孩喝中药太苦怎么办
中药味酸苦,小孩拒服的话,可以在中药中加适量的蜂蜜或冰糖,或在服药后给孩子吃少量的糖,若方剂中有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以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
中药和牛奶能一起喝吗
能一起喝,但是需要间隔一段时间,不然身体会吸收不了营养,还是要正常饮食,忌口。
喝中药能喝牛奶,但是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喝中药后不可以立即喝牛奶。 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症食忌和服药食忌。病症食忌是根据疾病性质来讲究“忌口”,像湿热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品,而寒凉症就应忌食生冷、寒凉的东西。
怎么正确给宝宝喂药方法
很多新父母可能对孩子出现的一些病症,有点束手无措的感觉,尤其是不知道该如何改孩子服药?那么如何正确给孩子喂药?
1.给孩子熬药如何放水?
如果是清热类的中药,水在药上一厘米,熬煮15分钟左右即可;如果是补热类的中药,则药在水上二厘米,熬煮30分钟即可。属芳香类药应后放入,在主药煎好时,再加入煎4—5分钟。
2.哪些药比较苦?
一般清热类的药比较苦,可酌情加入冰糖给孩子饮用,其他药最好不加糖。治疗咳嗽的药,可以和梨同服。
3.如何给孩子喂药?
给小儿喂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婴幼儿,可以喂几口药,喂少许开水,一剂分几次喂服。对拒服药的的小儿,可固定其头部,用小匙将药送至舌根部或舌两侧,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或顺舌而直倒喂药,以免呛入气管。
4.饭前服还是饭后服?
健胃消食药和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1小时左右服,滋补药则应在饭前1小时服。由于有些药物味苦或有其他气味,婴幼儿服药比较困难,可先喂少量甜食,然后慢慢喂服。
知道了如何正确给孩子喂药,给小儿喂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婴幼儿,可以喂几口药,喂少许开水,一剂分几次喂服。
小儿喝中药伤胃吗
小儿喝中药对脾胃的伤害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家庭中给孩子服药最常见的是清热解毒药,孩子感冒、咳嗽了,习惯给孩子买些诸如夏桑菊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但是小孩子脏器娇嫩,一些药性猛烈的苦寒药物会伤小儿脾胃。夏枯草、菊花、鱼腥草、淡竹叶、芦根等中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挥发油等,可能会加重小孩子的肝脏负担。总之,家长给孩子服中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根据自己的经验使用。
给孩子服用时要非常谨慎。六神丸里含有蟾酥、雄黄,而孩子心、肝、肾等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若长期大剂量服用,容易造成上述器官功能受损。临床上对于体质比较好,存在饮食积滞、痰热内盛的孩子,用后效果明显,对于脾胃虚弱、虚实夹杂的孩子,效果不明显。
父母喂孩子吃中药有诀窍
中药好喂服
“我家宝宝从小到大不管感冒发烧还是咳嗽,都是吃中药,从不让他吃西药。现在4岁了,每次生病喝中药,自己端着碗就咕嘟咕嘟喝下去了,一点都不难喂。”广西区妇幼保健院中医门诊外的长椅上,几位妈妈聊了起来。这位妈妈的几句话,听得其他的妈妈们好不羡慕,一位妈妈赶紧向她讨教“喂药经”:“那小时候呢?不懂事的时候怎么喂?”此问题一出,其他的妈妈也围将上来,迫不及待地一探究竟。看来,给宝宝喂中药,是不少家长的大难题。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黄钟燕说,中药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在治疗某些小儿调理性疾病,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哮喘、腹泻、遗尿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小儿对中药的苦味会产生抗拒,很多家长又没有掌握给小儿服中药的方法,最后常常因为未能足量服药而作罢,转而投奔西医。那么,给小儿喂服中药有哪些好方法呢?
在玩耍中不定时喂服
良仔每次看到黑乎乎的液体就哇哇大哭,在他的认识里,黑乎乎的东西都是苦的,而且似乎怎么喝都喝不完。有几次在妈妈的哄骗下尝了几口,可看着那一大碗又苦又臭的“黑水”,真是让良仔望而却步。
“很多家长都和良仔妈一样存在喂服的误区——像大人那样一次一碗,一天三次,这种方式孩子是很难接受的。”黄钟燕说,给1~3岁的婴幼儿喂药,每日药量在100~150毫升就够了,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喂服。怎么“少量多餐”呢?黄钟燕说;“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可以把中药放到奶瓶里吸。喂的时候,每次让孩子喝2~3口,然后放他去玩一下,再给他喝2~3口。这样不定餐数地让孩子在玩耍中吃药,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玩耍中忘记药的苦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喂服需要注意保持药液的温度,一般温度在20℃~30℃之间为佳。若温度过低,会伤害小儿脾胃,引起腹痛;温度过高,又易防烫伤小儿的食道。
用诱导、奖励的形式喂服
琳琳妈每次给琳琳喂中药,总要在药液中掺些果汁来中和药的苦味。这掺了果汁的中药,琳琳倒是能喝下去一些,可最近琳琳妈听人说在中药中掺果汁会降低药效,这下琳琳妈犯难了,没掺果汁的中药琳琳一口也不喝,这可怎么办?
掺果汁或牛奶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中药的成分复杂,如果混入酸性物质、蛋白质、脂肪等,易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的吸收。黄钟燕说,“有些家长在中药中加入冰糖,是可以的,但这样喂服效果也并非很好。因为将冰糖溶入药中,孩子是看不见的,而且其实放再多的糖,药也还是有苦味。”一个值得推荐的做法是,把冰糖弄碎成绿豆般的小块放在一边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喂孩子几口中药,然后奖励一小颗,孩子看着碗里的冰糖,就会心甘情愿地喝药了。
另外,孩子每喝几口中药,可以给孩子喝些温水,冲下药液的苦味。
切不可捏着鼻子灌
如果孩子不能自行服药,正确的喂药方法是:将小儿斜抱,用一手捏着小儿的两腮,使其口张开,然后把药匙放入口中,稍压舌头和下牙床,再慢慢倒入药液,待药液全部咽下后才放开捏着腮部的手,取出药匙,以此方法间歇喂服,直至喂完药汁。“切忌捏着小儿的鼻子强行灌服。”黄钟燕说,捏着小儿的鼻子强行灌,易将药液吸入气管和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另外,为了防止小儿呕吐,喂药前不宜吃得太饱。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再灌药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自己服药的能力。吃中药时,可以对孩子进行说理,或者给孩子讲一些生病吃药的小故事,不能以打针来吓唬孩子,更不可用粗暴的方式打骂孩子,否则孩子会产生对抗情绪,更增加以后吃药的困难。
切忌用中药汤剂喂服西药
相琴的奶奶给小相琴喂中药时,总是为了省事,让她用中药就着西药一起吞。相琴的妈妈知道后批评了奶奶一番,她记得医生说过,如果中药和西药一起吃,在时间上一定要错开。
黄钟燕说,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非百利而无一害,也各有优缺点,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需要中西医结合用药。中药和西药一起服用时,时间必须间隔一小时以上,以免药性互相干扰。
另外,黄钟燕表示,有一些家长常常听街坊邻居说某药材对某症状有效,或从某处得到来路不明的药方,就到药店抓药给宝宝吃,这样服用中药的方式实在不妥当。虽然中药药性温和,但仍需依照体质和病情下药,家长如果随便给宝宝服用中药,小则浪费钱,大则会伤害宝宝的身体健康。
方法用对了,给婴幼儿服中药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