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痢疾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宝宝痢疾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1因痢疾是有传染性的,所以发病时要隔离患儿至大便正常后1周。对病儿的碗、杯、筷等用具要进行消毒,衣服和被褥要勤洗勤晒。家长护理病儿时也要经常洗手,以防止传染。
2保持充足睡眠,注意病儿腹部保暖,病儿居室要保持安静、凉爽,以给病儿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
3发病期间一定要让病儿多喝水,最好是早上喝点淡盐水,其余时间可多喝果汁糖水或是白开水。对呕吐、腹泻严重的除了输液外,要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
4饮食要清淡,发病期间食物不要沾油。像喝一些汤粥之类的只放盐不放油.急性期间牛奶也不要喝,可喝些大米小米汤。
注意事项:不要让宝宝吃冷食冷饮,以免加剧胃肠蠕动,加重痢疾。
如何通过宝宝大便来辨别痢疾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们在护理时经常可以通过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宝宝是否生病。特别是痢疾,完全可以通过大便来辨别是否患上痢疾。一年四季宝宝都有可能出现痢疾这种肠道疾病,因为该病一般是由于吃了污染过的食品造成的。今天要为爸爸妈妈们介绍的是如何通过大便来辨别痢疾。
婴幼儿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婴儿之外,颜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外形为软长条或膏状,均匀一致,不带脓血、粘液、泡沫。与此相反,患病之后的孩子的粪便就会有所变化。家长应善于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尽快加以解决。
比如粘液便。婴幼儿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可见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结肠炎或慢性细菌性痢疾。
以及脓血粘液便。婴幼儿的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这说明可能孩子患有细菌性痢疾。此时,患病儿的排便次数多而量并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还伴有高热和惊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
以上内容是关于通过宝宝大便来辨别痢疾的肠道疾病,作为有经验的家长们,日常生活中在护理宝宝时,通过大小便就可以判断宝宝是否生病。宝宝痢疾一般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食物非常容易被污染,宝宝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会造成肠道感染进而发生病变。
宝宝拉痢疾的症状
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普通型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重型,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中毒型,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
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综上所述,便就验证了开头说的话,宝宝拉痢疾的症状是很多的,一般分为轻型痢疾、普通型、重型、中毒型这几种,而且这几种的具体表现也是不同的当然除了这几个方面,关于宝宝拉痢疾的症状其实还有一些的,但是这里说到的这些是属于现在宝宝拉痢疾的常见症状。
宝宝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
临床表现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4.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5.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6.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治疗
1.清热化湿法:郑耀坪认为急性菌痢大多为湿热痢。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60例,结果在体温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恢复、大便培养转阴、末梢血象好转和毒副作用等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复方新诺明,口服)。本方由白芍、黄芩、黄连、黄柏、槟榔、马齿苋、广木香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有清肠化湿、调和气血、通腑导滞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黄柏、马齿苋等均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白芍有抑制痢疾杆菌、解痉止痛的作用;木香、槟榔增强肠蠕动,缓解胃肠胀气;槟榔还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等作用。[1]陈中洲用苦参薤白汤(苦参、薤白、山楂、当归、木香、甘草、白芍等)治疗痢疾78例,总有效率达95%。本方重用苦参,苦参清除肠中湿热。现代研究表明,苦参中含的苦参碱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薤白头辛通滑利,有温中通阳之功,能化秽浊之气;木香、当归行血调气,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之,共奏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之功。
2.寒温并用法:刘百祥等用加味椒艾丸治疗小儿菌痢101例,疗效满意。方为乌梅、艾叶、川椒、赤石脂、干姜、槟榔、黄芩、黄连等组成,全方寒温并调,具燥湿运脾,导滞清痢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川椒、艾叶、干姜为胃动力药,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乌梅改变胃肠道酸碱度,不利细菌繁殖生长;黄连、黄芩对痢疾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赤石脂有吸附作用,能大量吸收病理产物,使之排于体外,减轻全身中毒症状。[3]马洪源采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具有调和肠胃之功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取得良效。
宝宝细菌性痢疾饮食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
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粗纤维、胀气食物
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刺激类食物
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污染食物
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性寒滑肠食物
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忌辛热刺激食物
韭菜、羊肉、辣椒、鲜辣椒粉和浓茶、酒、各种咖啡饮料,都是强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痉挛收缩,使粘膜充血、水肿、破损,故忌用。
另外,在恢复好转期间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由于肠胃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宝宝痢疾小儿推拿 寒湿痢小儿推拿
主证:痢下赤白黏动,白多赤少,里急后重,腹痛不剧;神疲蜷卧,四肢欠温,腹胀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指纹红紫。
治则:温化寒湿,理气通滞。
推拿处方:补脾土,揉板门,推四横纹,大肠,平运内八卦,揉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
推拿方义:补脾土,揉板门,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以温中阳,化寒湿,促运化;推四横纹,平运内八卦,推大肠,揉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则理气,通滞,止痛。
宝宝得痢疾不能吃什么
一、得了痢疾不能吃什么?
痢疾是细菌引起的,腹泻要注意及时的针对情况进行治疗。
建议要注意饮食要好消化的食物,不要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属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所以痢疾早期是禁用止泻剂的,还有就是不要吃胭脂食品。
最好什么水果也别吃,水果都属于中医讲的生冷食物,影响药物发挥作用,不利自身抵抗力发挥作用,然后吃饭最好吃一些清淡点的,粥一类的食物。
三、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注意饮食特别是要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些粥、肉汤、
建议:不要吃不清洁食物尽量不吃过硬的、过于黏稠的难以消化的食物。
四、小儿痢疾饮食吃什么?
流质食物为主,如粥,面汤等小儿痢疾饮食吃什么?小儿痢疾并发期间,给予患儿流质食物,比如粥,面汤,比如,米汤、藕粉、马蹄粉、蛋汤、菜汤及含大量维生素C的鲜果汁等食物,因为宝宝肠胃功能较差,就之痢疾后由于排便次数多,导致肠道功能受损,所以妈妈应该给宝宝吃一些流质的食物,食物中也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注重饮食调理。注意:痢疾患儿保证每2~3小时吃一次,不要一次吃太多,要多吃几次,每次适量,等宝宝适应了之后,逐渐增加食物的数量。
宝宝痢疾怎样护理
1.检查
(1)并发症
家长除了要检查宝宝腹泻的状况之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发热、恶心、便血。要是宝宝已经开始便血,就需要马上将宝宝送往医院。
(2)喂食
家长此时应该适量地喂给小朋友比较快消化的食物,如流质的粥、面汤等等。
(3)清洗
在宝宝每一次腹泻结束之后,家长应该及时给宝宝进行冲洗,可以香皂来消毒。
(4)隔离
家长需要将患病的宝宝与其他家庭成员隔离起来。
(5)消毒
宝宝所使用的一切用具都要进行严格规律的消毒。采取开水煮沸的方法最为适宜。盛食物的器具要放在开水里烹煮一刻钟,家长最好给宝宝买一些方便消毒的玩具,比如塑料的、木头做的积木等。处理大便时要注意大便和漂白粉的比例是一比四,将它们放置于单独使用的容器中,密闭两个小时后统一处理。另外,家长应该注意多给房间通风,多晒被子,被子床单这样的床上用品最好晒六个小时左右。
(6)防脱肛
宝宝需要躺在床上多多休息,如果肚子还疼,家长可以灌好暖水袋放在宝宝的腹部上。如果宝宝想解大手,可以直接拉在尿布里,不一定要去厕所,防止脱肛。
2.应对
(1)宝宝脱肛
当宝宝在排泄后发生脱肛现象时,家长不要惊慌,先将手上的纱布涂蘸凡士林,再托住,边按摩边上推,过不了多时就能复位。
(2)宝宝呕吐
宝宝如果呕吐的次数过多,家长可以先让宝宝的胃空一会儿,采取静脉注射营养液的方法也是可以的。总之,千万不要宝宝还在呕吐时,就一味地塞给宝宝吃的。而在宝宝基本恢复了的时期,家长要想方设法激发宝宝吃东西的欲望。家长可以在吃饭前半小时喂给宝宝胃蛋白酶,促进胃的消化吸收,同时要给宝宝极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营养。不要一次吃太多,要多吃几次,每次适量,等宝宝适应了之后,逐渐增加食物的数量。
3.防护
(1)灌肠
在进行灌肠之前,家长应该先向宝宝讲明情况,避免宝宝发生抗拒。还要注意排空胃肠中残存的大小便。
(2)密切关注
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反映和身体状况的改变,特别要关注宝宝排泄物的状况,和每天排便的次数。要是宝宝突然发高烧,有肢体冷、脸色白、昏睡、呓语、情绪躁动的现象时,要马上带宝宝去医院复查。
(3)采集粪便
家长在采集宝宝的粪便做细菌培养的时候,要注意选取宝宝排泄物中富有大量脓血和粘性液体的所在。采集完毕后迅速送到医院供医生实验,这样能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如果连续三次的实验结果都是阴性,那么就可以把宝宝从隔离室中接出来了。
得了痢疾的宝宝要如何护理
对于小宝宝来说,自身免疫力比较低,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经常生病,而痢疾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发病属于急性,还会伴有发烧的症状。其发病病因主要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所致,宝宝患了痢疾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那么用药后如何护理宝宝呢?
让宝贝卧床休息
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
在急性期进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如牛奶等,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切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
注意保持臀部卫生
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更需要精心护理臀部,每次便后都应该用湿纸巾擦拭肛门及臀部,然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
避免宝贝排便时间过久,由于频繁腹泻,所有入厕时间增多,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脱肛,因此要尽量避免排便时间过久。
做好隔离防护
菌痢隔离期一般为7天,最好把患儿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与其他人进行隔离,做到餐具单独使用,并每天进行15分钟煮沸消毒,其他及生活用品如衣物,被褥,台子,椅子,便器也应与家人分开使用,也要勤消毒,家长准备一套专门护理患儿穿的衣服。
以上内容是宝宝得了痢疾后的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小儿痢疾是常见的肠道疾病,宝宝患病后,家长们一定要细心护理,特别是当宝宝出现发烧症状后,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得到系统治疗后,家长们尽量按照以上所述护理宝宝。
让宝宝远离细菌性痢疾
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
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粪池病儿的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
加强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加强环境卫生灭蝇灭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
对于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是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对于不典型病儿、无症状带菌者(在儿童期少见)及慢性痢疾是重要的传染源,要早发现隔离治疗,必须注意使急性痢疾转为慢性的诱因,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其他合并症应及时处理。
宝宝痢疾的特点
1.发病季节
夏秋季是常见的发病季节。
2.传播途径
宝宝痢疾的重要传播路径是患儿的粪便,此外,被苍蝇所携带的病菌侵染的食物、用具、玩具等物品也具有传染性。
3.病理症状
(1)轻型病症
除了腹泻之外,还会有体温升高、腹痛腹胀、排除粘液便、血便的症状。
(2)重型病症
当病情加重后,宝宝会有发高烧、肢体痉挛、休克的症状出现,需要及时送医抢救。
4.护理要点
(1)卫生清洁
不仅生存环境卫生需要注意,小朋友的饮食卫生更需要多加重视。定时灭虫,清洁屋子,勤洗手,多通风。
(2)生活习惯
家长要注意教导宝宝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在吃晚饭后要去冲洗双手,严禁随地方方便等,来防止胃肠传染性疾病入侵人体。
(3)食品安全
注意所购买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还要仔细检查生产日期和商标,看产品是否为正品、出厂日期是否清晰、产品是否变质等。 绝对不能买三无产品。
(4)注意消毒
餐具、玩具及部分小型家具要定时清洗消毒,有条件的要勤加清洁,高温曝晒来消毒,防止病菌侵入。
宝宝痢疾推拿好吗 白痢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大便中有白色的黏液,同时有腹痛的症状,面色呈青白色,喜热饮,腹部发凉,小便清而长。
推拿方法:
主穴:分阴阳2-3分钟,以阳为主;推补脾经5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和天枢穴。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体内阴阳,让大便恢复正常颜色;推补脾经,揉一窝蜂可健脾并帮助想消化;揉外劳宫,捏挤神阙和天枢穴可温养下元,止腹痛,缓解腹胀腹泻。
配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大肠经3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温补肾气,使大小便趋于正常;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顺胃气,缓解腹胀,促进排便;推清大肠经可使大便成型,减缓腹泻的症状。
宝宝痢疾怎么办
小儿菌痢除了部分是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外,多数属于大肠杆菌所致的小儿腹泻。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表现为发热、便次增多等症状,每日大便至少在3次以上,稀便,有黏液或脓血,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粪便培养可见致病菌。治疗首选: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少
针对小儿感染性腹泻,传统用药为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但这些抗生素对小儿负面影响较大,一般不主张用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禁用为宜。近年来,临床应用阿莫西林控制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取得了良好疗效,且很少在小儿身上发生不良反应,被医学专家推荐为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抗生素之一。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杀菌效果,口服吸收好,用法简便,儿童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分3~4次口服。其不良反应很少,除了个别过敏患儿禁用外,几乎无其他显著的不良反应。
蒙脱石减轻黏膜损伤
为了减轻腹泻,改善病情及缩短病程,医学专家主张将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口服后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黏膜损伤。用法为,1岁以下者每日1袋,1~2岁者每日1~2袋,2岁以上者每日2~3袋,分3次服用。首次服用剂量加倍,效果更好一些。其不良反应少,偶见便秘、大便干结等副作用。
临床资料表明,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总有效率可达95%以上,给药后3~4天可使多数患儿体温下降、大便形状和次数恢复正常,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疗法。