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有几种分类方法
白血病有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病情急缓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白血症。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骨髓和周围血中以异常的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原始细胞常超过30%。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成熟的白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10%~15%。
2.根据增生细胞的类型可分为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白血病两类。结合病情急缓和细胞类型,白血病总的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②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③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像、骨髓像以及治疗原则都不相同。急性白血病经过治疗后可进入缓解期,一般不转变为慢性。慢性白血病后期常有急性变,临床表现很象急性白血病。
3.根据周围血内白细胞的数量可分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周围血内白细胞数量增多,>15000/μ1)和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周围血内白细胞数量不增多,甚至减少)。
4.白血病的免疫学分类应用单克隆抗体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标记可鉴别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分为T细胞型,B细胞型,前-B细胞型和无标记细胞型等。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无论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均以粒细胞性占多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次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少见。急性白血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于30~50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各种类型的白血病都较多见于男性。
白细胞很高是白血病出现了吗
白细胞很高是白血病出现了吗?在我们这个压力很大的的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的弱小群体,说到这里,您可能会想到的是一些老、幼、妇、孺,其实今天想要说的是一些类似于临床上白血病的这些人。很多人觉得白细胞过高就是白血病,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专家指出:白细胞高会出现在很多的临床疾病中,有白血病的患者朋友白细胞一定在某些阶段会比较高,但是白细胞高的人就不一定是白血病患者了。
临床上,一般人的白细胞升高首先会考虑各种各样的疾病炎症,需要具体病情,具体分析,才能作出结论。很少有人能升高到2万以上,因此医生怀疑白血病是正确的,但白血病可以通过血常规镜下的白细胞分类做初步鉴定。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升高,患者的血液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原始和幼稚的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如果血常规标本镜下检查没有发现幼稚细胞,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白血病。另外白血病人粒细胞(白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同,体内有感染的病人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高,白血病人的白细胞则通常是淋巴细胞高。也可以通过做骨髓作进一步的确诊。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大家对白细胞高就是白血病的认知是不是有一些了解了呢?很多病情看上去像是我们以为的那些病,其实并不是那样的。我们只有通过大夫的诊断才可以确定病情,只有跟白血病症状是一样的,然后才可以确定,千万不可病急乱投医!
白细胞很高是白血病出现了吗?以上就是专家对于此问题做出的解答,希望对您进一步了解白血病有更好的帮助。建议白血病患者朋友们在心里上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否则你微小的力量不足以对付白血病这样的病魔!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呢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为您介绍如下: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白血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大部分患者均有贫血,多为中重度;白细胞计数可高可低,血涂片可见不同数量的白血病细胞;血小板计数大多数小于正常。
2、脑脊液检查:
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这也是白血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3、骨髓常规检查:
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4、细胞遗传学检查:
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呢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白血病的诊断鉴别方法
一、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白血病是骨髓的病变,因此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才能精确将白血病予以分类并给予最适当的治疗。
这些特殊检查包括:细胞生化特殊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染色体检查。
二、白血病的鉴别方法: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类白血病反应。
三、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1、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如果发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异常,可以初步 怀疑白血病,一般表现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0.0~50.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异常原始白细胞。诊断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如染色体检查,另外,要查看白血病有无转移,可能还需要查胸片及其它一些必要的检查。
2、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2)、骨髓象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白血病的病因和遗传有关系吗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倍,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症(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种特殊掌纹,称为Sydney线,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别有某种联系,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说明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白血病毕竟不是遗传性疾病。
看懂血常规,竟然可以排除血癌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白血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看血液科医生。首先需要化验外周血常规,如果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则排除了白血病存在的可能,解除了顾虑。如果各项指标均减少,或显著的白细胞增高,或白细胞增高的同时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就应涂张外周血片用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分类。
若在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幼稚细胞,则必须一查到底。确诊白血病骨髓穿刺是必须的,决不能迟疑,应做到及早诊断,尽快治疗,拖延时间确诊会给治疗带来许多麻烦。一旦确诊为白血病还应进一步化验检查,如免疫表型的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明确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白血病,只有明确白血病的型别,才能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案,争取好的治疗效果。
血常规也常称作外周血象检查检查,目前绝大多数医疗单位均采用机器操作,手工检查已逐渐被淘汰。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及其笼统分类、血小板计数,还有与白血病诊断关系不大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
若检查结果低于上述各自正常范围为减少,高出此范围则为增高。正常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幼稚粒细胞(如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和有细胞核的不成熟红细胞。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的减少,但也有少数患者发现较早而血红蛋白或红细胞仍在正常范围。发病早期血小板数可正常或稍低,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小板均有明显减少。白细胞数量变异较大,可升高、正常或减少,但以升高者居多,外周血出现较多的各系列的白血病细胞(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幼稚淋巴细胞)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线索之一,但在白细胞计数减低者,外周血分类中常不易见到白血病细胞。
淋巴瘤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淋巴瘤白血病,顾名思义为淋巴瘤发展而来的白血病。前面已经介绍过,非霍奇金病和霍奇金病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都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 等。但二者也有不同,如有咽部、胃肠道、睾丸及腹腔内淋巴结受侵犯者多见于非霍奇金病;有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等特定全身症状者多见于霍奇金病。
在此基础 上如果淋巴瘤细胞侵犯了骨髓,播散入血液,即为.淋巴瘤白血病。这种情况可出现于放射治疗之后,亦可发生于疾病后期。
有人认为,淋巴瘤白血病的诊断条件 为血液中淋巴细胞数始终在5×109/升(5000/立方毫米)以上,以及骨髓有淋巴瘤细胞侵润。
淋巴瘤并发本病者一般约5%~10%,个别地区高达30%,特别是有纵隔累及的分化不良型更易并发。
淋巴瘤引起的白血病类型有急性淋巴细胞型、慢性淋巴细胞型、组织细胞型及分类不明的细胞型等,其治疗基本 上与白血病相同。
白血病分为哪几类
一、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出血、贫血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有数周至数月。一般可根据白血病细胞系列归属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
(一)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型
1.FAB分型:
M0:未分化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1:部分分化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2:分化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3: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M4: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M5: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6:红白血病
M7: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2.WH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相关前驱细胞肿瘤2008分类
1997年来自美、欧、亚等各大洲的国际血液病学家和肿瘤学家组成的临床医师委员会与病理学家共同讨论,提出血液肿瘤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的新分类方法。在白血病FAB、MIC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WHO分类法,经过2年的临床试用后,于1999年及2000年对新分类修定,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认定,形成WHO 2000分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2008分类。
(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型
ALL根据免疫表型不同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2000WHO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为三种亚型:(1)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亚型):t(9;22)(q34;ql1),(BCR/ABL);t(4;llq23),(MLL重排);t(1;19) (q23;p13);(E2A/PBX1);t(12;21) (p12;q22),(ETV/CBFα)。(2)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3)Burkitt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中的急淋形态学亚型分型方法,因可重复性较差,现已基本放弃,不再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骨髓中幼稚细胞》25%时诊断采用ALL的名称,幼稚细胞≤25%称为母细胞淋巴瘤。
二、慢性白血病:其特征是有功能的已分化成熟细胞过度增生,因此慢性白血应是一种由于信号传导不良或细胞增殖失控所至的疾患,而非成熟障碍所至。慢性白血病常见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白血病有几种类型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临床上一种起病及发展相对缓慢的白血病。他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
老人会得白血病吗
老人也会得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危害很大的疾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一般小孩和青壮年得急性白血病的较多,而老年人则多是慢性白血病。一般我们在新闻里看见的白血病患者都是孩子或者花季少女,所以我们对这个病有一个印象,就是年轻人的病,其实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会患白血病。其中在老年白血病中,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
白血病检查方法哪些常见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这也是白血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得白血病一般多大年龄
1、得白血病一般多大年龄
虽然各种白血病在各个年龄组都可以发生,但在不同的年龄组,白血病的好发类型却有明显区别,一般来说:小儿白血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占所有年龄组急性白血病总数的35%,以2~5岁最多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70%~85%,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15%~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特点。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人居多,40岁以上人群是发病高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小儿发病率仅占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是典型的老年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得白血病一般多大年龄
2、白血病的病因
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白血病的分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
白血病有哪些类型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和淋巴系的T细胞、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