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种排便姿势更健康
揭秘哪种排便姿势更健康
●加拿大学者:
蹲着好,省了八九分钟
加拿大神经系统学家丹尼尔·拉梅蒂撰文指出,蹲着大便一周后发现,原本要10分钟才能完成的事,他只用了一到两分钟就办妥了,于是一个星期就节省了一小时的说法,让不少人对蹲便好的论调更是深信不疑。
●微软:
“凳子”好,有效又不累
另一个更加新鲜的说法是:“凳子式”是最讨巧的。只是方便时,用脚踩一个小板凳来减少大腿与躯干的夹角角度,模拟出和蹲姿排便一样的效果,给力又不累。
●日本学者:
蹲着好,角度大了26度
近年来,有人提倡蹲着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日本学者在多年前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吞下显影物,再用X 光拍照,发现采用蹲姿排便时,肛门直肠角的角度比坐姿时大了26 度,证明蹲着的确有利于排便。
在外上厕所选择蹲式的更多
孙女士家在无锡,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已是中年的孙女士对蹲着上厕所还是坐着上厕所并没有特别在意,“要不是被问,还真想不到这么细。”孙女士说,采取什么姿势全看厕所的状况,是马桶还是蹲厕,“在家肯定是坐着了。在外的话要是有蹲式的尽量选蹲式的。”刘女士说,这样不用接触马桶,感觉要更干净些。
刘女士说自己也遇到过难以理解的情况,“有次是坐式的马桶,坐垫圈却被掀起来,马桶上还有两个脚印,明显是有人蹲在马桶上上厕所了——人家可是真正的‘蹲’啊,不是咱们说的‘扎马步’——真不知道为啥这么执着。”
喜欢踩板凳的多是小朋友
虽然网上称坐马桶时踩着小板凳更有利于排便,但是扬子晚报记者采访的20位被调查者中,有这个习惯的却是一个都没有,但表示亲戚中小朋友有这个习惯的倒有两三位。
“我家小侄女今年十来岁,上厕所就离不开小板凳。”杨小姐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小时候是因为侄女个子小,所以坐马桶时让踩个小板凳,坐得也稳些,没想到这个习惯就改不掉了,“现在要把她的小板凳拿掉,她还会生气呢,只能由着她了。”
南京专家分析
蹲
理论上蹲式更容易排便
专家告诉记者,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理论上来说排便应该更顺畅。这主要是因为人在下蹲时,腹部的压力比坐着时要大,这能减少腹部用力,对排便有帮助作用。
人体有一根U形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人在一般坐姿中,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从理论上讲,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另有专家称,除此以外,腹部的挤压也能促进排便,能减少腹部用力,有部分缓解排便困难症状的作用。
提醒:蹲的时间太长易患痔疮
但说蹲式绝对比坐式好,这又是不对的。因为下蹲姿势短时间有助排便,但是蹲的时间长了,也容易有其他问题。比如很明显的下蹲时间长了,肛门周围静脉回流会受到影响,长期如此的话,痔疮的风险就加大了。
坐
坐着减少腿部压力,更耗时
“采用坐姿排便,人体肛肠角没有多大改变。”专家称,排便姿势不会直接导致肛肠疾病,坐姿排便也不会增加患上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但坐着相对舒服,有人在坐便器上看书看报,延长了如厕时间,从这个角度出发,增加痔疮发病率也不是不可能。“相对于蹲姿,坐姿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时。”
凳子
“踩凳子”其实没啥用
至于有人推荐采用坐姿排便加个小板凳,这样大腿和躯干之间的夹角角度就小了,有模拟蹲姿排便的效果。姚平副主任医师则认为这个对腹压增加很有限,减少排便压力也是有限的,没有必要那么麻烦。
●特别提醒
特殊人群还是坐式好
医师说,采用何种姿势排便,更多是个人习惯而已,很难讲哪种姿势更为健康。但是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还是推荐坐式。
虽然蹲姿理论上有助于排便,对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也未必有优势。因为蹲式腹压增大,再加上排便用力,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老年人体力比较弱,蹲的时间过久,如果快速站起来,也容易诱发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就会发生头晕、眼花、摔倒,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无论蹲坐都应缩短时间
在医师看来,无论是蹲还是坐,正常情况下都不会有害健康,说蹲姿有利于减少便秘、大肠炎、阑尾炎、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是说得有点过了。
但需要提醒的是,大便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另外,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以预防便秘,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也不要用力太猛。
如何避免占着茅坑不拉屎?专家介绍了三种方法。
1、顺时针按摩腹部
围着肚脐顺时针打圈按摩,顺应了肠道蠕动的规律,有利于刺激肠道,增加便意。
2、轻轻拍打骶尾骨
直肠紧挨骶尾骨后方,轻轻拍打骶尾骨,有利于将力量传递到直肠,通过振动刺激肠道,利于排便。
3、从上往下按摩腰部脊柱
有利于刺激马尾神经,中医中这一区域有刺激排便的穴位,能刺激排便。
走路姿势正确有哪些好处 走路姿势大揭秘
正确的上身姿势是:腰部挺直,下巴前伸,两肩向后舒展。腰部挺直有利于树立腰部的线条,锻炼腰部肌肉,防止脂肪在腰部的堆积;下巴前伸可给人自信的感觉,同时,也会使双下巴消失于无形;两肩向后舒展有利于胸部的发育与挺立,有丰胸的作用。
膝盖伸直可使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而且步伐会相应变大。步伐变大后,大腿的肌肉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有瘦腿的功效。伸直膝盖有个窍门:在伸直膝盖走的时候,身体会稍向前倾(这也是令走路比较轻盈的一种方法),腿向后蹬,这样膝盖自然伸直了。
在走路的时候,脚跟不承受全部体重,而是后脚大拇脚趾趾根附近区域。一般来说,身体重心在整个脚底移动比较好,可避免腿部变粗,同时还有消脂的作用。
一般人在走路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摆胳膊,一般胳膊的摆动与腿的动作是相互关联的,右脚向前迈出的同时左手向前摆,这样可以减轻走路的压力。如果你的胳膊较粗,还可以有意识的拍动自己的胳膊。
说了这么多,你也来试试吧!虽然走路的姿势说了这么多,但是,只要你一实践,就会发现应对它还是轻松自如的。
最健康的排便姿势
蹲着排便
符合生理结构更顺畅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养成了蹲式排便的习惯,不过从生理结构来说,蹲式排便更符合生理结构,从理论上来说排便最顺畅。
人体有一根U型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
人在一般坐姿中,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从理论上讲,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除此以外,腹部的挤压也能促进排便,能减少腹部用力,有部分缓解排便困难症状的作用。
蹲姿排便的优势在于用力较小,而排便用力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对于发生心梗或脑中风风险较高的人群,除了使用通便药物减少排便用力外,可以采取蹲式排便,有利于减少排便用力的作用,理论上来说对防治排便时发生意外有好处。
坐着排便
减少腿部压力更耗时
采用坐姿排便,人体肛肠角没有多大改变,但对于部分特殊人群来说,建议采用蹲式。排便姿势不会直接导致肛肠疾病,坐姿排便也不会增加患上痔疮、 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但坐着相对舒服,有人在坐便器上看书看报,延长了如厕时间,从这个角度出发,增加痔疮发病率也不是不可能。
相对于蹲姿,坐姿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时。对于体力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采用蹲姿会使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 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他们就更加适合坐姿。还有静脉曲张患者,坐式比蹲式对腿部的压力减少,这类人更适合坐式。
有的人推荐坐姿时用脚踩一个小板凳,通过减少大腿与躯干的夹角角度,模拟和蹲姿排便一样的效果,其实没有用。虽然脚踩小板凳可以缩小大腿和躯干的夹角,但肛肠角度没有改变,所以无法帮助减少排便压力。
男人自测你的睾丸健康
成年男性的睾丸正常尺寸,和拇指与食指圈成的圆圈差不多大。具体办法:自己只要做个OK手势去套睾丸,不松不紧,睾丸正常!若很松或根本塞不进去,那么睾丸尺寸是否正常就值得商榷了。
许多男性只注意阴茎是否雄壮威武,却没注意睾丸是否正常,健康成年人的睾丸长轴约3.5至4公分,用“OK检测法”自我评量是一个简单、不错的方法。正常的睾丸应该都可以塞进OK手势的圆弧内而恰到好处,当然塞得有些松或有点紧都是无大碍的。
但如果睾丸有萎缩现象,“OK”很松,则可能是睾丸因为某种因素或提早老化衰退了的原因。但如果原来可以塞进去的,但这几天突然发现变大而根本塞不进去,就有可能是睾丸病变了。
性福大花园热文排行榜10月1日-10月15日古代的八步房事之道6981254惊喜体验“各国性交姿势”之旅6895430让夫妻性生活夜夜销魂的技巧6861580儿童禁地!劲爆性爱姿势6821567激情狂野的性爱姿势大盘点6801263古代销魂噬骨的性爱九法大揭秘6789450夫妻床上激战你要学几招!6762130快感连连,蠕动美妙性器674512012招让夫妻共享美好“性餐”6721301性学家推荐的性交姿势6702135
肩周炎是怎么形成的
1、不良的姿势:猫背样弓背耸肩,颈部、背部肌肉的负担加重,分布不对称不均匀。长时间维持这种姿势,将使局部肌张力增加,出现慢性劳损和炎症,诱发肩周炎。这是形成肩周炎的病因之一。
2、肌肉的废用:由于职业和工作的关系,经常使用腕和手指,而肩部和颈部却几乎不运动,肌肉处于僵硬状态,同样可引起肩周炎,称作腕源性肩周炎。这也是形成肩周炎的病因。
3、长时间的某一姿势:即使姿势正常,长时间处于某一姿势,可使颈、肩、背的部分肌肉过度紧张,甚至劳损,诱发肩周炎。
通过上面专家老师为大家揭秘肩周炎的形成原因,大家应该都在反思自己以前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工作习惯了吧,小编还要提醒大家,生命在于运动,久坐久站都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只要多活动身体,肩周炎的发病就会大大的降低!
老人哪种睡觉姿势更健康
仰卧位时,肢体与床铺的接触面积最大,因而不容易疲劳,且有利于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但有些老年人,特别是比较肥胖的老年人,在仰卧位时易出现打鼾,而重度打鼾是指出现大声的鼾声和鼻息声不仅会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可影响肺内气体的交换而出现低氧血症。
右侧卧位时,由于胃的出口在下方,故有助于胃的内容物的排出,但右侧卧位可使右侧肢体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回流而出现酸痛麻木等不适。
左侧卧位,不仅会使睡眠时左侧肢体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而且使心脏在胸腔内所受的压力最大,不利于心脏的输血。
而俯卧位可影响呼吸,并影响脸部皮肤血液循环,使面部皮肤容易老化。
因此,老年人不宜睡左侧卧位和俯卧位,最好睡仰卧位和右侧卧位。而易打鼾的老年人和有胃炎、消化不良和胃下垂的老年人最好选择右侧卧位。
便秘的原因
1、不良生活习惯
1.1、不经常锻炼身体:忙于工作学习,没有时间安排体育活动。
1.2、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沉迷于网游、电视,晚睡晚起,错过了生理排便的好时机。
1.3、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如出差、旅游。⑷生活工作过分紧张,或是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忽视便意未按时排便。
2、不良饮食习惯
不按时三餐、不定时饮水、偏食、经常喝浓茶、经常喝浓咖啡、主食量少于250g,以致水分、糖类、纤维素的摄取不足,造成大便干硬,无法顺利排出,进而堆积在大肠内,越来越多,越变越硬。
3、不良排便习惯
3.1、不定时排便、不及时排便。平时缺少固定的排便习惯,再加上往往因为专注游戏、电视等而长期忍便,造成大便停留在肠内时间过久,水分被肠壁吸干而变硬。此时再解大便,可能造成肛裂,产生疼痛而更不敢畅快排便。
3.2、排便精力不专注:排便时喜欢“读书看报”,精力集中在书报上,使排便时间大大延长,久而久之形成了便秘。
3.3、排便姿势不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有些人不能采取蹲式或坐式的姿势排便,例如术后病人,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于不适应排便姿势的改变,影响排便的正常进行,日久产生便秘。
最健康的排便姿势
排便姿势哪种更健康
蹲着排便
符合生理结构更顺畅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养成了蹲式排便的习惯,不过从生理结构来说,蹲式排便更符合生理结构,从理论上来说排便最顺畅。
人体有一根U型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
人在一般坐姿中,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从理论上讲,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除此以外,腹部的挤压也能促进排便,能减少腹部用力,有部分缓解排便困难症状的作用。
蹲姿排便的优势在于用力较小,而排便用力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对于发生心梗或脑中风风险较高的人群,除了使用通便药物减少排便用力外,可以采取蹲式排便,有利于减少排便用力的作用,理论上来说对防治排便时发生意外有好处。
坐着排便
减少腿部压力更耗时
采用坐姿排便,人体肛肠角没有多大改变,但对于部分特殊人群来说,建议采用蹲式。排便姿势不会直接导致肛肠疾病,坐姿排便也不会增加患上痔疮、 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但坐着相对舒服,有人在坐便器上看书看报,延长了如厕时间,从这个角度出发,增加痔疮发病率也不是不可能。
相对于蹲姿,坐姿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时。对于体力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采用蹲姿会使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 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他们就更加适合坐姿。还有静脉曲张患者,坐式比蹲式对腿部的压力减少,这类人更适合坐式。
有的人推荐坐姿时用脚踩一个小板凳,通过减少大腿与躯干的夹角角度,模拟和蹲姿排便一样的效果,其实没有用。虽然脚踩小板凳可以缩小大腿和躯干的夹角,但肛肠角度没有改变,所以无法帮助减少排便压力。
四种排便姿势可治疗老年便秘
1. 双手托下巴法。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用双手捧住下巴,将双肘抵在双膝上,然后微微用力向上托下巴,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刺激大肠神经、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2. 咳嗽法。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一边用力排便,一边尽力咳嗽,可连咳嗽数声,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不但能增加人的腹压,有利于大便的排出,还能有效地预防因用力排便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
3. 大腿互压法。便秘患者在去坐姿排便时,可先将左腿紧压在右腿上(即翘“二郎腿”),然后每隔1分钟交换双腿的位置1次,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增加人的腹压、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4. 抖身法。便秘患者在去坐姿排便时,可不停地抖动上身,同时按照呼吸的节奏不停地收缩小腹,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加快大肠蠕动的作用。
中医揭秘从睡姿看疾病
1、趴着睡
趴着睡好像婴儿,这样睡觉的人比较容易流口水。而且,如果你的胸部被平压在床榻上,胸部憋闷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
中医揭秘:趴着睡大弊端是对心脏构成压迫。如果时间过久,或者由于肥胖等原因胸部压迫过重,就有可能影响到周身气血的运行,出现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等情况。中医说心衰是由于气不足引起的,所以在睡眠中首先应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趴着睡如果感到有憋闷的情况,睡觉时可以采取高枕位,保证心脏气血顺畅。
2、仰面朝天睡
采用这种睡姿的人通常非常疲倦,或者有醉酒等情况,在仰卧状态便很快进入了深层睡眠。这时,睡眠者的两手会不自觉地放到胸前。
中医揭秘:睡眠中,面孔中开窍的部位多朝上,而气与津液走势下行。比如:熟睡时,由于脸孔朝上,因舌根下坠或口水流入气管容易造成打呼或呛咳,非常不利于肺部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到肺的功能,甚至引发气滞而猝死。所以,睡觉的时候要翻身,更换睡眠姿势。
3、蜷着身子睡
蜷缩着身子睡觉可不是一个好姿态,不仅像个小虾米,而且对你的背部和颈部也会带来伤害。
中医揭秘:据医学调查显示:每5名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曾在过去6个月内患有背痛及颈痛的问题。而睡姿不良是导致背痛或颈痛的主要原因。人的背部在伸直时,感觉舒服,中医认为,血脉不畅就会有虚证产生。所以不论是坐着、站着,甚至是躺着时,都应该把姿势调整到舒服的程度,不要老是曲着腰。对于长达七八个小时的睡眠而言,也应该让周身舒展而眠。
4、枕臂而眠
这是一个很不自觉的睡眠姿势,你可能睡前枕着手臂想事,但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一觉醒来,只觉得胳膊已经不是自己的胳膊,从肩头到手指都不听使唤了。
中医揭秘:枕着手臂入睡,一睡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这会直接使人上臂的桡神经受到压迫性伤害,导致前臂、手腕、手指麻痹。这正是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道理。睡眠中,气血与呼吸都逐渐进入一个平稳和规律的状态,在沉睡中,肢体有气血阻滞的情况因为不觉察而无法调节,便很快进入了麻痹期。所以不要养成将手臂枕到脑后的习惯。
便秘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1.喝水法
解决便秘的物质基础。清晨5点到7点为大肠经当令,建议根据自己身体重量喝一大杯温白开水,一口一口地喝勿灌似的喝。将此时段地排便习惯逐步养成。
2.顺从生理法
尊重便意,随意而行,切勿憋便。改善初期可能不规律,一天中任一时间段都可能产生便意,但经过长期刺激,生理机能形成惯性,逐步统一排便时间。
3.调整姿势法
姿势的重要性,大体分两种,一种为坐式马桶,另一种为蹲式,为什么蹲式的排便更困难,因为蹲式排便违反了人的生理排便姿势,最正确的排便姿势是取坐式,全身放松,膝盖比臀部略高一点,上身与大腿成75度角左右。而大部分人却在排便困难时候上身几乎贴近大腿,如果是蹲式的马桶怎么办,建议取近似马步的排便动作。掌握了这个动作,大凡我们排便的时候,都会有强烈的便意。
4.简易的瑜珈法
坐在床上,上体正直,两腿伸直张开成最大限度(自己微微感到疼痛时),双手十指撑两腿间的床面位置,时刻保持上体正直,然后上体向前微微倾斜,保持停留3到5分钟,感觉大腿部紧绷的感觉。做完回正,吐气,放松一下。一般的人,做完就会有些许便意了。此法为酝酿便意的好方法。
5.按摩法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宜适中,匀速按揉两三分钟即可。促进肠道蠕动。
6.抖动法
对于排便很困难的朋友,可采取此法,就是在前边保证排便姿势正确的前提下,抖动自己肚子,因肠道位于肚子,抖动肚子可以使得肠道物质流动性加强,从而促进排便,可以前后左右方位抖动也可以上下抖动。也可快频率的颤动,一般不出1分钟,就能产生强烈排便感觉。
7.饮食促排法
主要适用于年轻人和便秘较轻的朋友,有人提到香蕉,但是香蕉不适合气虚的人食用,那样会使得大便更加干燥。可以多食用水果,蔬菜,粗纤维的食物,例如红薯,芹菜,韭菜,奇异果等。
8.药物疗法
不多说,只说注意查看配料表,有大黄,决明子,泻叶,芦荟成分的通便药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