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蒜的药用价值

大蒜的药用价值

近几年来,听过研究发现,完整的生蒜并没有什么作用。当大蒜被咬碎时,由于酶的作用下,才会合成丙烯三硫化物或者是蒜素。蒜素是抗菌的主要成分,打算油具有轻度的抗菌作用,两者对心脑血管疾病都有防治的功效。

大蒜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的感染性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膜炎、百日咳、盆腔炎、牙周炎、乳腺炎、全身性脓肿、皮肤感染(伤口化脓等)、肠胃炎、肠道寄生虫病(蛔虫、蛲虫病等)。除此之外,还发现大蒜具有防治结肠癌、胃癌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效果。

用大蒜治疗疾病,可以按治疗需要做成大蒜、大蒜软膏、大蒜挤剂,大蒜甘油明胶栓外用;或者是制成大蒜乳剂、大蒜糖浆、大蒜酊、大蒜胶囊、大蒜片内服、100%大蒜水浸液;也可以制作成大蒜注射液,供鸡肉或者是静脉使用。

石斛药用价值

1、“滋阴生津”一向被认为是铁皮石斛最大的药性物点,历代医家在用铁皮石斛治病时也多取其“滋阴生津”的功能,因为改善人体的阴虚的症状,主要是通过“滋阴生津”来实现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显示,铁皮石斛中提取出的石斛碱具有降血压,护血管,解热镇痛的作用。因此铁皮石斛在中医临床上应用上更具有普遍性,且更能显示出铁皮石斛独特的药用价值。

2、药用石斛的应用,早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药大词典》等我国古代多部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石斛的药用功能。千百年来,在南方民间,就有这样的传说,当有危重病人处于生命垂危之时,人们会想方设法冒着生命危险从悬崖峭壁上采来“仙草”,将其汁液喂入病人口中,令病人起死回生。这种说法虽然有其传奇色彩,但据载,民间确实存在着这种被称为“救命仙草”的药材, 它的学名叫做“铁皮石斛”。近代医学研究权威还发现:石斛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中药材,其用途和价值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应用。

大蒜的食用价值

发芽大蒜抗氧化能力更强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发芽五天的大蒜抗氧化活性要强于新鲜的大蒜。此外,发芽的大蒜还含有不同的代谢产物,这就表明它生成了不同的物质。发芽大蒜的提取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还能保护细胞免受某些类型的损害。

大蒜应该捣碎吃

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吃,并且要先放10~15分钟后再吃,这样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生吃杀菌效果好

在加热过程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有机硫化物含量会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所以熟吃大蒜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杀菌效果。家里用蒜拌凉菜、吃饺子时用醋和少量芝麻油调的蒜泥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炝锅加点糖保护大蒜素

用大蒜炝锅时油温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将大蒜拍碎后放入锅中,喜食甜味的可以加入少许糖,因为糖对大蒜素有保护作用,能减少高温对大蒜素的破坏。

紫皮蒜比白皮蒜更抑菌

大蒜根据外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皮蒜、紫皮蒜、黑皮蒜等,其中白皮蒜和紫皮蒜比较常见。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显。

独头蒜更抗癌

独头蒜实际上是植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不能产生多瓣的大蒜鳞茎。其辛辣味独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防癌作用要高于普通分瓣蒜。

大蒜应在黑暗处保存

新上市的大蒜含水量比较高,买回家应平铺晾干后再保存,不要置于塑料袋中。大蒜最好在通风、干燥、黑暗处保存,这样能抑制其发芽。存放时还应保持外皮的完整,随用随剥皮。

每天生吃不宜超过2~3瓣

大蒜素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生吃过多大蒜,易引起急性胃炎,长期过量食用还容易造成眼部不适。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每天最好别超过1瓣;肠胃好的人,最好每天2~3瓣。肝病、非细菌性腹泻、眼疾、胃病、十二指肠、脑溢血患者最好不要吃大蒜。

大蒜的药用价值

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用于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

1、预防流行性感冒:大蒜捣烂取汁,加水10倍朋以滴鼻,或口含两片生大蒜亦可。

2、感冒,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大蒜、葱白、生姜适量等分,煎汤温服,出汗即愈。

3、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大蒜捣汁,加甘油两倍,在用盐水洗鼻后,拭干,以棉球沾药塞于鼻内(无甘油可用蜂蜜)。

4、百日咳,上感核嗽,怠慢性支气管炎等:紫皮大蒜1球,去皮切碎,桔饼1个亦切碎,共加水一碗,煮1~2沸,过滤去渣,再加白糖适量,一日分2一3次服。

5、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独头大蒜I个,切薄,平放于“大椎”穴,以艾绒搓成如小豆大的团,放在蒜片上点燃(燃尽为一性),连炙2~3蛀,以感觉灼痛、不起泡度,隔天或2~3天灸1次。

6、鼻血不止:生大蒜2~3瓣捣烂,摊在布上如钱币大,贴于足底涌泉穴,包扎固定,左鼻出血贴左足,有鼻出血贴有足,两鼻出血俱贴之,至足底痛甚起泡即除去。

7、疟发不止:生大蒜头捣烂,鹅儿不食草研末,舆蒜一起捣和,做成饼如“棋子”大,敷于“大惟”穴或“太洲”穴,以发泡为度。另以30克大蒜捣碎泥,舆水飞雄黄15克一起做成小豆大丸子,每服3克,日服2~3次。

8、上消化道出血:大蒜瓣4份,玄明粉1份,混合捣烂后,取90克,用4层纱布包裹,贴敷足底涌泉穴缚定,于3至4小时后除去,每日贴敷1次,直至血止后停药。注意贴药前脚底心需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止足底起泡。

9、痴气腹痛,中暑,心胸胀闷,呕吐泻痢(包括急性胃肠炎):生大蒜1球,去皮膜切成细粒,温水送服,一日2~3球,重症可加倍用。

10、肠炎,痢疾:大蒜12克捣烂,马齿苑40克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也可加糖,一日2次分服(或大蒜烧存性,研末,每服3克,一日2一3次)。

大蒜怎么吃最好 独头大蒜抗癌作用更强

独头大蒜主要是指植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不能产生多瓣的大蒜鳞茎。这种蒜头的味道辛辣独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防治癌症作用要高于普通蒜瓣。

孕妇必知怀孕初期吃什么好

1:木耳

木耳性甘,味平。对于女性来说有益气、润肺、补脑、止血、活血、养颜等功效。此外木耳含铁丰富,怀孕后孕妇常吃可防治孕期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2:大蒜

大蒜是大家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炎灭菌、降低血脂、延缓衰老、预防铅中毒、预防关节炎等作用。怀孕初期准妈妈常吃大蒜有益身体健康,但是不可多吃生蒜,以免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3:核桃仁

核桃仁不仅具有食用价值,也具有药用价值。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肾、养肝、健脑、壮骨等功效。准妈妈常吃核桃仁,不仅有助于促进胎儿骨骼、毛发和细胞生长发育,还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出现。

4:海带

海带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对于女性来说海带中的碘可以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帮助卵巢恢复正常机能,改善内分泌失调,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

5:藕

藕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怀孕初期准妈吗可以用小火煨烂,切片加适量白糖或蜂蜜食用,有安神入睡的效果。此外产后还可以食用藕消淤。

大蒜的药用价值

⒈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

⒉防治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大蒜是大蒜。[3]

⒊排毒清肠,预防肠胃疾病。[4]

⒋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并可杀死因感染诱发糖尿病的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5]

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

6、预防感冒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预防感冒,减轻发烧、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

7、抗疲劳作用有人研究发现猪肉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之一,而维生素B1与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结合在一起,能很好的发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5]

8、抗衰老作用:大蒜里的某些成份有类似维生素E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防衰老特性。[4

小根蒜的药用价值

小根蒜的药用价值

解热、祛痰:葱的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刺激身体汗腺,达到发汗散热的作有;葱油刺激上呼吸道,使黏痰易于咯出。

促进消化吸收:葱还有刺激机体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

抗菌、抗病毒:葱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抵御细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和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强。

防癌抗癌:香葱所含果胶,可明显地减少结肠癌的发生,有抗癌作用,葱内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药用价值

黄皮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叶、果和种子等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之说。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

黄皮果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剂。黄皮果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尤以苦味黄皮果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水果性味: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甾醇、黏液质、酚类成分。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根可治气痛及疝痛。

黄皮果图册1.防治流行性感冒:黄皮果树叶2斤半,加水24斤,煎至8斤,将汁水滤出、再在药渣上加水20斤,又煎至8斤,将2次滤液合并,再煎煮浓缩至8斤,然后加防腐剂。成人每次服30毫升(约1小酒杯),一日3次。小孩减半,连服3至6天(或每人每日用叶2—3钱,水煎服,连服数天)。治疗和预防流感有显着效果。此方同时可治疟疾。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果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

3.疝气偏坠:黄皮果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2次。

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果树嫩叶,黄皮果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

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果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

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

8.促进孕妇消化:黄皮有促消化的功效,特别是有些苦味的黄皮,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所以孕妇饭后或食欲不佳时吃一些黄皮有促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9.缓解孕吐的不适:黄皮有和胃,消食,顺气,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肝胃不和导致的孕后恶心呕吐,吐酸水苦水的孕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孕吐的不适感。

相关推荐

龙骨药用价值

1、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 2、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熬)五两,蜀漆(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

韭菜药用价值

韭菜味甘、辛,性温;有补肾助阳,温中开胃,散淤血等功效;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作治跌打损伤、噎膈、反胃、肠炎、吐血、鼻衄、胸痛、阳痿、早泄、遗精、多尿等症。 韭菜作为药用,最早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能“安五脏,除胃中热”。《食疗本草》说它能“利胸膈”。《本草拾遗》说它能“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令人能食,益阳,止泻白脓,腹冷痛,并煮食之”。 现代研究证明,韭菜含有挥发油、硫化物、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纤维素、钙、磷、铁等,在肠内

玉竹药用价值

1.肺阴虚证。该品药性甘润,能养肺阴,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干咳少痰、咳血、声音嘶哑等症,常与沙参、麦冬、桑叶等品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治阴虚火炎,咳血,咽干,失音,可与麦冬、地黄、贝母等品同用。 又因该品滋阴而不碍邪,与疏散风热之薄荷、淡豆豉等品同用,治阴虚之体感受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等症,可使发汗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留邪,如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胃阴虚证。该品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

茴香药用价值

小茴香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1、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2、治胃痛,腹痛: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3、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小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 4、治遗尿: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

甘草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 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 粉甘草,善治尿道痛,尿路淋,生草节宜消肿毒、利关节;粉甘草,偏重清内热,泻心火。同是一物,其炮制所不同,则功效主治亦别。 1、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

河蚌药用价值

河蚌清热滋阴,适宜阴虚内热之人食用,诸如消渴,口干舌燥,目赤者;治烦热,适宜甲状腺机能亢进者;消渴,适宜炎夏季节烦热口渴时食用; 可治血崩,带下,痔瘘,目赤,湿疹。且养肝凉血,熄风解酒,明目定狂。[10] 蚌泪,治消渴,赤眼,烫伤。蚌粉,治痰饮咳嗽,胃痛,呕逆,白带,痈肿,湿疮。[11] 适宜妇女虚劳,以及痔疮之人食用;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红斑性狼疮者食用;适宜胆囊炎,胆石症,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癌症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小儿水痘者食用;蚌肉性寒,感冒风寒者忌食,脾胃虚寒、腹泻便搪之人也忌食。

秋葵药用价值

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质、草酸钙等,经常食用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药效的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VIAGRA”之美誉。由于黄秋葵富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 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黄秋葵做为菜品在民间以江西萍乡为盛,云南、

姜的药用价值

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 ②治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愤愤然无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

枸杞药用价值

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枸杞药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 采收加工:枸杞子:6-11月果实陆续红熟,要分批采收,迅速将鲜果摊在芦蔗上,厚不超过3厘米,一般以1.5厘米为宜,放阴凉处晾至皮皱,然后曝晒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软时去果柄,再晒干。枸杞叶:春季至初夏采摘,洗净,多鲜用。 主要成份:枸杞子含甜菜碱(betane),阿托品(atropine),天仙子胺(gyoscyamine)。 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68-200,

杏的药用价值

杏仁放瓦上焙焦研末,香油调搽患处,治黄水疮。 杏仁研末,用香油调搽,治热疖。 杏仁10克,生姜三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治伤风咳嗽。 杏仁12克,水煎服,治咳嗽气喘。 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七至十粒,或加白砂糖共捣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治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 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喘促浮肿,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